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长寿秘诀:5个好习惯,每天坚持做,长寿离你更近!5个好习惯具体指什么?

养生百事通


在你步入50岁以后,器官的各项功能会有所下降,如果再不注意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那么,很容易就会加速身体的衰老。

年过50以后,若还有这4个习惯,趁早改,小心疾病找上门

1、长期吸烟

经常吸烟的人,若50岁以后还不戒烟,患上肺癌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肺癌的发生与吸烟的烟龄有关。

研究发现,吸烟史在20年以上属于重度吸烟者,得肺癌概率比不吸烟的人高出5.7倍。

除了肺癌之外,过了50岁以后还不戒烟的话,口腔癌、食道癌、胰腺癌、肾癌等这些癌症的发生几率都会升高,又怎么能长寿呢。

2、经常酗酒

少量饮酒可能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还有一定的益处。

但是,长期酗酒的话,很有可能患上肝脏疾病,人体摄入的酒精是需要肝脏来进行代谢的,这个过程会导致肝细胞受损,使得肝脏纤维化。

因为经常酗酒会导致酒精成瘾,摄入的酒精含量也会很大,这就会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出现,严重会导致肝硬化。

3、经常熬夜

年轻的时候熬夜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睡一觉就恢复了,可过了50岁以后,还经常熬夜的话,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多的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因为经常熬夜会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生物钟也会出现紊乱,这就会造成身体免疫系统下降,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患上疾病。

而且过了50岁后经常熬夜,血压和心率都会出现异常状态,中风的风险会增加5%,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3%。

4、暴饮暴食

如果过了50岁以后,吃饭的习惯还暴饮暴食,很容易患上胰腺疾病。

因为长期暴饮暴食会让肠胃系统负担加重,不得已加班加点的工作,很容易出现肠胃疾病。

而且胰腺系统也会大量分泌胰液来帮助身体代谢,就会造成胰腺管压力增大,以至于腺泡破裂,出现急性胰腺炎。

进入了生命高危期后,做到"4慢,3勤",长寿或与你有缘

"4慢"

1、慢慢起床

研究显示:6点-10点之间,是心脑血管"爆发"时间段。相比其他时间段,疾病的发作率高出40%。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早上起床之后,容易使人体的血压迅速飙升,更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早起时,应该在床上平躺5分钟,然后用胳膊支撑自己的身体,慢慢坐起来,不要猛然起身。

另外,起床后也不要立即进行剧烈的运动。

2、早餐慢吃

老话说:早餐吃的是"黄金"。一上午的营养和热量,就需要早餐所吃的东西来供应。

因为大脑和身体在早晨最为活跃,所以需要充足的营养。

人在45岁以后,肠胃功能逐渐下降,进食太快,也会影响胃的消化,而且对脾胃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帮助。

细嚼慢咽,能促使肠胃充分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3、入厕"慢"

早起后,入厕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做的事情,特别是上"大号"的时候。因为早上5到7点钟是大肠经活动的时间,这个时间排便有助于肠道的蠕动,排出体内堆积一夜的毒素。

在蹲"大号"的时候时候,以3到5分钟为最佳,因为在排便的时候,肛门附近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如果时间过长,血液就会肛周淤积,尤其要警惕痔疮的出现。

因此,在排便的时候,不要有任何杂念,或者是玩手机、看报等行为。

4、慢慢喝

早起一杯温水,滋润肠道,促进排便,还补充水分,稀释血液,避免血液粘稠的出现。

早起喝水不宜过快,因为当水分快速进入人体,直接在胃肠道内被吸收掉,会导致血液总量增加,容易导致心脏、胃部、肠道不适,出现为气短、胸闷、胃痛等不良反应。

"三勤"

1、勤泡脚

每天晚上睡觉前泡脚,不仅可以起到清洁脚部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身体的循环,缓解疲劳,保护肾脏健康。

脚部有许多穴位,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穴位,增强人体免疫力。

2、勤补充营养物质

茶水,是健康饮品,淡茶水,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释剂。

白天,喝点茶水,可促进排毒,疏通血管,十分有益。

用一些药用小植物,泡水喝,对于疏通血管,促进排毒,是不错的选择。

雁门冰菊,泡水喝,可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护血管健康。

雁门冰菊,药用怀菊,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用其泡水喝,有助于改善血液浓粘状态,降脂,防血栓。

黄酮,是一种抗氧化物质,经常摄入,可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减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增加血管弹性,改善血管堵塞,抵抗血管"衰老"。

生物碱,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进排毒。

经常泡茶、煮粥服用,可促进身体排毒,降脂、降压,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护血管健康。

3、勤拍大腿

人体的肝经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肝脏的是促进人体排毒、保护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

每天可以从大腿到膝盖,从上到下,每天敲击或按摩80-100次,保护肝脏不受伤害,促进肝脏排毒。



《西游记》中,唐僧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各路妖魔鬼怪都想要吃到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

现实生活中,长寿依旧是人们所追求的。但事实上,现代社会的人们能活到百岁,都能称得上高龄了。

还有很多人,没有到古稀之年,身体就出现了大问题。而这些人,常常有一些共同特征,若能一一避免,或与长寿有缘。

短命的人,身体3处容易“硬”,若你1个不占,恭喜可能长命百岁

第一处、脖子僵硬

脖子僵硬,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颈椎病。

是头颅和胸廓间的颈椎,因为过度劳累、颈椎间盘称重时频繁活动,受到过多的微创或劳损,导致的颈部转动困难,带来疼痛等症状。

多发人群——久坐的上班族、学生、低头族等

如何保护颈椎?

方法1、常转颈椎

① 肌肉劳损、椎间盘退化往往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有关。

因此,在工作和学习的间歇,不妨多做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

② 顺时针、逆时针环绕;

每个动作做5分钟,可缓解颈部僵硬、酸痛的状况,动作切记要轻、慢、柔。

方法2、常按摩脖子

① 脖子后面,从头颅的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有百劳穴的3个点;

每天按摩5分钟,有助于放松全身。

② 双手手指交叉,放在颈椎后面,来回摩擦;

连续摩擦50次,使颈部发热,可缓解颈部僵硬,切记力度要轻柔。

第二处、动脉硬化

近年来,动脉硬化的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

动脉硬化的进程始于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动脉硬化会使动脉血管壁变厚、变硬,血管腔越来越窄。

但动脉硬化的进展速度却因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多发人群——三高患者、吸烟者、肥胖者、有家族史者等

如何保护血管?

方法1、补充水分

水是“天然的”稀释剂。

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的粘稠度,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率,尤其是早起时,先喝一杯温水。

每人每天水分的摄入量要在1500ml,少量、多次摄入,减少血管内代谢垃圾堆积,预防血管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有率。

方法2、补充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人体必须元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英国分子生物学家Harman指出:氧化应激决定寿命。

因此,抗氧化剂是血管健康必须的营养物质,能有效养护血管,并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预防心肌梗塞。

研究发现,抗氧化剂进入体内,可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粥样硬化作用”,使血管“年轻态”,也更有弹性。

并能有效抑制血管内斑块(血栓)的形成,减少甘油三酯、胆固醇聚集造成的血管堵塞,降低心梗的发生率。

主要来源,元芙菊、秋麻籽等天然植物,其中,元芙菊为药用菊,抗氧化剂含量可达67%左右,常喝可保护血管,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方法3、戒烟

吸烟对会显著地加快动脉硬化的进程。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是诱发肺癌的元凶之一,而戒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心脑血管,保护肺功能。

第三处、肝脏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是一种、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损伤,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后期主要表现有肝功能损害与门静脉高压。

晚期则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腹水、肝性脑病、甚至癌变等症。

多发人群——肝炎患者、酗酒者、营养障碍者等

如何保护肝脏?

方法1、戒酒

有句话叫:喝酒就是花钱卖命。

酒喝进肚子里,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肝脏有2大帮手: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它们负责将乙醇分解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

而长期大量喝酒,这2大帮手也会“力不从心”,导致有害物质乙醛在肝脏内堆积,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诱发酒精性肝病。

所以,尽早戒酒,避免酒精对肝脏带来损害。

方法2、补充硒元素

硒,是人体必需元素,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我国卫生部2017年指出,成年人推荐硒每日摄取量60微克,最高可摄入400微克。

硒是肝脏的“天敌”,有抵御肝炎,预防肝脏疾病的作用。

研究发现,肝病患者普遍缺硒。

硒进入体内,可保护肝细胞健康完整、加速脂质过氧化物分解、提高肝脏自身抗病能力,被称为“强效免疫调节剂”。

有效的调节脂质代谢,打击肝炎病毒,降低肝癌、纤维化等发生率。

主要来源,元芙菊、秋麻籽等天然植物,其中,元芙菊为药用菊,硒含量可达67%左右,常喝可养护肝脏,减少肝病。

方法3、定期检查

乙肝五项:也称乙肝两对半,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的重要检查。

建议3~5年检查一次,若体内没有抗体,需要尽快接种疫苗。

肝功能:通过生化试验监测和肝脏代谢功能相关的指标,反应肝功能的基本情况。

建议,每半年左右检查一次。

B超:对肝癌、肝腹水、中晚期肝硬化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