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分蘖不足,可以施加尿素吗?

彝州老赵


水稻分蘖不足肯定会影响到最终产量的形成,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解,水稻产量构成的四个关键要素,总体田间生产量=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结实率,和粒重。所以在单位面积穗数不足,在没有其补救措施的情况下,田间生产总量下降是必然的。如何补救,如题所问。



水稻分蘖不足,施尿素可以吗?

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家田里水稻分蘖不足的原因,是土壤肥力条件差,栽插过深,或是苗质弱造成植伤返青慢,分蘖时间短,还是返青后长期大水淹灌。造成营养生长末期田间生长量不足。

一般来讲,田间生长量不足或长势弱的情况下,是可以根据全年施用氮肥的总量,以及田块的肥力条和土壤性质,来确定合理施用一定量比的氮素肥料来进行调节营养生长周期养分供需矛盾。一般采用叶面喷施,和田间补施肥料进行调节。如,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硫酸铵,氯化铵,脲铵,尿素等氮肥。

根据问题中心点,我们此时的重点还是要考虑到,品种的自身特性问题。分蘖能力与否,如果是大穗型分蘖力中等品种。9*4栽插规格,在分蘖临界阶段,每平方米单位面积达到300~350株,此时没有必要施肥调节,可以考虑叶片喷施,或在谷穗第一基原苞分化期,根据肥力条件,及田间长势施用促穗肥,攻大穗。土壤肥力条件好,基肥足,可不施,或少施。或在颖花分化期施用促花保花肥,增加颖花数量,增加每穗粒数。施肥量占氮肥总的10~20%可根据田间长势适当调整。每公顷加入50公斤氯化钾。壮秆,增强抗倒伏能力,以此提高穗肥的利用率。



总体来讲,分蘖末期,田间生长量不足,不建议施用尿素来进行调节。

原因一,尿素做为高含量优质氮肥,肥效期长,见效慢。反应迟,一般正常温度条件下,肥效需在一个叶龄期才能达到高峰值。持效长。所以此时田间施用调节肥补施尿素易生成无效果穗。或造成贪青晚熟。二是,氮素积累过多,叶片嫩且浓绿,肥大,早晨带露珠大披垂,中午小披垂,田间密闭,通风透光性差,易感病害。且光合效率差,前期干物质积累能力减弱,积累量少。是必要影响中后期叶片的光合产物的生产能力。因此,导致水稻田间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双降即没产量又没品质。为啥水稻后期灌浆速度慢,结实率低饱满度差,米率低。多半与此有关。

所以,根据以上总总,水稻分蘖末期田间生长量不足,可适当补施速效氮肥,加中微量元素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脲铵等速效氮肥。及硅,钙,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理由,一是含氮量低,肥效反应快,持效短,利用率高。二是营养均衡,安全性高,脱肥快,田间长势及叶片氮素水平适中,有利于前期干物质积累,和中后期叶光合产物的生产能力。实践证明低含量的速效氮肥做调节肥,施用效果要优于尿素。有易于把控田间长势。安全性高。

以上浅析,对此您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您一同探讨交流。


神农35


水稻分蘖不足,在“晒田”前10天可以追施一次氮肥,每亩追肥尿素10公斤。水稻分蘖不足,难封行,有可能是多舯原因造成的。如果稻田不缺氮肥,最好不要追施氮肥,防止贪青迟熟。


水稻分蘖不足,有可能是病虫害造成的,因此,在水稻分蘖期要加强纹枯病、叶枯病、青枯病防治。用杀菌剂稻瘟灵、叶枯净、三环唑、井冈霉素、春雷霉素、戊唑醇兑水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晒田”前半个月追施尿素10公斤/亩。

高温热害也有可能影响水稻分蘖。水稻生长适合温度在25°C——35°C,当水稻田环境温度超过37°C时,对水稻生长产生危害,因此,水稻分蘖期,要抽水灌溉,降低田间温度,促进水稻分蘖封行。打水稻除草剂也有可能造成水稻药害,在打水稻除草剂时要添加安全剂,喷雾前后都可以追施氮肥,防止药害,促进水稻恢复正常生长和分蘖。氮肥一般都在水稻封行前施用。

水稻分蘖不旺,还可以追施磷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在水稻“晒田”前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或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5公斤。也可叶面98%喷雾磷酸二氢钾300克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晒田”,促进水稻有效分蘖,“晒田”也是促进水稻有效分蘖的一种有效办法。

水稻分蘖不旺,如果要施用氮肥,一定要早,在“晒田”前20天左右进行,水稻“晒田”后不能再追施尿素了,水稻“晒田”后,停止分蘖了,生长上转到孕穗期和抽穗期,施用氮肥水稻也不会分蘖,即使分蘖也是无效分蘖,不会孕穗、抽穗。水稻种植氮肥施用过多,会旺长、贪青、迟熟、倒伏。

水稻分蘖期是可以使用氮肥的,但到“晒田”期是严禁使用氮肥的。如果到了“晒田”期水稻分蘖不足,只能在千粒重、穗粒重上来弥补分蘖不足,可使用磷钾肥做为穗肥追施,叶面喷雾磷酸二氢钾、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锌、氨基酸、硼酸等来增加穗粒重、千粒重。

水稻分蘖不旺,要早采取措施。要在分蘖期解决分蘖不旺的问题,到了中后期水稻分蘖不旺、不足,是很难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的,尤其是想用氮肥来促进水稻二次分蘖的办法是不可取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人专业种植水稻30年,有点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评论交流,提出宝贵经验技术!

长江老农


答,水稻分蔸不足是可以加补追肥。但耍看长势如何,严重不足封不起行的,每亩可十斤尿素,或复合肥,一般不严重只是有些亮行的,只可五斤左右。如施多过量使秧苗疯长造成孕穗期过期,又会发生稻瘟病‘,纹枯病,一连串的环节影响,造成颗粒无收的。

以上所说的都是我的实话,得出的经验。


吳玉香


如果发现水稻分蘖不足,就证明你的水稻已进入分蘖后期或者是分蘖结束,这个时候是不宜过多追施尿素的

如果这个时候你在过多追施尿素,得出的结果是,不但不会增加有效分蘖,反而会使你的水稻进入快速的叶片徒长期,会让你的水稻直株发生头重脚轻的现象

下面三姐说一下,哪个时间段才是是追施分蘖肥的最佳时期


水稻插秧的最佳叶龄是三叶一心时期,插秧5天左右是缓苗结段,插秧一周左右水稻长出新叶,一周以后普遍达到四叶一心,这时应该迅速的追施返青肥,每亩地可追尿素10至15斤,帮助稻苗快速的返青生长

三姐所住的地方属于当地第二积温带下线第三积温带上限,我们种的水稻品种70%以上都是11片叶,11片叶的水稻分蘖最佳时期,是从第6片叶开始逐步分蘖

分蘖肥的最佳追肥时期

水稻从第四叶至第六叶这个时间,也就是距离追返青肥一周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十天,就普遍长到第6叶.这个时间段水稻开始自然有效分蘖

第一次的施肥是返青肥,相隔一周以后,水稻正式进入6叶一心时,快速追施分蘖肥,这个时候才是水稻大量需要氮肥的时间

分蘖肥可按照每亩用尿素20斤右,如果发现稻苗长势发黄,每亩可按照五斤磷肥和尿素掺到一起施到地里效果更佳

水稻分蘖期水层和追肥的管理

要想达到水稻高产,水稻分蘖期的管理很关键,最好的方法是尽早促使水稻有效分蘖

正常的水稻每单棵可以有效分成4至5颗,那么我们插苗每组都是7至10棵左右,那就是每株水稻总的棵数都会达到30棵至40棵

分蘖期间必须保证潜水层管理,让充足的阳光照射到每一颗水稻的根部,让水稻苗具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又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想不分蘖都难

第三次施肥是孕穗肥

孕穗肥也一定要早施,最好的时期是9至10个叶期间,因为从追肥到初见效果要经过2至3天的过渡期,所以如何掌握施孕穗肥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自己追孕穗肥的配比是,每亩地十斤硝酸氨外加十斤硫酸钾肥,追硝酸铵的目的是,硝酸铵见效更快,肥效期比尿素短,不给秋后贪青晚熟留隐患

追硫酸钾的目的是。让水稻莊杆,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加水稻的饱满度和千粒重

总之,如果发现水稻分蘖少,不要采取增加追施尿素,那样会让水稻增加无效分蘖

最好的管理办法是潜水,或者增加晒田次数,让水稻分蘖比较少的情况下荘杆,孕大穗,使每一棵水稻都能达到籽粒均匀饱满,有可能我们产量略差,但是出米率上去了,也同样会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是农家三姐,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管理方式,我希望能帮助到这位题主朋友,更希望这位朋友能按照自己地里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管理措施。


三姐118农家三姐


水稻分蘖不足时不宜过多施用氮肥,施用过多氮肥只能使秧苗上部生长过旺,而根部却没有明显增长,造成稻株头重脚轻、无效分蘖增多,增加瘪粒,对水稻的增产增收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氮肥施量过多,造成稻株上部过于浓密,下部过于荫蔽,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和场所,对水稻的生长极为不利。


氮肥施量过多,造成水稻大量硝态氮聚集,水稻中毒,水稻下部叶片枯黄死亡,根系衰弱,无效分蘖的茎杆会发生倒伏,造成水稻减产。

水稻分蘖不足可适当进行晾田,让氧气能进入土壤,让水稻根系充分吸收氧分,能向土壤深层发展,以便于根系更好地吸收营养,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


为了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可在水稻分蘖之前,增施适量磷肥、钾肥和农家有机肥。


农事小记


水稻分蘖期是确定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管理技术的重点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苗、壮苗。前期以“促”为主,促进前期有效分蘖增多;分蘖后期以“控”为主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确保穗多粒大。一、早施、适施分蘖肥

在返青至分蘖期间施用的分蘖肥规律:一是要早,一般是在插后3~7天完成,为促进早分蘖,确保提高成穗率;二是要适量,对较好的田一般亩施硫酸铵7.5~10公斤或尿素4~5公斤,瘦田亩施硫酸铵10~12.5公斤或尿素5~6公斤。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差的地方多施。这样全田长势才能达到基本一致。水稻进入分蘖期后,生长速度增快,如果偏迟施用分蘖肥,用量又偏多,会导致大量无效蘖增加、叶片披露、过早封行,因透光通风差,使得茎叶柔软。品种的抗倒能力是水稻植株基部节间的生长情况所决定的,而分蘖期正是生长的最佳时期。在分蘖盛期氮肥过多,导致植株基部节间过长,茎秆壁变薄,植株高度增加,降低了抗倒力,抽穗以后遇雨又刮大风,往往易造成倒伏。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浅水。二、科学管水、浅水勤灌、适当晒田移栽成活期应保持田间水层3-4厘米,使田间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保温...


绿源农牧场


穗多、穗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虽然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才能够成穗。因此提高水稻产量,不仅要在“促蘖”上下功夫,关键是要在促进水稻“早蘖”上下功夫。 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不仅仅只是肥料,还与秧苗质量、水量管理等有关系。以下是关于如何提高水稻分蘖率的措施:

1、选用健壮秧苗。最好是选择旱育的适龄壮秧,这样的秧苗株型矮健、根系发达粗壮、吸收力与抗逆性强,抛栽或插入水田后,发根迅速,能够很快返青生长,分蘖早、成穗率高,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施足氮肥、增施磷钾肥。在施肥上,除了施足氮肥外,磷钾肥必不可少。磷肥对促进水稻早期分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水稻分蘖期若磷肥供应充足,则分蘖早而多;否则,水稻容易出现僵苗。钾肥则对增强水稻抗逆能力,防止水稻颖花退化,提高水稻结实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必须在保证氮肥供应基础上坚持平衡施肥,特别是在缺少磷、钾的田块,在底肥中应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3、早插、浅插 。 秧苗适时早插,可增加吸收面积,改善通风透光,延长营养生长期,进而促进水稻早发分蘖、多发分蘖,形成大穗、提高产量。秧苗浅插,表土层通气良好,泥温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插秧过深,会使分蘖时间延迟、分蘖位提升,有效分蘖减少。因此,要增加有效分蘖,插秧应尽量做到早插、浅插,如果是旱育秧,最好实施抛栽,以促进水稻早发、多发低位分蘖。切忌秧苗在秧田滞留时间过长,栽插过深。

4、浅水勤灌。温度是影响水稻早期分蘖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稻秧苗前期早发分蘖、形成大蘖。因此水稻插秧返青后,应尽量做到浅水勤灌,除低温阴雨天气或寒冷的夜间需灌深水外,晴天田间保持3厘米左右水层即可,以提高水温、泥温,促秧苗早发分蘖,多发低位大蘖。如果长期灌深水,会使秧苗分蘖迟发、分蘖节位抬高,不仅有效分蘖减少,稻穗也会变小。

5、早追促蘖肥。分蘖肥必须适当早追,确保分蘖时养分充足,能够早发快长。具体追肥时间在水稻根系恢复生长、植株返青后(移栽后7--10天)进行,具体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底肥用量、秧苗长势灵活确定,一般每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地力差、底肥少,秧苗长势偏弱的田块可酌情增加用量。如果追肥偏迟、过多,虽秧苗生长旺盛、分蘖较多,但大多数是无效分蘖,虽然中期有漂亮的长相,后期却无好的收成。

6、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能够疏松土壤、提高泥温、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间有毒物质,促进水稻秧苗根系发育,同时还能消除杂草,防止杂草与秧苗争夺养分,因而对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也十分重要。中耕一般进行1—2次,第一次在追施分蘖肥后进行,第二次视苗期长势在第一次中耕后7—8天进行。


若惜请真诚635


尿素中的主要成份是氮元素为主,水稻田中施用过多的尿素会造成水稻生长过旺,俗称伤苗。水稻分蘖不足因为缺少磷肥和钾肥,所以应适量施用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有条件的也可用农家肥。


寻梦大自然


最好是不建议使用,穗多、穗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虽然水稻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蘖才是“有效分蘖”,才能够成穗。因此提高水稻产量,不仅要在“促蘖”上下功夫,关键是要在促进水稻“早蘖”上下功夫。 增加水稻分蘖的措施,不仅仅只是肥料,还与秧苗质量、水量管理等有关系。以下是关于如何提高水稻分蘖率的措施:

  1、选用健壮秧苗。最好是选择旱育的适龄壮秧,这样的秧苗株型矮健、根系发达粗壮、吸收力与抗逆性强,抛栽或插入水田后,发根迅速,能够很快返青生长,分蘖早、成穗率高,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施足氮肥、增施磷钾肥。在施肥上,除了施足氮肥外,磷钾肥必不可少。磷肥对促进水稻早期分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水稻分蘖期若磷肥供应充足,则分蘖早而多;否则,水稻容易出现僵苗。钾肥则对增强水稻抗逆能力,防止水稻颖花退化,提高水稻结实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加水稻有效分蘖,必须在保证氮肥供应基础上坚持平衡施肥,特别是在缺少磷、钾的田块,在底肥中应增施磷、钾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40—5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3、早插、浅插 。 秧苗适时早插,可增加吸收面积,改善通风透光,延长营养生长期,进而促进水稻早发分蘖、多发分蘖,形成大穗、提高产量。秧苗浅插,表土层通气良好,泥温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插秧过深,会使分蘖时间延迟、分蘖位提升,有效分蘖减少。因此,要增加有效分蘖,插秧应尽量做到早插、浅插,如果是旱育秧,最好实施抛栽,以促进水稻早发、多发低位分蘖。切忌秧苗在秧田滞留时间过长,栽插过深。

  4、浅水勤灌。温度是影响水稻早期分蘖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水稻秧苗前期早发分蘖、形成大蘖。因此水稻插秧返青后,应尽量做到浅水勤灌,除低温阴雨天气或寒冷的夜间需灌深水外,晴天田间保持3厘米左右水层即可,以提高水温、泥温,促秧苗早发分蘖,多发低位大蘖。如果长期灌深水,会使秧苗分蘖迟发、分蘖节位抬高,不仅有效分蘖减少,稻穗也会变小。

  5、早追促蘖肥。分蘖肥必须适当早追,确保分蘖时养分充足,能够早发快长。具体追肥时间在水稻根系恢复生长、植株返青后(移栽后7--10天)进行,具体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底肥用量、秧苗长势灵活确定,一般每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地力差、底肥少,秧苗长势偏弱的田块可酌情增加用量。如果追肥偏迟、过多,虽秧苗生长旺盛、分蘖较多,但大多数是无效分蘖,虽然中期有漂亮的长相,后期却无好的收成。

  6、及时中耕除草。中耕能够疏松土壤、提高泥温、加速肥料分解、排除田间有毒物质,促进水稻秧苗根系发育,同时还能消除杂草,防止杂草与秧苗争夺养分,因而对促进水稻前期分蘖也十分重要。中耕一般进行1—2次,第一次在追施分蘖肥后进行,第二次视苗期长势在第一次中耕后7—8天进行。


农人阿桥


个人认为农家肥会比较好一些,对土地环境好,肥效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