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30歲不上班,天天打遊戲,媽媽打工回家,給兒子拿幾千塊錢過年,大家怎麼看?

影劇精靈


講真的30歲了還整天待在家不是睡覺就是打遊戲,這跟父母有很大關聯,30歲本是成家立業的年齡,就算沒成家沒立業,最起碼自己得出去打工賺錢養活自己,而不是靠父母微薄的收入來救濟自己。


我今年32歲,也是沒成家沒立業,但是我不會靠父母也不會靠任何一個人,我17歲出社會打工,至今差不多十幾年了我沒向父母跟兄弟姐妹要過一分錢,我每年過年給我侄女侄兒父母發紅包都要五六千,親戚買房要錢我也多少會借給他們。

作為一個男人要有擔當,就算自己沒啥本事沒文化,最起碼咱們有力氣,動腦的活幹不了,不是還有靠體力的,我哥跟我說過一句話,只要你不是好吃懶做養活一個家是沒有問題的,有些人自己沒啥本事又懶,什麼都不想做就想撿現成的,這種人最討厭。

我給你一個建議跟他好好談談,他要是再這樣整天打遊戲,直接把他趕出家,別怕他吃苦,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你不讓他吃苦,你會害了他一輩子,等你老了賺不到錢了,你還拿什麼養你孩子。


憂鬱的大叔


這兒子算是養廢了,自己廢了也就算了,還拖累自己的父母。一大把年紀辛苦工作掙的微薄工資還要貼補他,感覺這種人根本就不配為人子。

不知道是不是教育的失敗,我身邊這樣的年輕人還特別多。其中有個表弟,小時候,讀書成績特別好,班級排名總是第一,後來考入了一本,大學出來之後拿著三千來塊錢的工資,不包吃不飽住,每月都要問家裡拿錢花,關鍵家裡爸爸生病,錢都花光了,還欠了親戚好多錢。他都不考慮這些情況,也不說幫家裡分擔下,穿的用的都是牌子的,三天二頭問他媽要錢不說,外面還欠了高利貸,催債的人電話都打到他爸手機上……老公另外一個表弟也是,說是開廠,開了好幾年,月月都要他老爸拿錢貼補他,到處借錢,聽說要債的都討上門去了,他老爸給他補了上百萬的窟窿。到現在還是在開那個年年虧錢的廠……

感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很多孩子都被捧在手心裡長大,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不體諒父母的辛苦,掙錢的不易。心安理得的做一個吸著父母血的吸血鬼。

希望學校在教書育人這方面能夠不要只重視成績。而忽視了“育人”。


奔三的寶媽


以前看了挺著急生氣的,現在這種情況看多了,就明白不是孩子的問題,是這個媽媽有問題。

就像我的鄰居特別寵小兒子,常掛在嘴邊一句話:“只要有我在,就不用他掙錢。”可想而知,這個小兒子就不是一個勤快的人,常年在大街上游手好閒的玩。

還有一個親戚,大兒子整天上網玩遊戲,小兒子常年遊山玩水,兩兒子都快三十了,還沒娶媳婦,這才著急勸兩兒子掙錢,也挺上愁的。我說你把兩兒子慣的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當然是想著怎麼玩而不是怎麼掙錢養家。

要學會給孩子斷精神上的奶,讓其成長。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最看不慣有的媽媽給七八歲的孩子餵飯,孩子自己有手有腳,又不是殘廢,你何必一口一口的喂呢?

你這樣養出的孩子,看似手腳健全,其實就是個精神殘廢,重度依賴別人,到了社會上也是讓別人全面碾壓,回家找你撒脾氣。

二、告訴孩子你要奮鬥,自己賺的錢才是永遠屬於自己的。

別人養你給你的錢,是暫時的,不會長久,你自己要學本領,自己賺到的錢,才是長久的,家長能力是有限的,以後就要靠你自己來撐起一個家。

告訴孩子,什麼是能力,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如果你只管孩子吃喝拉撒,那跟養寵物沒什麼區別,指不定養出個白眼狼來。

三、學會退出。

讓孩子自己學吃飯,自己退出飯桌。

讓他自己穿衣服,自己退出他的房間。

讓他自己養自己,退出他的生活。

以後要退出他的婚姻。

太多的父母是做不到這幾點的,太溺愛只會種出苦果,自己嘗吧!不用可憐他們。


凡塵追夢


我家繼子也是30歲了,一事無成,天天泡網吧,每年過年我都要帶上個拖油瓶去我兒子家過年,這種過年方式還不知道續到什麼時候,倆父子把家搞的不象個家,以前沒房子,後來我借錢給他建好房子,兩父子掙了錢不知去把自己的房子裝修好去住,煩了我今年我倆兒子家都不去,就在租房裡過年。


屈良愛


慈母多敗兒,我兒子也是三十歲每天除了玩手機就是睡覺,玩累了沒錢時候就會騙母親說出去打工,一千幾百幹十天半月又回家睡覺玩手機,每年都會騙幾回出去打工,我真的沒辦法,她每次給錢兒子我都會罵她,“我倆都幾十歲人了,留點錢養老吧”,但她還是這句話“難道看著兒子死嗎”,唉,我又無語了,

三十歲的人自己都不能養活自己,何用?

我沒辦法,今年年初我就帶著老婆到城裡打工,丟下他在家,到現在不知是生還是死,做父母對這樣的兒子是不是要狠一點,希望他懂的父母的苦心。


噢又下雨啦


現在獨生子的很多,都讓父母嬌慣的不成樣子,絕對給大人教育方式有關係,我就一個兒子,他一樣大的同學,吃煙喝酒,不想幹活掙錢,我兒子現在混的很好的,不用我們操心,就是給有錢有勢的朋友一塊玩的,也不抽菸喝酒,更不會隨便在外面過夜,現在27歲,自己掙錢買房買車。結婚生子以後,也不用我們看孩子,還對我們特別孝順,真的很欣慰,


做一個正義的愛國人


看到都在說家長的溺愛和放縱才讓小孩子變成這樣 我覺得只佔了一部分吧 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大學生活的方式讓他變成這樣 四年時間宿舍吃喝玩樂 不去想以後工作的事 不讀也能輕輕鬆鬆畢業 等畢業了又不知道自己幹嘛 大學時候養成的懶惰習慣讓他們直接癱在家裡享受一切 我覺得大學教育要改變了 不認真讀書不能給畢業 讓他們有為一件事認真努力付出過 出來社會才不會懶惰成性


93福來


兒子不出門,也許是一種躲避,也可能有精神憂鬱症,他怕面對社會,不自信,怕累怕苦,好在有母親接濟,三頓飯不愁,就更避世,更憂鬱。

有人告訴媽媽,別管,讓餓三天,看他動不動。說話的都是站在制高點,當媽的站在母親的角度,媽媽的捨不得裡,兒子餓一頓,媽媽難受一整天,有些不出門成迷遊戲的孩子,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好,這樣不對,但惰性已經無法讓他輕易跨出門,也盡力不給父母開口,夢想從遊戲裡掙錢,不用面對人間煩雜就能掙到大錢。

而當他(她)入迷以後,忘了初衷,進入角色,就像傳銷、直銷、微商陷入在夢想裡,無法拔出來,這時候父母的各種土辦法已經毫無用處,簡單的訓斥和理性的說教不起一點作用,打又怕孩子有走極端,當父母的那種心情,不是旁人所能理解的。

除非父母心硬,不管不顧,也許會逼迫孩子走出去,但走不出的更多,妥協的只有父母,一次妥協就全盤妥協。

這就需要社會力量關注這一塊,有心理輔導,有針對這類人的公益崗位,讓那些拿著高額退休費,又返聘或者佔著位置不幹活的退出來,給需要的人群。

公益崗位收入有限,如果孩子能迴歸正常,坦然面對社會,他(她)都會有人往高處走的夢想,不會永遠在公益平臺。

大家怎麼看,不能解決這問題,必須是家長要正確面對,要尋求社會幫助,有個平臺,讓孩子走出去。

建議街道社區基層單位真要注視這一塊,殘疾人,老人和廢了的少年。





文文675057


兒子是典型的啃老族,30歲了還不上班,天天打遊戲,現在吃喝一天也要花不少錢,不掙錢,還要花父母的錢,挺令人看不起的。

他三十歲了,她媽媽也五十出頭了吧,五十多了還在外面打工掙錢養兒子,這個兒子不懂得父母的辛苦,不會感恩,也不是個孝順父母的人。

30歲,不上班的男人,有很多個標籤可以貼,啃老族,不務正業,好吃懶做,不思進取,沒有上進心,沒有責任心等等,這樣的男人估計很難找到對象的,有對象兩個人的感情也長久不了。

再來說說,這個兒子的媽媽,“慈母多敗兒”說的就是她這種了,兒子三十歲了,天天打遊戲,不出去工作,自己掙得辛苦錢,還拿給兒子幾千過年,兒子就是被她慣出來的。

年齡小,不懂事可以理解,不能自立自強,父母教老師引導,但是年齡都30歲了,都還要靠父母,不思進取,媽媽估摸著還把他當寶貝。

孩子連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的都沒有,那就應該讓他自生自滅,逼迫他成長,而不是助長他懶惰找藉口不工作的行為。

畢竟當媽的年紀大了,勞動力隨著減退,掙得錢越來越少了,等她老了,兒子還是這樣,都掙不到錢,坐吃山空呀。

30歲了,不要掙很多錢,但是自己有手有腳,總能掙自己的吃飯錢,如果自力更生,還有困難,父母有能力幫襯那可以接受幫襯,但是自己不做事,一味啃老靠父母,父母不可避免要變老,沒有勞動力,甚至也需要人照顧時,這個兒子能指望嗎?

網上有個啃老族的謎語: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父母在世的時候,還有得啃,父母不在了,難得也跟著去嗎?有父母的庇佑,固然幸福,但是媽媽愛孩子真的得有個度,不然那不是愛他,當天是害呀。

這裡的兒子和媽媽都需要反省,他們一定要明白:拒絕啃老族,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的人才能在社會立足。


衿媽說


有一句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樣的父母真的給我的感覺就是又可憐有可恨!

前一陣子看到一個報道說,一個31歲的小夥子酒駕被扣,父母見到警察說了一句“他還是個孩子!”

這樣的例子生活中真的是很常見,談起來,有的人說話比較直接:“好好的孩子被父母用二三十年成功地養成了一個廢物!”

這種說法固然刻薄,但是也說出了一部分實情!

真的是被父母養成的,不能怪罪年輕人;有的人可能會說一個人在十多歲或者說成年後就有了自己完全行為能力,的確是自己也有責任,可是在他成年之前都沒有學會獨立學會自己處理一些事情,等到他到了成年的年齡自然還是不會的,再說一個人在自己父母心中永遠是父母的孩子,這也沒有錯的。

錯的是父母拒絕兒女的成長,要求社會要求他人也把自己已經成年的兒女還當做一個孩子看待,要求社會也如自己一樣寵著自己的兒女,這是一種妄想!

去年遇到這樣的一對父子:

父親六十歲左右,兒子三十多歲,這個父親有兩個兒子,老夫妻二人非常希望兒女聽自己的話,孝敬自己,所以儘管兒子已經做了十幾歲孩子的父親,可這位老父親,像要求小孩子似地要求自己三十多歲的兒子,為此父子之間的溝通總是一種爭吵的形式。父親的理由是:我有錢,我們不佔他們的便宜,他給我買雙鞋子如果用了一百元,我會給他一百二十元,不過我就要求他就得聽我的!

這個父親振振有詞,可旁觀者很清楚問題在哪裡。父親出去的後,我和兒子一聊天,兒子和他自己的父親幾乎一樣的模式,霸道又有點不通情理!

題主所說的“兒子30歲不上班,天天打遊戲,媽媽打工回家,給兒子拿幾千塊錢過年”,很能理解,兒子30歲還天天不上班打遊戲,這種行為就是父母不合適的教養所造成的,任何一種教養都有一種慣性,兒子三十歲之前的教養在兒子三十歲時一般不會有變化,兒子29歲,

媽媽在待兒子的方式,和兒子30歲時媽媽待兒子的方式不會有大的變。

換一種說法,兒子的行為和媽媽待兒子的方式是互相影響的。要說有先後的話,是媽媽的行為在先。所以對於題主說的這對母子,真的更多的感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