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5000块钱,大概在社会上是什么水平?

怒马


看你是打工的,还是公务员了,打工的捌仟也是中间水平,公务员肆仟各种补助总的也有拾贰叁万。


勇往直前29078026


工资月入5000是个什么水平?跟你处于什么阶段,自身追求,选择过哪种生活有关。

一名大学毕业生A,在家乡三四线城市做的第一份工作,能月入5000。

那么他基本不愁生存问题,有家里的房子可以住,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生活费,有时候还能跟朋友一起去赏顿美食。他可以把日子过得美滋美滋的。


同样是一个大学毕业生B,在三四线城市做的工作也能月入5000。

大家都羡慕他工作轻松钱多离家近。在刚毕业的时候,小城市能拿5000的确算钱多了。所以他也很满足了。

工作上压力也不大,是那种著名景点验门票的工作。

2017年遇上景区高科技改革,验票工作全部由机器替代,许多验票员要么优秀的被各个科室挑选过去转岗,要么只能像B一样面临下岗失业了。

由于工作没什么含金量,自己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工作能力,整整找了3个月工作,也找不到5000元一个月了。只能勉强接受又苦又累还经常加班月薪3000的送货员工作。


大学生毕业C,毕业后就去一线城市找工作,月入5000。

回家工作的同学们都羡慕他是同学里面工资比价高的。

但是他自己清楚得很,大城市的竞争如此激烈,5000除去基本的生活费跟房租,还要额外花钱花时间去学习新技能,基本每个月都月光,自己也不敢在休闲娱乐上有额外的消费,日子过得很紧巴。

但他想在大城市吃苦,心中有信念,觉得今天的付出终会有回报的。在大城市中自己总能把握住机会咸鱼翻身。


D已经30岁了,在武汉月入5000,是公司的老基层员工。

去年刚有了小孩,孩子出生来烧钱了,而且每个月都还要还房贷,日子过得很紧张。

妻子休产假期间也不敢闲着,学学微商贴补一下家用。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公司千万别倒、千万别裁员。家里老人家千万别生病。小孩身体也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妻子别跟他闹情绪想做全职妈妈。

所以他每天都各种烦心事担忧,因为一旦一方出现了问题,需要大量用钱的话,家里就很容易出现经济危机了。


以上四个故事都是我身边人真实的写照,尽管为了隐私,我有些小细节虚构了。

但可以看出,工资5000块钱,对于不同阶段和处境的人来说,意义都是不同。何必跟别人攀比,在社会上自己的地位如何,自己能用好这5000块的工资,过好自己的人生不就已经很好了吗?


你月入5000阶段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欢迎留言跟我互动交流!
听说关注我的人最后都「升值」「加薪」了。欢迎点击头像,关注「职场老学姐」

职场老学姐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河北省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年社会平均工资为63036元,折合月薪5000元。所以说,月工资5000元,在河北省来说,仅仅是达到社平工资水平,离小康还有很大的差距。

跟身边月薪两三千的人相比,月薪5000元,看起来不少了。但是跟高不可攀的物价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生活压力比,5000元仍然是遮了胸脯露了腚啊。这这点散碎银两,不要说在一二线城市,就是在三线城市生活,也是紧紧巴巴、精打细算的。

如果只是吃饭,5000块钱绰绰有余了。可是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就现在的医疗保障水平,一场大病下来,立刻就从温饱变成了赤贫了。别说大病,哪怕是感冒发烧,也轻易病不起啊。我记得我家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体制弱,反复高烧,一个月住了三次医院,花了五千多块钱。那时,我月工资才1000多元!

然后咱们再说说房子。就我所处的三线城市,房价都15000了,位置好的地方突破了20000元。一套房子以100平米计算,需要150万元,按30%的比例计算,首付就需要45万元。月薪5000元,不吃不喝攒够首付也得需要八年!而人一辈子,又有几个八年?有效工作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几年!如果房子是一个血盆大口的话,这点工资还不够塞牙缝呢!

如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5000块钱勉强够交用了。可是你得结婚生子吧。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尿布、奶粉、衣服、托儿费、学费、补课费、择校费、伙食费……一个孩子每个月最少消费2000多元。如果孩子学习好,上一个国办大学,压力还小一点。如果孩子不争气,上一个三本的话,仅仅学费就让你倒吸一口凉气,每年15000元的都是亲情价,20000以上的比比皆是。三本每年学费、生活费、路费、住宿费加在一起,最少4-5万元。就这点工资,扔进去连个水花都没有啊。

所以说,月薪5000元,比上严重不足,比下稍稍有余而已,吃不饱,也饿不死,只能是凑合活着的水平!就这点钱,你敢进商场不看标签吗?不敢!你敢经常下馆子打打牙祭吗?不敢!你敢今天新马泰明天欧洲游吗?不敢!你能买得起好车吗?不能!你能住的起医院吗?不能!你能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吗?不能!既然这也不敢,那也不能,那就不要问这个低俗的问题了。月薪五千元,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穷人水平而已。

温馨提示:阅后如果喜欢,请不要忘记添加关注哟😄欢迎大家关注、点赞、交流、评论、收藏、转发,谢谢😜



管理那点事


工资5000元,还是去了所有的扣除项目,纯拿到手的工资说起吧,在社会上是什么水平,那就得与社会上的总体的物价水平比比看吧!

如果比照房子的价格,那就看看你住的城市的房价吧,如果房价是10万元钱1平方米的,5000元的工资,一年工资60000元,连1平方米都买不上,如果是20岁参加工作, 60岁退休的话,那么你上班的40年,在工资与房价都保持在这个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你挣了240万的工资,还得在不吃不喝不用掉1分钱的情况下,你可以买24平方米的房子。

如果你住的城市房价是1万元1平方米的,在工资与房价不变的情况下,你一年的工资能买6平方米,如果你想买100平方米的住房,也得是不吃不喝不用掉1分钱,得16年的时间哪。

如果你住的城市房价是5000元1平方米的城市,你一个月可以买1平方米的住房了,一年能买12平方米的住房,也是在不吃不喝不用1分钱的情况下,八年多能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

从房屋价格与你的5000元的工资比较一下,你就知道你的5000元的工资在社会上是什么水平了。住在房价在10万元能买1平方米的城市,你就是乞丐王了;住在房价在1万元能买1平方米的城市,你就是乞丐了;住在房价在5000元能买1平方米的城市,你就是贫民了!

抛开房子的问题,假如你有了住房了(别管多大的房子了),你的工资是5000元,你在一线城市生活,你就是贫民了;你在二线城市生活,你就是下等的城市居民了,你在三线城市生活,你就是中等城市居民了,你在四线城市生活,你才是上等城市居民了!

这大概就是每月去了所有扣除之后纯拿到手5000元的工资,在有房没房的不同城市里生活情况下的水平了!

【社会现象,家庭问题,独家观点,解惑释疑。请您关注从善如刘的头条问答!】


从善如刘L


主流来说,现在分成了7档,5000块钱大概是第二和第三档交界水平,大概是前50%

算上各种税收和保险,你的收入大概在4000块钱左右。

接下去我们来看一下社会上对于工资的几档划分:

第一档:小于2500元

这个档次的职场人基本挣扎在生活的边缘,只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什么都不敢买,还要等以后买。就算舍得买了,根本不敢买贵的。连早餐都只敢吃个1元的包子,外卖都只能点9.9元特价的。

第二档:2500-5000元

这一档的人能把基本生活过着走了,每天下班回来,有时间还可以去淘宝上逛一逛,给自己添两件衣服。中午点个外卖尽量不要点荤菜,能骑共享单车的就不坐地铁了,省几块钱第二天吃早餐。

第三档:5000-7000元

处在这个档次的人可以在晚上加完班约两三个朋友一起撸撸串,有着想谈恋爱的心,但是口袋还是不太允许。世界很大,但还是只能够去逛逛或者周边瞄两眼。

第四档:8000-10000元

吃穿终于不用再那么愁了,如果花钱不是大手大脚的主。日子还是可以滋滋润润的。还可以紧紧凑凑的谈个小恋爱,不谈恋爱的也可以 先存点老婆本。

第五档:10000-13000元

如果没有房贷和车贷,可以潇洒的住着一居或者两居了,有些还可以当个二房东。周末没事可以去城市周边转转,要么就约约老同学,请他吃个饭,维护维护一下感情。

第六档:13000-20000元

在这个工资档次的人群还是会让很多新人羡慕的,新人总拿着手指头算算什么时候才能到这个水平。自己喜欢的电子产品出来了,有点闲钱去买一个。开始注重一些生活的质量了。

第七档:20000元以上

偶尔去一些比较贵的餐厅,女生下班可以去美美容,平时健健身。每年外出旅游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有钱人的生活。这个阶段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提升逼格和品质。

不管你的工资处在哪个水平,努力工作,提升自己才是王道。职场人的捷径就是要多动脑子。


怒马APP


我家农村,村里的人基本上只有两种:外出打工、在家务农。

外出打工的,普遍工资在3-5000,8000以上的都算高收入了;

在家务农的,普遍没啥收入,一年能挣一万多块钱都算很不错了。

所以,如果你要是放在广大农村的话,工资5000块,算是很高了。

在全国范围内,应该也是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的。

但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职业,收入的差距是非常之大的。

比如IT行业,你要是5000块,真的,肯定是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之下。

再比如,要是自己做点小生意,做得稍微好点,那肯定都不是几千块钱。

金融行业高管的收入,简直高得吓人,你这5000就是杯水车薪,尤其是前几年的时候:


所以,你要问工资5000块是什么水平?

第一,在全社会范围看,并不会很低,超过平均工资了;

第二,和高收入相比,简直不堪一提,差距太遥远。


其实,钱多钱少不关键,关键是能否满足你的物质和生活需求,所以,还需要考虑你的年龄段、家庭负担、生活地区物价、房价,等等。


冯起升


月薪5000,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关键看你处于什么阶段~

记得几年前,公司一个实习生姑娘说,“对我而言,2000块已经够多了。因为我的爸爸妈妈那一辈儿,很多人也才3000多块。”

这个北京姑娘,用2000多元的实习补助,给家人买礼物,给自己做旅游经费,把生活规划的活色生香。

三个月后,转正后她的工资涨到了5000块,与此同时,姑娘的穿衣品味和着装打扮都变得知性优雅。

一年半后,她提出了辞职,深层次的原因是:工资太低了。

那么,为什么实习期2000多元她会觉得多,正式工资5000会觉得少?

究其原因,是认识层次发生了改变。

实习期,她的认知源于同学、父母,反差较小,满足感较强。

转正后,她的认知源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她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甚至高出实习工资2倍都不能满足,所以,她的落差感越来越强,最终决定辞职。

月薪5000,若是初入职场,算是略高一筹。

如果将工资全部用于物质消费,那么,自然是杯水车薪,月月光光,时间久了,各种不满足感滋生,甚至产生抱怨的情绪,就算不断跳槽,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合理规划、投资自己,那么,随着能力和经验的提升,加薪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很多人步入职场以后,不再为学习做一分投入,其实,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渴求复合型人才,无论我们处于哪个阶段,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周思敏


工资在5000左右,在全国工薪阶层属于什么水平?每月500O元工资,所处在三四线城市,属于一般生活标准,可以,满足现状,每月也不会有多少积累,供养孩子上学念书,维持家庭生活,买车,买房确实有些困难。

每月5000元工资,所处在县城,还算可以,在精打细算的情况下,努力奋斗还可以买到自己的住房,解决生活中有些现实问题。

每月5000元工资,所处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属于最低层的生活标准,这些城市消费水平高,花费开支大,买一套住房也得几百万,加上供养老人和孩子上学念书,奋斗一辈子,想买一套自已的住房,确实比登天还难呀!

由此可见,工资的高与低,所处的城市不同,相应的消费水平就不同,办理的事情也不同,5000元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


志同道合179276449


知足常乐,不知足的人每月给你十万也嫌少,知足的人三五千也满足。


在没有房贷的前提下,月入5000确实可以很滋润了,如果结婚了你月入5000,如果你老婆在工作,你们两个工作收入一万左右,没房贷,没车贷,确实可以滋润了,但是如果有房贷车贷,估计过的只能一般,在三四线城市一个家庭有10万左右的收入确实算是高收入群体了。

我所在的城市是某个人口大省的省会,从事程序员工作,薪资还不错,有时候自己也能接点私活,但是还是买不起在这个城市的房子,我正在考虑干几年积累积累经验以后自己回老家创业。

人与人没有可比性,粗衣淡菜同样能度日子,生活朴素点,有助于做人的修弄,钱再多自己不感到满足,生活过份奢侈,会坠落对后代的教育有影响,你说是不是?


笑搞


月入五千,要看在甚么地方,但是话说回来,能让你月入五千的地方,肯定不是偏远地区的小山村,那么在多数二线以上城市,能达到月入五千的城市有多少?而这些城市的物价水平等重要的生活成本又是多少?这将直接决定你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我以自己为例,因为我前一份工作刚好就是月入五千。

我在西安市商务区上班,国内一流大学研究生学历,个人能力较强,不擅跟人打交道,白领。

西安南三环外长安区的普通住宅商品房,房价大约在1.2到2.0万之间,一般地段的房租,七八十平米的单元房,大约1500-2000元,城中村二三十平米的小套间约500-800,没有卫生间的大约在300-500.

在城中村吃饭会很便宜,20元差不多就能吃饱,但吃不好,味道很差,环境卫生也比较差,街面上或商业裙楼吃饭要贵一些,一个人差不多三十元才能吃饱,当然也可以一碗面解决问题,一碗面大约12-15元,羊肉泡馍一般是24-32元,如果去中端餐厅吃饭,一个人点一荤一素一汤一碗米饭,接近下限的价格大约为五六十元。

普通上班族,每个月按照22天出勤率,每天的午饭对照以上标准,正常水平大约在一千元左右,房租按八百元算,合计一千八,加上二百元电话费,这是两千。

即使你是单身,你也要买衣服,还要有社交,可能还会交异性朋友,还要偶尔有点儿娱乐活动,这些开支都是无法确定标准的,我推测你是一个节约的人,月入五千,在这个城市你每月大约能攒一两千元,前提是你不能生病,不能给父母交钱,不能给女朋友买五百元以上的礼物,更不能去稍微高端一些的场合,比如酒吧,一打福佳白480元,更不能去法式餐厅……

如果你要还房贷,交物业费,停车费,如果你家里有上学的孩子,或者看病的老人(医保各有不同范围和标准),5000元是远远不够的。

西安大约有60万小学生,而公办学校只能接纳其中一少部份,这就意味著多数孩子的学杂费是惊人的,而你如果有一个正吃奶粉或者上幼儿园的小宝宝,五千元就更不够了,必须依靠老人的接济,或者自己多打一份工。

所以我觉得不要老是去批评“啃老族”---对多数人来说,能自己养活自己的话,是不愿意去“啃老”的,毕竟自食其力才是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我们看到了“啃老”这种现象,却很少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而是一味谴责,这是远远不够的---道德能解决的问题,要社会保障制度干什么?

如果你有车,我还没算你加油的钱、罚款的钱和保养车的钱,我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开车了,一是路上拥堵、到了目的地又车位难找费时间耽误事儿,二是停车费太贵,三是即使你再谨慎小心,各种摄像头关注之下一年下来不交点儿钱简直不可能,最令人心跳加速的还是随著加油机油表的跳动,你的心也在跳动……

先写这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