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一定要押韵吗?

岁月都江堰


诗歌一定要押韵吗?

回答: 不一定要押韵。

当然,古诗另当别论。

古诗要求严格,讲平仄,讲韵脚,讲对仗,条条框框很多。

现代诗的韵分为: 诗韵和脚韵两种。

诗的表现形式分: 有韵诗和无韵诗两种。

韵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段落韵,隔行韵,转换韵,句句韵(顺口溜)。

为什么说现代诗无韵也可,有韵也行。下面通过我自已创作的无韵诗《过年》来分析一下吧。

短诗 ‖《过年》

翻过那座山 鸡就叫了

这只鸡挺美 叫——

春天

这首诗《过年》写于2017年鸡年春节。记得那一年,我被《星星》诗刊聘为《星星》诗刊公益编辑。在《星星诗刊》App上写下这首诗,介于网络上对于诗歌定义无休止的争论,诗是不是必须有韵,无韵就不是诗的观点,我一向持反对态度的。

其实,现代诗就是白话诗,就是叫你用白话文写诗。有时无韵的也是诗。当然,有些白话诗读者为何质疑不是诗,其原因很简单,作者没有把白话文转成诗歌语言。那么怎样区分白话诗是诗或散文,最低要求和最简单的方法: 每一首作品中,每一段段尾句是不是白话诗歌语言,每一首作品结尾句是不是白话诗歌语言。现代诗要求每一句都是诗歌语言不太现实。

无韵诗和无韵脚的诗难道就没有意境与张力吗?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记得当年大家在《星星诗刊》APP上写同题诗《过年》。大部分作品无非是写走亲戚、放鞭炮、发红包、吃东西、发祝福,同一主题写诗该写什么,你得找到自已的语言表达方式。

“翻过这座山/鸡就叫了”,其实过日子就像爬山一样,我们永远都在艰难地行走。2016年我的日子过得挺苦的。日子爬到山顶了,人开始下山,另一年来了,这鸡就叫了,也就是过年了。这一年我有什么感悟和希望呢?“这只鸡挺美/叫——春天”。在这里,我巧妙地抓住了鸡的形象特征与寓意,用一个双关语表达了我对于过年的心境: “渴望春天“。

整首诗很短,仅仅三行,简洁含蓄,行文上无韵,好像一个字没写过年,也没有韵脚,但确实是韵味十足,越读越有味,这就是在《过年》。无韵的白话文照常可以写出诗味来,并且非常浓郁而芬芳。

因此,我一直坚持,写白话诗也讲究含蓄之美。有些人写诗满篇都是忧伤、疼呀、痛呀的字眼,你读完整篇文章,都不知她痛在哪里,疼在哪里,这叫词不达意,天马行空的乱写。你写诗,你写“爱“,文字上不显“爱“,却又有浓浓的爱,这就是写诗的高手,人间不可多得的诗才。呵呵,当然我不是,我只是玩诗的农民而已。[呲牙][呲牙][呲牙][玫瑰][玫瑰][玫瑰]





安岳杨天朋


说说诗,先分中国诗和外国诗。

中国诗,这里要说的古代的中国诗,因为现代的中国诗其实是外国诗。

古代诗分古体和近体两类。近体诗的押韵很多人都清楚,必须押平声韵,而且不能换韵不能通押。那么,什么是换韵和通押呢?我还是从古体诗说。

大家都知道,唐朝出现了近体诗(即格律诗),在此之前的诗体叫古体(当然是跟近体同时使用,并没有因为近体的出现而消亡)。

有种说法,各个民族文学的起源都是诗歌,古体诗应该也不例外。而人类语音是不断演变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诗歌应该是《诗经》,其中的作品现在看来基本是押韵的,当时也应该是押韵的。

截止到南北朝时期,有记载的韵书大概是十三四种,不过好像都没怎么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唐朝以诗取士,韵律要求很严,试帖诗以外的作品也都符合《切韵》。宋朝有两部韵书,一是北宋官修的《广韵(意思是增广切韵)》,一是南宋平水人刘渊修订的《平水韵》。这三部韵书出入不大。

近体诗押韵问题不容置疑,我主要说说古体诗的押韵。古体诗跟近体在韵律方面的区别,也表现在押韵上。它可以换韵,但不能邻韵通押。所谓“邻韵”指的是有些字读音相似但分属不同韵部,所以押韵时也不能混用。我只说平声,如上平一东二冬下平八庚九青十蒸、上平三江下平七阳、上平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部分下平十二侵、上平十三元部分十四寒十五删下平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等。当然具体写作时还有特殊性。

我早就查找了《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古体诗。五古部分,第一首张九龄《感遇四首》其二,押去声九屑,第二首其四押下平声十二侵。然后李白的《下终南山……》押上平声五微,《月下独酌》押上平声十一真换去声十五翰,《春思》押上平声四支。杜甫《望岳》押上声十七小,《赠卫八处士》押下平声七阳……

七古部分我没有从头查。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押上平声十三元换去声六御。李白《庐山谣……》有几次换韵,包括下平声十一尤、下平声七阳、上平声十五删、下平声十二侵、下平声八庚。

大概是篇幅短的不换韵或少换,长的换韵多。七言乐府王维《老将行》用韵有上平声四支、上声二十五有、上平声十二文三种。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是押韵的,而且要求比较严格。那么外国诗歌呢?

相对于中国诗,外国诗被我们叫做“自由诗”。那它们有多自由呢?

还是只说押韵。我不懂英语,但是学外国文学史知道“十四行诗”这个名词(当然我连一首也没看过),听说格律非常严——莎士比亚就是个优秀的十四行诗人。

以前我问过教英语的同事,他们说英国诗是押韵的,我也曾上网找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又上网搜索了些拜伦的诗。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我们将不再徘徊

--george gordon, lord byron

——拜伦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我们将不再徘徊

在那迟迟的深夜,

尽管心儿照样爱,

月光也照样皎洁。

[!--empirenews.page--]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利剑把剑鞘磨穿,

灵魂也磨损胸臆,

心儿太累,要稍喘,

爱情也需要歇息。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黑夜原是为了爱,

白昼转眼就回还,

但我们不再徘徊,

沐着那月光一片。

………………

如果这几首诗能做代表的话,那么可以看出英国诗歌是押韵的,而且好像是奇数句和偶数句分别押韵。

所以说,认为中国诗不押韵,是因为古今语音的演变。而外国诗同样应该是押韵的,大概是翻译成汉语以后不押韵了。一次监考英语,我写了首诗:

月考:英语

(平水韵下一先)

(2016年9月8日)

我有疑题曾问辨,即从英语觅诗篇。

他人写就自依韵,译作汉文成野禅。


卫宏胤


诗歌(此谓古诗词)因有韵而别于文。

诗若无韵,如画龙少睛。古诗之所以传诵千年,得力于其魔术般的音韵。有韵吟之流畅,朗朗上口,读后难忘。请问:我们从小至老接受、喜爱、且能背诵的古诗,有几首没韵的?

自"新文化运动"风起逾百年,西风渐进,新诗潮起,似对中华传统诗歌之韵有意疏之甚而弃之。

但,除了如徐志摩、戴望殊、郁达夫等少数峧峧者作品给人深刻印象之外,余之多波浪不兴。时至今日,个见新诗还在途中踟蹰,未有重大突破与发展,究其源由,余武断认为与无韵或少韵应该有些关系。

请诸君阅一首外国诗: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众所周知:这是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在我国广为传诵且耳目能详。为什么一首外国诗流传华夏,辨识度极高?皆因押韵。这真该感谢可敬的译者,其一定是谙熟古诗之道,方能"拿来"变神奇。若直(硬)译该诗(我曾看过直译版)犹哲学说教般平淡,了无诗意,何来优美?

当然,愚认为传承中华古诗词,探知精髓仍需有韵!有韵一一则利吟、利记、利传。即使所谓"打油诗"皆是全有韵而存世。还有,"顺口溜"市井老少皆知,也因有韵,方才顺口,其理简也。


曼德罗


诗是要有韵的,诗是什么?有韵的表达某种感情、某种境界的。律诗包括词赋,都是有规律的韵脚相映。那么就是现代自由体诗,是否要有韵呢,看法不一,我认为还是要韵的,如″国歌″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都自由体诗,都是有韵的,读唱起来朗朗上口,美妙动听。当然有的人写诗是不要韵的,像散文或小说式的语言,没有诗味,更没有诗家语的风范了,这类诗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


晨圣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弄清楚诗的分类。首先,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接下来我们先看古体诗。

古体诗歌题材从诗句字数上看,四言、五言、七言都有,甚至也有杂言诗,即句式长短不齐,多见于《诗经》和《汉乐府诗集》。古体诗歌,格律自由,不拘泥于对仗、平仄,押韵也较为宽松。

我们来看首古体诗。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著名的诗篇,可以看出整个诗篇对押韵并不是特别严谨。所以题主要想写这样的古体诗,可以参考一下。


但是题主如果想创作近体诗,那么就得认真参考以下几点了: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押韵、格律的汉族诗歌体裁。为了区别于古体诗,而取近体之名。大部分是指唐初之后形成的诗歌体裁。

近体诗大概划分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类别。

近体诗最基本的格律除了字数、押韵、平仄、对仗(绝句不要求)几个方面还要注意几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

2、律诗除了首尾两联之外,必须对仗。

3、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不拘泥平仄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的第一个字。

4、用韵,古人把同韵同调的字归类,同类字可以互相押韵,即成为一个韵部。经后人删减形成后来的“平水韵”。

5、律诗二四六八句,绝句二四句必须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且常见韵脚大多为平声韵。

6、有些字古今读音不同,参考古音、可以入韵,例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此处斜应读为(xia)。

近体诗流传至今的著名诗篇不胜枚举,我拿一篇出来示范: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除了上面提到的古体诗、近体诗之外,近代以后开始流行现代诗,当中也不乏有大师级作品,但相比较传统诗歌,还是显得略不成熟。(此处并无贬低现代诗歌之意)。至于近几年突然冒出来的各种体,如梨花体等等,个人感觉,当个笑话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流觞浅酌月


我认为诗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文学体裁。就你所提的问题有水平的人可以写成—本厚厚的书,。最简单的回答就是: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最主要是要有精练巧妙的语句和奇妙的意境。当然最好是能押韵!因有吟诗之说,诗一般是能供人吟读的。为了吟读有郎朗上口抑扬顿挫之味道,所以才有平仄押韵之格律诗。所以即使是现代诗一般都选择有押韵才好!





勤思有乐


《七绝二首》

其一

常伴梅前待雪时,

中宵不寐夜归迟;

狂欢不敢高声语,

怕道山妻笑我痴。

(四支)

其二

清晨不见旧苍苔,

孙女欢欣乐开怀。

强抱爷爷不放手,

扶墙移步“看梅开”。

(十灰)

丁酉腊月初十(2018.0126),今年新雪来迟。早起,携小孙女窗前看雪。小孙女要至后园看梅花开了未。南方梅花开放得迟,才孕骨朵。其实梅常待雪,雪却未能逢梅。真是“梅似秋鸿来有信,雪如春梦了无痕”,令人真是惆怅。谨借网友美图以飨。



葡萄爷爷1


诗论十首

文/周延龙

【其一.此计难清】

此计谁能说得清,说清未必写分明。

诗情总在诗之外,何苦纠缠几字惊?

【其二.格律】

宋韵唐风处处闻,今人效法乱纷纷。

常争格律红双耳,李杜从来不论文。

【其三.诗在诗外】

宜当诗外下功夫,何忌方家笑有无。

非是华词皆妙语,情真俚句亦玑珠。

【其四.苦歌】

自古才情苦作歌,千秋块垒未消磨。

偏教廖落文词好,许是人间傲骨多。

【其五.我著我歌】

无论新诗与旧诗,尔来并作一腔痴。

我心我手研时意,哪管他人落笑资。

【其六.莫作无病呻吟】

千古诗情缘在真,莫将无病苦吟呻。

区区几字何需注,生凉孤僻不待人。

【其七.出律】

平平仄仄几围墙, 方格填字著妙章。

如若眼前能写意, 纵然出律又何妨?

【其八.说新韵】

谁云新韵并非诗,新韵何尝缺妙辞。

毕竟大千多色彩,秋高必是发春枝。

【其九.引用乎?剽窃乎?】

欲赋闲愁效宋唐,雕章索句自相当。

三瞻平水知清远,一入词林得嫩凉。

拓意推敲应有似,竭思引用也无妨。

如今易主通篇去,可共浮生别样殇?

【其十.自嘲】

涂鸦俚句作锄耘,未虑才情量几斤。

无意描红班吏笔,有心学步杜陵文。

谆谆惠语师犹谢,霍霍霜刀我更欣。

唯愿此生琴案老,贬褒毁誉任由君。


周延龙诗歌


押韵好,有诗为证——

是哪个调皮的小孩

把春圈在一个院子里

他手里舞动着皮鞭

把花草,小树当奴隶

没有他的命令

谁也别想放肆

小草在地下生着闷气

小树闭着眼,抽抽泣泣

一股小风,在墙外徘徊

看着小孩的皮鞭

噤若寒蝉

一只小狗,肆无忌惮

闯了进来

吓得小孩,皮鞭落地

泪水涟涟,尿湿了裤裆

大家竞相开放

花儿吐蕊,美丽芬芳

小草露头,无比刚强

小风儿借机飞过了高墙

低空的白云受了鼓舞

开始酝酿

一霎时

小雨洒向大地

春天飞出了高墙

借着春风,跟着蝴蝶

飞向远方


水电工老路书法


谢谢悟空大师,回答如下。

做诗一定要押韵,必须要押韵!古今中外没有例外!

从孔子的《大雅》,《小雅》,到屈原的《离骚》,从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唐诗宋词到古凤新韵,再到近代、现代、当代散文诗和歌词,皆必须押韵!

如行文不押韵,则是小说、散文、随笔或其它的文体形式。

韵是诗歌的灵魂和精髓!

诗歌的韵律,犹如早晨,太阳璀璨的朝辉!

犹如晴朗夜空,一轮明月四周绚丽的月韵,曼妙的神采,在飞………………

犹如长江黄河波浪惊涛,澎湃歌唱,大地母亲的心扉………………

犹如万枝梅红渲染千里雪飞!

犹如美人的玉面和玉面上的酒窝,那样娇美!

犹如万里春风浩荡,轻抚万千柳翠!

犹如少男少女,于月上柳梢之时,人约黄昏,牵手相随,初恋的心扉!让人痴迷,让人回味;让人眷恋,让人陶醉……………………

谢谢大师!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