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迴應讓人更氣憤

孩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也是父母的心頭肉,對於絕大多數的父母來說都恨不得爭分奪秒地對孩子好,但是有的父母因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或教育觀念的問題,對孩子大打出手。

前陣子王大爺在小區裡散步,靜謐的環境下每個人都在幹著自己的事情,但是突然一聲斥責生打破了這樣的寧靜: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只見遠處一個男子對著男孩大吼大叫,孩子一聲不吭地低著頭,隨口男子還上前給了孩子好幾個巴掌,最後一下猛推把男孩推到在地。

這樣的現象頓時間引來了路人圍觀,大家看著孩子的模樣非常心疼都開始譴責這個暴力的男子,甚至有人打算報警舉報這個欺負人的舉動。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但這時候男子整理了一下衣領,淡然地說道:你們看什麼看,我是他爹,我在教育自己的兒子呢,趕快散了吧!

路人紛紛開始勸說孩子他爸,告訴男子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打罵,有話好好說,但是男子接下來的回應卻讓人更加氣憤:兒子長大了不聽話就要揍,只有打才能讓他長經驗教訓,你們不懂就別瞎摻和,該幹嘛幹嘛去。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話音剛落,男孩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沒有掉一滴眼淚,默默地跟著父親的步伐走向了遠方,大家都感到非常痛心,這個男孩長大了指不定要變成什麼樣子。

孩子本應該是父母的寶貝,但是父親卻因為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對親生兒子大打出手,這顯然是一個非常錯誤的現象,這不僅會給孩子造成身心上的傷害,更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教育觀念,從小就認為打人是正確的,長大後可能也會對自己的孩子這樣。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小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是常有的事情,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教育才能不傷害到孩子又能讓孩子改正錯誤呢?

  • 溝通。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當孩子闖禍的時候,父母第一時間一定要保持冷靜,用平和的語言問孩子事情發生的原因,並且分析孩子的做法是對是錯,指出問題並且讓孩子改正,千萬不可以打罵。
  • 給孩子機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呢?孩子犯錯是可以原諒的,父母應該跳出問題看到本質,給孩子重新改過的機會,如果孩子下次還是再犯錯,那麼才應該要嚴肅問題重視教育。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可是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往往就不在乎自己的舉動會造成什麼影響,那麼作為旁人應該要如何勸說施暴父母的暴行呢?

  • 告知老一輩的人。父母打罵孩子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內心的"膨脹感"在作祟,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作為孩子父母就要有威嚴,於是選擇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時候旁人可以巧妙的"以暴制暴",告知該施暴者的父母,老人也是父母,並且他們的話很有權威,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 通過法律維護孩子利益。當發現家暴現象的時候,旁人第一時間應該溝通和勸說,但是如果沒有用的話,就可以報警通過法律的手段來維護孩子的利益,雖然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但是我國有明確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當孩子受到父母暴力威脅的時候該父母會受到法律的嚴懲。
  • 站出來保護孩子。就像王大爺遇到的這幕一樣,雖然大家都感到痛心,但是卻沒有人站出來保護孩子,很多人都沒有勇氣站出來甚至當個吃瓜群眾看熱鬧,這都是不對的,遇到這樣的情況應該要阻止施暴者的暴行,先讓孩子避免受到傷害,之後再採用教育或法律的手段處理問題。
爸爸當眾把5歲兒子打趴在地,路人圍觀譴責,他的回應讓人更氣憤

有脾氣是一個人的本性,但是控制脾氣才是一個人的本事,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絕對不能一言不合就打罵孩子,要懂得用科學的辦法去教育孩子,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