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统计数据缺猪不只是现在!在未来的几年里会属于"常在军”

点击上方关注按钮,关注【金猪飞翔】,私聊我“咨询猪病”,“预防治疗”或“饲养管理”“在”,获取免费养殖技术指导,聊管理,谈养殖,论行情,“助”你养殖无忧

最近,有养猪朋友算了一笔账,得出了2019年~2021年有猪就有钱的结论。


据专家统计数据缺猪不只是现在!在未来的几年里会属于


具体算法是:

  1、非瘟继续困扰中国养猪业,恐惧和疫情导致存栏继续走低。

  2、倒下的规模场,无一例外的都在从事种猪销售。这些场倒下了,种猪从哪里来?最主要的是缺了原种!

  祖代原种培育(6个月+4个月)——原种(9个月)+(4个月)——父母代纯种(9个月+4个月)——二元母猪(9个月+4个月)——育肥上市(6个月)

  总计:55个月/12=4年7个月

  缩短第二步:42个月/12=3年6个月

  缩短第二第三步加上回交/三元猪做母猪:29个月/12=2年5个月

  即使非瘟稳定,生猪存栏恢复最快也要2年零5个月,也就是高峰至少两年半,如果非瘟不稳定,还将有更大变数。

  数据显示:3月初到3月中旬,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从12.1元/公斤,涨至15.4元/公斤,上涨3.3元/公斤,涨幅达到27.3%。在消费淡季,短短十几天猪价出现如此涨幅,历史罕见。

东北地区年前曾出现3.4元/斤-5元/斤的猪价,如今已普遍超过7元/斤,翻了不止一番。根据对生猪养殖成本收益的监测,东北地区养殖场(户)年前出栏一头商品猪只能卖800多元,现在好的可以卖到1800多元,以前卖一头商品猪亏损600多元,现在淡季都有300多元的纯利润。

  产区价格的飙升意味着猪只的骤减,同时也意味着屠宰与养猪户之间关系的转变。

这几年,经常会听到屠宰企业刻意压价的传闻,不论真假,与屠宰企业相比,养殖场(户)市场谈判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时候缺少市场话语权。过去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市场猪源紧缺的时候,屠宰企业之间的竞争,都会使得他们主动去缓和与养殖场(户)之间的关系。

  近期,有生猪经纪人和猪贩子反映,屠宰企业与养殖场(户)之间关系又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因市场商品猪数量不多,屠宰企业为保证屠宰数量,已经开始主动和养殖场(户)接触,并接受部分养殖场(户)的讨价还价。

“确诊”猪少了,养殖户的话语权也增强了,下半年,有可能是养殖户“翻身做主人”了。

需要提醒广大养殖场(户),猪价涨了,也一定保持冷静,不要因为价格上涨就忘记了非洲猪瘟疫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剩者为王,做好生物安全,保护好基础产能,落袋为安”。

以上分享可供参考, 养殖路上有朋友 ,想获取更多的养猪知识、和具体的治疗方案可以点击“金猪飞翔”关注我、私信我

点我咨询

如果您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加微信好友,在上方评论“点我咨询”或私信我“咨询猪病”,“预防治疗”或“饲养管理”回复“在”将免费为您带来技术指导,让您养殖更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