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我國作為一個人多地少的大國,如何養活14億人口一直是我國的一個重要話題,在2006年時,我國明確提出了“18億畝耕地紅線”,這也是我國的一個“底線”了,在人口沒有大量減少之前,這條紅線是不可能放開的。

畢竟養活這麼多人是需要這麼多耕地的,雖然科技發展了,糧食也增收了,不過科技還沒有發展到畝產糧食能增加幾十倍的技術,提升也是有限的。而這些土地也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根本,土地資源寶貴,無論是城市發展、蓋房子以及工業發展都是需要大量的土地,而這道紅線也形成了矛盾。

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就有經濟學家表示,可以放開這條紅線,這樣讓土地流入市場,讓市場來進行調節,促進經濟的發展,從而達到致富。說道糧食安全如何保障時,專家表示可以依賴進口,進口糧食就可以保障糧食安全了。

聽起來是蠻好的,從目前而言卻是可行,畢竟全球化經濟了。可是如今的市場經濟已經是全球性的了,糧食是一個國家的安全所在,你用全球性的市場理論來判斷國家糧食安全,這樣真的靠譜嗎?

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就拿美國而言,高度發達的農業,已經實現了現代化農業,可以說成本已經降到最低了,可是糧食依然不賺錢,美國對於糧食補貼50%。這明顯是賠本買賣,可是依然還對外出口,這是做好事嗎?

美國如此高效的農業,還加上補貼,賠本出口,到底為了什麼?之前小編看到一篇關於東北農業的文章才知道這種舉動是多麼恐怖,一位陷入規模種植農業深坑的農民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表示自己種植農業,因為規模種植糧食,需要300畝以上才夠基本花銷,而這些地的成本租金需要15萬每年以上。這就是全球市場經濟的效果,如果想要自己發展農業,起步對於一般人而言都不可能。

中國的“18億畝耕地紅線”為何必須守住?專家表示放開才能發展

而糧食作為一個國家根本,作為人類衣食住行這些必需品中的重要一環,沒有它還談啥經濟,雖說如今糧食價格不高,可是不要千萬不要說糧食沒價值,戰爭時期,一切都可以不要,可是獨獨你需要它,拋開繁華世界的一切奢侈品,它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表面上和平了,就沒事了,沒有它別的國家隨便拿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