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一个顶顶平庸的人可以成为一次沼泽毒罂粟般热烈、狂放、美丽的恋爱的对象。一个好人也能成为一次放荡、堕落的恋爱的触发剂,一个絮絮叨叨的疯子没准能使某人头脑里出现一曲温柔、淳美的牧歌。因此,任何一次恋爱的价值与质量纯粹取决于恋爱者本身。

——卡森·麦卡勒斯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电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配乐

这个春节很难忘,为了隔绝来势汹汹的瘟疫,几乎所有人都足不出户,听说有人数完了家里每一块瓷砖和地板。长时间闭门不出是我的强项,我几乎所有的爱好都能在家中独立完成,尤其是阅读。如果你们实在闲得慌,不妨Kindle下一本我推荐的书来读读。这个特殊时期,不建议大家出门买书,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买几个橘子。哦不,是我来推荐几本书。

关于阅读习惯,我一直都不太愿意花时间看长篇小说,尤其是大部头。除非是自己极爱的作家,如茨威格的小说,又或是一些极感兴趣的主题,如杜鲁门的《冷血》,我才会主动去读。我手里很有一些读了一半便放弃的小说,还有硬着头皮读完大呼上当的小说,简直可以列个不必读小说书单。但这太招人厌了,我不敢。

不读小说的原因有些功利,我希望在单位时间内从书中获取最大的信息量,要是能匹配我的工作与兴趣,那就更好了。显然,小说不符合这个要求。但有时总免不了想以阅读打发时间,又不想消耗过多注意力,这时短篇小说就很合适了。每一篇阅读耗时都不长,也不存在连续性,不着急一口气读完。所以我推荐的这些短篇小说集,每一本我都没有全部读完,只是选择性地挑了一些篇章。标题被选定为书名的那篇必读,其它的随机。

米兰·昆德拉《好笑的爱》

即使再不爱阅读的人,一定都听说过米兰·昆德拉的大名,或者他的著名作品——《生活在别处》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不是他的书迷,曾经尝试阅读他这两部小说,如自己所料,我实在没耐心看完。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改编为了电影《布拉格之恋》,“大部分小说,能看电影就没必要看原著了”,这是我说的,你们可以选择看电影。如果想要读米兰·昆德拉又不想花太多时间,这本小说集是不错的选择,《好笑的爱》。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在三十岁之前,我创作过好几类东西:主要是音乐,但也有诗歌,甚至有一个剧本。我在多个不同的领域工作——寻找我的声音,我的风格,寻找我自己。随着我的《好笑的爱》的第一个故事,我确信找到了自我。我成为写散文的人,写小说的人,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什么人。” 米兰·昆德拉如是说。

所以这本小说集珍贵的价值是:它是米兰·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出发点。我读了其中三篇:《谁都笑不出来》、《永恒欲望的金苹果》和《搭车游戏》。大众谈论较多的《搭车游戏》,一段荒诞的男女之情,我实在不喜欢,我只信服有基础逻辑的故事。但《谁都笑不出来》,的确值得一看。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在人的一生中,有一些时候我们必须委曲求全,必须丢卒保车,放弃那些并不十分重要的阵地,以保全基本的阵地。然而,在我看来,我的爱情是我最后的阵地。

卡森·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

卡森·麦卡勒斯是个天才,22岁就完成了她的名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她的一生饱受疾病折磨,29岁就瘫痪了。可能正因如此,麦卡勒斯的作品始终围绕着“孤独”这个主题,她用所有的作品来声明自己的观点——人是永远孤独的。

孤独是种绝症,爱情只是这种绝症中的回光返照。她说,这世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蕴积已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每一个被爱者都多少知道这一点,所以在灵魂深处感到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感情。

这本短篇小说集《伤心咖啡馆之歌》,我只读了其中两篇:《伤心咖啡馆之歌》与《旅居者》。《伤心咖啡馆之歌》是我读过最荒诞最不可信的爱情故事,但是,读完之后我并不觉得浪费时间,的确有些感触。只是幸好这故事不长,如果写成中篇或长篇,我便会感叹花这时间不值当了。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一个顶顶平庸的人可以成为一次沼泽毒罂粟般热烈、狂放、美丽的恋爱的对象。一个好人也能成为一次放荡、堕落的恋爱的触发剂,一个絮絮叨叨的疯子没准能使某人头脑里出现一曲温柔、淳美的牧歌。因此,任何一次恋爱的价值与质量纯粹取决于恋爱者本身。

欧·亨利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美国现代小说之父,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擅长搞反转,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但是,这个曾因贪污公款坐牢的作家,创作晚期向金钱低头,仓促写作,导致作品质量良莠不齐。所以,精选集是最好的选择,别的不用多读。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以我的年纪来看他的作品,觉得有些稚嫩。我并不是在说手法上的稚嫩,我想《剑桥美国文学史》的评论能够替我阐述观点:“欧·亨利的作品是小把戏,叫人眼花缭乱,趣味横生,但毕竟只是小把戏。”

这话说得过重,虽然我不被欧·亨利的才华所折服,但他的部分作品毫无疑问是值得一读的,例如《麦琪的礼物》。是的,少年时你们都读过的这篇经典,我因逆反心重,直到现在才读,倒也不影响被它感动。

但多读几篇,便发现欧·亨利炒冷饭,《爱的牺牲》跟《麦琪的礼物》竟然如出一辙。由于篇幅短,这本小说集我飞快地读了不少,觉得适合高中生,或家长给孩子做睡前阅读。作为成年人的我,需要更有力量的作品来敲打我逐渐坚硬的心。不过,有一篇倒是让我特别难受,甚至流下了“鳄鱼的眼泪”——《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胡里奥·科塔萨尔《有人在周围走动》

这位作家被成为“拉美文学爆炸四大主将之一”,我本不认识他,看到书封上写着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荐,经受不住诱惑顺手买下,甚至都没发现这本是全卷第三部。

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我读起来很吃力,这种吃力不是因为文字上的佶屈聱牙,而是我很难找到线索来猜测作者试图表达什么。他所写的一切都是模糊的、似是而非的,让人不知道幻想与现实的边界在哪。

我读了《有人在周围走动》和《旅行》,心中充满强烈疑惑,上网翻看书评时竟有一种“哈?我们读的是同一本书吗?”的感觉。无人可分享讨论,所以没能再继续读下去。但至今仍抱着想要探索的心情,或许这也是优秀的作家的本事。看不懂,但想懂。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程耳《罗曼蒂克消亡史》

此书的作者,正是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导演,我曾将此书推荐给好几位朋友,他们都赞不绝口。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来说,程耳运用文字讲述故事的能力很惊人。故事本身不凡,文笔行云流水。看他写的文字,能感觉到他是个阅读量很大的人,而且聪明。

但或许正因为他是导演,所以此书整体比较像剧本或是剧情梗概,文学性并不那么强。但这又如何呢?好看不就行了。你应该没打算通过一本短篇小说集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吧?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剧照,这个场景正是书中《童子鸡》一文的故事。当时这一篇我是在APP“单读”里看到的,觉得惊人,于是推送给朋友,随后迫不及待地买了书。

书单丨你们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来推荐几本书

你们有什么书要特别强烈地推荐给我吗?除小说。上一次询问大家书单,有两位朋友分别推荐的《现代艺术150年》和《万历十五年》,我买来看后特别喜欢。尤其是《现代艺术

150年》,可谓爱不释手。我真的会尝试阅读的大家推荐的书籍,盼望在这方面多交流。祝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