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英國政府正在忙著脫歐,而蘇格蘭又忙著脫英呢?

幸福地帶2


英國最近挺忙的:一方面英國政府在忙著脫離歐盟,另一方面英國內部的蘇格蘭又吵吵著要脫離英國。這裡需要先說明一下:我們通常所說的英國其實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事實上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部分共同組成的。蘇格蘭儘管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領土組成部分,但只在外交、軍事、金融、宏觀經濟政策等領域受聯合王國中央政府的管轄,而在其內部的立法、行政管理上是由蘇格蘭自己的議會和政府進行管理。蘇格蘭的法律體系是繼承自羅馬法的獨立於英格蘭的普通法系的自成一體的法律體系,蘇格蘭的教育體制同樣獨立於英格蘭之外,蘇格蘭足球隊能以自己獨立的身份參加世界盃和歐洲盃,蘇格蘭的蘇格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克萊茲代爾銀行甚至有權發行自行設計的紙幣:儘管這些紙幣仍屬於英鎊的範疇,但該紙幣並不印有英國女王的頭像且只能在蘇格蘭地區作為法定流通貨幣使用。

英國的國土面積約為24.41萬平方公里:其主體部分是位於大不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所以我們一般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為英國。英格蘭北部是蘇格蘭,英格蘭西南部是威爾士,北愛爾蘭則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英國這四大組成部分中作為主體部分的英格蘭面積約為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5570萬。第二大的蘇格蘭面積約為7.7萬平方公里、人口540多萬。蘇格蘭地勢相對較高,大城市不多,就土地面積、人口數量、經濟總量等各方面指標比較起來都和英格蘭有相當的差距,不過比起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這個“小弟”就大得多了。相比之下威爾士地區與英格蘭同化較早,目前當地基本上已不存在與英格蘭的離心傾向;北愛爾蘭有一定的離心傾向,但北愛爾蘭自身體量有限。所以真正令英國政府感到棘手的還是蘇格蘭。英格蘭和蘇格蘭儘管都位於不列顛島,但各自擁有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大約從公元前500年開始凱爾特人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島並逐漸分佈到整個島嶼上,今天的英格蘭和蘇格蘭在當時都由凱爾特人統治。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烏斯率四萬大軍入侵不列顛,最終羅馬人用三年時間征服了不列顛島中部和南部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英格蘭,而在不列顛島北部今天蘇格蘭人的祖先頑強地抵抗了羅馬的入侵併維持了自己的獨立地位。羅馬不得不在不列顛修築了哈德良長城以抵禦北方凱爾特人對不列顛中部和南部地區的侵襲,此後以哈德良長城為界形成了不列顛島的南北兩種不同文明。

公元407年羅馬帝國已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內外交困中的羅馬帝國不得不撤出不列顛的駐軍,於是凱爾特人開始南下進入今天的英格蘭地區。然而這些南下的凱爾特人並未能在英格蘭站穩腳跟,因為沒多久來自歐洲大陸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和朱特人三支日耳曼部族進入不列顛,後來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逐漸融合形成英格蘭人,而他們所統治的地區從此也就被稱為英格蘭(意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在英格蘭人的壓迫下凱爾特人被迫返回北方——也就是今天的蘇格蘭地區,而這些凱爾特人也就成為了今天蘇格蘭人的祖先。大約在公元847年肯尼思·麥克阿爾賓在一塊方形大石頭上加冕為蘇格蘭國王,由此開創了蘇格蘭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阿爾巴王朝。阿爾巴王朝的末代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和他的女兒死後這個王朝的直系血脈就斷絕了,於是蘇格蘭貴族們圍繞王位繼承權展開了爭奪。當時蘇格蘭這些諸侯貴族們大多在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同時擁有土地,因此他們就請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來進行仲裁。1298年前來調停蘇格蘭貴族之間矛盾的愛德華一世趁機發兵佔領了蘇格蘭,此舉激起了蘇格蘭人的反抗,於是由梅爾·吉布森主演的電影《勇敢的心》中蘇格蘭的傳奇英雄威廉·華萊士閃亮登場。儘管在1305年愛德華一世捕獲並處死了威廉·華萊士,然而當愛德華一世於1307年死後蘇格蘭人再次起義併成功驅逐了英格蘭人,英格蘭第一次試圖合併蘇格蘭的嘗試至此以失敗告終。

此後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關係長期處於對立狀態:蘇格蘭採取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與英格蘭在歐洲大陸的對手法國長期結盟。1534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創立英國國教聖公會。這樣一來英格蘭同仍保持天主教信仰的蘇格蘭之間又出現了宗教意識上的分歧。蘇格蘭和英格蘭這種對立狀態持續到1603年時居然出現了一位共同的國王詹姆斯六世,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兩國的合併,事實上兩國仍有各自的議會和政府,彼此是兩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只不過奉戴同一位君主而已。這種統治模式對中國人而言是比較另類的,但歐洲人並不覺得奇怪,因為歐洲王室的繼承關係是依據血緣,然而當時歐洲王室之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政治聯姻關係:詹姆斯六世儘管是蘇格蘭的王位繼承人,但他同時還是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的侄孫,由於伊麗莎白死後無嗣,於是指定由這位侄孫繼位。詹姆斯六世就這樣同時戴上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的王冠。詹姆斯六世在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後很快就開始醉心痴迷於英格蘭聖公會的君權神授理念,希望在蘇格蘭也能加強自己的集權統治。他這種想法也影響到他的兒子查理一世:查理一世希望在蘇格蘭推行宗教改革,結果被激怒的蘇格蘭人發動了起義。查理一世為籌措鎮壓蘇格蘭起義的經費強迫議會通過自己的徵稅法案,結果引起了與議會之間的內戰——這就是後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由來。查理一世在和議會撕破臉後又轉而和蘇格蘭結盟以對抗議會軍,但這並沒能挽救他的失敗,此後英格蘭先是成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然而不久之後就被克倫威爾篡奪了實權並自封護國公,1689年英格蘭通過《權利法案》過渡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這時蘇格蘭人也沒閒著:他們眼瞅著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英格蘭都在殖民擴張中賺得盆滿缽滿,於是他們成立了”蘇格蘭對非洲及東、西印度群島貿易公司“並開始公開募集資金,試圖在中美洲的巴拿馬建立自己的殖民地。結果蘇格蘭探險隊在當地的熱帶疾病和視美洲為自家後院的西班牙人的雙重打擊下無功而返,這次失敗的殖民探險活動使蘇格蘭欠下了相當於蘇格蘭當時流動資本的1/4到1/2的鉅額債務。蘇格蘭本就是小國,根本無力償還這筆鉅額債務。此時英格蘭向蘇格蘭伸出了橄欖枝——表示願意為蘇格蘭承擔債務,而交換條件則是與英格蘭組成聯合王國。別無選擇的蘇格蘭只得通過《聯合法案》與英格蘭組成聯合王國。蘇格蘭在同英格蘭組成聯合王國後仍在國際上保持著相對的半獨立性,事實上在威爾士、北愛爾蘭這兩塊聯合王國的組成部分同樣存在類似的半獨立性現象:世界盃上並沒一支統一的英國隊,組成聯合王國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都有各自的球隊。儘管構成聯合王國的各地區均保持了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但蘇格蘭的離心傾向的確是相對較強的。

以1853年由全蘇格蘭人民權利保護協會所發起的蘇格蘭議會的“自治”運動為標誌揭開了現代蘇格蘭獨立運動的歷史序幕。1885年英國重新設立蘇格蘭事務大臣和蘇格蘭事務部。20世紀30年代蘇格蘭事務部搬遷到蘇格蘭愛丁堡的聖安德魯之家。1930年要求蘇格蘭自治的《蘇格蘭盟約》被提出並在1939年為蘇格蘭獨立運動所推動,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這一全蘇格蘭性質的盟約運動達到頂峰。全盛時期的大英帝國通過控制海外殖民地及沿海要塞控制著國際貿易航道,同時得以無償或低價使用殖民地的資源。當時作為英國一部分的蘇格蘭自然也能從中獲益,然而英國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後元氣大傷。戰後蘇格蘭需要和英格蘭一起勒緊褲腰帶償還外債,可想而知蘇格蘭對此會作何感想呢?到了六十年代英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而作為老工業區的蘇格蘭此時產業結構老化的問題已相當嚴重。當時英國全國的平均失業率約為1.8%,而蘇格蘭則是3.2%。蘇格蘭人認為在這種形勢下英國中央政府一定會優先保英格蘭。事實也的確如此:英國政府不僅沒對蘇格蘭有什麼支援政策,反而要求蘇格蘭向英格蘭提供大量資源。二戰後英國的國際影響力日益下滑,殖民地紛紛宣佈獨立,愛爾蘭成功從聯合王國獨立,而仍留在聯合王國的北愛爾蘭地區也存在獨立運動,這一切都使蘇格蘭人看到了獨立的希望。隨著蘇格蘭民族黨(SNP)在1967年贏得英國議會席位使其獲得了全英的知名度,這導致1968年希思首相發表了《珀斯宣言》併成立了吉爾布蘭登委員會。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產油國不滿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而對美國及其盟國實施石油禁運。英國自二戰後就一直在國際事務中執行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於是成為阿拉伯國家石油禁運政策的重點打擊對象。二戰後英國在經濟、軍事等各領域呈持續衰敗的趨勢,而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禁運政策無疑使這一趨勢更為加劇,就在這時挽救瀕臨崩潰的英國經濟的救命稻草出現了——這就是北海油田。北海是位於大不列顛島、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與荷蘭比利時低地之間的海域。早在1959年荷蘭近海就已發現格羅寧根氣田,1969年又發現了埃克非思科油田,1971年發現了布倫特油田。阿拉伯國家的石油禁運政策迫使英國不得不將注意力轉向北海油田。北海石油的發掘使正處於疲軟期的英國經濟日益振作起來,然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隨著北海油田的大規模發掘蘇格蘭政府開始日益按捺不住了。蘇格蘭與南方的英格蘭同樣濱臨北海,儘管蘇格蘭和英格蘭是作為平等主體共同組成聯合王國,但由於英格蘭在聯合王國中實際處於中心地位,這就使蘇格蘭不得不眼睜睜看著自己家門口的北海油田的巨大收益源源不斷流入南部的英格蘭。如果蘇格蘭獨立並以現有的漁業作業線作為國界,那麼蘇格蘭將獲得目前英國北海海域95%的油田和60%的氣田,這無疑是具有巨大誘惑力的一塊大蛋糕。蘇格蘭民族黨為此組織了名為“這是蘇格蘭的石油”的運動。1979年蘇格蘭舉行公投以決定是否有足夠多的蘇格蘭選民支持1978年蘇格蘭法案中提出的蘇格蘭議會。這一法案修正案規定:如果不到40%的選民在公民投票中投票贊成,那麼該法案將被廢除。投票的結果是51.6%的蘇格蘭選民支持這一法案,但由於投票率為64%,換算下來只有登記選民的32.9%支持這一法案,導致該法案被廢除。


1997年9月11日蘇格蘭再次舉行公投。這次公投是為了決定是否建立蘇格蘭議會以及議會是否應該有稅收的權力。最終投票的結果是74.29的選民同意成立一個獨立的蘇格蘭議會,而63.48%的選民支持蘇格蘭議會擁有收稅的權力。這次公投的投票率是60.45%。在這樣的形勢下英國議會於1998年通過了《1998年蘇格蘭法案》,1999年大選後蘇格蘭議會正式成立。根據這一法案:蘇格蘭議會提名,女王任命蘇格蘭議會議員為首席大臣,由首席大臣負責組建蘇格蘭政府。這樣蘇格蘭自治政府就在1999年成立了。在2007年的蘇格蘭議會選舉中蘇格蘭民族黨主張在2010年舉行獨立公投。在蘇格蘭民族黨贏得選舉後蘇格蘭民族黨所控制的蘇格蘭政府發表了題為《選擇蘇格蘭的未來》的白皮書,闡述了蘇格蘭未來的包括獨立在內的選擇。2009年8月蘇格蘭政府宣佈了2010年蘇格蘭全民公決法案。由於蘇格蘭民族黨政府是一個少數派政府,所以2010年9月蘇格蘭政府宣佈在2011年之前不會舉行全民公決。隨著2011年大選蘇格蘭民族黨贏得蘇格蘭議會的多數席位後全民公投被確定為2014年或2015年。2013年6月27日蘇格蘭獨立公投法案在蘇格蘭議會通過並於2013年8月7日獲得王室同意。2014年9月19日蘇格蘭獨立公投機票結果公佈:55.8%、共1877252名選民對獨立說”不“,蘇格蘭因此得以留在英國。

2016年蘇格蘭獨立運動中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因素——英國脫歐。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獨特的島國地理格局、長期的“光榮孤立”國策以及歷史上“日不落帝國”的榮耀都使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隔閡。相比之下英國更願意接近同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美國,尤其是在經歷二戰後英國的外交路線總體上是強調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的。歐盟的成立本身就是歐洲諸國試圖在美、蘇兩極之間強化自身實力、發出自身獨特聲音的一種嘗試,和美國關係特殊的英國自然會被歐洲大陸國家視為美國安插在歐洲的“內奸”。英國從加入歐盟的第一天起就與歐盟其他國家存在隔閡,而英國國內的政治勢力中其實一直存在脫歐派和親歐派的博弈。1983年工黨在選舉時就曾主張完全退出歐洲一體化。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實在有太多分歧了:經濟上歐盟是按法國的中央集權理念設計的,這與英國的自由主義格格不入;法律上英國作為現代憲政體制的創始國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法律,如今世界各國的法律通常屬於英美法系或大陸法系,而實行大陸法系的歐洲大陸國家的法律體系常與英國撞車。英國儘管加入了歐盟,可為捍衛英鎊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英國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而始終拒絕加入歐元區。歐盟東擴後的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深了英國和歐洲大陸諸國之間的隔閡: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相對滯後,這意味著老成員國需要需要向新成員國提供援助。老成員國當然多少會對此心有不滿,而本就同歐洲大陸諸國面和心不合的英國一看要自己出手援助東歐那幫窮親戚還能忍得了?自2010年中東諸國連續發生動亂以來大量中東難民湧入歐洲,造成了歐洲難民危機。這使英國對非法移民的問題更為擔心起來:本來大量湧入的東歐移民就搶走了寶貴的就業、醫療和教育等資源,從而使英國國內矛盾尖銳起來。如今再湧入一批中東難民就讓英國更加無法接受了,況且中東難民在語言、宗教、文化習俗等各方面比起東歐移民與英國就更為疏遠了。

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3月29日英國“脫歐”程序正式啟動。根據英國與歐盟的協議:英國應在2019年3月29日正式“脫歐”。2018年6月26日英國女王批准英國脫歐法案 。7月12日英國發布脫歐白皮書。11月25日歐盟除英國外的27國領導人一致通過了英國“脫歐”協議草案。12月10日歐洲法院裁定:英國可單方面撤銷“脫歐”決定。2019年3月12日英國議會就修改後的“脫歐”協議進行了再次投票表決,但該協議仍沒有通過。4月10日歐盟各國一致同意將“脫歐”日期延遲至10月31日。10月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歐盟與英國達成新的脫歐協議。10月19日英國議會要求首相尋求再度推遲“脫歐”。10月22日英國將暫停“脫歐”協議法案後續的審議、三讀等立法程序,直到歐盟對英國延期“脫歐”的申請給出回覆。2019年10月22日英國議會下院投票否決了首相約翰遜為推動“脫歐”協議儘快在英國議會通過而制定的立法時間表。2020年1月英國國會投票通過脫歐協議,歐洲議會將於1月29日對脫歐協議進行最後的審議和表決。1月30日歐盟正式批准了英國脫歐。2020年1月31日成為英國正式脫歐的日期,至此英國走完了脫歐的全歷程。本來英國脫歐與蘇格蘭獨立是兩個相互獨立的事件,然而2016年英國獨立公投的結果表明:多數蘇格蘭公民主張留在歐盟,這就使得蘇格蘭獨立運動與英國脫歐攪在了一起。在蘇格蘭獨立運動看來:由於在2016年英國脫歐的獨立公投中多數蘇格蘭人選擇了留在歐盟,這與英國其他地方的選擇是不同的。如果英國硬要脫歐,那就是違背了蘇格蘭人民的意願,“強行”將本就不願意脫歐的蘇格蘭帶出歐盟。事實上脫歐對包括英格蘭和蘇格蘭在內的整個英國都是一把雙刃劍:英格蘭人認為脫歐的好處大於壞處,所以選擇脫歐並原為此放棄以前因加入歐盟而享有的一些利益,然而蘇格蘭人卻並不願意放棄這些利益。事實上蘇格蘭獨立運動早就存在,只不過英國脫歐被蘇格蘭獨立運動人士視為是對蘇格蘭人意願的背離,所以蘇格蘭獨立運動就與英國脫歐掛鉤了。就像兩個人本就有矛盾,新的因素只是使這種矛盾進一步放大而已。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大部分蘇格蘭人要求留在歐盟,而英國卻要脫歐,引發蘇格蘭人不滿,這是蘇格蘭忙著脫英的最主要原因!英國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與北愛爾蘭,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其中,蘇格蘭與英格蘭於1707年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不過,即使是在與英格蘭合併以後,蘇格蘭依舊保持著本民族的文化傳統與價值觀。

在2016年的脫歐公投中,62%的蘇格蘭人同意留歐,僅僅38%的蘇格蘭人同意脫歐。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在4月24日,蘇格蘭將在2021年5月之前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決定是否繼續留在英國。蘇格蘭準備脫英的最大誘因就是英國脫,也就是所謂的英國政府忙著脫歐,而蘇格蘭地方政府卻忙著脫英!

2014年,蘇格蘭曾經舉行過一次獨立公投,有55%的蘇格蘭人同意繼續留在英國,有45%的蘇格蘭人要求脫離英國獨立。最終,蘇格蘭留在了英國。不過,在此後的英國大選及蘇格蘭地區選舉中,主張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均贏得了勝利。現任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就是蘇格蘭民族黨黨魁!

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

也正是因為蘇格蘭忙著脫英,觀察室才一直堅定地認為,約翰遜當選為英國首相,可能會給英國帶來災難。關鍵在於,約翰遜是一位強硬脫歐派,在7月24日的勝選演講中就已經承諾,要在2019年10月31日之前完成脫歐。而約翰遜在7月25日與歐盟主席容克的通話中,要求重新進行脫歐談判,被容克拒絕。歐盟主席容克警告,不會在與英國進行脫歐談判,只能按照已經與特蕾莎·梅政府談好的脫歐方案進行脫歐。

約翰遜

觀察室認為,約翰遜已經誇下在10月31日之前脫歐的海口,而現有的脫歐方案又不能得到英國下議院多數議員的支持。因此,約翰遜帶領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非常大。無協議脫歐會帶來巨大危害,其中之一就會導致蘇格蘭地區分離傾向的加劇。62%的蘇格蘭人同意留歐,結果英國無協議脫歐。在英國無協議脫歐的背景之下,如果蘇格蘭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蘇格蘭脫離英國的可能性極大!

歡迎大家討論,如果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你認為蘇格蘭會不會脫離英國?


美國觀察室


英國搞的脫歐公投,實際上本來是不希望脫歐的,但是當時的領導人,腦子積水了,非得來一次公投,其目的就是為了彰顯民主的威力,保住英國在歐盟的位置,今兒堵斷那些主張脫歐的人,沒想到的是,脫歐派微弱的差距贏了,讓當時的首相被迫辭職,可以說英國把自己玩死了。

在投票公投的時候,蘇格蘭有62%的人支持留在歐盟,理由是英國也是留在歐盟的。再往前,2014年的時候,蘇格蘭舉行了一次獨立公投,就是從英國分裂出去,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投票結果是主張留在英國的贏了,但是差距很小,主張留在英國的是54%,主張獨立的是45%,那些主張留在英國的人理由是,留在英國就可以留在歐盟,這些人是捨不得歐盟的待遇。

沒想到的是英國的公投結果是脫離歐盟,這讓很多支持留在英國的人受到了傷害,其結果主張脫離英國的人數上升了。這就給第二次獨立公投創造了條件。

由於主張留在歐盟的佔了多數,如果還和英國在一起,很顯然,會隨著英國脫離歐盟蘇格蘭也跟著脫歐,那些主張留在英國的人場子都悔青了,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同意脫離英國,那麼英國的脫歐紛爭就和蘇格蘭無關了。所以,蘇格蘭主張脫離英國的人都在施加壓力要求脫離英國,留在歐盟。可以這樣說留在歐盟是脫離英國的動力。

那麼脫離英國能否實現呢?記得古人有一句話,事在人為,任何事只要有人推動,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簡單地分析,蘇格蘭脫離英國必然會得到歐盟的支持,歐盟可以拿蘇格蘭脫離英國作為反面教材,警告那些主張脫離歐盟的人要小心點,別把自己賠進去。這就是蘇格蘭的外部支持。

不利因素在於,公投還需要英國議會的批准,不過我聽說,那些主張脫離英國的人,強調脫離英國沒有必要經過英國同意,這就是活生生地打了英國的嘴巴子。如果真的這樣做,那麼誰當英國首相,誰就會留下罵名。這是約翰遜投鼠忌器的地方。為了不讓英國分裂,約翰遜必然採取措施不讓蘇格蘭獨立。其中的一個手段就是全英國舉行第二次脫歐投票,那樣的話,蘇格蘭想退都退不了了,支持留在歐盟的蘇格蘭人佔了多數,如果英國公投結果是留在歐盟,蘇格蘭就沒有必要這樣鬧了。

本文觀點,歡迎討論,本文圖片來自公開的網絡。


春風踢碎鬼門關



在美國出於削弱歐盟瓦解歐元衝擊美元霸主地位的需求,對英國政治長期深耕的影響下,在資本主義對英國社會價值觀潛移默化塑造,形成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圖,錙銖必較的社會生態下,使一部份在歐盟體制內獲利較少的社會群體,對歐盟不滿情緒被鑽營美國滲透勢力的政客們所利用,形成了英國的“脫歐派”,其核心人物就是新任首相鮑里斯-約翰遜。

秉承特朗普政府希望英國儘早硬脫歐,徹底撕裂英國與歐盟關係同時削弱雙方的目標訴求,這位曾任外交大臣的新首相帶領的勢力又形成了硬脫歐派,在美國的全力支持下成功入主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鮑里斯上任伊始,便在“讓英國成為地球上最偉大國家”目標下,燒了“派海軍全面護航波斯灣”,和“通牒歐盟重談英國脫歐協議,否則到10月31號就硬脫歐”兩把火,面對這個小特朗普的特朗普式退群要挾,歐委會主席容克以不會重談英國脫歐協議的回應,斷然拒絕。



脫歐給英國帶來的失去歐盟大市場,對英國核心產業金融,高端製造等行業造成巨大沖擊,離開歐盟群體實力支撐的英國,也將因此失去特殊的國際地位,失去世界話語權,和失去地位與話語權支撐的巨大對外貿易優勢利益。

這種整體國家、國民更巨大的根本損失,是那幫脫歐派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會予以考慮的。但這已經讓蘇格蘭等地,脫離英國這種自殘行為嚴重結局的情緒激烈醞釀,如果再來個硬脫歐,這種只求利益不負責任的行為,當然會給歐盟帶來400億歐元的英國會費損失,但歐盟凍結英國資產充抵這種損失的手段,也將把這種損失轉嫁回英國。



更嚴重的是硬脫造成北愛爾蘭區與愛爾蘭的硬邊界,使英國入歐才獲得平息的邊界衝突會重新爆發,而沉寂多年的,要求北愛脫英的愛爾蘭共和軍也將死灰復燃,由此會形成蘇格蘭再加上北愛,也許還會加入威爾士更強烈的脫歐情緒和聲勢。


也就是說英國脫歐/硬脫光光,使英國面臨的獨自飄零於歐陸之外孤立無援的結局,迫使蘇格蘭脫英忙現像將不僅侷限於蘇格蘭,北愛將是英國更大的出血點,這種讓孤立無援不得不接受美國操控、剝削、奴役的英國,隨著蘇格蘭、北愛離去的更嚴重衰敗,威爾士勿庸置疑的也將無奈的選擇離去迴歸歐洲,從此,鮑里斯就真的讓英國成為地球上“最偉大國家”了。


鐵嶺鋒


英國面積24.41萬平方公里,其中主體位於面積20.9萬平方公里的大不列顛島上。英國是由四個部分組成的。英國主體,是位於大不大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英格蘭的北部是蘇格蘭,西北部是威爾士,都在大不列顛島上。北愛爾蘭則位於愛爾蘭島東北部,還有一些島嶼。

英國四兄弟中,英格蘭面積13萬平方公里,最大。其次是蘇格蘭,7.7萬平方公里。蘇格蘭地勢相對較高,大不列顛島部分,北部是西北高地,中北部是格蘭扁山脈,南部是南部高地。蘇格蘭人口540多萬,不算特別多。蘇格蘭的城市不算太多,大城市有首府愛丁堡、格拉斯哥,以及阿伯丁、鄧迪、基爾馬諾克。不過,就從整體實力來說,蘇格蘭是不如“大哥”英格蘭的。

面對英格蘭的風光,蘇格蘭向來是不服氣的。蘇格蘭與英國(英格蘭)的關係,雖然不至於向加泰羅尼亞(巴塞羅那)與西班牙(卡斯蒂利亞人)那麼緊張,但也好不到哪去。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的人,都不願意自稱是英國人,他們更樂意自稱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愛爾蘭人。

蘇格蘭,是在公元1707年與英格蘭合併的,統稱為英國。從一開始,蘇格蘭加入英國就不太情願,之後一直在“折騰”。從公元1866年開始,就不斷有蘇格蘭認為自己應該脫離英國,跟英國實在沒什麼好玩的。你可能注意到了,從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併,到1866年蘇格蘭開始提出脫離英國,有169年的時間。那麼,在這169年的漫長時期,蘇格蘭為何不要求脫離英國呢?

很簡單:那時的英國如日中天。十八世紀(1701--1800年),英國已完成了新社會的革新,經濟發展非常快。當時的英國,在國際上擁有很多殖民地,比如在北美有著名的13個殖民地,也就是美國的前身。同時,英國在南亞的印度開始進行擴張,地盤越來越大。以英格蘭為主體的英國,通過控制海外殖民地,以及各沿海要塞,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比如,英國工業的發展,可以通過無償或低價使用海外殖民地的資源。

而蘇格蘭作為英國的一部分,自然可以享受到這些利益。尤其是十九世紀初,英國已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從海外殖民地獲得利益的力度明顯加大。英格蘭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面積僅次於英格蘭的蘇格蘭也受益多多。打個不是特別恰當的比喻,英國搶來一鍋肉湯,英格蘭吃肉,蘇格蘭喝湯。湯明顯不如肉更實在,但多少還有一些肉羹在湯裡,也能喝飽。所以,英國的工商業發展,蘇格蘭是跟著英國獲得很大利益的。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後期,隨著德國的強勢崛起,英國的利益受到巨大挑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把英國折騰到灰頭土臉,蘇格蘭自然跟著扮大灰臉。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不用說了,德國把英國打個半死。英格蘭受到嚴重的損害,元氣大傷,蘇格蘭自然不高興了。比如,英國要償還二戰時所欠下的鉅額債務,英格蘭和蘇格蘭都要勒緊褲腰帶。二戰後的英國經濟發展,似乎不如法國和德國更快。還有重要的一點,英國在二戰時的元氣大傷,導致英國失去了面積巨大的印度殖民地。沒有了印度殖民地,英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資源少之又少。自然,蘇格蘭要跟著吃虧。

到了六十年代,英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而蘇格蘭作為老工業區,產業結構老化的問題尤其突出。比如在六十年代後期,英國全國的平均失業水平是1.8%,蘇格蘭則是3.2%,幾乎是一倍。蘇格蘭認為這一切,都是英格蘭的錯,是英國拉了蘇格蘭的後腿。有很多蘇格蘭人認為英國肯定首先要保英格蘭,沒有精力再管蘇格蘭,蘇格蘭只能淪為英格蘭的炮灰。更讓蘇格蘭人不能接受的是,英格蘭不但不給蘇格蘭輸血,還讓蘇格蘭提供大量資源給英格蘭,沒有幾個蘇格蘭人接受。

那麼,蘇格蘭考慮過沒有,如果真的離開英國,蘇格蘭將如何生存?說到這個問題,很多蘇格蘭人都會告訴你:我們有石油,還怕沒飯吃?

英國東海岸(蘇格蘭、英格蘭)與挪威、丹麥、德國、荷蘭之間,是著名的北海。面積57.5萬平方公里的北海,蘊藏著大量石油資源,尤其是蘇格蘭附近。不過,英國一般都會從中東或其他產油區進口石油,北海油田,英國似乎沒有太看得上。七十年代,中東屢次爆發戰爭,油價暴漲。英國吃不消了,只好打起北海油田的主意。

英國從蘇格蘭的北海油田獲得了大量的石油利潤。而這一點,恰是蘇格蘭反感英國的理由。蘇格蘭認為石油既然是在蘇格蘭發現的,那就首先由蘇格蘭享受石油利潤,而不是交給英國支配。北海油田的產油量非常大,直到2004年,北海油田的產油量才低於1億噸。面對這麼大的利益,英國當然不肯放手,而蘇格蘭對此耿耿於懷。

近幾十年來,蘇格蘭相對比較“老實”,是因為英國加入了歐盟。蘇格蘭跟著英國,享受了加入歐盟帶來的各種利益。可英國現在要脫離歐盟,幾乎把蘇格蘭“坑死了”。英國脫離歐盟後,蘇格蘭就無法享受之前在歐盟享受的各種優惠。

所以,就造成了這種奇特的現象:英國急著脫歐,蘇格蘭急著踹掉英國……


秝盺童


應該說,英國脫歐與蘇格蘭獨立運動,本來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事情,但由於2016年英國脫歐全民公投決定英國脫歐,這導致蘇格蘭獨立運動與英國脫歐掛上了鉤,從而出現瞭如果英國脫歐,那麼蘇格蘭就要進行獨立公投這樣的局面


1190年的蘇格蘭王國(上)、蘇格蘭王室旗幟(13世紀,中)以及蘇格蘭王室徽章(下)


首先,蘇格蘭獨立運動要追溯到早期英倫三島的歷史。在中世紀早期,蘇格蘭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蘇格蘭王國曆史的分水嶺是1290年爆發的繼承危機,在這一年,英格蘭的愛德華一世宣稱自己擁有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權利。電影《勇敢的心》描繪的就是這一段歷史,即蘇格蘭獨立戰爭。蘇格蘭獨立戰爭結束後,羅伯特·布魯斯(Robert the Bruce)於1306年加冕,成為國王,而他的孫子羅伯特二世則成為蘇格蘭斯圖亞特王朝的第一任國王。


英格蘭詹姆士一世、蘇格蘭詹姆士六世國王


1603年,隨著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才成為英格蘭和愛爾蘭國王,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進入到了所謂聯合王國( Union of the Crowns)時期,蘇格蘭和英格蘭擁有共同的君主,從而形成了君合國(personal union)。1688年,光榮革命爆發,英格蘭詹姆士二世,也就是蘇格蘭詹姆士七世被廢黜,並且信仰新教的斯圖亞特王朝可能會出現沒有後裔的情況(1714年隨著安妮女王去世,這一擔心成為事實),英格蘭擔心蘇格蘭會選擇與英格蘭不同的君主,所以1796年7月22日,英格蘭(包括威爾士)和蘇格蘭簽訂了《聯合條約( Treaty of Union)》

統一成為一個以大不列顛為名的單一王國(United into One Kingdom by the Name of Great Britain)。

接著1706年英國議會通過了《1706年與蘇格蘭統一法》,1707年蘇格蘭議會通過了《與英格蘭統一法》。這樣,英格蘭與蘇格蘭最終在1707年5月1日正式實現政治上的統一。英格蘭與蘇格蘭議會也合併為大不列顛議會。但是由被廢黜的詹姆士二世(七世)的後裔領導的蘇格蘭雅各布派對這種聯合的抵制一直持續到1746年。


1707年《統一法》


現代蘇格蘭獨立運動開始於1853年由全蘇格蘭人民權利保護協會所發起的蘇格蘭議會的“自治”運動。1885年,英國重新設立蘇格蘭事務大臣和蘇格蘭事務部。20世紀30年代,蘇格蘭事務部搬遷到蘇格蘭愛丁堡的聖安德魯之家。1930年,要求蘇格蘭自治的《蘇格蘭盟約》被提出,並在1939年為蘇格蘭獨立運動所推動,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這一全蘇格蘭性質的盟約運動達到頂峰。隨著蘇格蘭民族黨(SNP)在1967年贏得英國議會席位,蘇格蘭民族黨獲得了全英的知名度,這導致1968年希思首相發表了《珀斯宣言》,併成立了吉爾布蘭登委員會。

1970年蘇格蘭東海岸發現的北海油田進一步激發了蘇格蘭獨立的聲音。在這一過程中,蘇格蘭民族黨成功的組織了名為“這是蘇格蘭的石油”的運動。


1979年蘇格蘭公投結果


1979年蘇格蘭舉行公投,以決定是否有足夠多的蘇格蘭選民支持1978年蘇格蘭法案中提出的蘇格蘭議會。這一法案修正案規定,如果不到40%的選民在公民投票中投票贊成,那麼該法案將被廢除。投票的結果是51.6%的蘇格蘭選民支持這一法案,但由於投票率為64%,換算下來只有登記選民的32.9%支持這一法案,導致該法案被廢除


1997年蘇格蘭公投(上:問題一,即是否建立蘇格蘭議會;下:問題而,蘇格蘭議會是否有徵稅權)


1997年9月11日,蘇格蘭再次舉行公投,以決定是否建立蘇格蘭議會,以及議會是否應該有稅收的權力。最終投票的結果是74.29的選民同意成立一個獨立的蘇格蘭議會,而63.48%的選民支持蘇格蘭議會擁有收稅的權力。這次公投的投票率是60.45%。這樣的話,1998年英國議會通過了《1998年蘇格蘭法案》,1999年大選後蘇格蘭議會正式成立。根據這一法案,蘇格蘭議會提名,女王任命蘇格蘭議會議員為首席大臣,由首席大臣負責組建蘇格蘭政府。這樣的話,蘇格蘭自治政府在1999年成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9d0e767544cdff08688c77656ec7cf6e\

hording


蘇格蘭希望留在歐盟內,在英國脫歐的大趨勢下,英國公投蘇格蘭32個選區全部選擇留在歐盟內。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科金表示,蘇格蘭可能選擇“獨立公投,"“我將盡我所能,在英國離開後保住蘇格蘭在歐盟的地位。"

(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科金)

2016年6月英國公投結果出來後,倫敦10萬市民上街遊行,聲援蘇格蘭的留歐行動。

有的倫敦市民在網上留言,希望倫敦單獨留在歐盟內。

英國脫歐,撕裂了英國的團結,蘇格蘭人對英國人的脫歐無比憤怒,約翰遜的無協議脫歐,更使蘇格蘭人無法接受。

蘇格蘭歷史上本是一個獨立王國,被英格蘭佔領後,統治數百年。蘇格蘭曾爆發過兩次獨立戰爭,都以失敗告終。2014年9月,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投票結果55%的人同意留在英格蘭,因此,仍保持與英國的統一。

2016年6月脫歐公投後,加劇了英格蘭與英格蘭的矛盾。約翰遜勝選,加劇英國脫歐走向的不確定性,更大的可能會走向極端:無協議脫歐。

在約翰遜強勢無協議脫歐的推動下,蘇格蘭不排除再一次“獨立"公投,脫離蘇格蘭,而這一次不同於2014年的那一次,因為那一次還沒有脫歐因素的影響。

你對此如何看?請你點評!

2019年7月28日N:110


老狼48440790


英國不是一個“單純”的國家,它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四個政治實體組成,也就是這本身就是一個聯合王國。其中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位於大不列顛島,北愛爾蘭位於愛爾蘭島。

然後我們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再說說蘇格蘭語英格蘭之間的歷史恩怨情仇。

蘇格蘭位於大不列顛島北部,英格蘭位於大不列顛島南部,雙方之間是有明顯的分界線的,這條分界線雖然經過歷史的侵襲,但目前依舊界限清晰。

以前這兒就是由不少的奴隸、封建部落構成,後來羅馬帝國政府了英格蘭這部分,但對於北方的蘇格蘭是沒有辦法的。羅馬帝國就在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修建了一條100多公里的“長城”。這就是蘇格蘭與英格蘭之間的分界。

後來反正就是來來去去,在公元1000年以後,英格蘭征服了北邊的蘇格蘭,成立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但歷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分合合中,英格蘭議會在1706年、蘇格蘭議會在1707年先後批准了《合併條例》,兩國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名為"大不列顛王國"。

也就是蘇格蘭歷史上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於是,蘇格蘭人也是很有自己江湖地位的考慮,1979年曾經公投是否獨立,但最終沒有成功。不過在1997年成立了自己的議會。

現在,蘇格蘭是不願意離開歐盟的。因為2016年6月的公投表明,62%的蘇格蘭人希望繼續留在歐盟。

但英國是要離開歐盟的。 於是蘇格蘭與英國之間,就有了一個新的選項。

英國:脫歐。

蘇格蘭:老子要繼續留在歐盟。

英格蘭:滾犢子。

蘇格蘭:那老子滾出聯合王國,繼續留在歐盟。老子自己公投。

英格蘭:…………

英國:…………


波士財經


英國政府的確忙著脫歐,具有民族主義傳統的蘇格蘭也在折騰著脫離英國的束縛。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英國民粹主義抬頭,讓特蕾莎梅政府鼓吹的“民粹主義情結”四處蔓延,又客觀助長了蘇格蘭人的民粹主義情懷。

卡梅倫首相本來不願意脫歐,只是以脫歐要挾歐洲不給分配一定數量的難民。其實這就鼓吹民粹主義情結,不履行國際主義義務導致的結果。結果在卡梅倫時代,搞了脫歐公投,以微弱的多數讓公投得逞,卡梅倫下臺,支持公投結果的保守黨人特蕾莎梅上臺。經過反反覆覆幾年的談判,但是每次與歐盟談判的結果,都不能通過英國議會的支持。脫歐進程艱難曲折,一嘆三唱,歐盟雖然不願意英國脫歐,但是也沒有辦法。必然讓英國脫歐付出代價,讓試圖仿效者望而卻步;同時也適度釋放信息,讓英國回心轉意。


可是英國政府與英國議會總是相去甚遠,特別是議會縷縷否定政府與歐盟談判的方案,顯然是不願意脫歐的表現。所以紛紛揚揚的脫歐讓英國社會撕裂,也讓英國民粹主義大大抬頭,因而作為大英帝國的二等公民的蘇格蘭,必然會依據歷史的慣例,提出“拖英”的方案。

目前英國的脫歐大臣已經經過黨內選舉成為執政黨的黨魁,所以有英國“小特朗普之稱的”約翰遜鮑里斯屬於英國的硬脫歐派的首領,是民粹主義者,推動脫歐也是他的歷史使命,這絕對不會允許蘇格蘭獨立出現,甚至毫不含糊地動用武力來維護國家的統一。儘管他的做法,不符合西方價值觀,但是約翰遜不會手軟,更不會讓蘇格蘭人分裂得逞!


錦繡中華一捧土


近年來歐洲局勢動盪,隱隱有種想要打破現有格局,重新洗牌的感覺。而事件久久不能平靜下來,甚至愈演愈烈的當屬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英國了。

英國除了要應付自己“脫歐”弄出的爛攤子,還要去安撫另一邊著急著要“脫英”的蘇格蘭,現在忙的可以說是焦頭爛額了。那麼我們如何看待英國“脫歐”事件和蘇格蘭“脫英”事件,這二者間又是否有聯繫呢?

首先,“脫歐”事件發生於2016年所舉行的“公投”。

“脫歐”公投投票於英國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上午7點(北京時間6月23日下午3點)開始。此次投票持續15小時,公投結果將直接影響英國未來是否留在歐盟。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留歐”和“脫歐”的支持率不相上下,懸念留到了最後一刻。除了加大公投本身的難以捉摸的程度,還給全球市場平添了一層不確定性。

最終的計票結果,支持脫歐選民票數17,176,006票,佔總投票數52%。支持留歐選民票數15,952,444票,佔總數48%,愛也好恨也罷,英國就這樣走上了脫歐之路。



有人調侃道:這只是卡梅倫首相導演的一場鬧劇,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居然真的玩脫了。其實深究之下就會發現,英國脫歐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對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政策,被稱為“光榮的孤立”。“疑歐”的歷史傳統以及和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相異的模式使英國長期和歐洲大陸若即若離。

在“疑歐”人士看來,歐盟未來的一些政策趨勢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與此同時,歐盟其他國家的民眾也對英國漸生不滿,認為英國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脫歐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雙方的相互信任已經降到歷史低點。

英國並非歐元區國家,可以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有利保持其出口競爭力,擁有自主的財政政策。但這使英國很難真正地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尤其是歐債危機的關鍵時期,由於各種利益分歧明顯,脫歐的聲音也甚囂塵上。英國保守黨內部也有歐洲懷疑派,不僅如此,還認為歐盟內部的政策對於歐盟有負面作用,未來一些政策趨勢也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而歐債危機的蔓延,不僅使英國的疑歐之心快速發酵,也加快了脫歐腳步。

與之相對應,歐盟其他國家民眾對英國的“不可靠”也日漸不滿,認為英國作為歐盟的一員,在融入歐盟的過程中卻表現消極,一直扮演著拖後腿的角色:它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不為緩解危機出力,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出局”對歐盟的發展來說不會是壞事,其他成員國在整合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會更小。


而後就迎來了點燃這個火藥桶最重要的一根導火索——難民危機。

因為敘利亞內戰而來的大量難民湧入歐洲,當然作為歐盟一分子,英國也接納很多難民,但是經過一段時間,英國底層民眾發現,這些難民正在搶奪他們的工作機會,因為底層民眾數量眾多,所以脫離歐盟避免難民危機波及的陣營也越來越大,最後發展成了這次全名公投脫離歐盟。而且作為歐盟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英國依國力須對歐盟預算做較大的貢獻。這些給出去的錢,一直令部分英國民眾耿耿於懷其意難平。

其實,早在鐵娘子撒切爾時代,這位毫不諱言的疑歐主義者,就對英國出錢老大地不情願,經常在公開和國際場合直接提要求,索要英國已經給出的錢。

鐵娘子遺風延宕於今。英國對歐盟預算的貢獻,用容克的話說,“只是歐洲納稅人每天一杯咖啡的錢”。容克認為,歐洲的價值要遠大於每天一杯咖啡,但是,部分英國民眾只盯著這一杯咖啡,而看不到咖啡背後的歐洲價值。


眼光更長遠、考慮問題更周全的精英層,想的是拿回英國經濟主權所帶好的好處。英國加入歐盟,特別是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意味著在貿易、關稅等問題上要與歐盟保持一致,共進共退。由於成員國發展水平存在一定差異,歐盟在這些問題上要兼顧所有成員國的利益,要基於各成員國的“平均水平”與歐盟之外的國家簽訂經貿協定、確定關稅水平。對於英國這樣較發達的成員國,在歐盟框架下,會感到束手束腳,受抑制、被約束。

加入歐盟、與歐盟共進退,還意味著英國在經貿問題上不得不放棄原有的傳統優勢,比如英美特殊關係、英聯邦;對於中國、印度這樣發展迅猛、市場潛力巨大的新興經濟體,英國也不能單兵突進,只能坐等歐盟整體與這些國家的談判進展。所以說這些是堅定脫歐派信心的基礎之一。

那麼,蘇格蘭要鬧“分家”,與英國脫歐是否有聯繫呢?

當然是有聯繫的,但卻不是造成這次獨立公投的唯一因素。其實蘇格蘭與英國的歷史淵源也算是頗深了。其要求獨立的背景是近代蘇格蘭民族意識的上升。

在1707年與英格蘭聯合前,蘇格蘭作為獨立的主權王國存在了800年。歷史上英吉利人與蘇格蘭人不但缺少共通之處,反因頻繁的戰爭而累積了深重的積怨。這種宿怨本應隨著聯合後共同的經歷、時間的流逝而深埋於歷史。但現代文化產業卻把蘇格蘭民族抗爭的歷史當做素材,並加以加工、包裝和傳播。

只要你看過《勇敢的心》,你就會對幾百年前或真或假的積怨也成為現代蘇格蘭的集體記憶有所瞭解。但是蘇格蘭民族意識上升也與大英帝國時代終結有關。

追溯歷史,蘇格蘭民族意識最淡薄的時期恰好是大英帝國強盛時期。蘇格蘭人打下了英帝國的江山——英國著名的殖民者多為蘇格蘭人;帝國也由蘇格蘭人管理——1885-1939年三分之一的英國殖民總督為蘇格蘭人。大英帝國重商、冒險、具有全球視野的新不列顛人的身份認同把蘇格蘭人和英帝國綁在一起。

然而隨著大英帝國版圖的縮小、英國的世界帝國雄風不再,聯繫蘇格蘭和英國的紐帶似乎也開始減弱。19世紀70年代39%的蘇格蘭人認為自己英國人的屬性高於蘇格蘭人,而2013年這一比例降到了23%。300年的聯合已經造就了你中有我的現實,遙遠的歷史仇恨記憶、隱晦的身份認同以及不那麼交心的結合方式,但是如果沒有現實利益的操縱也並不會對政局產生實際影響。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經濟、政治的一系列條件相繼出現。20世紀7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去工業政策對蘇格蘭打擊極大,難以恢復。倒閉的礦場、船塢,破敗的工業城市街區,失業的民眾,讓蘇格蘭對保守黨威斯敏斯特政府的厭惡持續。

20世紀60年代北海發現石油,並在70年代後持續繁榮,豐厚的油氣儲量帶來巨大的收入。蘇格蘭人一方面對當前鉅額稅款直接歸屬英國政府感到忿忿不平,一方面也對自身獨立後複製挪威模式充滿信心。所以在種種事件的誘發下,終於在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開始了。2014年9月19日,蘇格蘭獨立公投計票結果公佈,55.8%、共1877252名選民對獨立說“不”。同時英國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薩蒙德在蘇格蘭獨立公投否決獨立後宣佈辭職。



但是事情還在繼續發酵。

2017年3月31日,蘇格蘭再次向英國政府正式提交了舉行獨立公投的請求。但是迄今為止,公投還沒有進行。

斯特金領導蘇格蘭地方自治政府執政黨蘇格蘭民族黨。她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對自治議會說:

“本屆議會(2021年5月)結束任期以前,必須在英國‘脫歐’和蘇格蘭未來成為獨立歐洲國家的兩種前景之間作出選擇。”

她認為,英國退出歐洲聯盟這一世界最大貿易聯盟以後,蘇格蘭如果留在英國,面臨“邊緣化”危險,“英國本身在國際舞臺上日趨邊緣化,(脫離英國)獨立能保護蘇格蘭在歐洲的地位”。

目前,兩者的事態都在持續進行,究其最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你在得到的同時必然會失去一些其他的東西。所以看清事態,“兩害相權取其輕”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如何,蘇格蘭脫英既成事實的可能性將遠遠小於英國脫歐,但,一旦脫離,蘇格蘭謀求入歐的腳步將勢在必行,這也是部分蘇格蘭人反對脫歐、力主脫英的基礎理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