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同样年纪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泓颢


我和孩子同样年纪的时候,除了上学、写作业,就是玩。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住在山沟沟里面,没事的时候可以跟几个同学去爬山。寒、暑假的时候去爷爷、奶奶家玩,或者去亲戚家玩。

那个时候学习成绩一般,不是很差,怕吃苦、不上进的那种。现在想想,其实是缺乏学习的动力!



心一妈妈谈成长


我5周岁就上一年级,班内最小,小学一直第一名,初中到高二,一直在班中前三名,印象最深就最爱趣味数学,对几页的课文上千字十遍左右全背不错,一篇烈火金钢一星期啃完,章回题目都记的。可遇文革推荐上华东师大没去,去当了兵,自己选的路,无悔,这是命的按排。

儿子孙子脑力虽不如己,但儿子现在也是一单位总工程师,孙子在校也在前一至三名,很满足。

不过以前生活差,边干活边学习,题也容易。后来及现在孩子享福了,生活好了,不干活了,题难了,作业也多了,早上6点半起床吃饭上学,晚上十点多睡觉,孩子们也够累的。到了礼拜六日,还是6点半起床,办班游泳,编程,美术等排的满满。确实不容易。

不过我除英语是文盲,需儿子儿媳辅导孙子,纠正发音,语文数学义务辅导孩子一直没忘记,辅导孙子还是有余。


三茅居士


貌似这一问题诚心在挖你的隐私,是吗?不论怎样,咱是普普通通的人,说来也无妨。

我与我现在的孩子同龄时,早已步入社会,并且也有了他(她)。在此情况下,要谈我的学习好像实在没有意义,一方面与“题”不符;另外,有道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呀。倒是符合题意的话很想在这里聊几句:

那时(即我和我现在的孩子同岁之时),我在我的“第二家乡”(甘肃酒泉瓜州)是地地道道的棉农,干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农活。当时,正值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讲究科学种田。为了使自家的责任田多产多收,我专心学习了《土壤与肥料》、《农药的配伍和使用》、《配方施肥》、《三喷喷雾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科普读物,并且每年订阅《甘肃农民报》、《甘肃科技报》和《中国棉花》(国内唯一的棉花期刊/重点参阅以新疆为典型的“内陆棉区短、密、早丰产栽培技术”)等报刊杂志,逐步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农作物栽培技术,乡亲们都称我“土专家”呢。

2013年,我是最后一年做棉农。从事棉花生产近30年,最终创历史高产记录:16.8亩(承包地总面积)×429kg/亩(平均亩产籽棉)=7207kg(籽棉总产量);用当地人的话说:“梢后结大瓜”!

其实,今非昔比;两代人更是无法比了!可不是吗?如今,我家乡早已依市场行情,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用心打造“蜜瓜之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片实行多种经营……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再说,我们的下一代正儿八经务农的就没几个,除少数的“挤过独木桥”通过再升造,“知识改变命运”外,其余的一个个随潮流跑到二三产业岗位混的舒坦着呢!


思维者的心声170813


孩子今年16岁。我16岁时上初三,正在努力,小学成绩还不错,初中上了本地较好的初中并住宿,脱离了家长的农村孩子如脱缰野马,成绩一落千丈,本该成为一个农民的。到初三,可以考师范美术特长生,这是我的爱好,拼了一年,有幸考中,现在是美术老师。孩子从小比我聪明,懂事,善良,成绩优秀,现在一著名高中读高一,成绩不错,比我强太多了。


千里走单骑1972


孩子18岁上高三,我18岁时已工作,那是文革后第一次招干,当时的确中学生不多,我有幸被招,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公社工作,我去报道后,公社二十几个人,我是年龄最小的,那时的领导的确好,见我小,就没分住队具体工作任务,只是叫老同志带上锻炼,而老同志见我小,都抢着带我下乡……


山老头123456


在和我孩子同岁的时候,我也正在读二年级。

那个时候村子里只有一所小学,离家大概有10里地。小孩子也不会骑车,就是靠着两条腿走到学校,一天两趟,每次都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记得有一次,我好不容易从妈妈手里磨来5角钱买了一只新的自动铅笔,那种带着绳子可以带到脖子上的那种。

我高兴的把笔挂在脖子上一路晃着走向学校。可是走到半路我突然发现脖子上只剩下绳子,笔不见了。

想着丢失的笔,在想着那我好不容易磨来的5角钱算是白要了,而且还有可能因为丢笔回家被妈妈打。我伤心的哭起来,鼻涕泡都出来了。

我学校都没心思去了,一路哭着往回找。

走了没几米遇到一个认识的邻居,他看到我问我怎么了。

我哭的稀里哗啦的把事情告诉他,谁知他一抬头对我说:看前面地上是不是你的笔?

这一刻我犹如听到天籁之声,笔确实就掉在了前面。我一把捡起来,乐的鼻涕泡又才出来了。

已经很晚了,我匆匆和邻居道了别,赶紧跑向学校。

也许是小学的教程比较简单,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那个时候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四乡联考呢。


曦宝和伊宝


我和孩子同样大的时候,也是小学五年级,成绩一般般,没有特殊表现。

我们小时候在农村,生活很苦,条件较差,但很开心,也很快乐。我们小时候几乎不做家庭作业,也没有家庭作业,学习负担不重,比较轻松……

学习是需要积累的,从中学时代开始,我们才懂事,才知道好好学习,上课时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发言,有时不懂的问题,大胆请教老师,请教同学。

其实,小学生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学习压力不需要太大,要有充分的时间自己支配,尤其是室外活动,不能总是在灯光下看书写字。

我们小时候几乎很少有戴眼镜的,眼睛也不会近视,身体棒棒的,会游泳会打球会跑步会爬山会划船会打鼓会做饭会做家务……总之,我们是家长的劳动帮手,放学回家,他们从不担心我们的去向,我们也不会丢失。

小学时代,一定是个快乐成长的时代,父母千万不要代替孩子过多,要让他们去思考,去实验去把握去体会去了解去感悟……

期待我们今天的小学生,像天空飞翔的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快快乐乐的,高高兴兴的,健健康康的慢慢长大……🙏🙏🙏


忧乐范公


哈哈,说实话。这样的问答是真的让人又爱又恨啊。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年龄。我儿子今年五岁,女儿今年三岁多。现在的我也只能好好想想我五岁的时候在干嘛了毕竟三岁那会我就压根没一点的印象了。

当时五岁的我在干嘛呢?我得好好回忆回忆了,毕竟那都是20年前的事了!

我家是农村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着耕牛,到现在我仍然清楚的记得我家的那头大黄牛。

那是个红薯丰收的季节大人都在地里奋力的挖红薯。而我和表哥在旁边看着我家的那头黄牛!就在这时候10岁的表哥骗5岁我骑牛!!牛在悠闲的吃着草而我在表哥的怂恿和帮助下努力的往牛背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了,大黄牛被我惊到了,屁股一抬脑袋一甩把我直接从上面的红薯地甩到了下面的红薯地里。

那时候我和我表哥都蒙了,我是被牛吓蒙的而我表哥是被我和牛两个吓蒙的。我拍着胸脯啪啪的响,还好没事还好没事没缺胳膊断腿。真庆幸两块地之间的高度不算高,要不然这简直就是在拿命骑牛啊!所以那时五岁的我在放牛而且还被被一头牛甩过!!

我爷爷已经过世很多年了,但是我真的很想他。想他对我的好,想我现在有能力去孝敬他了他却不在了。

爷爷很爱抽烟,他那时候抽的烟不像现在的烟一样都是包装好一根一根的。他那时候的烟都是去集市上买按斤数来卖的散装烟丝。

爷爷没有烟斗,都是用专门来抽烟丝的烟纸把烟丝卷起来抽。先把雪白烟纸上放上适量的黄色烟丝。然后从烟纸的斜角开始往里卷,卷好以后用舌头把最外面的那个接口处的烟纸用点唾沫打湿粘紧,烟丝就不会漏出来了。到了这一刻一根散烟差不多就快卷好了,这时候的烟是一头大一头小像个特小号的喇叭一样。再把烟上面有大口的那一边用食指和大拇指使用旋转的方式拧紧。那么一根烟就彻底的做好了。

烟做好以后爷爷就用他那个已经被烟熏的有些微黄的手拿着烟,另一只手去掏兜里的火柴盒。火柴盒掏出来后立马把烟放在嘴巴里,一只手拿着火柴盒一只手拿着一根火柴。只听刺啦一声火柴燃了,爷爷把嘴里的烟点燃后猛吸两口。再把火柴盒放到自己的衣服口袋里就坐在家里的那个木头小圆凳上眯着眼睛一口又一口的抽着他的烟。那神情别提多享受了。

每次看到我家爷爷抽烟都是一副特别享受的表情。所以有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我也要尝尝我爷爷嘴巴里那根烟的滋味。趁我爷爷不注意,我偷偷的从我奶奶的嫁妆柜子顶上偷了一小撮烟丝和一张烟纸。再偷偷的跑到我家后面棚子里(小时候我爸养鸡的,可惜鸡没养活全死了。棚子空了堆柴火用了)学着爷爷的方式把烟卷好。方式卷的并不好也就像个两三分。再哆哆嗦嗦的放到嘴巴里,用火柴点燃猛吸了两口呛的我直咳嗽眼泪鼻涕流。又怕被大人听到。好不容易缓过来再吸了两口,缓过味来发现这个烟怎么还有点甜啊味道还真不错。

哈哈当然我也就偷偷的抽过那一次,因为好奇所以想尝试一下。尝试过了也就没兴趣了。所以五岁的我偷偷的学着爷爷的样子偷抽过他的老烟!

农村小孩读小学基本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当然我也一样。我读小学那会一到四年级班上同学都有二十多个,到了五年级以后我们班上就七个人一个班了六个女孩一个男孩。

我的成绩不好不坏,半桶水直晃悠。语文还不错,数学差的很。到现在都小学毕业十多年了还经常做梦梦到考数学不会做到处找同学抄答案。这点我把它归咎于我读小学的数学老师实在是太凶了让我产生了后遗症。想当年数学满分100分及格60分。我那数学老师从来都是秉持于棍棒底下出好成绩,考试不及格差多少分数就挨多少下手板心。

我考试得了46分就挨了14下抽手板心。那酸爽我是真的不想回味了,疼啊,都肿了!!我们数学老师从来都是用竹子上的枝丫来打手板心的能不疼吗。我们农村都是农那竹条赶牛的好不好!更可怜的是放学肿着个手回家,爹妈问了是怎么肿的,我说数学考试不及格老师打的。我家爹妈竟然都不安慰我还说老师打的好!!!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就没拿过一次奖状。直到读六年级我们班还是只有七个人。好不容易到了暑假期末考试,我那次是真的感觉我自己考的还不错啊。考试得时候那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顺顺利利的一下就做完了题目。考试完回到家我妈问我考的怎么样,我和我妈说这次我真的感觉题目太容易了我两下就做完了。我妈说,哼你怕是都不会写都是乱填的吧。我当时那心情整的一个心塞,老妈我是你亲生的吗能说点好听的嘛。

好不容易熬到拿通知书那天,老早就去学校了。又好不容易领到了通知书看成绩单了。看着我们班一直以来的第一名拿着那属于她的荣耀奖状和奖励的100块钱。我承认我酸了!我是感觉自己当时考的真的很不错啊那我没有第一名也该的个第二名吧。我们班拢共才七个人我拿着我们几个的成绩单一对,我也只比第一名少了十来分啊。那我没有个第一名的奖状也该有个第二名的奖状吧。那我的奖状去哪儿了??

我脑袋懵着我也不管了,我找到我们小学校长我就问他,我明明是第二名为什么我没有奖状(我不好意思问那第二名的50块钱)。校长和我说本来你是第二名的但是你们班就七个学生所以我们老师商量了一下就把第二名取消了。就只发第一名的奖状了。

后来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回去的,宝宝心里苦啊。当时我要是知道这一次的第二名奖状是我这辈子读书生涯里唯一的一次得奖奖状,那我肯定一哭二闹三上吊都得求着老师把那奖状给我啊!




初心若在岁月无恙


我的孩子今年15周岁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正在读初三,而她已经上到高一了,现在,我经常会感到,在懂事方面,孩子,好像不如当年的我,在学习方面,整体上,她似乎比我强。


我在她的那个年龄时,好像自己很懂事,父母辛苦,我知道为父母减轻负担,回家帮忙做一些家务,知道家里经济并不宽裕,也从不和其他同学,比吃比穿,整天.两点一线就是家一学校,学校一家,不知道当时流行的衣服和鞋是什么牌子,反正,父母给准备了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洗干净穿整齐就行了,那时候,好像也有也有一定的时间来看看课外书呀,读读报纸呀,感觉,业余的时间还是很多,不像现在,我的孩子这样,没有一点空余时间,孩子们学习的都很累,我那个时候的,少年时光感觉过的很轻松,那个时候,我们不流行补课,哪门功课学的不好,就知道问代课老师,好像也没有其他多少途径,去弥补提升,一个班级里,同学之间都是很友好的,听不着打架斗殴,但男生抽烟,和女生早恋好像也有,但绝没有像现在的孩子,那么的肆无忌惮,有恃无恐,那时候,我是处在一个比较淳朴,友好的社会里,学习轻松,生活自在。




现在,自己的孩子,虽然年纪和那个时候的我相似但是在这个为人处世,听话懂事这方面,远远不及孩提时的我,可是在学习方面好像比我们要辛苦,竞争性更大,获得学习的途径更多,更快捷,对生活的参与意识更丰富,唉,有时候看着她,我真的就想起了当年的我,我甚至想,如果,她真的像那时的我一样就好了,可以让我,省好多心,我真不知道那时的我好还是现在的她好……



今夏暖阳399


8岁上学,每天走二公里,还有早课,不明就去还没电,那时风大雪大,小孩打不住伞,还是大人伞,风一刮人就倒在路边沟里,趴起来在走,记得有一次早晨上学,天还没亮,上学要经过火葬厂,害怕,拿火把(麦秸秆)点着,一人一个,快到学校了,有一学生说我腿上有火,我也不知道,大家就帮我查看,确实在小随肚棉花裤烧了一个洞,棉花着火很难弄灭,几个人费了好大劲才弄灭,童年趣事,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