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長壽祕訣:5個好習慣,每天堅持做,長壽離你更近!5個好習慣具體指什麼?

養生百事通


在你步入50歲以後,器官的各項功能會有所下降,如果再不注意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那麼,很容易就會加速身體的衰老。

年過50以後,若還有這4個習慣,趁早改,小心疾病找上門

1、長期吸菸

經常吸菸的人,若50歲以後還不戒菸,患上肺癌的幾率會大大增加。肺癌的發生與吸菸的煙齡有關。

研究發現,吸菸史在20年以上屬於重度吸菸者,得肺癌概率比不吸菸的人高出5.7倍。

除了肺癌之外,過了50歲以後還不戒菸的話,口腔癌、食道癌、胰腺癌、腎癌等這些癌症的發生幾率都會升高,又怎麼能長壽呢。

2、經常酗酒

少量飲酒可能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還有一定的益處。

但是,長期酗酒的話,很有可能患上肝臟疾病,人體攝入的酒精是需要肝臟來進行代謝的,這個過程會導致肝細胞受損,使得肝臟纖維化。

因為經常酗酒會導致酒精成癮,攝入的酒精含量也會很大,這就會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出現,嚴重會導致肝硬化。

3、經常熬夜

年輕的時候熬夜可能不覺得有什麼,睡一覺就恢復了,可過了50歲以後,還經常熬夜的話,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很多的疾病也會找上門來。

因為經常熬夜會導致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生物鐘也會出現紊亂,這就會造成身體免疫系統下降,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患上疾病。

而且過了50歲後經常熬夜,血壓和心率都會出現異常狀態,中風的風險會增加5%,心肌梗死風險增加23%。

4、暴飲暴食

如果過了50歲以後,吃飯的習慣還暴飲暴食,很容易患上胰腺疾病。

因為長期暴飲暴食會讓腸胃系統負擔加重,不得已加班加點的工作,很容易出現腸胃疾病。

而且胰腺系統也會大量分泌胰液來幫助身體代謝,就會造成胰腺管壓力增大,以至於腺泡破裂,出現急性胰腺炎。

進入了生命高危期後,做到"4慢,3勤",長壽或與你有緣

"4慢"

1、慢慢起床

研究顯示:6點-10點之間,是心腦血管"爆發"時間段。相比其他時間段,疾病的發作率高出40%。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早上起床之後,容易使人體的血壓迅速飆升,更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

因此早起時,應該在床上平躺5分鐘,然後用胳膊支撐自己的身體,慢慢坐起來,不要猛然起身。

另外,起床後也不要立即進行劇烈的運動。

2、早餐慢吃

老話說:早餐吃的是"黃金"。一上午的營養和熱量,就需要早餐所吃的東西來供應。

因為大腦和身體在早晨最為活躍,所以需要充足的營養。

人在45歲以後,腸胃功能逐漸下降,進食太快,也會影響胃的消化,而且對脾胃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幫助。

細嚼慢嚥,能促使腸胃充分吸收食物的營養物質,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

3、入廁"慢"

早起後,入廁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做的事情,特別是上"大號"的時候。因為早上5到7點鐘是大腸經活動的時間,這個時間排便有助於腸道的蠕動,排出體內堆積一夜的毒素。

在蹲"大號"的時候時候,以3到5分鐘為最佳,因為在排便的時候,肛門附近的血液循環會加快,如果時間過長,血液就會肛周淤積,尤其要警惕痔瘡的出現。

因此,在排便的時候,不要有任何雜念,或者是玩手機、看報等行為。

4、慢慢喝

早起一杯溫水,滋潤腸道,促進排便,還補充水分,稀釋血液,避免血液粘稠的出現。

早起喝水不宜過快,因為當水分快速進入人體,直接在胃腸道內被吸收掉,會導致血液總量增加,容易導致心臟、胃部、腸道不適,出現為氣短、胸悶、胃痛等不良反應。

"三勤"

1、勤泡腳

每天晚上睡覺前泡腳,不僅可以起到清潔腳部的作用,還可以改善身體的循環,緩解疲勞,保護腎臟健康。

腳部有許多穴位,泡腳可以刺激腳部穴位,增強人體免疫力。

2、勤補充營養物質

茶水,是健康飲品,淡茶水,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釋劑。

白天,喝點茶水,可促進排毒,疏通血管,十分有益。

用一些藥用小植物,泡水喝,對於疏通血管,促進排毒,是不錯的選擇。

雁門冰菊,泡水喝,可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護血管健康。

雁門冰菊,藥用懷菊,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用其泡水喝,有助於改善血液濃粘狀態,降脂,防血栓。

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質,經常攝入,可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管堵塞,抵抗血管"衰老"。

生物鹼,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進排毒。

經常泡茶、煮粥服用,可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護血管健康。

3、勤拍大腿

人體的肝經位於人體的大腿內側,肝臟的是促進人體排毒、保護人體健康的重要器官。

每天可以從大腿到膝蓋,從上到下,每天敲擊或按摩80-100次,保護肝臟不受傷害,促進肝臟排毒。



《西遊記》中,唐僧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各路妖魔鬼怪都想要吃到唐僧肉以求長生不老。

現實生活中,長壽依舊是人們所追求的。但事實上,現代社會的人們能活到百歲,都能稱得上高齡了。

還有很多人,沒有到古稀之年,身體就出現了大問題。而這些人,常常有一些共同特徵,若能一一避免,或與長壽有緣。

短命的人,身體3處容易“硬”,若你1個不佔,恭喜可能長命百歲

第一處、脖子僵硬

脖子僵硬,其實就是大家常說的頸椎病。

是頭顱和胸廓間的頸椎,因為過度勞累、頸椎間盤稱重時頻繁活動,受到過多的微創或勞損,導致的頸部轉動困難,帶來疼痛等症狀。

多發人群——久坐的上班族、學生、低頭族等

如何保護頸椎?

方法1、常轉頸椎

① 肌肉勞損、椎間盤退化往往和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有關。

因此,在工作和學習的間歇,不妨多做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

② 順時針、逆時針環繞;

每個動作做5分鐘,可緩解頸部僵硬、痠痛的狀況,動作切記要輕、慢、柔。

方法2、常按摩脖子

① 脖子後面,從頭顱的底端到軀幹上部這一段,有百勞穴的3個點;

每天按摩5分鐘,有助於放鬆全身。

② 雙手手指交叉,放在頸椎後面,來回摩擦;

連續摩擦50次,使頸部發熱,可緩解頸部僵硬,切記力度要輕柔。

第二處、動脈硬化

近年來,動脈硬化的患者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中老年人的“健康殺手”。

動脈硬化的進程始於出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動脈硬化會使動脈血管壁變厚、變硬,血管腔越來越窄。

但動脈硬化的進展速度卻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千差萬別。

多發人群——三高患者、吸菸者、肥胖者、有家族史者等

如何保護血管?

方法1、補充水分

水是“天然的”稀釋劑。

多喝水有助於稀釋血液的粘稠度,減少血管內血栓的形成率,尤其是早起時,先喝一杯溫水。

每人每天水分的攝入量要在1500ml,少量、多次攝入,減少血管內代謝垃圾堆積,預防血管硬化,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有率。

方法2、補充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是人體必須元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

英國分子生物學家Harman指出:氧化應激決定壽命。

因此,抗氧化劑是血管健康必須的營養物質,能有效養護血管,並擴張冠脈,增加血流量,預防心肌梗塞。

研究發現,抗氧化劑進入體內,可抵禦自由基對血管的“粥樣硬化作用”,使血管“年輕態”,也更有彈性。

並能有效抑制血管內斑塊(血栓)的形成,減少甘油三酯、膽固醇聚集造成的血管堵塞,降低心梗的發生率。

主要來源,元芙菊、秋麻籽等天然植物,其中,元芙菊為藥用菊,抗氧化劑含量可達67%左右,常喝可保護血管,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方法3、戒菸

吸菸對會顯著地加快動脈硬化的進程。

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同時也是誘發肺癌的元兇之一,而戒菸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護心腦血管,保護肺功能。

第三處、肝臟硬化

肝硬化是臨床比較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

是一種、多種病因,長期、反覆作用引起的瀰漫性肝損傷,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後期主要表現有肝功能損害與門靜脈高壓。

晚期則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進、腹水、肝性腦病、甚至癌變等症。

多發人群——肝炎患者、酗酒者、營養障礙者等

如何保護肝臟?

方法1、戒酒

有句話叫:喝酒就是花錢賣命。

酒喝進肚子裡,要在肝臟進行代謝。肝臟有2大幫手: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它們負責將乙醇分解為乙醛,再轉化為乙酸。

而長期大量喝酒,這2大幫手也會“力不從心”,導致有害物質乙醛在肝臟內堆積,使肝臟發生脂肪變性,誘發酒精性肝病。

所以,儘早戒酒,避免酒精對肝臟帶來損害。

方法2、補充硒元素

硒,是人體必需元素,需要從食物中攝取。

我國衛生部2017年指出,成年人推薦硒每日攝取量60微克,最高可攝入400微克。

硒是肝臟的“天敵”,有抵禦肝炎,預防肝臟疾病的作用。

研究發現,肝病患者普遍缺硒。

硒進入體內,可保護肝細胞健康完整、加速脂質過氧化物分解、提高肝臟自身抗病能力,被稱為“強效免疫調節劑”。

有效的調節脂質代謝,打擊肝炎病毒,降低肝癌、纖維化等發生率。

主要來源,元芙菊、秋麻籽等天然植物,其中,元芙菊為藥用菊,硒含量可達67%左右,常喝可養護肝臟,減少肝病。

方法3、定期檢查

乙肝五項:也稱乙肝兩對半,是判斷是否感染乙肝的重要檢查。

建議3~5年檢查一次,若體內沒有抗體,需要儘快接種疫苗。

肝功能:通過生化試驗監測和肝臟代謝功能相關的指標,反應肝功能的基本情況。

建議,每半年左右檢查一次。

B超:對肝癌、肝腹水、中晚期肝硬化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