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攝影用什麼模式比較好?

湯湯哥兒


晚上攝影宜用M(手動)檔或者光圈優先檔,採用小光圈,長時間曝光,使照片具有極其精細的影像細節。

由於晚上的光線沒有白天的溫暖,屬於冷色調,夜晚的天空呈現更豐富的藍調。

白天乏味的建築物配合長曝光也變得魅力四射。

在熟練地掌握了相機的使用和技巧的情況下,採用M(手動)檔,可以自由地調節相機的光圈大小、快門速度拍出夢幻的光軌。

光圈

一般情況下可將光圈設定在F8-F11。

快門時間

長時間曝光一般都可以直接使用相機的光圈優先模式,先選定光圈然後由相機決定快門時間,30秒內的曝光無需進入M檔。如果相機出現BuLb字樣,則需要切換到M檔自行設置曝光的時間。

ISO設定

長時間曝光,一般設定的ISO是相機的默認ISO,但都可以通過相機的設置進行改變,理論上是ISO設置得越低畫質就越好。

在滿足拍攝要求的曝光時間下條件下,可通過加長曝光時間而降低ISO的數值從而獲得優質的畫面。反之既可以設置高數值IOS繼而縮短曝光時間。

線控快門線

不提倡使用遙控無線快門,拍攝的過程當中容易造成中途的失誤。

三腳架

拍攝夜景時,要有穩固的三腳架,三角架和雲臺必須與鏡頭的焦距匹配。


36旅行


我拍的是人像攝影,一般設置成M檔,然後自己設置參數,感光度控制在100可以保證高畫質,快門速度一般設置在一個安全快門。模特邊上放盞燈,前面在放一個閃光燈打亮人物的眼神光。下面是我自己拍的夜景人像



攝影人東方寒


首先,夜景的最大特點必要是

“光源從太陽變為

月光/星光/極光

或者

城市人造光”

由此帶來的照度低,光線雜亂等現象

成為了夜景拍攝的技術難點。

我們簡單粗暴地把夜景分為“鄉野”和“城市”

1

鄉野夜景的特點是:

光源大多數在天上

低光照,低光比,亮度整體不足

通常天空比地面亮

2

城市夜景的特點是

光源在地面上

光源特別亮導致光比很大

光源色溫不一,色彩混雜

天空亮度不足





然然吖


晚上攝影拍攝夜景最好是用手動模式,基本方法如下:

架好三腳架,首先設置感光度,一般設置100-200即可,再設置光圈F8左右,再設置快門速度,一般在5-30秒,試拍一張看看,用快門速度調整照片的亮度。至於對焦可以先用自動對焦,對著亮點合焦後再撥到手動對焦,這樣鎖定對焦拍攝即可。





周曉剛攝影


如果你有一定經驗,可以設置M檔,設置色溫白平衡,不開高感,ISO感光度控制在400以內,慢快門長曝光,快門速度1/125左右,光圈最大,不要超過1600


壹點視界


晚上拍照適合用夜景模式.

關於夜景拍攝,首先要有一個穩定的三角架,其次是快門線.

另外,既然買了單反還使用auto是不是太浪費.

可以使用av或者使用m檔比較好.

如果光線實在是太暗,建議使用帶b門設置時間的快門線.

鏡頭上的濾鏡或者是uv都拿掉,那個在夜景太影響成像.

按不下快門是因為沒有對焦,如果想得到銳利的夜景,還是使用手動對焦更好.

在光線複雜的夜景中,自動對焦不是很值得信賴.


暢遊陝西


夜晚的光線過暗,為保證曝光正常,打開補光就可以了😜



海綿粑粑213


對自己的照相機比較熟悉,夜景拍攝通常我用A檔,用腳架是最佳選擇,沒有腳架找一個可以放穩照相機的地方,就城市夜景而言,以5.6以下的光圈,100的Iso讓它慢慢曝光,這樣可以得到一張清晰而低噪點的夜景照片。


廣西一曲彩虹


閃光燈補光會突出人物。




遊在山水


如果你對相機有一定的經驗的話可以設置成M檔 然後自己設置參數色溫白平衡,一般的話不建議你開高感,ISO感光度控制在400以內可以保證高畫質,然後慢快門長曝光,配合好光圈參數,一般拍廣角全景的話光圈值可以調小,快門設長。如果你是拍夜景中某個瞬間快門不能慢的話,快門速度設置成1/125左右,光圈最大,提高ISO,但最好不要超過1600,記得打開降噪設置,如果你是高感全幅機的話還可以提高一點,中低端機ISO1600以上的畫質渣的沒法看。當然必要的輔助設備,三腳架。如果你有外置閃光燈的話更好,可以在一些情況下減少曝光時間,降低ISO,改善畫質。如果你能用手機APP遙控相機,快門線基本不必要了。白平衡色溫靠感覺。無論如何三腳架肯定要的。如果你是新手直接開風景模式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