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讲,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鹏友程


靠什么带动经济增长,需求。

一切提高经济增长的行为都是为了创造需求。

1 人口,人口增长代表劳动力增加,需求也增加。

2 出口,靠产品倾销来增加国际收支,为国内企业提供提供订单,订单是国际企业的需求。

3 消费,消费是需求的表现形式。

4 投资,企业投资也是因为有了需求,没有产品需求企业不会扩大投资。社会投资减少,说明经济环境恶劣,都持币保全厌恶风险。

5 基建大公共项目,包括房地产,创造了上游企业需求增加,需求延伸到其他产业。企业老百姓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自然有了消费,消费对应需求。


头航埠


我国处于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从以中低端产业为驱动力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发展驱动力应该是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金融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


从200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驱动力还没有太多地着力于思考新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而是忙于救火。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动荡,瞬间蔓延到全球,而且在后续的几年里这种危机还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

国家经济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以后,经济就需要转型到新经济增长模式中。可是往往想想容易做却难!

从2008年的4万亿投资开始,在此后的数年里这种投资拉动经济的天量货币且乘数效应达到了近10倍。很多国家到了2012年以后就慢慢走出困境,甚至这种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国也很快挺过来了,通过转嫁给全球各国来实现经济复苏。

我国在2012年以后也逐步转换经济增长模式,想通过高质量增长来实现转型。让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条鲶鱼,搅动经济全面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金融产业发展和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可是,2015年530以来股票市场的暴跌等同于当头一棒!

于是,又一次走回了老路,用投资拉动、基础建设、房地产市场来推动经济增长,成为了最重要是经济发展驱动力。

但是,靠投资拉动经济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到了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万美元,进入了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未来更是需要用科技创新、现代制造业、高端产业、研发产业和金融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


鞅论财经


一.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表现为:

1.全民所有制经济生产出绝大部分的现代化生产设备、原材料和能源,从基本物质条件方面,保证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2.全民所有制经济可为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提供先进的信息、设备和技术,促进科技的现代化,从而加速生产力的发展。

3.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4.全民所有制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绝大部分的消费品。

5.全民所有制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

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

1.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的。

2.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3.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产和流通。

4.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自媒体业余爱好者


分别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的领域、层次不断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中国加入WTO是开放国民经济的需要。如今,中国已成为如金融、自动化等领域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中国和WTO间也需要新的合作形式。

中国目前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都至关重要。

记录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未来我们仍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具体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睿智奋进的民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无限生命力的民族。这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06优雅的猪32


主要驱动力是三个,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会造成效率提高。因此可以把这两种因素概括为效率。这就符合了经济学的定律。

经济学的定律是:(经济增长=人口数量+效率)。

增长的全部驱动力都来自这个等式中的两个变量。你可以选择通过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来实现增长,也可以选择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增长,或者同时使用这两个变量来驱动。

下面这张图是1950年至2015年劳动力人口的变化情况。过去几十年各个国家都通过依靠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人口的增加会产生更多的需求,例如住房的需求,汽车的需求,保险的需求等等,这些意味着整体社会需求的增加。此时,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经济增长让人们变的越来越富裕,而富裕的标志则是生育率的下降。这种情况从几十年前开始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婴儿潮在全球出现,并一度达到了顶峰,随后生育率开始下降。例如在意大利,生育率从1954年的3.5减少到2015年的1.4。但这种情况我们并没有及时发现,因为人口统计数据是经济变化的滞后指标,并且通常有数十年的滞后期。这个指标的变化过程缓慢,并且在短时间内不容易被察觉,因此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即使我们已经知道出生率几十年来一直在下降,但经济却并没有因此发生明显的变化。因为从婴儿变为劳动力需求较长的时间,通常需要18年以上。在这期间并不会对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人口变化已经开始对经济产生实质的影响,几十年前开始出现的出生率下降现在已经变成了劳动力人口(15-64岁)的下降。

以下是2016年-2050年劳动力人口预计的变化情况。这与之前的图表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明显的差别:

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无法再依靠劳动力人口的增加来完成经济增长(虽然印度,美国的劳动力人口依然在增长)。日本,俄罗斯,中国,韩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其他大型经济体的劳动力人口可能会在未来四十年内显著下降。单纯从数字上来看,从1990年到2015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2.9亿。而从2015年到2050年可能会下降 2.14亿。

以上这些都是长期预测,没有人能保证它的准确性,仅供参考。例如在1935年时没有人能预测出十年后开始的婴儿潮一样。但即使人口的变化趋势只发展到预测值的一半很多事情也都会发生改变。公司将面临劳动力短缺,退休基金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到那时最具潜力的行业可能是针对退休人员的服务业。

在过去,GDP的增长是通过劳动力人口增长驱动,在未来,则需要通过技术与效率的提升来驱动。


投资人廷加


这个问题其实最权威最详尽的答案就写在,党代会,政府的工作报告里。我也简单说下:

从现象上讲经济增长用GDP来衡量,内涵上包含,投资,消费,进出口,表现为广义上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构成这些商品和服务的基本要素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的投入。

基础要素的增长才能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

比如生产一件商品需要人,钱,工具及对应的方法。那么有哪几种方式让要素进行增长呢?

1.人

最直观的是合理的人口增加,提高劳动参与率;

通过技能和学习提高人的效率和劳动力素质;降低人才流动限制,提高人才配置效率,人尽其才。

2.钱

国内鼓励合理的储蓄,积累资本,投入生产;

国外合理的举债,扩大资本来源,降低资本成本;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将生产的资本投入到更高高效率的生产企业中去。

3.技术

提高国民人才素养;

外部引入优秀人才;

建立有效的人才管理和培育机制;

产学研结合,提要研究产出效率等

最后,三个基本的生产要素要合理搭配,实现最高效率,合理的水面粉佐料包出的饺子才好吃。



万卷书味


分别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的领域、层次不断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中国加入WTO是开放国民经济的需要。如今,中国已成为如金融、自动化等领域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中国和WTO间也需要新的合作形式。

中国目前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都至关重要。

记录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未来我们仍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具体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睿智奋进的民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无限生命力的民族。这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满仓富贵


你好我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力是要素投入和科技创新,要素驱动空间有限,科技驱动潜力无穷。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长久之计还是要靠科技创新这个强大引擎。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近年来,我国科技领域不断突破,许多方面实现由“赶”到“超”。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54.2万件,发明专利授权43.2万件,均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不少领域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面对世界变革的时与势、我国发展的艰与险,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基础研究强起来、创新体系建起来、体制机制活起来,推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俗话说,牵牛就要牵牛鼻子。推动高质量发展,抓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个关键点,立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我国经济跨越关口上新阶的必然选择。

我是何益铭,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H何益铭H


从目前中国迅猛发展来看,未来国民经济增长驱动力主要有五方面: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的领域、层次不断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中国加入WTO是开放国民经济的需要。如今,中国已成为如金融、自动化等领域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中国和WTO间也需要新的合作形式。

中国目前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都至关重要。

记录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未来我们仍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具体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睿智奋进的民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无限生命力的民族。这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用量识庄


分别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的领域、层次不断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中国加入WTO是开放国民经济的需要。如今,中国已成为如金融、自动化等领域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中国和WTO间也需要新的合作形式。

中国目前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都至关重要。

记录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经济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未来我们仍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具体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睿智奋进的民族,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无限生命力的民族。这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IMF首席经济学家莫里斯·奥布斯特费尔德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巨大。IMF亚太部中国团队负责人詹姆斯·丹尼尔则表示,中国经济将继续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支柱,并希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能不断增加。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现任名誉所长及高级研究员弗莱德·博格斯滕也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而且这种增长趋势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持续下去。

他表示,无论是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规模来看,中国都是美国以及欧盟的两倍多,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而言意义重大。

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局局长黄育川看来,中国的经济规模非常庞大,发展潜力也大,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也将更长,而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激发增长潜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