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字和名有什么区别?

网络梦想家1


古人有姓名,有字,有的还有别号。姓是祖辈沿袭下来的,多随父姓。名字是父辈为儿孙取的。字是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杜甫,姓杜名甫。甫乃是古人形容美男子,故杜甫,字子美等。



大千一尘


古人一般有名,字,号,三者有很大区别:

【名】

“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

据说在古代,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命名,即“幼名”。这可能是从前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出生满三月的婴儿存活几率才比较大,长辈也会在这时帮小孩正式取「名」。

据《礼记·内则》记载,到了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

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

其实在中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

名,一般就是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字】

“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幼名,冠字。”意思就是,要出生三个月时,取名,为幼名,在二十岁成人行冠礼时,取字。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由此可见,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独有。举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并列,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

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

【号】

除了名和字之外,古人还有别号。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号可以有两个字的,也可以有三个字以上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白香山。

这些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何时呼名?何时呼字?

因为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而号可以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是文化意蕴,生活情怀的体现,所以古人在取名、字、号时如此讲究


正知识正见


古代的名、字、号有什么区别。

1、 “名”是由父亲在孩子三个月时为其命名。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唐人孔颖达为《檀弓上》作注时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

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

“名”是供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 、上级对下级,以及谦虚的称呼自己的时候用的。平辈之间,如果关系非常亲近,在私下也可以直接称名。古代在尊长之前,一切的自称都要用“名”,而不能用“字”或“号”。

这样看来古代的名很像我们现代的小名、乳名,是长辈和很亲近的人私下可以喊的名字。

2、“字” 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礼记·檀弓》称:“始生 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为父之道” 时加“字”,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两种情况:

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 名 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杜牧,字牧之。延伸解释林牧的含义。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凤从虎”。意思相顺。

2、“名”和“字”意思相反的,例如:韩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字” ,是供平辈、晚辈和自己称呼的。所以在古代,对平辈或长辈"直呼其名"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无礼行为。

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的字。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分长幼、明尊卑。

现代人的名字就是融合了古代的名和字,长辈和平辈都可以称呼。不受局限性。

3、“号”也是一种名字称呼,分自己起的叫"自号",别人起的叫"别号"。《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用来自称也非常方便。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自号。主要是表达自己的志向、信仰、节操、情趣、爱好、性格、人生观等等。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诸葛亮,号卧龙。庞统,号凤雏。

他号。是别人起的号,也叫绰号。如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

而当代的微信名、网名、笔名、艺名、都可算做"号"的范畴。所以名字不好的,完全可以选择起个不错的网名、艺名。

在这个微信比通讯录使用更多的年代。你的微信名、昵称、网名绝对比你身份证上的名字使用率更高。陌生人相识做的第一件事情多半是互加微信,也就是说在往后的社会里首先展现给别人的是网名。别人加你或与你聊天时看到的名字、默念的名字也是你的网名。

甚至身份证上的名字根本无法做到像网名一样长期可视化的展现在那里。网名才是真正能做到像字符一样挂在那里对使用者每时每刻产生影响的符咒。那么身份证上的名字随着使用率的降低对你产生的效力就会越来越少。

尤其是作为字号的网名,根据姓名学起名会起到那些帮扶作用?

1:将九宫与汉字结合去增加使用者的人格魅力,吸引力。

2:将五行与八字命格相扶持,起到旺财运 事业的效果。

3:将汉字与符咒相结合增加使用者的气场,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也是改名字并不一定非要改身份证的原因。因为只要你改了名字引导身边的人叫新的名字,再应用于你的各个网名上就像一个长期的符咒呈现在哪里。那么对你产生作用的肯定是这个长期被使用的名字而不是偶尔签一次合同办一次证书才用到的身份证名字。



进击的大笨鸟


在先秦时期人一出生,长辈会先给他起一个名。这个名,长辈父母叫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同辈发小也叫)。一直长到二十岁,行冠礼,就代表成人了。而且这时候自己同辈的也都长大了,甚至晚辈都长大了。自己出门办事也要独当一面了,此时习俗为了表示对成人的尊重,大家就不能直呼其名了。一般会由长辈(包括父母、师长、官长等)给他取一个字。那么以后大家都会称他的字,而非以前的名。后来也有自己给自己取字的,那就显得不太谦虚了,就好像自己要别人尊重自己一样,所以这种情况也比较少。

但是在家里长辈称名成习惯了,一般还会叫下去。所以这到后来成了一种是否尊重对方的一种形式。家中长辈(很多时候非直系长辈也是要称字的),师长,官长——当然包括最大的官长和家长——王侯等,都可以叫这个人的名字。其余的人一般都要称字,若非则是不尊重。直呼对方的名,就是代表着你是我的儿子,你是我的学生徒弟,你是我的下级乃至子民。于人是不尊重,于己也显得太过狂妄,有失风度。所以有时即使双方有仇怨,也是要称对方的字,这样显得自己有修养。所以,马超控诉曹操暴行的时候,也只是说:“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也即某位满嘴跑火车的名师所谓的:孟德杀我全家)。

而由于一般家里亲人称名,字是是外面人叫的,所以又称表字。这表字起的时候,一般都有讲究。大都是和原来的名,或形,或音,或义,大都有所联系,其本意就是虽然起了表字,但也让人能够“闻字而知名”,能够所有联想,迅速记住。

有的虽然名和字没联系,但和姓氏排行等有联系,也是一个不错选择。比如管夷吾字仲,大家一看,哦就是管家的二小子嘛,比如刘邦字季,大家一看,哦就是刘家的老幺嘛,比如舒庆春字舍予,哦这是舒家的那个孩子。但这种情况在先秦很少见。一般都是取字的时候,就名去找,而且大都是从义上去附和,音形间或有之。

西周早些时期,取的字会有一个核心字,字前加一个排行,字后加一个美辞来修饰。如诗经 《诗经·大雅·烝民》 里说:“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是樊姓始祖樊侯的字。仲是排行,山是本字,甫(亦作父)是美辞。而在人年轻的时候,一般不称排行,简称为“山甫”。等人老了,一般过了五十岁,就会称排行而省美辞,称仲山。我想可能是年轻的时候,弟兄们都在,称不称排行无所谓,到老了有些弟兄可能已经过世,这时候称上排行,去掉美辞,是让后辈人知道自己还有其他的兄弟,莫要忘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了,孔子名丘,字仲尼。但偶尔会有人称他为尼父,其实他完整的字的称呼是,仲尼父。

到了春秋时期,“子”开始流行,表示美称,于是人们的表字里面大量出现了“子”这个衬字。比如孔子的弟子,几乎都字子什么,颜回字子渊,曾点字子皙,等等。但有时这个衬字是可以省略的,所以他们也被称作颜渊、曾皙。

当然,在先秦已经有两个本字的字,如祁奚字黄羊(奚为奴隶,表示卑贱,黄为金色是为贵,羊为祭祀之畜是为贵)。不过大多数的字还是“一实一虚”。而且先秦的记录习惯是先字后名,姓常不提,如孙叔敖不姓孙,其实是姓蔿,名敖,字孙叔(敖同傲,孙通逊,是反义,叔为排行),孟明视,也不姓孟,其实是姓百里,名视,字孟明(视、明,相因,孟为排行)。

这里也顺便说下排行吧,一般是伯仲叔季,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是最小,仲和季之间都是叔。孟也是老大,但伯是嫡长,孟是庶长。

既然顺便了,也顺便说下为什么有的人字,有的人没有字。一般贵族士人有成人加冠礼的,才会有字,加了冠就能任职任事——后来的簪缨,其实都是冠饰,簪为文,缨为武。而一般的平民庶民是没有这种冠礼的,他们成年的时候,就用一块黑粗布把头发一盘一包了事,所以这些平头百姓就叫做黔首,也即用黑巾包头的人。黔首没有冠礼,自然无所谓字。

当然还有一种人,一般也没有字。就是非开国的皇帝、王。他们本身已经异常尊贵,只能用身份的称呼,非但名不能叫,连称字也显得不恭敬,只能用更加尊敬的称呼来称谓。比如,裴注三国志里引了一条材料,说刘备对马超很是亲厚,马超与刘备相谈常称刘备的字即玄德。关羽听说之后,十分恼怒,对刘备说,我要杀了他。裴松之驳斥了这个材料,说既然刘备对马超那么好,马超又不是傻子,对君主自然不会称字,那样是不恭敬的。同时我们就可以看出,至少是三国开始,皇帝的字几乎没有意义了,那么干脆就别起了,或者有也没有流传下来。

好了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名和字到底常见有那些联系。我们上面说了,一般有字取名形,取名音,取名义,三种情况。

一、取形。如钱侗字同人,此为拆字。取形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字就取名,或者名的一个字,如孟浩字浩然,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甚至李神符,字神符——大家都一起叫我的名,我不生气的啊,就是这么随和。

二、取音。 如杨统字仲通, 张士逊字顺之(古时逊和顺音是相近的) 。

当然最常见还是第三种,取义。这种形式又大体可以分为五类相近取义、相类取义、相反取义、相关取义、相因取义五种形式。前三种比较好理解,略去不表,这里说一下相关取义和相因取义。

相关取义,即名和字联系起来,有相关意义(包括用典)。如孔丘字仲尼,即当地有尼丘山;司马耕字子牛,牛是耕地的;赵云字子龙,龙常隐于云中……包括以上提到的李商隐字义山,似也可归入到此类中。

相因取义,就是最难以琢磨的,主观性比较强,往往绕好几个圈让人迷迷糊糊的。比如公良孺字子正,言孺子之教当正等等,似乎已经失去了闻字而知名的原意,但在历史并不乏见。

而且很多时候,几种形式同时用。仔细找才能想见,如以上说的祁黄羊,还有比如张良字子房(王良是一个星星名字,房宿是一组星星的名字,王良属于房)。

当然还有的人的名和字的确是没有关系的。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这里举几种,绝对不是全部。第一种,是某些少数民族的人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知道要有字,所以就随便起了,也无甚联系,或者用些译音即使有联系,我们也不清楚。如贺拔岳字阿斗泥(鲜卑人)、完颜娄室字斡里衍(女真人)、耶律宗真,字夷不堇(契丹人) 。

第二种,父母对孩子期许,超过了名和字联系的习俗。比如李靖字药师,就是他父亲信了佛,把他们兄弟的字都叫做一些和佛教有关的字。他哥哥叫药王,佛教有药王佛和药师佛,弟弟叫客师,也是佛教里面的称呼。

再有宋代词人贺铸,字方回。由于他早年丧父,家室贫寒,可能是母亲给他取的字。方回——是一个守护民宅的神仙的名字。有传说在门上写上方回两字,就能保护门户不受侵害。可能是他母亲期望他能早些能立起门户,守护住整个家庭。当然也许是我对字上的研究不足,也许铸和方回还有联系,我没注意到,若是请知者垂教,不胜感激。

第三,就是同一家族中的同一辈人,按照一定的排行规则取字,比如唐朝如裴行俭、裴行俨兄弟,薛万彻、薛万备、薛万钧、薛万淑等等,有时候为了迁就这个规矩,有的只好放弃和名相联系这个习俗,比如北魏于祚兄弟三人的名和字,于祚字万年、于忠字千年、于景字百年。老大的字取福祚万年之意,老二跟老三跟着万年走,就不管自己的名了。

总之有联系的名和字也就那么几种联系,没有联系的却各有其原因,不可尽述。限于自身能力只能泛泛而谈。


格物书画


古人既有名又有字,这是因为在古代,男子出生三个月后,既由父亲取名。到二十岁时,要举行“加冠“礼,就是“束发结冠“,同时,根据名的意思,另起一个别名,这就是字,又叫表字。表示男子已经成年,从此可以从事成人所能从事的一切活动。所以,在古代男子在二十岁以前只有名,二十岁以后才有了字。

关于古人名与字的关系,前人早有论述。汉班固在《白虎通》中云:“闻名即知其字,闻字既知其名,盖名之与字相比附故。“就是说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又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是旋转的意思。再如诸葛亮,字孔明。孔是"甚、很“的意思,孔明就是“很亮"。

总之,名与字总有内在的联系。例如赵云,字子龙,龙总是在云中飞行的。又如张飞,字翼德,要飞总得有翅膀啊!还有杜甫,字子美,甫与美有什么联系呢?原来甫有男子美称的意思,所以,甫与美也有联系。还有苏轼字子瞻,瞻与轼有什么关系呢?轼是古时车前的横木,供车上的人扶着向远处张望,瞻就是向远处看的意思,难怪我们今天很难一下子看出来瞻与轼有什么关系。

可以这样说,名从小就有,字是成年以后,根据名的意思附会而来。古人在名和字的使用上也有区别。

古人尊卑有序,一般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论语》中孔子自称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冉求称求,这是尊对卑的称呼。

对平辈人或尊者一般称字,《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称周瑜为公瑾,这就是平辈之间的敬称。

古人"名"多一个字,而"字"大多取二个字。例如,关羽字云长,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曹操字孟德等等。

还要补充一点,古人除名和字外,一些文人雅士还喜欢给自己取一些别号或雅号。例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还有王安石字介甫,别号半山,陆游字务观,别号放翁,两个字的别号在应用上和字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所以,人们往往不大称他们的字,反而以号称之,如陆放翁、苏东坡等等。

总之,古人的"名”出生时由父亲命名,二十岁行“冠礼"后再根据名字的意思附会"字“,“号"则是一些文人雅士给自己起的别称。古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看来古人取名取字是很严肃的事情。


秋水长天H


字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一般要有点名望有点成就的人才会有,因此有的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多才多艺的人,“字”就不止一个,另有“号”什么什么的。


但是乡村野夫引车卖浆之流,也就是混肚皮而不是混精神的贫下中农,就名字也没有了(尤其是女的,干脆在某某姓氏后添个“女”,能添上个“娘”字就着实不错了。比如:黄四娘,扈三娘什么的),张三李四阿猫阿狗随便叫叫,说是容易养活……


字呀号呀越多,也就代表着一种身份象征。就好比外国人念也念不通的一段一段的名字,越长越是有据可靠的名门望族一样……


高紫骏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取名则在出生后百天由父亲所取。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取名则在出生后百天由父亲所取。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明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缛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专业体重控制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义之邦,中国人是非常崇尚"礼义"的,这从古人除了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呼就可以体现出来。据资料记载,古人在出生三个月时,会由父母,长辈,或师友给起一个名字,而且只供父母或长辈直呼,(也就是现代的小名,同辈或发小也可以称呼)。等到二十岁加冠后,表示已经长大成人,会另起一个"字“,或”号”,以供社会上其它人称呼,表示"恭敬”。所以古人朋友之间是不会直呼其名的,其实这和现在朋友之间直呼大名(官名),不会呼其小名是一样的。

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修文》中说:"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由此可见古人对加冠礼和加"字"是很重视的,除了父母或长辈,朋友之间是不会直呼其名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例如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胡适原名嗣糜,字适之等。


秦一农夫


古人的名与字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名是在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字则是到了成年后才能取字,男子取字,是在二十岁举行冠礼时。



女子取字,是在十五岁举行笄礼时。

为什么要取字,这是出于对成年男子的尊重和避讳,古人认为对成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

另外,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代表符号,字,则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互训的,就如表里,所以又称表字。还有,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大体相近或有关联。人如屈原,名平,字原。




在先秦的时候,称呼一个人的名字,则往往是先称字,再称名。例如孔子的先人叫孔父嘉,嘉是名,孔父是字。


半个南山人


古代读书人名字之外还要有字,甚至还有别号等等,这是读书人之间才盛行的,一个大字不识的山野村夫之类怕是很少有这些多余的称谓的。因为古人的姓和名多来自父母,而字和号多半来自后天,是自己或者对其了解之人所取,没读过什么书的人自然很难给自己取个什么高雅的字之类,只有对文字有了一定积累和理解的人,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文化深度、涵养和文雅。除了传统的理解,字和名的关联,一般都是含义并列或者相似,鄙人认为还有对名的承转、延续、解释等等深意(怕需要撰文才能说清楚,在此略过)。

最后还要提出一点鄙人的独特看法,古人的名和字号,同古人的文化沉淀和思维方式是有着密切关联的。如古代文化的源头周易,就有内卦与外卦,先天与后天,体卦和用卦,静爻与动爻,主动与被动……等等区别和相应的思考区分及待人处事之不同,名对应与先天、被动、体卦、静爻等等,而字则对应于后天、主动、用挂和动爻等等。见微知著,古人的名与字,本身就中国古代文化深刻含义的一种表张。[微笑][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