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這幾天大家除了留在家中以避免病毒的傳播擴散,心中也一定對"瘟疫"這個陌生又熟悉的詞彙重新產生了興趣。

實際上,整個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和瘟疫"鬥智鬥勇"的歷史,這次推薦的5本書就帶大家瞭解人類可歌可泣的瘟疫抗爭史。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瘟疫與人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瘟疫與人 (美) 威廉·麥克尼

《瘟疫與人》是威廉·麥克尼爾備受歡迎的一部經典作品,也是宏觀論述瘟疫與人類歷史關係的史學佳作。

疫病貫穿了人類的整部歷史,看似重大的歷史變故背後疫病都扮演這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從這個觀點去看人類演進的脈絡不失為一個新穎而有趣的角度。

《紐約書評》稱 "此書從此扭轉了人們看待世界歷史的角度",《紐約客》則認為此書是 "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獎得主哈里森•索爾茲伯裡盛讚它提出了"富有創新也具有挑戰性的歷史概念,影響深遠".

逼近的瘟疫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逼近的瘟疫 作者: [美]勞裡·加勒特

作者在敘述幾大有重要含義的疾病,彷彿帶著讀者走進那段歷史,見過一個個重要的絕望的病患和全力以赴鬥爭的醫生科學家,還有當然少不了那些與政治掛鉤的各種黨派鬥爭。

人類的自身活動,農業革命,自然與動物的被迫改變與破壞,城市發展,政治,各種團體機構間的鬥爭,讓微生物一次次逼近人類,全世界的人類。

大流感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這裡的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橫掃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過去估計全球死亡人數約2000萬。這個數字不僅高於歷年來命喪艾滋病的人數總和,更遠超中世紀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

本書作者依據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數據,重繪1918年的慘狀,為我們再現了這場最致命瘟疫發生、發展及其肆虐全球的過程。

本書也講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醫學科學的發展史,細緻入微地刻畫了科學家、醫學工作者和政治家們在巨大壓力下表現出來的勇氣和怯懦、信仰和價值觀,以及研究態度和方法。這是一部權威性的有關科學、政治和文化的傳奇。

病毒來襲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病毒來襲 作者: [美] 內森•沃爾夫

從非洲叢林的黑猩猩,到婆羅洲雨林的獵人追蹤,作者將自己研究的親身體驗寫成文字,帶領讀者一起踏上科學探索之旅。

這裡面充滿生物學奧秘,又常常險象環生,不僅逐層揭開醫學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紗,而且從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類進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書從物種進化的角度整體觀測人與病毒的關係,尤其是病毒在動物和人之間的傳播,包括艾滋病的靈長類動物起源;審視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的變遷對新發再發傳染病流行的影響。作者適時地提出公眾對加強公共衛生能夠做出貢獻。

奇蹟之年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最後介紹一本小說《奇蹟之年》,故事發生在1665年的倫敦,大名鼎鼎的"黑死病"不幸傳播到了英國德比的一個村莊。為不使疾病外傳,村民們在教區長的號召下封鎖了村莊。在為時一年的災難中,全村人口被病魔奪去了三分之二。

人性中的善惡美醜,盡展全書,驚心動魄。小說透過喪失了所有親人的鄉村女子安娜的視角,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瘟疫魔掌下的那段歷史及各色人物。


疫病無情人有情,瘟疫再怎麼可怕也阻擋不住人類前進的腳步,在此也向奮戰在新冠前線的醫護工作者致敬,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閒在家裡?用這五本書閱盡人類的瘟疫抗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