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城 築牢社區防疫戰線

入戶排查

  我們的家園一起來守護

薌城 築牢社區防疫戰線

  九龍社區逐一入戶開展摸底排查

  “如果沒有業主們的大力支持,單靠社區兩委和下街幹部8個人,轄區2600餘戶住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全部逐一入戶、逐一登記。”薌城區南坑街道北郡社區主任許建成說道。

  北郡社區轄區含有民興北郡和錢隆首府兩個小區,轄區共有住戶約2600餘戶。1月31日晚,在接到通知後,許建成和熱心業主展開新一輪的重點疫區來薌人員排查。他們逐一入戶、逐一敲門、逐一排查。在他們完成錢隆首府全部1200戶的登記,和民興北郡200餘戶的排查工作時,時間只過去了36小時。

  “不管是在大年廿九開始的防控工作,還是在這次新一輪入戶排查中,都離不開錢隆首府業委會的支持。有多位業主與我們一起開展排查。”許建成介紹,他們一個工作人員搭配一位業主,每兩人為一組,共8組的“重點疫區來薌人員排查隊”,放棄所有休息時間,馬不停蹄逐戶排查。

  “排查中,當然也碰到了許多不理解的業主,但這是疫情防控戰時。在大家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業主加入了防控隊伍當中。”錢隆首府業委會主任陳華利說,“這是我們自己的家園,當然要一起來守護!”

  “我有跳廣場舞的那種外放音箱,送去哪裡?”

  “我家有兩把額溫槍!”

  “我有空,要不要我下去小區門口站崗?”

  在民興北郡和錢隆首府的業主微信群內,越來越多的人在群內響應。

  在新一輪入戶排查中,薌城區南坑街道開展“地毯式”的摸排工作,組織街道、社區及黨員志願者,結合轄區情況複雜的形勢,挨家挨戶排查,重點放在城鄉結合部的出租屋和小作坊,四天累計排查21035戶,從排查中又發現5個未在大數據中體現的武漢來漳人員,並要求相應社區(村)密切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跟蹤服務好他們的日常生活。

  自防控工作啟動以來,薌城區依據大數據組織人員撥打電話9974宗,排查人數1729人,並逐一納入健康管理;通過新一輪逐一入戶排查,全區完成入戶4.2萬戶,新摸排出大數據外重點疫區返薌人員20餘戶。這一場家園守衛戰仍在進行中。

  廣泛宣傳

  

疫情防控“千里順風隊”

薌城 築牢社區防疫戰線

  防疫宣傳“千里順風隊”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用紙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不隨地吐痰。勤洗手,揉搓的時間不少於15秒。”“注意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空氣流通……”2月2日,市區天下廣場,一群身著統一服裝的外賣小哥化身防疫宣傳員,騎著電動車,帶著便攜式音箱,穿梭在街道間,用普通話、閩南語兩個版本輪流播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及防疫注意事項,提高市民知曉率,他們就是巷口街道剛剛成立的防疫宣傳“千里順風隊”。

  “疫情不等人,摸排宣傳不等人,外賣小哥的加入擴大了我們的宣傳陣地,也增強了大家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信心。”社區主任許新紅說,這幾天,防疫宣傳人手不夠,愁煞了社區。瞭解到轄區有個美團外賣點,社區書記、主任一起和社區民警陳雲城第一時間找到該點負責人,動員他們加入防控戰宣傳。“隨著防疫工作的推進,我們發動成立網格管理‘2+N’模式的‘千里順風隊’隊伍,目前順豐快遞、麥當勞速送也已加入,三支人馬約有30人,接下來我們還會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入防疫宣傳,促使防疫防控宣傳全覆蓋。”陳雲城介紹,利用外賣小哥經常走街串巷的優勢,送餐過程中攜帶便攜式音箱,移動循環播放防疫知識。

  此外,在市區各街道,人們萬眾一心行動起來,群策群力、各盡所能參與到防控戰“疫”宣傳中來。東鋪頭街道西街社區退休老黨員鄭秀鳳創作《齊心協力戰“疫”》順口溜,用自己所在廣場舞隊的移動音箱在社區廣泛播放;新橋街道悅華社區退伍軍人、黨員郭婉明,從大年初三起,每天開著車在街道轄區開展疫情防控公益宣傳。進行中。

  小區消殺

  建在一線上的臨時黨支部

  

薌城 築牢社區防疫戰線

  紅旗社區書記在紅旗新村進行消殺

  2月2日,在西橋街道黨工委的組織下,由鑫榮花苑小區黨員業委會主任陳榮清擔任支部書記的西橋消殺志願隊臨時黨支部火線成立,18名黨員正式上崗,黨員均為物業公司黨員、小區黨員。

  “我們緊急採購了一批酒精、氯酸鈉、漂白粉、雙氧水等物資,確保消殺工作的正常和有效進行。”消殺服務隊臨時黨支部黨員暨上江名都物業黨員王清平說。

  在上江名都小區,物業清潔人員正在使用醫用酒精、消毒液等消毒劑對大堂、電梯、公共通道的門把手、開關、按鍵等公共區域進行定時、定點消毒,對下水管道、垃圾中轉站等重點部位加大清潔力度和消毒頻次,在各樓道公告欄上,均張貼有“疫情防控小知識”“口罩使用小貼士”“致小區業主一封信”等溫馨提示公告,附近的居民大部分也都戴上了口罩。

  在一些無物業老舊小區,社區黨員、居民骨幹齊上陣,齊心協力做好小區消殺工作。

  “因為這個小區沒有物業管理,接到街道統一消殺工作要求後,這幾天我們都抽空在做這件事。”南坑街道紅旗社區黨支部書記陳琳芙說。每日下午,陳琳芙都會抽空揹著噴霧器,在小區裡進行噴霧消殺。

  紅旗新村屬於無物業小區,平時小區管理、鄰里間大小事都由紅旗社區承擔。事情多、任務重,人手不足,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陳琳芙沒有被嚇倒。“再多的活都是本職,都要盡力做好,在疫情防控面前,沒有所謂的困難。”

  社區黨員幹部的付出居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大家紛紛在社區微信群上留言:“你們都是好樣的,向你們點贊致敬!”

  社區、小區是此次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線。連日來,薌城區以基層社區、公共場所為重點,組織基層黨組織、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主動上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設崗測溫

  一道門崗一份防護

  

薌城 築牢社區防疫戰線

  東門社區清華園物業小區加強來往人員體溫檢測

  “新年好,進門前請先測量一下體溫。”在通北街道北塔社區永亨世家體溫檢測點,社區工作人員許莉菁正逐個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並宣傳防疫知識。

  北塔社區有19個出入口,由於社區多數小區處在大同路上,開放且分散,人員流動多而雜,因此臨時封閉了大同路的兩個小路口,減少了15個出入口,設立4個體溫檢測點。在防護物資未到位前,一把測溫槍都沒有,對測溫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擾。“您猜,我手上的測溫槍是從哪裡來的?”“都是我們居民主動貢獻的,解了燃眉之急,不僅這樣,社區黨員、居民組長還有社區兩委15人都主動站出來,三四人一組,參與檢測點的值班值守。社區人員眾多,因此更需要特別注重對人員的檢測,儘可能把疫情風險阻斷在人員聚集地外。”許莉菁邊測體溫邊和筆者說。

  薌城區全面發力,精準施策,把“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作為防疫的一項重要舉措抓落實,所有的社區均設置體溫檢測點,對於非本地人員嚴格控制進出,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同時,為做好日常防護,薌城區各小區可謂各顯神通。近日,轄區內多個小區的電梯裡均張貼溫馨提示並配備一次性紙巾,電梯按鍵也多了一層薄膜。

  “一次性電梯紙巾,這個小妙招真是太好了,我們都覺得很安全。”家住新橋街道榕御社區榕御小區的張女士說。電梯空間狹小,人員多,接觸多,成了感染病毒的高危地帶,雖然電梯每天都有消毒,但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這麼做既降低了病毒傳染的幾率,又能提高居民的防範意識,為疫情防控添磚加瓦。”榕御社區黨支部書記宋蓓茹說。

  一道門崗,一張紙巾,一層薄膜,舉動雖小,卻讓人倍感溫暖,多了一份防護,也讓人倍感安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個薌城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進來。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薌城 築牢社區防疫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