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答应孩子期末考试全部95以上给买一个礼物,买不买?

女超人是我啊


以后尽量不要给孩子物质奖励。

有一个心理学家年龄大了,喜欢清净。家门外一群孩子总在那里打闹。

他拿出十美元给孩子,说谢谢你们在这里让我感觉很热闹。

第二天他拿出八美元感谢孩子们。

第三天他只拿出几毛钱,孩子们不干了,再也不去他家门口了。

原因是以前孩子们出于快乐而打闹,但他把玩闹变成了工作。

可以奖励孩子出去玩,因为紧张的复习结束了,孩子已经尽力了。

奖励他们很努力就可以。



美术程老师


题主的这种方法,我也一直在用,每次考试全都是95分以上,我就会给他买一份礼物,礼物都是他自己选。

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我们再没有平白无故给他买过玩具(比如溜冰鞋、平衡车、自行车等),每年六一儿童节买一次玩具,生日买一次玩具,期末考试全都95分以上买一次玩具,礼物都是自己选,有时候几十,有时候几百。

我觉得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孩子努力学习有个盼头,让他觉得好好学习和不好好学习是有区别的,让他养成努力争取的习惯。

二来玩具都是他自己付出努力后才得到的,他会更加珍惜,养成习惯后,他也不会隔三差五地找家长买玩具,要这要那。

题主在这里说看在孩子努力的份上,很纠结要不要买。我想问问:这个东西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吗?如果是,那就应该无条件的买给孩子,而不是作为奖励来买给孩子,如果不是,那就让孩子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机会吧。


探索幸福密码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孩子的分数达到了你们之间的约定标准,一定买。否则,不买,孩子也不会有怨言。

先讲一个我儿子看电视的故事,在儿子2岁之前我们家的电视就是一摆设,从来没看过,而且是安装在次卧房间的。这也是我本人的一点小心思,因为我去朋友或者同学家,他们的电视都在客厅,而且很多都是一直开着动画片不关的。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在我朋友家吃饭,她说让他们看电视吧,要不然弄不住(孩子被电视里的情节吸引,便与看管)还有一次去同学家玩,她女儿才半岁,客厅的电视也是一直开着,孩子吃着饭看着电视,我儿子也是边吃边看。我们家附近的购物广场,平时都放动画片,因为广场上经常聚集的是遛娃的老年人。如果以后孩子爱看电视且没有节制,又是谁的责任!快2岁时,我给儿子说,你以后可以看电视了,每次15分钟,不超过3次,到时间了不关电视还继续看让妈妈去关的话,后果很严重:那就是三天之内不能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没那么简单。第一次儿子就哭了,因为我的育儿观念是哭可以,因为这是表达情绪的方式,我可以理解,但哭不能达到目的。第二次他哭的更凶,我依然不从,这就是现在流行的温柔的坚持!第三次的时候他闷闷不乐,这种情况持续的大概有两三天,后面就是他自己关电视了,并跑到我面前说:妈妈,我看完了。 当然也有不守约定的时候,我只有“依法处置”了,三天之内不能看。手机也是如此,每次看5分钟,一天不超过三次。有一回,我带着儿子在外面吃饭,他说想看会手机(他喜欢看手机里他本人的照片)我把手机递给他,5分钟过去了,我说:儿子,时间到了。只见他屏一锁,把手机递给了我。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帅哥惊讶的对我说,你家小孩儿好听话呀。“那是因为如果他不遵守约定,我会真的让他三天看不了手机”略带得意的我回复道。

表面上孩子不听话,实则是我们家长朝令夕改

我带着儿子逛超市,玩具或者吃的零食一律只买一样。每次儿子都会选个好几样物品在放购物车里,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有约在先。有一次,儿子选了一个玩具,一看价格198元,我心里还在想要是每次逛超市都拿这个这还得了,可是之前又跟他说过选任何东西都可以。于是,心一横,他要是选就给他买了。到了收银台,我指着购物车问:儿子你选酸奶还是这只玩具枪,儿子说的话至今记忆犹新:妈妈,我要喝酸奶!

其实,孩子很守规矩,不守规矩的是家长


刘太有话说


先分享一个外国老夫妻教育孩子的故事吧。

一对外国的夫妻非常地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孩子都进步很少。有一天夫妻俩发现儿子对于法拉利很感兴趣,于是就对儿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达到班级的多少名,我们就跟你买辆法拉利”。

儿子为了自己的梦想非常努力地学习,最终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于是儿子开心地找父索所要法拉利。父亲却拿出了一本圣经,这是外国家庭里常见的一种书。儿子并没有见到自己想要的法拉利,于是非常的愤怒,扔下那本《圣经》,离家出走。

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园时,父亲已经过世了,母亲也眼睛变瞎了。屋里 的摆设还和当年他离家出走的时候一模一样。

妈妈叫他打开《圣经》,他才发现,圣经里夹着一把法拉利的钥匙。他跑到后院,发现了一辆满是尘埃的法拉利汽车。当年父亲就给孩子买了法拉利,兑现了承诺。儿子非常后悔,悔不当初没有多看一眼,没有多问一句!因为少看了一眼,误会了父母,造成了终生的遗憾。

很多家长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承诺孩子,如果考试成绩好,就给孩子什么样的奖励,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我本人是不赞同这种做法的。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孩子对于学习的目的性产生错误的认识。好像他好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奖励。你要清楚物质的奖励会使孩子的学习变得被动,而不是主动学习。家长这样做,只会把亲子关系变成交换关系。他为了得到你所谓的奖励而努力。如果通过努力得到了,还皆大欢喜,如果努力之后,依然没有得到,他就会像我讲的故事那样,果断地放弃了。或者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想到作弊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都是不当物质奖励孩子带来的后果。

那么怎么才是正确的奖励呢?首先不要把学习和物质结合在一起。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只要孩子表现得好了,不要承诺孩子物质奖励,但是可以进行恰当的表扬和鼓励,正面的肯定孩子哪里做得不错,家长很开心,很满意。

家长买给孩子任何礼物,不要和孩子的学习的结果联系在一起。而是鼓励孩子努力的过程。

家长答应给孩子,如果考到了95分以上,就给孩子买价值600元的小度智能音箱作为奖品。可是因为题难,孩子没有达到。家长对于买还是不买的问题纠结。

我的意见是可以买,直接告诉孩子,这是对孩子这段努力学习的肯定,只要积极努力学习了,家长就会感到欣慰,家长不是只看重结果,只要过程中,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拼搏过了,孩子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爸爸妈妈都以你为荣。

最后还是要对家长说,不要为了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拿物质奖励来交换,这样的话,孩子的学习失去了主动性,也失去了目的性。眼里就为了那点奖励努力,当奖励刺激不到他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学习。

这是我的观点,大家这问题持什么态度,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是弊大于利还是反之,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浅浅的教育


孩子期末考试95以上买一个礼物,答应了孩子当然得买。

现在期末考试了,孩子的成绩如果达到95以上,就肯定买,如果没有达到就具体情况斟酌着买与不买。

我有一个朋友给孩子是这样处理的,家长们可以参考。孩子特别喜欢一套玩具,爸爸也答应孩子买了,而且这位爸爸还是提前就买在那里放着。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达到目标,那玩具就是你的,没有达到就在那里看着,不许动。而且放的位置也是非常高,但孩子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

这其实非常有意思,想要的玩具就在眼前,时不时的就能看见,但不能碰、不能玩,这不仅会在无形中给孩子一个激励更是在有形中也给予孩子明确地目标,一个看得见的目标

激励孩子应该注重技巧,这个技巧就是要让目标看得见,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词语可视化。无论是物质的奖励还是精神的奖励,都能帮助孩子成长,但是如果技巧上再注意下,效果就会更好。

物质奖励本来是看得见的,但放在商店里,孩子要去商店才能看见,对孩子的激励作用要比在家里的激励作用略弱一些。而精神奖励,只说句话,孩子又看不见摸不着,孩子容易淡忘。因此,针对精神奖励这一块,我们家长可以组织一个仪式,将激励的话总结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自己写下来或者请人写下来后装裱挂在墙上。一方面方便孩子时时看见,另一方面也方便给孩子训话的时候用来提醒。而且这样的话,最好是名人的话,讲给孩子听的时候用名人的故事来激励孩子。

这样就既能在精神上激励孩子,又能让孩子看得见精神激励。


童教雷鸣


既然孩子非常努力,也很优秀,虽然不能全部实现预定成绩,但你也知道考题有些难度,就算给孩子一个鼓励,也要买。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言行举止都深刻的印记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影响着孩子的人品、人格和为人处世的善恶是非、道德观念。

言而无信非大人,言必行、行必果,为孩子树立榜样,答应的事情必须兑现。


幸福很简单142881111


跟孩子约定好期末考试成绩,每科考到95分以上给孩子奖励一个价值600元的玩具机器人。是因为考试的科目比较难,孩子可能很难考到95分,这个时候你在纠结买还是不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觉得95分是不是一个高分,要参考一下班级其他同学考取的分数。如果班级内其他人绝大部分都是95分以上,这个时候他没有考到95分,那么这就不算一个好分数,那么就不应该买。但是如果其他同学考的都是95分以下,他在这些人当中相对是一个好成绩,那么就可以考虑买。

孩子没有考到95分,这个时候也可以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让孩子评估一下自己是否可以得到这个玩具,看看孩子的理由,如果孩子的理由比较合理,那也可以考虑买,如果孩子的理由不太合理,那么我觉得可以不买。

在孩子没有考到95分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买?

我觉得既然是一个约定,约定之前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没有达到95分,不买,约定好的东西,可以买一个其他的只稍微低一点的东西代替。

本来是价值600元的机器人,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买一个价值稍微少一点的机器人或者其他玩具代替,因为毕竟没有达到约定的分数。

这样的操作也是想让孩子知道,既然约定了我们彼此都要遵守这个约定,你约定努力考到相应的分数,家长才能履行相应的任务,如果约定没有达到这个分数,那么家长有权利降低这个玩具的价值。

还有一种东西就是告诉孩子,不一定每次努力就能成功,但是你要不间断的努力才能更好的胜利,如果下次他考到95分以上仍可以奖励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静态的。告诉孩子只要自己想要的就要努力去争取,而不是就此止步。

物质奖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刺激,但是不要过多的使用,而是要让孩子形成一种自我挑战,如果这次没有考到95分,要有一种不甘心,争取下次争取更高的分数。这次考试没有到95分,家长也给我买了一个机器人,那么我以后可以不遵守这个约定,我考了七八十分,是不是家长也可以给我买这个东西?

这个时候这种奖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奖励,而是一种目标,对于自我要求的一种奖励,让孩子竞争心自信心的一种奖励,这次考不到我,下次继续努力,为了这个目标我会继续前进。


亲子成长手册


您好,很荣幸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您的问题里提到如果孩子考试95分以上,您给他买一个价值600块的小度音响。您知道我给我女儿的奖励是什么吗?价值2000块钱的手机。前提她要考班级第一。

您提到这次考试题目比较难,估计孩子考不到95分以上。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要估计他考不到呢?怎么不估计他能考到呢?说明您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您这样的想法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变得不自信,一个不自信的孩子,考试又如何能发挥好呢?

就算孩子最后成绩没有考到95分,您也不能简单的就以分数来衡量好坏啊!如果全班最高分只有94分,最高分就是您孩子,那您是买还是不买?所以您本来这个以95分为标准就错了。

最后说一下,如果成绩没有达到95分以上,那就少一分扣50块钱吧,毕竟孩子也努力了,也辛苦一个学期了,加上又快过年了,就当压岁钱吧。






酷酷的爹


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建议物质奖励个学习挂上勾的,毕竟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第一:如果拿物质去奖励孩子的考试成绩,他的心思肯定分散,不会就是全新全意的去学习。

第二:会养成,孩子凡事都给你讲条件的习惯,什么干家务给买什么、洗澡买什么,他也是家庭成员,他走责任去干,而不是替你好。

第三:对于孩子的教育你当然有一定责任,比如孩子这次没有考95分,但是你知道他很努力,你就需要鼓励他,表示理解他。然后总结,怎么样下次可以提高,可以会。

第四:你平时留意下孩子最喜欢什么东西。在孩子老师的时候,就是说孩子考了你满意的分数,你不要说是为了他考这个分数而奖励他的这个东西。你就是过几天,带他去把这个他这个年龄段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他又可以玩的东西买回来。

想要孩子能有个好成绩,是每个家长所期盼的,但是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我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炫妈爱育儿


这是一个家庭建立的对孩子上学学习的激励办法,很好。好的办法,不但要落实好,还要执行好,坚持到底。你今年兑现了承诺,一是孩子会很高兴,能增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说话算数,信守诺言的样板,有示范作用。建议,不放空炮,一定办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