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一些公立学校期末考试考倒数的老师实行末尾淘汰制怎么看?

yell12580


最直接的回答:荒唐透顶!

依据:把人类灵魂工程师等同于按模型生产合格产品的体力劳动者!

影响培养人才的因素繁杂: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差异;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教师的素质差异;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的差异;学校领导班子对班级的管理差异;不同的理想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氛围差异等!

违法违规行为:义务教育法禁止的行为!

违背区情校情:很多区县学校本来就严重缺少编制,加之条件太差,没有人愿意当教师,这种做法只能是雪上加霜,严重违背教学规律,适得其反!


综改1


末位淘汰制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

少数公立学校的极个别老师的确存在教育教学水平太低的现象。2015年我中途(初二上期) 接了一个班,开始我信心十足,准备大干一场,等到半期考试成绩出来,语数物地生政史几科成绩都很正常,英语全校倒数第一,平均分比倒数第二名整整差了23分!下半期我给这个英语两节自习课用来抓英语,可是期末考试情况没有好转!最终升学考试的结局可想而知!现在,这个英语老师被“淘汰”到图书室去了,真的是“因祸得福”。

不过,“末位淘汰制”也应该有一条基本的线。记得我原来还在乡镇初中的时候,每个年级4个班,都是平行分班,也就是每个班的入学成绩都一样,期末对老师的考核如果低于平均成绩在3分以内是正常的,如果低于全校平均成绩在10分以上,那么这个老师就直接“下课”,学校安排其他工作,而且每一周还得听课12节,由教导主任检查。尽管我离开那个乡镇学校已经20年了,现在回忆起老师们你追我赶,浓浓的教风,我心里还是暖暖的。

所以,末位淘汰制利用得好,可以使老师有紧迫感,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不过,除了末位淘汰制,学校管理还有很多方面,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方方面面都到位了,学校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平淡是真oymlq


实行末位淘汰制好!但是学校配套的管理措施和奖罚错施也要到位,公平公正的实行,不要被一些人利用。

实行末位淘汰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第一、生源方面要公平公正,不要优生都在一个班,这是对老师的不公平。

第二、教师方面要公平公正,优秀教师不能集中到一个班,这是对学生的不公平。

比如有的学校有火箭班、特优班、普通班就不能实行末位淘汰制。

因为火箭班都是学校最好的学生,再加上学校最好的老师。

特优班的学生和老师是比较好的,但是不如火箭班。

普通班的学生和老师都是最差的。

这种情况下坚决不能实行末位淘汰制,不然就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公平。也是对学生极大的不负责任。

如何实行末位淘汰制?就是对末位的老师们淘汰了,对好的老师们进行奖励。

淘汰不一定要开除,可以罚款工资,罚了老师们的工资一定要全部奖励给好的老师。

末位淘汰制不能只针对一个老师,老师要分优、中、差三个档次,优的老师全部奖励,越好的奖励越多,中的老师不罚不奖,差的老师们全部罚款,越差罚款越多。要把差的罚款全部奖励优的老师们,学校领导不能中饱私囊。

另外,学校工资待遇要向一线老师倾斜,代课老师工资要比学校管理人员工资高。

有的学校管理人员工资就是全校代课老师工资总和减去末位淘汰制罚款的工资总和再除以全部代课老师人数。

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要取消职称工资,实行绩效工资。

以上是我对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蔡军东


大家对于一些公立学校期末考试倒数的老师,实行末尾淘汰制怎么看?

对公立学校期末考试倒数的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制,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公立学校期末考试倒数的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制,无形中加大了学校领导的权利,成了校长的一言堂,看谁不顺眼,就可以想办法把他赶出去,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歧视,会引起教师队伍的不安定。

第二,对公立学校期末考试考试倒数的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是一种唯成绩论,违背了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初衷。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年代,判断老师的优劣,还在用成绩来评价老师的优劣,这完全是不正确的。

第三,对公立学校期末考试倒数的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制度上存在不合理性。据我所知,每年学校都要新进许多特岗教师,特岗教师在学校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他们不参加末位淘汰制,他们不能被淘汰,年龄大的老师也不参加末位淘汰制,这种制度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

第四,对公立学校期末考试倒数的老师实行末位淘汰制,表面上看是对教师的激励,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但是这引起了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引发教师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安定团结。

第五,每个学期都会有期末考试,但是考试成绩差不能全部归结于老师的原因,就是优秀的老师,如果分配的学生资源差,老师非常努力教学,难以取得好成绩,如果这样就把老师淘汰掉,对老师是非常不公平的。

教育不是工厂流水线,教师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学生,只以考试成绩判断老师的优劣,是荒唐的,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还在用成绩论判断老师,与国家素质教育政策背道而驰,所以说对老师按期末考试末位淘汰制是错误的。


寒梅落雪说教育


我是学生家长,深有感触,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公立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在编的,肯定有些老师认为就是有了铁饭碗,教课马马虎虎,应付公事,不认真钻研业务,这样才会导致学生的成绩下降,实行考试成绩末尾淘汰制,能够提醒老师不努力工作就会被淘汰,从而有利于老师提高业务素质,搞好教学!

孩子高一了,班里有一门课,几乎每次大考都是年级倒数第一,家长群里炸了锅,找不出对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感觉孩子们好可怜,高一了,还有两年半高考,耽误不起啊,如果那位老师教的两个班有一个比较好,也可能不是老师的原因造成的,恰好两个班都是倒数,这不能说是和任课老师没关了。

如果不实行末尾淘汰制,这90多个孩子们的这门成绩就这样被耽误了。这些孩子前途命运可想而知了,惩罚老师不是目的,有了这种措施,最起码老师会有点危机感,尽量保证老师们能积极行动起来,如果老师再努力也提高不了,那只能调离岗位,安排适合的位置了。

吃大锅饭,教学成绩好孬没区别,老师的积极性提高不起来,孩子的前途谁能负责啊?


先正己后教人


搞未位陶汰,除了增加教师心理负担,就是让领导工作更简单,不好!

期末考试成绩末位总是存在。假若同年级20个斑,人均95分,末名为94.21分,陶汰吗?若人均51分,末名为49.78分,陶汰吗?所以,只看平均分末位执行陶汰,似乎过分简单,甚至有粗暴!

考试成绩应当多角度评价。首先班内分析,除了看平均分,还得看差异系数CV的值,还要看前测差异性Z值,还要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差异性卡方数。其次,考察班与班之间的CV、Z值和X^2值。最后看P值大小定位,它们的P≤0.01,且平均分X≥85分时,定为优秀;0.01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要实施全息评价。教学实务同事认同率、课堂教学学生满意度、学生学业全程积分人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统一考人均分、合格率、优秀率,还要考虑教师年龄,等等。有些领导和职员觉得麻烦,那么简单地陶汰一个末位教师,TA恐怕更麻烦。

我呼呼,请这类学校的领导多点爱心,多点责任感,好吗?


绿水青山学生物


教育不是工厂的流水线,谁的质量差,谁淘汰。教育面对的是有千差万别的人,起点不同,比较结果,十分荒唐。但是,目前却非常盛行,这是学校挟制老师,让老师服从管理,努力工作的最有效手段。

末尾淘汰制度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导致教师之间恶性竞争,争抢时间,让学生无所适从,失去合作共赢的氛围,因为谁都不想丢掉饭碗。


无畏无争的平凡人


首先,说明这样的学校不懂得学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因为学校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好的教师是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进步,而不仅仅是学生成绩。其次,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学生好的学习成绩当然需要,但一个学校缺乏应有的素质教育,陷入残酷的为成绩而成绩的同行竞争中,师生身心俱疲,同样不会让学生和家长接受。


初中语文王老师2


看了相关回答及评论,很可笑也很可气,现在这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什么都针对老师?

公立学校期末考试考倒数的老师实行末尾淘汰制可以、我赞成,但是前提是其它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也要实行类似的淘汰制。


公务员考核排在末尾的下岗,医生考核排在末尾的辞职,其他事项单位的员工也是一样的做法,考核末尾的全部辞职。

工人考核末尾的也下岗,农民考核末尾的不准种地

把土地分给考核优秀的,因为那样才能发挥土地的最大潜力,才能种出更多的,优质的粮食来,把土地交给种粮不积极的人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

对于考核末尾的人,不准结婚生子,因为他们要是结婚生子的话,那么将来孩子可能不会太优秀,让那些考核前面的人去结婚生子得了,因为他们的子女优秀的可能性最大。


这样做的话,那么任何一个行业留下的都是最优秀的,最好的人了,要不了几年我们国家就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超美也就是分分钟钟的事了。

现在大家都重视教育,但是真正理解教育的没有几个,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但不尊重老师的教育,那种单纯的认为好老师就能教出好学生的说法是荒唐的。

如果把好学生拿去给老师教会差吗?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及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就能够做好了的,老师再好,如果家庭教育失败那么孩子也不可能成功。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然是不同的个体那么就一定存在差异,有差异也就是正常的了。

那种所谓的末尾淘汰制就是荒唐的做法,你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一个老师的好坏?教学成绩?学生的分数?

老师教的学生考试的分数很高,但是素质很差,比如最近杀害老师的那种学生,你怎么评价老师?是好还是不好?

怎么保证学校分班时所有的班级学生素质及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一样?怎么保证老师相比于时都在同一个平台?

现在那种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着的方法是荒唐的,是不可行的!


地理视角看教育


个人认为,什么行业都可以末位淘汰,但唯独老师是不可以的。

第一: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质。

老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虽然要分数,但教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单为了分数。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文化知识和分数很多时候并不具有对等性。

分数高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见得会考试。

第二:学生生源不可能完全一样。

就算一个妈生的,每个孩子天赋性格也都不相同。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他们本身就有区别。

生源不一样,生源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公正,然后以此来评价老师,公平吗?

第三:学生不能沦为学习机器。

中国的学习就是一味地刷题再刷题,这是不科学的。

如果实行末位淘汰制,老师们为了成绩,布置大量的作业,疯狂压榨学生,这个现象如何杜绝?

虽然高考只看成绩,但对于小学生来讲,过早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垮,会让他们过早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反而没任何好处。

第四:是考试就有倒数第一,难道考试一次淘汰一次?

只要是考试,就一定有倒数第一。

学校每年会组织大大小小好多考试,难道考试一次淘汰一次?如果真这样,老师恐怕被淘汰完了。

每个老师在教学生涯中不可能次次第一,同样也不可能次次倒数第一。只要同级大家差距不大,就是正常现象。

就像一个学生,这次考第一,下次难道还考第一?名次浮动在学习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老师也是如此。

第五:好多国家小学生都不排名,我们为什么要变本加厉?

很多国家小学生是不排名的,也不给老师排名,人家的教育不是发展的也很好。像瑞士芬兰德国等。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残害老师和学生呢?

小孩子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小学成绩差,不代表一辈子差。对老师也是如此,一个老师的教学和成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现在不懂教育的人太多了,认为老师倒数第一就该下岗。那么高中生,学校是不是也有权让每次考试倒数第一的学生退学呢?(反正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倒数第一的学生是不是应该狠狠惩戒一顿呢?

我们的孩子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负担已经够重的了,如果真实行末位淘汰,老师们会更疯狂的布置作业,你的孩子会更遭罪,大学录取率也不会因此而提高,有必要吗?

大家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