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英国政府正在忙着脱欧,而苏格兰又忙着脱英呢?

幸福地带2


英国最近挺忙的:一方面英国政府在忙着脱离欧盟,另一方面英国内部的苏格兰又吵吵着要脱离英国。这里需要先说明一下: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其实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事实上这个国家的正式国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部分共同组成的。苏格兰尽管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领土组成部分,但只在外交、军事、金融、宏观经济政策等领域受联合王国中央政府的管辖,而在其内部的立法、行政管理上是由苏格兰自己的议会和政府进行管理。苏格兰的法律体系是继承自罗马法的独立于英格兰的普通法系的自成一体的法律体系,苏格兰的教育体制同样独立于英格兰之外,苏格兰足球队能以自己独立的身份参加世界杯和欧洲杯,苏格兰的苏格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克莱兹代尔银行甚至有权发行自行设计的纸币:尽管这些纸币仍属于英镑的范畴,但该纸币并不印有英国女王的头像且只能在苏格兰地区作为法定流通货币使用。

英国的国土面积约为24.41万平方公里:其主体部分是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的英格兰,所以我们一般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为英国。英格兰北部是苏格兰,英格兰西南部是威尔士,北爱尔兰则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英国这四大组成部分中作为主体部分的英格兰面积约为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570万。第二大的苏格兰面积约为7.7万平方公里、人口540多万。苏格兰地势相对较高,大城市不多,就土地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等各方面指标比较起来都和英格兰有相当的差距,不过比起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这个“小弟”就大得多了。相比之下威尔士地区与英格兰同化较早,目前当地基本上已不存在与英格兰的离心倾向;北爱尔兰有一定的离心倾向,但北爱尔兰自身体量有限。所以真正令英国政府感到棘手的还是苏格兰。英格兰和苏格兰尽管都位于不列颠岛,但各自拥有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岛并逐渐分布到整个岛屿上,今天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当时都由凯尔特人统治。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迪乌斯率四万大军入侵不列颠,最终罗马人用三年时间征服了不列颠岛中部和南部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英格兰,而在不列颠岛北部今天苏格兰人的祖先顽强地抵抗了罗马的入侵并维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罗马不得不在不列颠修筑了哈德良长城以抵御北方凯尔特人对不列颠中部和南部地区的侵袭,此后以哈德良长城为界形成了不列颠岛的南北两种不同文明。

公元407年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内外交困中的罗马帝国不得不撤出不列颠的驻军,于是凯尔特人开始南下进入今天的英格兰地区。然而这些南下的凯尔特人并未能在英格兰站稳脚跟,因为没多久来自欧洲大陆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三支日耳曼部族进入不列颠,后来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逐渐融合形成英格兰人,而他们所统治的地区从此也就被称为英格兰(意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土地)。在英格兰人的压迫下凯尔特人被迫返回北方——也就是今天的苏格兰地区,而这些凯尔特人也就成为了今天苏格兰人的祖先。大约在公元847年肯尼思·麦克阿尔宾在一块方形大石头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由此开创了苏格兰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阿尔巴王朝。阿尔巴王朝的末代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的女儿死后这个王朝的直系血脉就断绝了,于是苏格兰贵族们围绕王位继承权展开了争夺。当时苏格兰这些诸侯贵族们大多在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国同时拥有土地,因此他们就请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进行仲裁。1298年前来调停苏格兰贵族之间矛盾的爱德华一世趁机发兵占领了苏格兰,此举激起了苏格兰人的反抗,于是由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电影《勇敢的心》中苏格兰的传奇英雄威廉·华莱士闪亮登场。尽管在1305年爱德华一世捕获并处死了威廉·华莱士,然而当爱德华一世于1307年死后苏格兰人再次起义并成功驱逐了英格兰人,英格兰第一次试图合并苏格兰的尝试至此以失败告终。

此后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关系长期处于对立状态:苏格兰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与英格兰在欧洲大陆的对手法国长期结盟。1534年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进行宗教改革,创立英国国教圣公会。这样一来英格兰同仍保持天主教信仰的苏格兰之间又出现了宗教意识上的分歧。苏格兰和英格兰这种对立状态持续到1603年时居然出现了一位共同的国王詹姆斯六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国的合并,事实上两国仍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彼此是两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只不过奉戴同一位君主而已。这种统治模式对中国人而言是比较另类的,但欧洲人并不觉得奇怪,因为欧洲王室的继承关系是依据血缘,然而当时欧洲王室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政治联姻关系:詹姆斯六世尽管是苏格兰的王位继承人,但他同时还是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的侄孙,由于伊丽莎白死后无嗣,于是指定由这位侄孙继位。詹姆斯六世就这样同时戴上苏格兰和英格兰两国的王冠。詹姆斯六世在继承了英格兰王位后很快就开始醉心痴迷于英格兰圣公会的君权神授理念,希望在苏格兰也能加强自己的集权统治。他这种想法也影响到他的儿子查理一世:查理一世希望在苏格兰推行宗教改革,结果被激怒的苏格兰人发动了起义。查理一世为筹措镇压苏格兰起义的经费强迫议会通过自己的征税法案,结果引起了与议会之间的内战——这就是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由来。查理一世在和议会撕破脸后又转而和苏格兰结盟以对抗议会军,但这并没能挽救他的失败,此后英格兰先是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不久之后就被克伦威尔篡夺了实权并自封护国公,1689年英格兰通过《权利法案》过渡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这时苏格兰人也没闲着:他们眼瞅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格兰都在殖民扩张中赚得盆满钵满,于是他们成立了”苏格兰对非洲及东、西印度群岛贸易公司“并开始公开募集资金,试图在中美洲的巴拿马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结果苏格兰探险队在当地的热带疾病和视美洲为自家后院的西班牙人的双重打击下无功而返,这次失败的殖民探险活动使苏格兰欠下了相当于苏格兰当时流动资本的1/4到1/2的巨额债务。苏格兰本就是小国,根本无力偿还这笔巨额债务。此时英格兰向苏格兰伸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为苏格兰承担债务,而交换条件则是与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别无选择的苏格兰只得通过《联合法案》与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苏格兰在同英格兰组成联合王国后仍在国际上保持着相对的半独立性,事实上在威尔士、北爱尔兰这两块联合王国的组成部分同样存在类似的半独立性现象:世界杯上并没一支统一的英国队,组成联合王国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都有各自的球队。尽管构成联合王国的各地区均保持了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苏格兰的离心倾向的确是相对较强的。

以1853年由全苏格兰人民权利保护协会所发起的苏格兰议会的“自治”运动为标志揭开了现代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历史序幕。1885年英国重新设立苏格兰事务大臣和苏格兰事务部。20世纪30年代苏格兰事务部搬迁到苏格兰爱丁堡的圣安德鲁之家。1930年要求苏格兰自治的《苏格兰盟约》被提出并在1939年为苏格兰独立运动所推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这一全苏格兰性质的盟约运动达到顶峰。全盛时期的大英帝国通过控制海外殖民地及沿海要塞控制着国际贸易航道,同时得以无偿或低价使用殖民地的资源。当时作为英国一部分的苏格兰自然也能从中获益,然而英国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后元气大伤。战后苏格兰需要和英格兰一起勒紧裤腰带偿还外债,可想而知苏格兰对此会作何感想呢?到了六十年代英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作为老工业区的苏格兰此时产业结构老化的问题已相当严重。当时英国全国的平均失业率约为1.8%,而苏格兰则是3.2%。苏格兰人认为在这种形势下英国中央政府一定会优先保英格兰。事实也的确如此:英国政府不仅没对苏格兰有什么支援政策,反而要求苏格兰向英格兰提供大量资源。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下滑,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爱尔兰成功从联合王国独立,而仍留在联合王国的北爱尔兰地区也存在独立运动,这一切都使苏格兰人看到了独立的希望。随着苏格兰民族党(SNP)在1967年赢得英国议会席位使其获得了全英的知名度,这导致1968年希思首相发表了《珀斯宣言》并成立了吉尔布兰登委员会。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产油国不满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而对美国及其盟国实施石油禁运。英国自二战后就一直在国际事务中执行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于是成为阿拉伯国家石油禁运政策的重点打击对象。二战后英国在经济、军事等各领域呈持续衰败的趋势,而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政策无疑使这一趋势更为加剧,就在这时挽救濒临崩溃的英国经济的救命稻草出现了——这就是北海油田。北海是位于大不列颠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与荷兰比利时低地之间的海域。早在1959年荷兰近海就已发现格罗宁根气田,1969年又发现了埃克非思科油田,1971年发现了布伦特油田。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政策迫使英国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北海油田。北海石油的发掘使正处于疲软期的英国经济日益振作起来,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随着北海油田的大规模发掘苏格兰政府开始日益按捺不住了。苏格兰与南方的英格兰同样滨临北海,尽管苏格兰和英格兰是作为平等主体共同组成联合王国,但由于英格兰在联合王国中实际处于中心地位,这就使苏格兰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家门口的北海油田的巨大收益源源不断流入南部的英格兰。如果苏格兰独立并以现有的渔业作业线作为国界,那么苏格兰将获得目前英国北海海域95%的油田和60%的气田,这无疑是具有巨大诱惑力的一块大蛋糕。苏格兰民族党为此组织了名为“这是苏格兰的石油”的运动。1979年苏格兰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有足够多的苏格兰选民支持1978年苏格兰法案中提出的苏格兰议会。这一法案修正案规定:如果不到40%的选民在公民投票中投票赞成,那么该法案将被废除。投票的结果是51.6%的苏格兰选民支持这一法案,但由于投票率为64%,换算下来只有登记选民的32.9%支持这一法案,导致该法案被废除。


1997年9月11日苏格兰再次举行公投。这次公投是为了决定是否建立苏格兰议会以及议会是否应该有税收的权力。最终投票的结果是74.29的选民同意成立一个独立的苏格兰议会,而63.48%的选民支持苏格兰议会拥有收税的权力。这次公投的投票率是60.45%。在这样的形势下英国议会于1998年通过了《1998年苏格兰法案》,1999年大选后苏格兰议会正式成立。根据这一法案:苏格兰议会提名,女王任命苏格兰议会议员为首席大臣,由首席大臣负责组建苏格兰政府。这样苏格兰自治政府就在1999年成立了。在2007年的苏格兰议会选举中苏格兰民族党主张在2010年举行独立公投。在苏格兰民族党赢得选举后苏格兰民族党所控制的苏格兰政府发表了题为《选择苏格兰的未来》的白皮书,阐述了苏格兰未来的包括独立在内的选择。2009年8月苏格兰政府宣布了2010年苏格兰全民公决法案。由于苏格兰民族党政府是一个少数派政府,所以2010年9月苏格兰政府宣布在2011年之前不会举行全民公决。随着2011年大选苏格兰民族党赢得苏格兰议会的多数席位后全民公投被确定为2014年或2015年。2013年6月27日苏格兰独立公投法案在苏格兰议会通过并于2013年8月7日获得王室同意。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机票结果公布:55.8%、共1877252名选民对独立说”不“,苏格兰因此得以留在英国。

2016年苏格兰独立运动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因素——英国脱欧。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离欧盟。独特的岛国地理格局、长期的“光荣孤立”国策以及历史上“日不落帝国”的荣耀都使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隔阂。相比之下英国更愿意接近同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美国,尤其是在经历二战后英国的外交路线总体上是强调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的。欧盟的成立本身就是欧洲诸国试图在美、苏两极之间强化自身实力、发出自身独特声音的一种尝试,和美国关系特殊的英国自然会被欧洲大陆国家视为美国安插在欧洲的“内奸”。英国从加入欧盟的第一天起就与欧盟其他国家存在隔阂,而英国国内的政治势力中其实一直存在脱欧派和亲欧派的博弈。1983年工党在选举时就曾主张完全退出欧洲一体化。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实在有太多分歧了:经济上欧盟是按法国的中央集权理念设计的,这与英国的自由主义格格不入;法律上英国作为现代宪政体制的创始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法律,如今世界各国的法律通常属于英美法系或大陆法系,而实行大陆法系的欧洲大陆国家的法律体系常与英国撞车。英国尽管加入了欧盟,可为捍卫英镑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英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而始终拒绝加入欧元区。欧盟东扩后的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深了英国和欧洲大陆诸国之间的隔阂:新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相对滞后,这意味着老成员国需要需要向新成员国提供援助。老成员国当然多少会对此心有不满,而本就同欧洲大陆诸国面和心不合的英国一看要自己出手援助东欧那帮穷亲戚还能忍得了?自2010年中东诸国连续发生动乱以来大量中东难民涌入欧洲,造成了欧洲难民危机。这使英国对非法移民的问题更为担心起来:本来大量涌入的东欧移民就抢走了宝贵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等资源,从而使英国国内矛盾尖锐起来。如今再涌入一批中东难民就让英国更加无法接受了,况且中东难民在语言、宗教、文化习俗等各方面比起东欧移民与英国就更为疏远了。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3月29日英国“脱欧”程序正式启动。根据英国与欧盟的协议:英国应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脱欧”。2018年6月26日英国女王批准英国脱欧法案 。7月12日英国发布脱欧白皮书。11月25日欧盟除英国外的27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12月10日欧洲法院裁定:英国可单方面撤销“脱欧”决定。2019年3月12日英国议会就修改后的“脱欧”协议进行了再次投票表决,但该协议仍没有通过。4月10日欧盟各国一致同意将“脱欧”日期延迟至10月31日。10月1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欧盟与英国达成新的脱欧协议。10月19日英国议会要求首相寻求再度推迟“脱欧”。10月22日英国将暂停“脱欧”协议法案后续的审议、三读等立法程序,直到欧盟对英国延期“脱欧”的申请给出回复。2019年10月22日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首相约翰逊为推动“脱欧”协议尽快在英国议会通过而制定的立法时间表。2020年1月英国国会投票通过脱欧协议,欧洲议会将于1月29日对脱欧协议进行最后的审议和表决。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2020年1月31日成为英国正式脱欧的日期,至此英国走完了脱欧的全历程。本来英国脱欧与苏格兰独立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然而2016年英国独立公投的结果表明:多数苏格兰公民主张留在欧盟,这就使得苏格兰独立运动与英国脱欧搅在了一起。在苏格兰独立运动看来:由于在2016年英国脱欧的独立公投中多数苏格兰人选择了留在欧盟,这与英国其他地方的选择是不同的。如果英国硬要脱欧,那就是违背了苏格兰人民的意愿,“强行”将本就不愿意脱欧的苏格兰带出欧盟。事实上脱欧对包括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内的整个英国都是一把双刃剑:英格兰人认为脱欧的好处大于坏处,所以选择脱欧并原为此放弃以前因加入欧盟而享有的一些利益,然而苏格兰人却并不愿意放弃这些利益。事实上苏格兰独立运动早就存在,只不过英国脱欧被苏格兰独立运动人士视为是对苏格兰人意愿的背离,所以苏格兰独立运动就与英国脱欧挂钩了。就像两个人本就有矛盾,新的因素只是使这种矛盾进一步放大而已。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大部分苏格兰人要求留在欧盟,而英国却要脱欧,引发苏格兰人不满,这是苏格兰忙着脱英的最主要原因!英国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其中,苏格兰与英格兰于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不过,即使是在与英格兰合并以后,苏格兰依旧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

在2016年的脱欧公投中,62%的苏格兰人同意留欧,仅仅38%的苏格兰人同意脱欧。苏格兰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在4月24日,苏格兰将在2021年5月之前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英国。苏格兰准备脱英的最大诱因就是英国脱,也就是所谓的英国政府忙着脱欧,而苏格兰地方政府却忙着脱英!

2014年,苏格兰曾经举行过一次独立公投,有55%的苏格兰人同意继续留在英国,有45%的苏格兰人要求脱离英国独立。最终,苏格兰留在了英国。不过,在此后的英国大选及苏格兰地区选举中,主张苏格兰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均赢得了胜利。现任苏格兰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就是苏格兰民族党党魁!

苏格兰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

也正是因为苏格兰忙着脱英,观察室才一直坚定地认为,约翰逊当选为英国首相,可能会给英国带来灾难。关键在于,约翰逊是一位强硬脱欧派,在7月24日的胜选演讲中就已经承诺,要在2019年10月31日之前完成脱欧。而约翰逊在7月25日与欧盟主席容克的通话中,要求重新进行脱欧谈判,被容克拒绝。欧盟主席容克警告,不会在与英国进行脱欧谈判,只能按照已经与特蕾莎·梅政府谈好的脱欧方案进行脱欧。

约翰逊

观察室认为,约翰逊已经夸下在10月31日之前脱欧的海口,而现有的脱欧方案又不能得到英国下议院多数议员的支持。因此,约翰逊带领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非常大。无协议脱欧会带来巨大危害,其中之一就会导致苏格兰地区分离倾向的加剧。62%的苏格兰人同意留欧,结果英国无协议脱欧。在英国无协议脱欧的背景之下,如果苏格兰进行第二次独立公投,苏格兰脱离英国的可能性极大!

欢迎大家讨论,如果进行第二次独立公投,你认为苏格兰会不会脱离英国?


美国观察室


英国搞的脱欧公投,实际上本来是不希望脱欧的,但是当时的领导人,脑子积水了,非得来一次公投,其目的就是为了彰显民主的威力,保住英国在欧盟的位置,今儿堵断那些主张脱欧的人,没想到的是,脱欧派微弱的差距赢了,让当时的首相被迫辞职,可以说英国把自己玩死了。

在投票公投的时候,苏格兰有62%的人支持留在欧盟,理由是英国也是留在欧盟的。再往前,2014年的时候,苏格兰举行了一次独立公投,就是从英国分裂出去,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投票结果是主张留在英国的赢了,但是差距很小,主张留在英国的是54%,主张独立的是45%,那些主张留在英国的人理由是,留在英国就可以留在欧盟,这些人是舍不得欧盟的待遇。

没想到的是英国的公投结果是脱离欧盟,这让很多支持留在英国的人受到了伤害,其结果主张脱离英国的人数上升了。这就给第二次独立公投创造了条件。

由于主张留在欧盟的占了多数,如果还和英国在一起,很显然,会随着英国脱离欧盟苏格兰也跟着脱欧,那些主张留在英国的人场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同意脱离英国,那么英国的脱欧纷争就和苏格兰无关了。所以,苏格兰主张脱离英国的人都在施加压力要求脱离英国,留在欧盟。可以这样说留在欧盟是脱离英国的动力。

那么脱离英国能否实现呢?记得古人有一句话,事在人为,任何事只要有人推动,总会有实现的一天。

简单地分析,苏格兰脱离英国必然会得到欧盟的支持,欧盟可以拿苏格兰脱离英国作为反面教材,警告那些主张脱离欧盟的人要小心点,别把自己赔进去。这就是苏格兰的外部支持。

不利因素在于,公投还需要英国议会的批准,不过我听说,那些主张脱离英国的人,强调脱离英国没有必要经过英国同意,这就是活生生地打了英国的嘴巴子。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么谁当英国首相,谁就会留下骂名。这是约翰逊投鼠忌器的地方。为了不让英国分裂,约翰逊必然采取措施不让苏格兰独立。其中的一个手段就是全英国举行第二次脱欧投票,那样的话,苏格兰想退都退不了了,支持留在欧盟的苏格兰人占了多数,如果英国公投结果是留在欧盟,苏格兰就没有必要这样闹了。

本文观点,欢迎讨论,本文图片来自公开的网络。


春风踢碎鬼门关



在美国出于削弱欧盟瓦解欧元冲击美元霸主地位的需求,对英国政治长期深耕的影响下,在资本主义对英国社会价值观潜移默化塑造,形成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锱铢必较的社会生态下,使一部份在欧盟体制内获利较少的社会群体,对欧盟不满情绪被钻营美国渗透势力的政客们所利用,形成了英国的“脱欧派”,其核心人物就是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秉承特朗普政府希望英国尽早硬脱欧,彻底撕裂英国与欧盟关系同时削弱双方的目标诉求,这位曾任外交大臣的新首相带领的势力又形成了硬脱欧派,在美国的全力支持下成功入主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鲍里斯上任伊始,便在“让英国成为地球上最伟大国家”目标下,烧了“派海军全面护航波斯湾”,和“通牒欧盟重谈英国脱欧协议,否则到10月31号就硬脱欧”两把火,面对这个小特朗普的特朗普式退群要挟,欧委会主席容克以不会重谈英国脱欧协议的回应,断然拒绝。



脱欧给英国带来的失去欧盟大市场,对英国核心产业金融,高端制造等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离开欧盟群体实力支撑的英国,也将因此失去特殊的国际地位,失去世界话语权,和失去地位与话语权支撑的巨大对外贸易优势利益。

这种整体国家、国民更巨大的根本损失,是那帮脱欧派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不会予以考虑的。但这已经让苏格兰等地,脱离英国这种自残行为严重结局的情绪激烈酝酿,如果再来个硬脱欧,这种只求利益不负责任的行为,当然会给欧盟带来400亿欧元的英国会费损失,但欧盟冻结英国资产充抵这种损失的手段,也将把这种损失转嫁回英国。



更严重的是硬脱造成北爱尔兰区与爱尔兰的硬边界,使英国入欧才获得平息的边界冲突会重新爆发,而沉寂多年的,要求北爱脱英的爱尔兰共和军也将死灰复燃,由此会形成苏格兰再加上北爱,也许还会加入威尔士更强烈的脱欧情绪和声势。


也就是说英国脱欧/硬脱光光,使英国面临的独自飘零于欧陆之外孤立无援的结局,迫使苏格兰脱英忙现像将不仅局限于苏格兰,北爱将是英国更大的出血点,这种让孤立无援不得不接受美国操控、剥削、奴役的英国,随着苏格兰、北爱离去的更严重衰败,威尔士勿庸置疑的也将无奈的选择离去回归欧洲,从此,鲍里斯就真的让英国成为地球上“最伟大国家”了。


铁岭锋


英国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其中主体位于面积20.9万平方公里的大不列颠岛上。英国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英国主体,是位于大不大列颠岛南部的英格兰。英格兰的北部是苏格兰,西北部是威尔士,都在大不列颠岛上。北爱尔兰则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还有一些岛屿。

英国四兄弟中,英格兰面积13万平方公里,最大。其次是苏格兰,7.7万平方公里。苏格兰地势相对较高,大不列颠岛部分,北部是西北高地,中北部是格兰扁山脉,南部是南部高地。苏格兰人口540多万,不算特别多。苏格兰的城市不算太多,大城市有首府爱丁堡、格拉斯哥,以及阿伯丁、邓迪、基尔马诺克。不过,就从整体实力来说,苏格兰是不如“大哥”英格兰的。

面对英格兰的风光,苏格兰向来是不服气的。苏格兰与英国(英格兰)的关系,虽然不至于向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与西班牙(卡斯蒂利亚人)那么紧张,但也好不到哪去。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人,都不愿意自称是英国人,他们更乐意自称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

苏格兰,是在公元1707年与英格兰合并的,统称为英国。从一开始,苏格兰加入英国就不太情愿,之后一直在“折腾”。从公元1866年开始,就不断有苏格兰认为自己应该脱离英国,跟英国实在没什么好玩的。你可能注意到了,从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到1866年苏格兰开始提出脱离英国,有169年的时间。那么,在这169年的漫长时期,苏格兰为何不要求脱离英国呢?

很简单:那时的英国如日中天。十八世纪(1701--1800年),英国已完成了新社会的革新,经济发展非常快。当时的英国,在国际上拥有很多殖民地,比如在北美有著名的13个殖民地,也就是美国的前身。同时,英国在南亚的印度开始进行扩张,地盘越来越大。以英格兰为主体的英国,通过控制海外殖民地,以及各沿海要塞,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英国工业的发展,可以通过无偿或低价使用海外殖民地的资源。

而苏格兰作为英国的一部分,自然可以享受到这些利益。尤其是十九世纪初,英国已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海外殖民地获得利益的力度明显加大。英格兰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面积仅次于英格兰的苏格兰也受益多多。打个不是特别恰当的比喻,英国抢来一锅肉汤,英格兰吃肉,苏格兰喝汤。汤明显不如肉更实在,但多少还有一些肉羹在汤里,也能喝饱。所以,英国的工商业发展,苏格兰是跟着英国获得很大利益的。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英国的利益受到巨大挑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把英国折腾到灰头土脸,苏格兰自然跟着扮大灰脸。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不用说了,德国把英国打个半死。英格兰受到严重的损害,元气大伤,苏格兰自然不高兴了。比如,英国要偿还二战时所欠下的巨额债务,英格兰和苏格兰都要勒紧裤腰带。二战后的英国经济发展,似乎不如法国和德国更快。还有重要的一点,英国在二战时的元气大伤,导致英国失去了面积巨大的印度殖民地。没有了印度殖民地,英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少之又少。自然,苏格兰要跟着吃亏。

到了六十年代,英国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苏格兰作为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老化的问题尤其突出。比如在六十年代后期,英国全国的平均失业水平是1.8%,苏格兰则是3.2%,几乎是一倍。苏格兰认为这一切,都是英格兰的错,是英国拉了苏格兰的后腿。有很多苏格兰人认为英国肯定首先要保英格兰,没有精力再管苏格兰,苏格兰只能沦为英格兰的炮灰。更让苏格兰人不能接受的是,英格兰不但不给苏格兰输血,还让苏格兰提供大量资源给英格兰,没有几个苏格兰人接受。

那么,苏格兰考虑过没有,如果真的离开英国,苏格兰将如何生存?说到这个问题,很多苏格兰人都会告诉你:我们有石油,还怕没饭吃?

英国东海岸(苏格兰、英格兰)与挪威、丹麦、德国、荷兰之间,是著名的北海。面积57.5万平方公里的北海,蕴藏着大量石油资源,尤其是苏格兰附近。不过,英国一般都会从中东或其他产油区进口石油,北海油田,英国似乎没有太看得上。七十年代,中东屡次爆发战争,油价暴涨。英国吃不消了,只好打起北海油田的主意。

英国从苏格兰的北海油田获得了大量的石油利润。而这一点,恰是苏格兰反感英国的理由。苏格兰认为石油既然是在苏格兰发现的,那就首先由苏格兰享受石油利润,而不是交给英国支配。北海油田的产油量非常大,直到2004年,北海油田的产油量才低于1亿吨。面对这么大的利益,英国当然不肯放手,而苏格兰对此耿耿于怀。

近几十年来,苏格兰相对比较“老实”,是因为英国加入了欧盟。苏格兰跟着英国,享受了加入欧盟带来的各种利益。可英国现在要脱离欧盟,几乎把苏格兰“坑死了”。英国脱离欧盟后,苏格兰就无法享受之前在欧盟享受的各种优惠。

所以,就造成了这种奇特的现象:英国急着脱欧,苏格兰急着踹掉英国……


秝盺童


应该说,英国脱欧与苏格兰独立运动,本来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由于2016年英国脱欧全民公投决定英国脱欧,这导致苏格兰独立运动与英国脱欧挂上了钩,从而出现了如果英国脱欧,那么苏格兰就要进行独立公投这样的局面


1190年的苏格兰王国(上)、苏格兰王室旗帜(13世纪,中)以及苏格兰王室徽章(下)


首先,苏格兰独立运动要追溯到早期英伦三岛的历史。在中世纪早期,苏格兰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苏格兰王国历史的分水岭是1290年爆发的继承危机,在这一年,英格兰的爱德华一世宣称自己拥有继承苏格兰王位的权利。电影《勇敢的心》描绘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即苏格兰独立战争。苏格兰独立战争结束后,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the Bruce)于1306年加冕,成为国王,而他的孙子罗伯特二世则成为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任国王。


英格兰詹姆士一世、苏格兰詹姆士六世国王


1603年,随着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才成为英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进入到了所谓联合王国( Union of the Crowns)时期,苏格兰和英格兰拥有共同的君主,从而形成了君合国(personal union)。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英格兰詹姆士二世,也就是苏格兰詹姆士七世被废黜,并且信仰新教的斯图亚特王朝可能会出现没有后裔的情况(1714年随着安妮女王去世,这一担心成为事实),英格兰担心苏格兰会选择与英格兰不同的君主,所以1796年7月22日,英格兰(包括威尔士)和苏格兰签订了《联合条约( Treaty of Union)》

统一成为一个以大不列颠为名的单一王国(United into One Kingdom by the Name of Great Britain)。

接着170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706年与苏格兰统一法》,1707年苏格兰议会通过了《与英格兰统一法》。这样,英格兰与苏格兰最终在1707年5月1日正式实现政治上的统一。英格兰与苏格兰议会也合并为大不列颠议会。但是由被废黜的詹姆士二世(七世)的后裔领导的苏格兰雅各布派对这种联合的抵制一直持续到1746年。


1707年《统一法》


现代苏格兰独立运动开始于1853年由全苏格兰人民权利保护协会所发起的苏格兰议会的“自治”运动。1885年,英国重新设立苏格兰事务大臣和苏格兰事务部。20世纪30年代,苏格兰事务部搬迁到苏格兰爱丁堡的圣安德鲁之家。1930年,要求苏格兰自治的《苏格兰盟约》被提出,并在1939年为苏格兰独立运动所推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这一全苏格兰性质的盟约运动达到顶峰。随着苏格兰民族党(SNP)在1967年赢得英国议会席位,苏格兰民族党获得了全英的知名度,这导致1968年希思首相发表了《珀斯宣言》,并成立了吉尔布兰登委员会。

1970年苏格兰东海岸发现的北海油田进一步激发了苏格兰独立的声音。在这一过程中,苏格兰民族党成功的组织了名为“这是苏格兰的石油”的运动。


1979年苏格兰公投结果


1979年苏格兰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有足够多的苏格兰选民支持1978年苏格兰法案中提出的苏格兰议会。这一法案修正案规定,如果不到40%的选民在公民投票中投票赞成,那么该法案将被废除。投票的结果是51.6%的苏格兰选民支持这一法案,但由于投票率为64%,换算下来只有登记选民的32.9%支持这一法案,导致该法案被废除


1997年苏格兰公投(上:问题一,即是否建立苏格兰议会;下:问题而,苏格兰议会是否有征税权)


1997年9月11日,苏格兰再次举行公投,以决定是否建立苏格兰议会,以及议会是否应该有税收的权力。最终投票的结果是74.29的选民同意成立一个独立的苏格兰议会,而63.48%的选民支持苏格兰议会拥有收税的权力。这次公投的投票率是60.45%。这样的话,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年苏格兰法案》,1999年大选后苏格兰议会正式成立。根据这一法案,苏格兰议会提名,女王任命苏格兰议会议员为首席大臣,由首席大臣负责组建苏格兰政府。这样的话,苏格兰自治政府在1999年成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d0e767544cdff08688c77656ec7cf6e\

hording


苏格兰希望留在欧盟内,在英国脱欧的大趋势下,英国公投苏格兰32个选区全部选择留在欧盟内。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科金表示,苏格兰可能选择“独立公投,"“我将尽我所能,在英国离开后保住苏格兰在欧盟的地位。"

(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科金)

2016年6月英国公投结果出来后,伦敦10万市民上街游行,声援苏格兰的留欧行动。

有的伦敦市民在网上留言,希望伦敦单独留在欧盟内。

英国脱欧,撕裂了英国的团结,苏格兰人对英国人的脱欧无比愤怒,约翰逊的无协议脱欧,更使苏格兰人无法接受。

苏格兰历史上本是一个独立王国,被英格兰占领后,统治数百年。苏格兰曾爆发过两次独立战争,都以失败告终。2014年9月,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投票结果55%的人同意留在英格兰,因此,仍保持与英国的统一。

2016年6月脱欧公投后,加剧了英格兰与英格兰的矛盾。约翰逊胜选,加剧英国脱欧走向的不确定性,更大的可能会走向极端:无协议脱欧。

在约翰逊强势无协议脱欧的推动下,苏格兰不排除再一次“独立"公投,脱离苏格兰,而这一次不同于2014年的那一次,因为那一次还没有脱欧因素的影响。

你对此如何看?请你点评!

2019年7月28日N:110


老狼48440790


英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家,它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政治实体组成,也就是这本身就是一个联合王国。其中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

然后我们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再说说苏格兰语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

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双方之间是有明显的分界线的,这条分界线虽然经过历史的侵袭,但目前依旧界限清晰。

以前这儿就是由不少的奴隶、封建部落构成,后来罗马帝国政府了英格兰这部分,但对于北方的苏格兰是没有办法的。罗马帝国就在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修建了一条100多公里的“长城”。这就是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分界。

后来反正就是来来去去,在公元1000年以后,英格兰征服了北边的苏格兰,成立了一个统一的帝国。

但历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分合合中,英格兰议会在1706年、苏格兰议会在1707年先后批准了《合并条例》,两国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名为"大不列颠王国"。

也就是苏格兰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于是,苏格兰人也是很有自己江湖地位的考虑,1979年曾经公投是否独立,但最终没有成功。不过在1997年成立了自己的议会。

现在,苏格兰是不愿意离开欧盟的。因为2016年6月的公投表明,62%的苏格兰人希望继续留在欧盟。

但英国是要离开欧盟的。 于是苏格兰与英国之间,就有了一个新的选项。

英国:脱欧。

苏格兰:老子要继续留在欧盟。

英格兰:滚犊子。

苏格兰:那老子滚出联合王国,继续留在欧盟。老子自己公投。

英格兰:…………

英国:…………


波士财经


英国政府的确忙着脱欧,具有民族主义传统的苏格兰也在折腾着脱离英国的束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英国民粹主义抬头,让特蕾莎梅政府鼓吹的“民粹主义情结”四处蔓延,又客观助长了苏格兰人的民粹主义情怀。

卡梅伦首相本来不愿意脱欧,只是以脱欧要挟欧洲不给分配一定数量的难民。其实这就鼓吹民粹主义情结,不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导致的结果。结果在卡梅伦时代,搞了脱欧公投,以微弱的多数让公投得逞,卡梅伦下台,支持公投结果的保守党人特蕾莎梅上台。经过反反复复几年的谈判,但是每次与欧盟谈判的结果,都不能通过英国议会的支持。脱欧进程艰难曲折,一叹三唱,欧盟虽然不愿意英国脱欧,但是也没有办法。必然让英国脱欧付出代价,让试图仿效者望而却步;同时也适度释放信息,让英国回心转意。


可是英国政府与英国议会总是相去甚远,特别是议会缕缕否定政府与欧盟谈判的方案,显然是不愿意脱欧的表现。所以纷纷扬扬的脱欧让英国社会撕裂,也让英国民粹主义大大抬头,因而作为大英帝国的二等公民的苏格兰,必然会依据历史的惯例,提出“拖英”的方案。

目前英国的脱欧大臣已经经过党内选举成为执政党的党魁,所以有英国“小特朗普之称的”约翰逊鲍里斯属于英国的硬脱欧派的首领,是民粹主义者,推动脱欧也是他的历史使命,这绝对不会允许苏格兰独立出现,甚至毫不含糊地动用武力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尽管他的做法,不符合西方价值观,但是约翰逊不会手软,更不会让苏格兰人分裂得逞!


锦绣中华一捧土


近年来欧洲局势动荡,隐隐有种想要打破现有格局,重新洗牌的感觉。而事件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甚至愈演愈烈的当属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了。

英国除了要应付自己“脱欧”弄出的烂摊子,还要去安抚另一边着急着要“脱英”的苏格兰,现在忙的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了。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英国“脱欧”事件和苏格兰“脱英”事件,这二者间又是否有联系呢?

首先,“脱欧”事件发生于2016年所举行的“公投”。

“脱欧”公投投票于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上午7点(北京时间6月23日下午3点)开始。此次投票持续15小时,公投结果将直接影响英国未来是否留在欧盟。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留欧”和“脱欧”的支持率不相上下,悬念留到了最后一刻。除了加大公投本身的难以捉摸的程度,还给全球市场平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最终的计票结果,支持脱欧选民票数17,176,006票,占总投票数52%。支持留欧选民票数15,952,444票,占总数48%,爱也好恨也罢,英国就这样走上了脱欧之路。



有人调侃道:这只是卡梅伦首相导演的一场闹剧,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真的玩脱了。其实深究之下就会发现,英国脱欧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疑欧”的历史传统以及和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相异的模式使英国长期和欧洲大陆若即若离。

在“疑欧”人士看来,欧盟未来的一些政策趋势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与此同时,欧盟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对英国渐生不满,认为英国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脱欧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

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有利保持其出口竞争力,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这使英国很难真正地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脱欧的声音也甚嚣尘上。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

与之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不会是坏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


而后就迎来了点燃这个火药桶最重要的一根导火索——难民危机。

因为叙利亚内战而来的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当然作为欧盟一分子,英国也接纳很多难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英国底层民众发现,这些难民正在抢夺他们的工作机会,因为底层民众数量众多,所以脱离欧盟避免难民危机波及的阵营也越来越大,最后发展成了这次全名公投脱离欧盟。而且作为欧盟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英国依国力须对欧盟预算做较大的贡献。这些给出去的钱,一直令部分英国民众耿耿于怀其意难平。

其实,早在铁娘子撒切尔时代,这位毫不讳言的疑欧主义者,就对英国出钱老大地不情愿,经常在公开和国际场合直接提要求,索要英国已经给出的钱。

铁娘子遗风延宕于今。英国对欧盟预算的贡献,用容克的话说,“只是欧洲纳税人每天一杯咖啡的钱”。容克认为,欧洲的价值要远大于每天一杯咖啡,但是,部分英国民众只盯着这一杯咖啡,而看不到咖啡背后的欧洲价值。


眼光更长远、考虑问题更周全的精英层,想的是拿回英国经济主权所带好的好处。英国加入欧盟,特别是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意味着在贸易、关税等问题上要与欧盟保持一致,共进共退。由于成员国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欧盟在这些问题上要兼顾所有成员国的利益,要基于各成员国的“平均水平”与欧盟之外的国家签订经贸协定、确定关税水平。对于英国这样较发达的成员国,在欧盟框架下,会感到束手束脚,受抑制、被约束。

加入欧盟、与欧盟共进退,还意味着英国在经贸问题上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传统优势,比如英美特殊关系、英联邦;对于中国、印度这样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经济体,英国也不能单兵突进,只能坐等欧盟整体与这些国家的谈判进展。所以说这些是坚定脱欧派信心的基础之一。

那么,苏格兰要闹“分家”,与英国脱欧是否有联系呢?

当然是有联系的,但却不是造成这次独立公投的唯一因素。其实苏格兰与英国的历史渊源也算是颇深了。其要求独立的背景是近代苏格兰民族意识的上升。

在1707年与英格兰联合前,苏格兰作为独立的主权王国存在了800年。历史上英吉利人与苏格兰人不但缺少共通之处,反因频繁的战争而累积了深重的积怨。这种宿怨本应随着联合后共同的经历、时间的流逝而深埋于历史。但现代文化产业却把苏格兰民族抗争的历史当做素材,并加以加工、包装和传播。

只要你看过《勇敢的心》,你就会对几百年前或真或假的积怨也成为现代苏格兰的集体记忆有所了解。但是苏格兰民族意识上升也与大英帝国时代终结有关。

追溯历史,苏格兰民族意识最淡薄的时期恰好是大英帝国强盛时期。苏格兰人打下了英帝国的江山——英国著名的殖民者多为苏格兰人;帝国也由苏格兰人管理——1885-1939年三分之一的英国殖民总督为苏格兰人。大英帝国重商、冒险、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不列颠人的身份认同把苏格兰人和英帝国绑在一起。

然而随着大英帝国版图的缩小、英国的世界帝国雄风不再,联系苏格兰和英国的纽带似乎也开始减弱。19世纪70年代39%的苏格兰人认为自己英国人的属性高于苏格兰人,而2013年这一比例降到了23%。300年的联合已经造就了你中有我的现实,遥远的历史仇恨记忆、隐晦的身份认同以及不那么交心的结合方式,但是如果没有现实利益的操纵也并不会对政局产生实际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政治的一系列条件相继出现。20世纪7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去工业政策对苏格兰打击极大,难以恢复。倒闭的矿场、船坞,破败的工业城市街区,失业的民众,让苏格兰对保守党威斯敏斯特政府的厌恶持续。

20世纪60年代北海发现石油,并在70年代后持续繁荣,丰厚的油气储量带来巨大的收入。苏格兰人一方面对当前巨额税款直接归属英国政府感到忿忿不平,一方面也对自身独立后复制挪威模式充满信心。所以在种种事件的诱发下,终于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开始了。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计票结果公布,55.8%、共1877252名选民对独立说“不”。同时英国苏格兰政府首席大臣萨蒙德在苏格兰独立公投否决独立后宣布辞职。



但是事情还在继续发酵。

2017年3月31日,苏格兰再次向英国政府正式提交了举行独立公投的请求。但是迄今为止,公投还没有进行。

斯特金领导苏格兰地方自治政府执政党苏格兰民族党。她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对自治议会说:

“本届议会(2021年5月)结束任期以前,必须在英国‘脱欧’和苏格兰未来成为独立欧洲国家的两种前景之间作出选择。”

她认为,英国退出欧洲联盟这一世界最大贸易联盟以后,苏格兰如果留在英国,面临“边缘化”危险,“英国本身在国际舞台上日趋边缘化,(脱离英国)独立能保护苏格兰在欧洲的地位”。

目前,两者的事态都在持续进行,究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你在得到的同时必然会失去一些其他的东西。所以看清事态,“两害相权取其轻”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如何,苏格兰脱英既成事实的可能性将远远小于英国脱欧,但,一旦脱离,苏格兰谋求入欧的脚步将势在必行,这也是部分苏格兰人反对脱欧、力主脱英的基础理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