你们是怎么看待有些家长或者老人老是怕孩子吃不饱饭的行为?

远嫁姑凉


你好,我是远航的水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你的做法是对的。孩子不是我们的宠物,为什么要喂饭呢。从小就要让孩子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吃饭是动物的本能,如果饿了,本能的就会好好的主动吃饭了,如果不饿,肯定不会好好吃了。我想到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饥饿。动物为了生存,就要吃东西,可以说就是因为饥饿才会让人类进步的。动物因为饥饿才会不断的运动寻找食物,它们在运动中成长,变得强大,敏捷,聪明。人也一样,如果总是喂饭,那孩子也就不会有饥饿感,那孩子连一点动物最基本的本能都被大人剥夺了,那是挺可怜的事情,适当的饥饿会让孩子更有创造力,能够忍受适当的饥饿,延迟满足感,会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耐心,也就会孩子更自律。

第二,关于独立。孩子一出生就在每时每刻的成长,三个月学会了翻身,六个月学会了爬,一岁学会了自己走路,两岁就能自己吃饭了,孩子的成长有规律,孩子的独立能力也就在这期间培养起来了,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学会独立。

第三,关于自尊自爱,孩子慢慢独立了,就会自尊和自爱,也就会有自我价值感的提升,一个有自尊自爱的孩子就慢慢成为一个独立个体。以后的人生就不至于太差。

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就从基本的吃饭开始吧。


远航的水手


很多老人都有这个思想,我妈看到我女儿、儿子总是说孩子太瘦,肯定是我整天没让孩子吃饱,只要她来我们家就变着法儿给孩子做好吃的,这也是一种爱的体现吧,理解就好,但喂饭我是坚决不让的。

老年人觉得孩子一定要多吃饭胖一点才好,这是个人观念的问题,年轻妈妈没必要去为这个一定要争个谁对谁错,甚至因此而产生矛盾。

我家孩子从一岁多开始自己学吃饭,弄的到处都是,我妈总是看不上去,忍不住要上手去喂,但我坚持让孩子自己吃,并且不管吃多吃少从来不强逼孩子,孩子也是知道饥饱的,让他们自己决定吃多少也更容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事实上那些追着喂的孩子在吃饭上往往不太好,或者很大了孩子还是需要喂而不自己吃,特别是上了幼儿园之后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的孩子会很吃亏。

所以只需要跟老人讲明利弊,他们也不是不理解,实际上不管是老人还是妈妈,在带孩子的问题上都需要不断学习。


双宝妈育儿


我觉得“吃饭”这件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关注最多的话题了。很多家长和老人被这个问题困扰着。我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所见所闻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吧。

孩子“吃不饱”,是妈妈认为“吃不饱”

这样的情况其实挺普遍的。先说说我妈带的两个孙子的情况。我姐和我哥家的孩子都是我妈带大的。我妈做饭精细好吃在我们那里是出了名了。两个孩子从吃饭那天起,我妈就变着样的给他们做饭吃。孩子吃饱了,我妈还要再追着多喂上几口。慢慢的孩子饭量大的惊人。为此我妈在我们那里也成了育儿达人,因为孩子被他养的白白胖胖,好多人向她请教养孩子的方法。可是四五岁以后,两个孩子长肉的速度也直线攀升。胃口撑大了,运动量少了,两个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胖墩。大孙子现在15岁了,仍然很胖。小孙子六岁了,在幼儿园里也是最高最胖的。他父母一直在想办法怎么让孩子减肥。

再说说我姨妈带她的孙女。我姨妈做饭一般水平,但是我觉得她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更较真。她孙女现在十二岁了,一直跟着她长大,她还在端着碗追在屁股后面喂孩子。“大孙女再多吃两口,没吃饱”孩子不耐烦的说“撑死我算了!”她孙女曾经跟我说过,我奶奶越是这样,我越不想吃饭。从小就这样,我吃饭一看到我奶奶就没胃口。所以一直到现在,孩子就挑食,厌食。

这是我身边的例子。自己有孩子后,和宝妈们也讨论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孩子是否吃饱,该怎么吃一直困扰着很多家长。

七八分饱最合适

我姥姥活着的时候跟我说过养孩子“养孩子三分寒,七分饱”,孩子就不爱生病。她自己也总说“再好吃的饭菜我吃七八分饱”,也许这就是她的养生之道,她活到93岁安详的离开人世。如果把肠胃看做一个机器,吃的太多,让它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它也有累的时候。如果它太累了,只能罢工不干了。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的肠胃都是这样的道理。适当的进食,不让肠胃超负荷工作,给肠胃留有一定休息的时间,这样它才能长时间工作。

那么如何知道孩子吃的差不多了呢。这需要家长多留意观察。拿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她喜欢喝小米粥,她有自己专属的碗,一般情况下,她都喝半碗小米粥,吃一个小包子或小馒头,再吃点菜,她说妈妈我吃饱了或者自己就摇头不吃了。吃这些拉粑粑尿尿的量一直都很正常。胖瘦也正好。我吃这样两倍的饭量刚刚七八分饱。这样判断我觉得她吃的差不多了。如果偶尔吃的比这个再多一些或者少一些,我就能判断她是撑着了还是没吃饱。我觉得每个孩子饭量不一样,还是要多根据自己孩子的平时的实际情况进行饭量的判断。

增加饭菜的多样性,不要强迫孩子吃

孩子生下来是不会挑食,厌食的,很多时候是家长自己造成的。我自己带孩子从给孩子添加辅食就开始研究,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吃好。我也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人。我自己总结就是薯类,粗粮,蔬菜,鱼,肉,蛋等等各种都吃,不能总吃一样,变着花样的给她做,她越说爱吃什么,越是不能总让她吃,不然会有吃够的时候。吃饭初期对于孩子非常重要。是孩子对吃饭这件事有没有兴趣的形成阶段。真的需要家长多花一些心思研究孩子的吃喝,她想吃了就吃,不想吃了,哄着还是不吃,那就是真不想吃,就不要强迫吃,不然会引起她厌食心理,或者觉得吃饭有负担。不管是什么食材,家长在孩子面前都要说好吃,鼓励孩子去吃,不要因为你不喜欢吃,就不给孩子做或者跟孩子说不好吃。其实孩子不管年龄大小,他们真的饿不着。如果你觉得她这顿吃的太少了,到零食时间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她吃点零食或水果都可以。不要用担心孩子饿了。

另外多说一句,孩子的饭菜口味一定要清淡,清淡,清淡!重要的事说三遍。因为小孩子味蕾很敏感,他们能够敏锐的感知食材本身的味道。所以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或吃饭时,不要把太多食材大杂烩,不然孩子不好掌握每种食材本身的味道,影响他们对食材的选择和口感。也不要放太多调味料,这些调味料遮住了食材味道。口味太重,会造成孩子挑食的毛病,对孩子的味觉发育也不好。

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我闺女从一岁开始吃饭我就让她坐在饭桌前不许乱动,吃完了才能动。我们吃饭也不在孩子面前看手机看电视,走来走去。因为孩子如果一边吃一边玩,容易把注意力从吃饭这件事情上转移,对吃饭失去兴趣。这也是造成很多家长追着孩子吃饭的原因。

另外吃饭一定要让孩子和大人一个桌子上一起吃,让他从小就知道吃饭是个集体活动,大家都吃的香喷喷的,是件很温馨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么孩子吃饭的专注力就强一些。

以上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关于孩子吃饭的几个经验。因为我孩子从一岁两个月就自己吃饭了,到现在两岁四个月了,一直自己吃饭,从不挑食,厌食,很健康,我周围的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孩子在吃饭这方面表现真的很好,所以我总结了一下我对孩子吃饭注意的几点,分享给大家。没有什么特别专业的视角,只是生活的点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满妈666


我觉得五岁多的孩子有自己的判断了,她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不下了还强行喂,没必要吧。

我女儿才一岁零三个月,从六个月添加辅食以后,我每天给她蔬菜水果肉蛋等等,饮食均衡就好,至于吃多少,她自己决定,不吃了就算了,反正我不会追着喂,因为我看到我表姐的孩子上幼儿园了还一直追着喂饭,从客厅喂到卧室,卧室喂到厨房,有时候在电梯口那些追着喂,我看着都累。我怕我女儿长大也这样,所以从小就是她吃多少算多少,不吃就收起来了。

我和你观点一样,健康就好。太胖太瘦都不好,只要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长就好了。何况你女儿已经五岁了,我觉得她已经能够自己决定吃多少这个事了,她饿了自然会说,吃不下就算了吧,没必要强迫孩子吃,这样对孩子肠胃也不好。


蛋炒鱼


这个我感同身受 我婆婆就是这样 从月子开始只要孩子一哭 她就说孩子饿了 我说孩子刚吃完 她就说孩子正长身体 没吃饱所以哭[汗][绿帽子]我真的是要抓狂了 我告诉她孩子小除了哭不会表达 他饿了 渴了 尿湿了 拉臭臭 热了 冷了 肚肚不舒服……他都是哭 你怎么就知道他一哭就是饿 但是她还是这种观念 所以我一听见她说孩子饿我简直要抓狂了 虽然说她也是怕孩子饿着 但是我绝对不会把她一个人放家里带孩子 因为真的发生过 孩子一哭她就给孩子冲奶粉喝 简直了 所以老人只是辅助你带孩子 不能完全交给他们 而且带孩子挺累的 他们体能也受不了


小K薇


同款婆婆,我儿子以前上幼儿园了还喂饭,我叫她别喂她还说是帮我喂,她说孩子在学校没吃好饭,在家里让他自己吃又不好好吃饭的话会变瘦,身体会超差。其实孩子要从小自己吃饭,大人一味地喂饭只会让他觉得他吃饭是大人的责任,大人必须喂他吃。应该少给他吃零食,饿了自然就会吃饭了。


带着两宝做深漂


这方面我是支持老人的这种行为的,当然,这也不代表你不够负责,我也没喂过孩子饭,准确的说是轮不到我喂,不过我在其它方面却是配合老人这样操作的,后面具体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孩子的身体成长是需要摄入多种营养的,定时定量的摄入营养,不但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好处,对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孩子的注意力又非常容易分散,大部分时候,他并不是不饿,而是对其它事物的兴趣远远大于了对食物的需求。老人一般都是过来人,他们不一定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们通过经验知道定时定量的吃饭对孩子身体的好处,因为见过太多吃饭“随性”的孩子未来身体各方面和按时按量吃饭孩子的明显差距,所以老一辈这方面要求特别严格,这是没错的。

我来说说我是怎么辅助的吧,很多孩子不在饭点好好吃饭的原因,正是因为家里可能还有一些别的食物,比如一些零食,这些零食往往都是毫无营养价值的,热量又高,甚至可能还有很多添加剂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吃一点点就去玩,饿的时候就去翻零食当主食。长此以往,对身体各方面的发育影响可想而知,绝对不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所以我们家的零食我是严格管控的,饭点以后,孩子是不准吃任何零嘴的,如果该吃饭的时候没吃好,后面就只能给我饿着了,谁说都没用。但是如果吃饭的时候他好好吃饭了,那么如果后面又饿了,饼干面包什么的,我是会给他补充的,但是也是定量,不能影响到下一顿主食。

至于题主说的,家里人都是“逼着”孩子吃,实际上正是因为不管控孩子的零食造成的,孩子潜意识知道饿了可以吃其它东西,主食反而变得索然无味,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孩子吃零食吃饱了,吃饭自然吃不进去,家里又打又骂,让孩子对主食更加反感,此后变本加厉。

适量的每天带孩子户外运动,该吃的时候吃,不该吃的时候,什么都不给他,孩子自然会好好吃饭的,这需要一些时间的养成,但是相信我,只要养成了好的饮食习惯,孩子未来一定会有一个非常棒的身体的。如果你不想去“逼”孩子吃饭,那就去打辅助吧。O(∩_∩)O


学海壹叶帆


老人对孩子都是隔辈儿亲,照顾起来也更是小心翼翼,就怕小孩子受苦、磕碰、不开心。对于“吃饭”这个话题,更是忧心,总认为孩子应该什么都吃,吃的多多饱饱的才好,所以追着孩子喂饭也是常事儿。其实孩子大一点了,会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就可以让孩子自己练习吃饭,让孩子锻炼一下,毕竟三岁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总要自己吃饭,老师不可能给每个孩子都喂饭,所以适当的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是有必要的。

孩子大了知道什么是吃饱,也会表达出来,自己吃饭就算没有吃饱,饿了也可以去自己找吃的,我家孩子我自己带就是这样,让他自己吃饭,慢慢的他就会知道妈妈不会追着他喂饭,不好好吃饭饿了没有饭吃,只能吃水果牛奶等。现在上小学中午学校吃饭,不够吃还会去盛第二次,挺好,孩子需要锻炼。

再说说家长喂饭,孩子的胃就这么点大,老人们都会哄着孩子喂的饱饱的,恨不得撑到嗓子眼儿,其实孩子吃饭不要喂得太饱,成习惯以后,对孩子身体不好。穿衣服也是,本来不冷,结果因为自己怕冷就给孩子穿了里三层外三层,最后孩子上火生病,孩子父母和老人都心疼的不行。

老人看孩子不容易,我们心里很感激,也希望老人不要过于宠溺孩子,让孩子有自己动手穿衣吃饭的成长空间,他们都会慢慢适应并习惯自己动手,孩子们都是最棒哒!


爱在醉后


不管是父母还是婆婆公公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要有点科学知识,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少吃,更要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奶尽量喝新鲜的,酸奶也行,我以前开过化工商店,虽然卖的是食用食品添加剂,国家许可证的,只要保质期长点的,都会添加国标范围内的添加剂。抚养孩子不要认为吃得多就好,胃撑大了反而不好,只要还是注重营养,食品搭配营养可口就好了。


寂寞的0办公室


有一句俗话叫做,要想小儿安,三分寒来七分饱。

家长担心孩子不好好吃饭,会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我个人认为,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吃多吃少更重要。专心吃饭,细嚼慢咽,不挑食,懂餐桌礼仪,这些都很重要。

另外,不建议家长担心孩子吃不饱就追着喂饭,这样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饿一顿,就好了[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