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三国志11》中,为何玩家总是钟爱前期剧本,而影视剧总是后期戏份足呢?

游戏菌儿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


说起游戏《三国志11》的时间线,从历史剧本来看是从184年的“黄巾之乱”一直到225年的“南蛮征伐”。本来还应该有“姜维北伐”和“三家归晋”作为游戏结尾,然而游戏并没有做这两个剧本,只是让相关历史人物正常登场而已。

所以从游戏历史性的角度来看,《三国志11》做的不算完整。不过这也不能怪游戏策划,事实上从玩家们的反应来看,大部分人喜欢玩前期剧本,后期剧本反而被吐槽单调无聊。既然吃力不讨好,游戏制作人员对后期剧本自然选择一笔带过,也就没有在威力加强版做补充。


我们拿三国影视作品和游戏进行对比,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影视当中赤壁之战和诸葛亮北伐等三国后期桥段往往是重头戏,比前期群雄割据戏份重多了。

其实这个现象也不难理解,就策略游戏《三国志11》来说,前期名将多,势力多,人们心中三国主角们在游戏里汇聚一堂并驱争先,看起来热闹,玩起来也有意思。后期剧本缺乏吸引玩家的人物,而且刚上来就管一大片领土有点难以消化适应,体验当然不如前期了。


影视方面的情况则不同,导演需要塑造人物形象和重点突出一些大家熟知的三国事件。诸葛亮作为三国里的完美人格,导演都会用后期大量篇幅详细描绘他如何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何为明知不可为也要坚持伐魏,通过弘扬诸葛亮身上的诸多优良品质和精神来升华全剧。

我是游戏探索机,喜欢三国游戏的朋友点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