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唐朝的评论家眼中,欧阳询只是二流三流甚至是四流的书法家?

字画娱乐圈


要评论唐代楷书,首先要了解唐楷产生的背景,唐代初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雕版所用的字模义不容辞的落入这些大书法家身上,为了便于雕刻,这种规规矩矩的楷字就产生了,它不是书法境界的升华,也不是书法技艺的提高,而是雕版印刷的需要。这种字由于笔画交代的比较清楚,没有连带,各种笔画没有大的变化,比较好掌握,很快就成了初学者学习的范字。尽管它是书法门类的一种字体形态,但很多人都是把它当做进入书法的一个基础,等把间架结构,控笔技术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选择行草隶篆学习(也有先学隶篆的)。纵观历史上的大家很少有人停留在楷书上不往前行的。因为在古代书法实用为主,行草书方便快捷写作,应用广泛。试想让别人捎封信,你在那里一笔一划写一晌,人家一直等你吗?即便欧阳询他行草书的成就远比楷书大的多。只有现代人在那里炒作唯楷书论,好像不停留在楷书上就是不会写楷书,稍微对书法史有点了解的人也不会被欺骗的。


柴石阁主1




欧楷真是二三流?

首先,我认为欧体楷书二三流的说法,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欧楷如果学得不好,点画就好像是涂出来的,墨大于笔,因此显得拘谨雕琢,似乎没有上升到既不破坏法度,又能抒发感情的自由境界。

其次,欧体楷书能够和颜柳并列,和元朝的赵孟頫能够倒回去与唐朝的颜柳并列一样,是有它的道理的。



从笔法来历看,颜楷来自篆书,欧楷来自隶书,隶书运笔,本有着涂抹的成分。

从实用来说,没有谁能够超过欧楷的了,它那么方正那么工楷,一丝不苟,不管写蝇头小楷还是写榜书大字,都适合,不管官方还是民间,不管专业还是外行,都能接受都喜爱。

究其实,它的抑制自我的风格,在注重张扬自我的书法界、艺术界,也是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艺术创作,克制最难,含蓄最深。

再者,欧阳询的行书,也是比较自由奔放不斤斤于美丑的,说明他并非不懂。

个性与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不管怎么说,欧阳询从古到今是独一份的,就是学他的,也还没有一个学到家,更不用说超越。



总之,欧阳询与颜柳并列,是因为他本身的分量,就楷书而论,除了颜柳,没有比他更大的家,没有和他不同而又能自成一家的人。进一步说,相比之下,赵孟頫虽然复古,也没有他厚重,更不用说颜柳欧赵以外的人。

欧体美观实用,并不意味着易学,相反,学欧是最难的,要么学到工整严格的皮毛,要么误入歧途,以浓墨涂抹为能事。

颜真卿以前,学二王是正统,颜真卿以后,学颜是正统,所以有些人简单否定欧阳询,这也不奇怪。今人要做扳倒欧阳询的文章,则务必慎重,因为古人比今人严谨,颜柳欧赵,已不是一个朝代,至于张怀瓘们的看法,可以视为一家之言。


大悔忆智冰




欧阳询在当代被某些人用来做招生的大旗,被鼓吹成古今楷书第一,可是看了唐朝书法家写的书法评论《书断》,才知道欧阳询只是二流书法家,而且在唐朝45个二流书法家中他只排到第九名。。。最要命的是他的楷书居然不能入品,也就是不入流。





在唐朝书法评论家写的《后书品》中,欧阳询是3流书法家中的第10名,楷书依旧不入品不入流。。。。这叫天天鼓吹“欧楷是古今第一”的初学者情何以堪?



在唐朝人写的《墨数》里面,欧阳询的楷书终于入品了,可是总体等级从3流跌到了4流的第11。。。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要那个拖后腿的楷书。

当今虚假广告泛滥成灾,书法招生也不例外。建议初学者多看看书法史知识,不要被别人的吹嘘忽悠蒙昏了头。


字画娱乐圈


欧阳询在唐代被评为二流或者三流书法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继魏晋南北朝以后有一个高峰,书法风格非常的丰富,名家辈出,唐代的整个风格取向更加趋向于正大的气象、法度的严谨和感情的书法。

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取向,一方面楷书风格非常的严谨,如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另一方面出现了如张旭、怀素、孙过庭这样的草书大家。

2、进入唐代的时候,欧阳询其实都已经65岁了,他的风格早就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他在唐朝的官方书法学院“弘文馆”任教,最好的成就和影响在唐代,大家认定他为唐代书法家。

他的书法在初唐就很有影响,被称为“初唐四家”,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视科技的朝代,欧阳询又是弘文馆的老师,在唐代就很出名了,但是你出名未必得到评论家的认可,就和现在的“二田”一样。


3、唐代是一个名家辈出的时代,包括初唐四家、孙过庭、徐浩、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李北海、贺知章、李阳冰、韩择木、高闲等等。

如钟绍京的灵飞经,我们现在其实都认为很好了,可是书法史上对他也是一笔带过,很多书法简史上根本就没他的事。

4、唐太宗个人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这对于书法评论还是有影响的,标准的开始不受待见也可以想到。

5、评论家自身也有局限性,比如颜真卿的书法在唐朝也不出名,没人知道他的书法,历史上也没有提到,直到宋代宋四家之一的蔡襄把他发掘出来,影响了整个宋代书法。

6、欧阳询的书法到了后来越来越被推崇,和他的字很适合考试有关系,科举需要这种标准字体,很多人文人学习他,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

对于一个人书法的评价和他虽处于的时代以及评论者个人的局限性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古人才说监听则明。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同意的朋友麻烦赏个赞,关注一下啦。


不二斋


题主的问题反映了一个书法现象:伟大的书法家和真正的经典作品都需要时间来沉淀。我举个反例:宋朝的周越,也曾誉为当朝第一、牛轰轰了几代人,当时谁不学周越是很不高级的表现,连米芾自传都承认初学周越,不过米大师亲自表示跟了坏时风、后悔万分……事实是自宋以后,周越的影响力迅速衰减,淹没在后世浩瀚的书海之中。

由时间筛选出的书法巨星是不需要置疑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也必然永垂不朽。~欧阳询就是穿越几个时代、跨越国界的天王巨星。

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是两座桥梁的意义。一是隋入初唐,确立法度的时代,二是由唐入宋,叩响尚意的时代,他的书风在这两个历史性阶段起到了重要的桥接作用。中国受欧阳询影响的书家历代皆有出众者:唐有褚遂良、欧阳通、柳公权;五代有杨凝式;宋代有李健中,蔡襄、米芾、苏东坡(宋四家的三位);元代有赵孟頫……近代有沈尹默、白蕉。宋黄庭坚亦云:“唐彦猷得率更真迹数行,精思学之,遂以名世。”

欧阳询书法走出国界、在日本的影响力也是杠杠滴。两个例子可见一斑:

1.日本三大综合性报刊之一、全球日报发行量第二位的《朝日新闻》的报头,是由欧阳询的隶书《大唐宗圣观记》碑文中集字而成,一直使用了130余年。

2.日本政府修建、于1993年落成的明治神宫“神乐殿”三个字从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的碑文中集字而成。见下图

几个世纪的时间证明了欧阳询的实力,影响力已经说明一切,至于当朝谁谁排名真的很重要吗?

唐朝评论家不待见欧阳询,如果非要究其原因,那就是唐朝的评论家还没法评估正在发生的、关于法度的书法改革有多么伟大,将要给后世留下多大的影响,也更没有想到欧阳询竟然可以影响下一代的书法改革!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当朝评论员而言,欧阳询存在的时间不够长!

就酱。


半日闲书道


古代的书法评论家对欧阳询的评价其实是很中肯的,给予的评价地位恰如其份,并不低!

有不少网友抨击这些评论家,显然只是出于自己的评判标准!可是他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自己对书法的理解有多深?对书法史的研究有多深?

我认为,任何一个人,没有在一个行业深耕十年以上,轻易不要发表对这个行业的相关评论!

整个书法史上,有篆、隶,草、楷、行五种书体,楷书中,又有很多种分类!欧体因为其整齐美观迎合了老百姓的审美品味,但恰恰也是因为此而降低了其书法成就!如果不是因为其险绝多变,可能地位更差!王羲之早就说“状如算子便不是书”!

有人认为其地位在当代高!不,欧楷在当代地位也不高……我们不妨看一下中书协的各类国展,甚至于是兰亭奖,有几个写欧楷的,有,非常少,很多时候是选上一位作者作为学欧的代表!

为什么?还是因为过于整齐美观!这种审美只是书法最基础的审美!即便有其险绝多变的品味,在钟繇、王羲之楷书的独有古韵面前则是小巫见大巫,在魏碑的自然、原生态、极尽运动势态面前也是微不足道,在褚遂良楷书的笔法精微、动作丰富前亦输一筹……

至于有人为了迎合大众基础审美情趣,借欧楷推田楷,搞得很多人认为欧楷是至尊的恶俗行为,我们这里暂且不表!

确实有人起步写欧后来大有成就,但你得知道人家下了多大的功夫,站在什么样的文化底蕴上,如何打出来且融合上什么?





陈天哲


首先我要谴责题主的这个问题太过断章取义,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其实就是无知。其次我看到很多答题者不加思考的被顺着带偏,而不去探究原委,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阐述观点,有误人子弟之嫌,这无疑不是一种悲哀!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的确把欧阳询的隶书、行书、飞白、草书列入妙品之列,把其大篆、小篆、章草列在能品之列;李嗣真在《书后品》中把欧阳询列入上下品行列;韦续在《墨薮》中也把欧阳询列入第十一位。但这并不是单从唐代书家中评比出来的,而是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朝等书家一同评比的。


被张怀瓘列入神品的没有一位是唐代的书家,而被列入妙品并与欧阳询并列的则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张芝、蔡邕、索靖、韦诞、谢安、卫夫人、王僧虔、陆柬之、褚遂良、虞世南、释智永等,而且王羲之的八分书被列入妙品最后一位,以题主的逻辑,难道王羲之是二流书家?

被李嗣真列入上上品、上中品的同样没有唐代的书家,而被列入上下品并与欧阳询并列的则有卫夫人、羊欣 、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大佬,难道这些都是三流书家?

与唐代以前的书法先贤相比欧阳询在某些书体上确实算不上一流书家,因为这些书体本身就是从他们那学的。而且在书法上我们有一个“今不如古”的共识,以此来看唐人把欧阳询列入妙品、能品、上下品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说是对他书法的否定。反之,能与诸多先贤并列且榜上有名,恰恰说明了欧阳询在书法上的造诣和时人对他的认可。

欧阳询的书法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其楷书平正中见险绝,被世人称为“欧体”,与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成“楷书四大家”,又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等。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我倒想反问一句,这是二、三、四流的书法家所能为的吗?


书风法雨


别的先不说,我就想问问如果不搜索一下的话,会有几人认识《书断》作者叫什么?还有题主发的另外一本什么书的作者叫什么?更不用说这两本书写了些什么了吧?

虽然我是“门外汉”,是对书法啥也不懂的菜鸟,但是依旧不能阻止我鄙视你们“书法界”动辄相轻的现象。

也看不懂那些“丑书”之类的东西,更理解不了它们“艺术价值”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字写的别太难看了,所以选择了学学书法而已,至于是欧体、颜体又或者是其他什么的楷书我都不在乎。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评论家是什么玩意?你的字都比不上欧,有什么资格品论其字好坏,就是现在选秀节目在台下给选手打分的导师也肯定是这个领域牛逼的人,不如选手还有什么评判的价值,只能算观众一员,观众打分还要取大多数认可的呢!所以这个评论家的话可以忽略了,我虽然学得是柳体非欧体,但是觉得欧体也是古代楷体字中最优秀的字体之一,柳体也是借鉴欧体发展过来的,是经过上千年世代公认四大书法名家,欧颜柳赵,几乎代表了后世所有文人学习书法除了二王的主流流派,其他人虽然也有写的很好的,但是谁敢说没借鉴过他们,不然你的字根本上不了台面。



紫玄修行


欧阳询在唐朝被评为二、三流书法家是时代的局限。历史上能在当代出名又能到后数代出名的鲜有人在,因为真正的高峰要由时间来检验,在文化历史上是不是大师也需要回望才能看清。“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欧阳询这个伟大的书法家未能在唐朝被认定,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当代人去评价当代人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很难已公允公平公正。历来本朝的史官评价本朝人物都会有很大的局限,会受到当时的政治主张、经济发展、社会风尚、文化价值的因素影响而发生偏差。人们会跟着当时的权威名人专家起哄,追逐时趋,人云亦云。艺术上也是一个道理。



有艺术天赋的人因为走在时代的前面,往往得不到时人的承认、肯定、称赞、追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卢梭被当时的艺术界称为幼稚的艺术,被上流社会嘲笑。现在无人不知的天才梵高在世穷困潦倒,是死了以后人们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欧阳询能评到二、三流书法家算是运气不错,王羲之王献之没有后来唐太宗的赏识,能有那么大的名气吗?被誉为山水画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的黄宾虹在世之时也没有名气,当时比他有名气的画家多了去了,谁能想到如今他的画能有那么高的价值呢?



所以作为一个想真正成为书法家的人,就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你必须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钻到艺术里面去,认认真真的学习研究提高,不要受时风的影响,同时还要按古人说的“清心地”、“善读书”、“却早誉”、“亲风雅”,这样你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