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尤氏是不是活得很辛苦?

润杨阆苑


尤氏活得很辛苦,摊上了贾珍那样贪婪又荒淫无耻的男人,还有个贾蓉那样龌龊的养子,怎么都不会过得舒心;过去女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尤氏没有。

要和大多数女人比起来,她也还是幸运的,宁国府的社会地位是被众人仰视的,那她的社会地位也就非同一般:三品威烈将军夫人的头衔也是熠熠生辉的。

能不用为吃穿用度去考虑,还有中丫环仆人服侍,这也该知足了,总归不能像现在这样去要求精神情感层面的东西,那太过奢侈,也不可能。别说她还没有家族做坚实后盾,就是王熙凤这种在贾府里叱咤风云的人物,想要苛求爱情也是不可能的。

封建礼教把女人的思想都禁锢在“七出”之中,想跳出这个圈子必将是头破血流。

尤氏在宁国府虽是当家奶奶,却没什么实权,一切都听从贾珍的。再加上娘家不行,都得依靠她过活,所以尤氏自觉在主子队伍里低人一等。否则王熙凤也不会作践她,把她揉搓成一个面团儿。

若是尤氏有自己的子女,她也不会任由贾珍胡来,用不着对他唯唯诺诺。当然,这本身也有尤氏性格上的因素,以及文化水平的薄弱,她既没有才干,也没有口齿,王熙凤眼里的她是个\t"锯了嘴的葫芦"。

六十八回《酸凤姐闹翻宁国府》,贾珍父子撺掇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这事让凤姐知道了,凭她的性格那一定会闹个人仰马翻。王熙凤虽说泼辣,但做事情头脑灵活。她先把尤二姐骗进府安置好,再设计好让张华去状告,这才来宁国府收拾贾珍他们。

结果,贾珍一看不妙偷偷溜走了,就留下尤氏背黑锅。为什么说是尤氏背黑锅呢?虽说尤二姐跟她不是一母同胞,但也是奔着她来的。但到了宁国府就是贾珍说了算,贾珍那样的好色之徒岂肯放过尤二姐。结果尤二姐打发给了贾琏,王熙凤岂能让他贾珍溜走,因此倒霉的事都算在了尤氏的头上,这是在《红楼梦》中尤氏最受气的事。

凤姐看见尤氏,照脸一口吐沫啐道:“你尤家的丫头没人要了,偷着只往贾家送……”随后她又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把尤氏揉搓成一个面团,衣服上全是眼泪鼻涕。被凤姐闹得六神无主的尤氏并无别话,只骂贾蓉:“孽障种子!和你老子做的好事!我就说不好的。”

未曾想,凤姐听到此话后,火气更大了,她哭着两手搬着尤氏的脸,紧对相问道:“你发昏了?你的嘴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说着啐了几口。

凤姐这几句话总算骂到了尤氏心坎上,尤氏也哭道:“何曾不是这样,你不信问问跟的人,我何曾不劝的,也得他们听,叫我怎么样呢!”此时的尤氏哪像是三品夫人,简直被王熙凤欺负得像个仆人,颜面扫地。

按理说,凤姐是知道尤氏为人的,也知道她是当不了家做不了主的人。凤姐想,你贾珍跑了,我也要让你府里的人都知道你干的丑事,打击尤氏就等于杀鸡给猴看。反正尤氏也是个软柿子,这不,任由凤姐把鼻子眼泪都擦在她的衣服上,还一个劲地赔礼道歉,尤氏向凤姐哭道:“怨不得妹妹生气,我只好听着罢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俗语 。凤姐见尤氏这个样子,觉得足够了,她懂得适可而止。她这么闹一出就是为了从尤氏这里得到五百两银子,凤姐的手段哪是尤氏能比得了的。

王熙凤泼辣又得宠,受她的气罢了,可就连惜春这样小小的年纪也给她气受。抄检大观园时,惜春的丫环入画因为私藏了哥哥的物品,受到了牵连。这些物品都是贾珍所赏赐的小礼物,不算什么,尤氏也认为是小事情,碍不着惜春什么事。本意是为惜春鸣不平,可是惜春豪不领情,惜春冷冷说道:

“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排上了……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了我。”

惜春的一番话,让尤氏难堪又恼怒,惜春明显是话里有话,这何尝不是尤氏厌恶的闲话?自己男人干的那些事,让她丢尽了脸,在贾府抬不起头来。小姑子这么和她说话,无疑也是怨她无能,这和王熙凤说她是"锯了嘴的葫芦"有啥区别呢?不是当事人谁又能理解尤氏在贾府过的生活和不为人知的心酸呢?


Mr卡季奇


我国有句老话“多年媳妇熬成婆”,从这句话里就可以看出,年轻的媳妇一般在婆家都是很难熬的。只有等自己成为婆婆以后,才能成为有发言权的人。

尤氏在宁府住着,上面没有公婆下面有儿媳妇秦可卿。书中写道,秦可卿在宁府管家,操心使力,尤氏只指挥调度一下即可。她只需在过年、过节、过生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去服侍贾母。

尤氏的日子过得不算辛苦。

尤氏之所以过得不算辛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很精明。

  • 惜春从小就在荣国府住着。在那个婆婆和小姑子大姑子是天的时代,嫂子是奴才,得服侍他们。比如,王熙凤就算在生病时也会服侍贾探春。惜春不在尤氏身边,不但给尤氏省去很多麻烦,而且还省掉许多烦恼。因为惜春太不好说话、不好相处。
  • 秦可卿死时尤氏装病。尤氏知道秦可卿死后贾珍必然会大操大办,所以精明的她装病了。果然,贾珍来了一个七七四十九日停灵,凡事都用最好的最贵的;贾宝玉把那些事物交给王熙凤,把王熙凤累得不轻。

  • 把继母和两个妹妹接过来,尤氏基本上什么都不管,一任它们与贾珍贾蓉贾琏胡闹;即便是贾琏要偷娶尤二姐,她也只是把眼睛一闭一言不发。后来王熙凤到宁府找她与贾蓉大闹,骂她:
“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你不告诉我去?你若告诉了我,这会子平安不了?

尤氏只把脖子一缩,任由王熙凤唾弃。反正自己输了理,还有啥可说的!

等王熙凤发泄完毕,商量把偷娶尤二姐这事怎样汇报给贾母时:

尤氏又慌了,拉凤姐讨主意如何撒谎才好。

一到正经事上,尤氏就又把脖子缩起来了。

临了带着尤二姐去见贾母:

风姐笑说:“你只别说话,等我去说。”尤氏道:“这个自然。但一有个不是,是往你身上推的。”

意思是如果贾母问责,她尤氏让王熙凤打前阵,让王熙凤担责任。

尤氏实在太会做人、太会保护自己了。

王熙凤上面有三重公婆,最上面是贾母,第二层有贾赦夫人,第三层有贾政王夫人;有三位小姑子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小叔子贾宝玉和贾环贾琮,王熙凤过的实在辛苦。

王熙凤是贾府里最辛苦的人。


十点书妆


《红楼梦》中的尤氏是宁国府贾珍的妻子,掌管着宁国府的家族内务,其权力与荣国府的王夫人相当,不过其影响力就差后者太远了,甚至于说她活得非常的累。为何如此说呢?

其一,丈夫贾珍,儿子贾蓉(不是尤氏亲生)行为不端。贾蓉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尽干见不得人的烂事,丈夫贾珍是个绝对的色鬼,不仅好色而且居然与儿媳妇秦可卿乱搞关系,简直就是无耻下流到极处。遇到这两个主,尤氏还能活得轻松吗?


其二,宁国府人多事繁,管理极为辛苦。秦可卿在世的时候,应该是她与尤氏共同管理宁国府。秦可卿死后,尤氏管理宁国府想必十分的劳心费神,而且府中情况也很复杂,王熙凤协管宁国府就看出了几处大的弊端,加上尤氏本身性格软弱,这也增添了许多的烦恼。其三,贾府的衰败是大势所趋,无论是谁也不能改变。荣国府里的王熙凤、探春尚无法扭转,宁国府中毫无管理才能的尤氏就更加没有办法了。当这样的家岂能不辛苦,故此说尤氏活得累也是中肯的。


六妙长春


《红楼梦》中的尤家三姐妹可是有故事的人,尤其是尤二姐和尤三姐,堪称红楼梦中的尤物。


一、贾珍名义之妻尤大姐,人勤心累。

这个女人话不多,犹如据了嘴的葫芦,满肚子的抱怨和不满,且无处话凄凉。

1、出力不讨好,工作繁忙,贾珍不挣气。

尤大姐嫁到宁国府以后,本想着过个清闲日子,当个贤妻良母,可宁国府上下没有几个得力的人,所以她还要照看着管理家务,虽然作者在红楼梦中没有过多的描写尤大姐的能力,但是可以想到尤大姐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尤大姐持家,是宁国府里的楷模,可偏偏这个丈夫贾珍不争气,不务正业,整日闲情逸致,无所事事,喝酒赌博,花钱如流水。

有这样一个丈夫,尤大姐心里再不满,有多大的怨恨都不能发泄,因为她就是标准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多事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



2、母因子贵,可儿子也不成才,心烦。

尤大姐为母则刚,为宁国府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贾蓉,可作为宁国府的少爷依然是不学无术,胸无治家之策,手无缚鸡之力,而尤大姐也不是什么文化之人,加上贾珍的花天酒地,好好的一个孩子被他们夫妻两个耽误了。

这也是尤大姐比较烦心的一个事,人家荣国府贾珠如此优秀,贾宝玉何等传奇,偏偏自己的这个儿子,向王熙凤借个东西都要弯头折腰,实在是没有多大的出息。

有其父必有其子,贾珍一看没出息就没出息,自己现在是宁国府的当家的,世袭爵位,养个儿子什么有问题,先给娶个媳妇再说,这样秦可卿就进了宁国府。


3、儿媳能力强,除了治家还和自己争夺一个人,让尤大姐心里很难过。

秦可卿的美丽是有目共睹,这里就不多说了,贾珍是什么样的人,所有的读者都知道,就这样阴差阳错,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

这样的事发生在宁国府,红楼梦作者感觉这不符合伦理道德,也有悖常理,最后删掉了淫丧天香楼的故事,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但是这一细节一直成为了众人想入非非的秘。

如果真有此事,尤大姐的辛酸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此事,尤大姐也是闷闷不乐,因为秦可卿的判词中情海情天必主淫,难免会有些不尽人意,自己那个宝贝儿子贾蓉驾驭不了秦可卿,作母亲的岂能不为儿子考虑。


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尤二姐。

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姐妹,是尤大姐继母所生,就这样沾亲带故的进入了宁国府。

尤二姐长得很迷人,而且是个有故事的人,是个有夫之妇,还拖泥带水,屁股没有擦干净,来到了宁国府命运就不由自己了。

贾珍当然垂涎三尺,贾蓉也是暗中作梗,父子俩协同作案,将尤二姐和贾莲撮合在一起,贾琏这个人不嫌弃,这时候和曹操有一拼,倒喜欢有夫之妇,当然贾琏在选择女人上也没多少品位,只要有就行,所以他不介意多姑娘。

这事尤大姐也反对,尤三姐也不愿意,可爱情来了谁挡得住,贾琏甚至想把她纳妾,王熙凤得知后大闹宁国府,责怪尤大姐无能,苦不堪言,形势相当严峻,最后宁国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将此事了结。

耳后王熙凤假装同意,暗中布局,趁贾琏不在将尤二姐和她的孩子杀害,当然用的招数是算计。

三、冲动的惩罚,尤三姐命丧“爱情剑”。

尤三姐长的婀娜多姿,却有自己的爱情和追求,行为有些浪荡,语言有些不堪入耳,但是贾珍贾莲这些没有占得任何便宜

,尤三姐就这样保全了爱情,且走向了自杀。

柳湘莲也是个花花公子,但他对尤三姐一往情深,并且给他送下来定情之物――“爱情剑”,就这样尤三姐梅花有主了,静静等候柳公子的佳音。

可是柳湘莲这个家伙不去考察,听信他人谣言,感觉尤三姐是一个不明不白的人,理由却是宁国府只有那两个狮子是清白的,提出了退婚,这样的事让尤三姐听见了,尤三姐伤心加绝望,一气之下,和柳湘莲说了一声拜拜,永不相见,用这把爱情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束语

尤家三姐妹是三朵金花,采花的人都是色鬼淫贼,让这三个女人的命运何其悲惨,最后落得大地片白茫茫真干净。


黑白文章泽渊诗


尤氐是宁国府贾珍的正妻,根据书的描写,尤氏做人中规中距,为人处事总体上还是不错,至于在宁府是否过的窝囊,书中没有明写,但应该心情不是很舒畅,假如她的儿媳秦可卿真的和公公贾中暗中有一腿,尤氏不应该不知道,这应该是令人很窝心的事,但秦氏葬礼可以看出倪端,秦可卿患病年余去逝后,其夫贾蓉并未见很悲痛,表现的象没事人似的,此时作为公公的贾珍则呼天抢地,悲痛万分,要倾其所有,厚葬秦氏,表现的很是反常,而身为婆婆的尤氏此则推有胃疾,躲在了一旁,说明尤氏对早就对贾珍秦氏之乱伦相当不满,只不过不敢反抗罢了,应该说这一段时间,尤氏是很不畅快的。就尤氏个人人品来说,人品还是不错的,其在宁府也算当家人,未见其虐待过下人,而且尤氏比较同情弱者,贾母给凤辣子过生日,由尤氏操办,尤氏见凤辣子作弊,很是不满,就顺势把赵姨娘周姨娘,平儿,鸳鸯等人的银子也退了,对于平儿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的夹缝中生存,尤氏也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智风林


你好,我是国风

贾珍的老婆尤氏是个心很大的女人!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明知道自己的老公公然和两个妹妹乱搞,他都可以不在乎的程度!大到明知道自己的老公同很多女人有男女关系都可以不屑一顾!

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家族里,头上不带点绿都不是贾家的人。在这样的一个家族里,身份地位比起实质的关系和情感更为重要。所以尤氏只要保证自己宁国府第一夫人的地位,其他的她根本不在乎!

她也在乎不起来,贾珍不比贾琏,贾珍正经的继承了宁国公的爵位。宁府他是老大。尤氏如果和王熙凤闹贾莲一样。她的地位肯定就不保了,因为王熙凤至少娘家很厉害,尤氏的娘家什么也不是。她只能兢兢业业地活着,根本不敢炸刺!

对一个向往爱情的女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也许很辛苦。但是对于一个享受权利和欲望的女人来说,应该权力和欲望给她带来的快感更大,爱情对她来说可有可无!他根本感觉不到缺乏爱情给她带来的伤害!(也许曾经感到过,但最终麻木了,妥协于当下的生活)


国风1974


反复阅读《红楼梦》前八十回内容,反复琢磨,那些花团锦簇、光鲜明艳的贾府女子,过着富贵、热闹的日子,没有穷人的衣食之忧,就是幸福?细细算来,从婆婆到媳妇再到孙媳妇,哪一个拥有可心、满意的婚姻生活?更有那无儿无女,非原配又非小妾的尴尬身份,被人冷眼相待,上下人不尊重,做下的事情让今人看来,苦笑不得!

邢夫人,是贾母长子贾赦的填房,没有子女。在娘家时,是老大,把家私看得很紧。嫁到贾府后,娘家的弟弟靠她照顾,两个妹妹,一个嫁的不好,另一个老大了,还没嫁。贾赦是长子,邢夫人也算的长媳,因出身低,无子女,又愚弱,不被婆婆贾母看重。

四十六回中,王熙凤说邢夫人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一经她的手,便克扣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

一次,贾赦看上了贾母的丫鬟鸳鸯,让邢夫人出面给贾母要去。邢夫人不敢得罪老爷,就告诉了自己的儿媳妇王熙凤,让她帮忙到贾母那里讨鸳鸯。这贾赦为了色,真真是连脸都不要了,让太太给自己帮忙讨小老婆,连儿媳都动用了。邢夫人也奇葩,就愿意帮这个忙,而且,她认为,对鸳鸯来说,这是件好事,谁愿意做丫鬟,不愿做半个主子。于是,邢夫人火急火燎找鸳鸯,自己来说媒……

贾母对这个长子,也是失望,上了年纪,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不好好做官,不保养身子,成日和小老婆喝酒寻乐。鸳鸯,是贾母最信任的丫鬟,她本人哭着闹着,顶着贾赦、哥嫂的威逼也不嫁,贾母自然也就随了鸳鸯,把儿媳邢夫人那叫一顿好说,自家的老爷,年龄大了,还由着性子闹,作为媳妇,也不知规劝,难道他让跳水,作为媳妇也要跳水不成……贾母的话,说得邢夫人脸白一阵,红一阵,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那个窘呀,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才好…

(秦可卿)

尤氏,宁国府贾珍的继室,可能是贾珍原配死后娶进门,也可能是在原配死后作为侧室扶正的,跟随贾珍后,没有生一男半女。娘家有两个妹妹,尤二姐和尤三姐,长得体态婀娜,风流模样,但和尤氏没有血缘关系,那是尤老娘嫁给尤家时带的拖油瓶。

贾珍,贾敬之子,贾敬喜好炼丹,世事不问,因此上儿子贾珍疏于调教,无拘无束,行为放纵。贾珍房内已有一妻二妾,还垂涎儿媳秦可卿,二人艳事其实早已是宁府中人人皆知的事,只是作为正妻尤氏,不能阻挡,不能声张,睁只眼闭只眼任其胡作非为。后来,焦大醉骂贾珍爬灰,秦可卿又羞又气,病了,公公贾珍仍不放过,二人天香楼淫乱,被丫鬟撞见……秦可卿病情加重,死了。贾珍哭成了泪人,如丧考妣,竟不能行走,需依赖拐杖。贾珍又给秦可卿定制了老亲王以前预定的棺材,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又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给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哪是给儿子捐官,分明是给媳妇捐个龙禁尉夫人)而面对这一切,尤氏是不反对的,或者说,她没资格反对。

这场公公贾珍给儿媳办的丧礼,及尽奢华,秦可卿以五品龙禁尉夫人的名义下葬,风光无限。可这场闹剧,贾府何人不知何人不晓,作为尤氏,能如何?装个病,避开嫌,眼不见心不烦。

秦可卿死了,贾珍的花心变本加厉,奔四的人啊,一天也不能消停。父亲热孝期间,贾珍携带子侄,聚众赌博嫖娼,淫秽不堪。贾珍面对妻妹,淫心再起,撩拨挑逗,打情骂俏,竟不避人……玩腻了尤二姐,又转手送给堂弟贾琏,转过头,又打起了尤三姐的主意……这一切肮脏龌龊的事情,尤氏不但清楚,而且还帮忙,帮忙把自己的妹妹尤二姐嫁给贾琏。后来王熙凤知道了,大闹宁国府,尤氏诚惶诚恐,回话赔不是,还要倒贴银两……

少时看这些故事,不免觉得邢夫人、尤氏二人太过愚蠢懦弱,一个忙活着给丈夫找小妾,一个眼看着丈夫和儿媳、自己的妹妹鬼混,装聋作哑。后来,随着知识面的拓宽,阅历的丰富,认识上还是有了改变。固然有怒其不争,但更多的还是哀其不幸!

我们来看清朝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多妾制(男尊女卑的婚姻制度,女子能阻挡的了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愿意不愿意,只要父母长辈愿意就行);门当户对(豪门配富贵,才能做正妻,才会被人家尊敬)……邢夫人、尤氏,那样的女子,虽然有幸填了正房,但卑微的出身,等级制度的森严,仍旧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再看清朝的离婚制度——“七出”,何为“七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女子凡犯有这七个中的一个,男子便可以一封休书将女子休掉。

邢夫人、尤氏皆无子女,估计,丈夫没有休掉自己,心里都感恩不尽了,还敢阻拦丈夫找小妾、玩女人?纵然有胆反抗一下,也得有王熙凤那样的家庭背景给撑腰啊,否则,一个嫉妒的罪名出来,还不照样休了。不敢得罪人,和别人犯口舌,毕竟不像赵姨娘,和别人骂了、闹了,还有一双儿女,贾政也常常留宿在那,有靠山吗。丈夫即使花心,再混帐,只要不离婚,自己还是有碗饭吃,有房子住的,否则,吃在哪里?住在哪里?娘家的一家老小靠谁呢?凡此种种,让邢夫人、尤氏敢不服从自己的丈夫吗?







津豫家庭生活


尤氏在宁国府毫无疑问很辛苦,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她没有一个给力的娘家。

1.尤氏之所以是继室,与出身有关。贾珍的原配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肯定是与四大家族不相上下的出身,原配死了,挑选继室条件就没那么严了。

尤氏的娘家情况书中没提太多,从尤老娘二姐三姐的日常行事看得出来,尤家的经济情况不算太好。红楼梦里与尤氏情况类似的还有一个邢夫人,两人一样娘家不给力,结婚后没子女,邢大舅酒后骂邢夫人说,她结婚时带走了邢家大部分财产,实则是酒后胡言,算不得数,即便是真的,那一点嫁妆与荣国府比起来,也可以忽略。尤氏也是如此。

2.尤氏在宁国府立不起来,与出身有关。首先老公贾珍不务正业,寻花问柳,夫妻感情好不到哪儿去;其次不是亲生的儿子贾蓉已经大了,尤氏自己没个亲生子女,很尴尬,与贾蓉亲近不起来,但将来还要依靠贾蓉;最重要的,没有给力的娘家,不能像王熙凤那样娘家“地缝子扫扫就够贾家用了”,只能依附宁国府没感情的老公和不一定能指望的继子。

3.因此,尤氏出场,对周边人总是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讨好,即使是爬灰的儿媳妇秦可卿,尤氏在外人面前,也不得不维护;因此,对于贾珍父子染指两个妹妹,她只能装作不知;因此,腰杆子硬的凤姐见了尤氏,总有若有若无的嘲弄,到后来尤二姐事发,凤姐拿尤氏作筏子,把尤氏骂个狗血喷头,何尝不冤?

尤氏很辛苦,但是尤氏不同于时不时出损招邢夫人,因此,整个贾府对尤氏的风评还不错。





布妈生活魔方


红楼梦里的女人没有谁活得很容易,尤氏更不例外。

首先没有自己亲生孩子,人生本就缺少一份希望和寄托。

其次,老公贾珍和儿子(前妻所生)不省心,皆为为好色之徒,与尤氏姐妹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贾珍甚至与儿媳乱伦

再次尤氏性格软弱,虽独自掌管着宁国府的内务,但是却不如邢夫人、王夫人那样有地位有威严,但却也没有办法。这点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就能发现宁国府的管理之松散,尤氏压力很大不想便知。

所以说,尤氏活得很辛苦,身处高位,却不敢怒不敢言,只有无可奈何。


燕麦的生活日记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只想把一个真实的社会描写出来,让后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就像《清明上河图》一样,越真实便越深刻。我认为,曹雪芹首先就是一丹青高手,能画上人们心灵上的东西。脂砚斋说,《红楼梦》是野史,就是说,正史里读不出的东西,《红楼梦》里可以读出。尤氏,珍大奶奶,按理说也是一诰命夫人,地位不低,但是,她存在感却不高。这与她身家背景有关系,首先,她是填房,其次,娘家已经沒落,尤老娘带尤二姐尤三姐来投。加之贾珍又是一个任性之人,沒有自律性,尤氏的话根本不管用。其实,尤氏的本事不比凤姐差,为什么反而找凤姐来协理宁国府?说明尤氏沒有凤姐那样的后台。既然如此,尤氏只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成了一个沒主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