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下仔後,不進食怎麼辦?

李雯雯


養豬的朋友們都知道,因母豬的不進食而引發的健康危害性是極其惡劣的。然而更讓養豬戶朋友頭痛的莫過於母豬產後的不進食,因母豬生理狀況的特殊性促使其在生產前期的限飼、生產過程中體力的透支及產後哺乳仔豬所導致的身體機能嚴重消耗,再加上產後不食所引發的健康狀況將嚴重影響到母豬的後繼生產與使用年限。如果母豬的自然正常飲食長久得不到改善,在產後營養恢復受挫的的情況下還將極有可能引發其他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那麼母豬下仔後不進食的原因是什麼?又該怎麼辦呢?



母豬下仔後不進食的原因

母豬下仔後不進食,按人的說法就是沒胃口,不思食慾,導致母豬產後不進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

1、因產後母豬的飼養管理不善導致不進食

當今的養豬戶朋友們都知道養豬應遵循科學的管理原則,也特別注重母豬因生理的特殊性及因生產過程中的體能消耗所引發身體虛弱的營養改善,所以對產後的母豬儘量滿足其飲食要求。剛產完仔後便過多過量及過精地供料,而缺乏科學地補充母豬生長所需的礦物元素及多維生素,殊不知這樣的飼餵方式不但沒幫助到母豬改善營養,反而因餵食過多過量的精料而加重了母豬的腸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而引發不進食。

2、養豬戶朋友對母豬的產仔過程及產後護理不當而引發生殖系統的炎症感染而不進食。

母豬的生產仔過程本來就不大順利,而接產員又因經驗不足或動作粗魯而導致母豬的生殖系統受到損傷,或因產後胎衣不下或惡露等原因,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或消毒工作不徹底而感染到周圍的細菌病毒,導致母豬因感染細菌性疾病而引發食慾不振或不進食。

3、因母豬舍環境惡劣或適逢夏季天氣炎熱而引發不進食。

因母豬場舍內環境惡劣,潮溼悶熱髒亂異味嚴重或因夏季天氣悶熱等,均會引發母豬心寧不定,不思進食。養豬戶朋友們該做的就是提前做好產房環境的衛生消毒殺菌工作,增加設備保障產房的適宜溫度,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因周圍環境的惡劣而影響到母豬的食慾。


母豬產仔後不進食的預防方法

母豬產後不進食本身就對母豬的身體造成嚴重傷害,而對仔豬的健康生長髮育也有極大的影響,不但會增加各種疾病的感染機率,嚴重的將造成經濟損失。

1、要想母豬產前產後有健康的肌體及正常進食,那麼母豬在產前就應做好科學的餵養管理。不但應保證每天的科學餵食量,還應添加生長所需的礦物元素、多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同時適量投餵青綠飼料,並且適當讓母豬多運動及光照的時間。

2、根據母豬的生理週期,做好每年必做的各種功能免疫接種疫苗的首免及加免工作,避免因為自身免疫性功能薄弱而感染病毒。

3、做好欄舍的衛生消毒殺菌工作,保持豬舍內通風舒適整潔。同時應認真觀察母豬的整個生產過程,及時解決好母豬在生產過程中所出現的狀況;母豬產後還應配合消炎措施,可以肌注林可黴素注射液及板蘭根注射液混合稀釋液,也可用阿莫西林可溶性澱粉配合枯草芽孢桿菌添加劑伴料飼餵都能讓產後母豬起到很好的消炎效果。



以上是鄉民鋒哥根據經驗為大家分析的關於母豬下仔後不進食的具體原因及預方案,希望能為養豬戶朋友們帶來參考價值。同時如你在閱讀本文後對本問題如有更好的建議或補充,請在下面評論區內留言並參與後續的討論,以此來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養豬戶朋友們!

我是@鄉民鋒哥,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問題,同時對日常養豬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觀點,如果你對鋒哥的文章所表述的內容深有同感,那麼請關注鄉民鋒哥,共同來探討三農問題。


鄉民鋒哥


母豬下崽是對於農戶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一下十幾個,即是給農戶帶來了很大的利益,也對養殖場的擴大增加了產量。但是呢養殖豬的都經常會遇到,母豬下完崽之後不進食了,不怎麼吃東西了,讓農戶們很是煩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母豬產後不食症是母豬哺乳期常見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豬在哺乳期間以食慾不振,甚至廢絕為主要臨床症狀的一種病理現象。該病一旦發生可造成泌乳機能下降,導致哺乳仔豬腹瀉、抵抗力減弱,生長緩慢甚至變成僵豬或發生營養衰竭死亡;甚至因頑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現斷奶後乏情。

有可能是因為飼料失調導致的,也可能是因為很多環境條件比較高溫、通風不良造成的。更有可能是因為供水不足或者水質差引起的胃腸疾病造成的。產後護理不當或者感染引起消化吸收機紊亂而厭食也是有可能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防治和解決呢?

一、加強飼料管理

用全價日糧飼餵母豬,注意母豬膘情,八成膘為宜。加強母豬在妊娠期的運動管理,增強體質。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給予充足青綠多汁飼料。

二、控制環境

加強產仔母豬的環境控制,防署防溫,清潔衛生,通風暢通、避免驚群、減少噪音。

三、檢查水

我們要檢查水源,經常檢查飲水系統、儘量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

四、免疫工作

做好免疫預防工作,以免疫為主導,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做好豬場的免疫監測工作。

以上的幾個辦法可以改善母豬下完崽後厭食的麻煩,希望養殖豬的農戶碰到這樣的情況可以親身去試試,或者你們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我們一起 探討一下,互相吸取經驗,讓我們的母豬下完崽之後也能更好的成長,也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著想。


小雨農村記錄


應加強飼養管理,合理搭配飼料,供給母豬易消化多營養及青綠多汁飼料。產前補充足量的骨粉、VA、VD3、複合VB粉。 加強懷孕母豬飼養管理,如果條件允許,應給予適當的運動。在高溫季節要酌情投餵硫酸鎂(MgSO4)、碳酸氫鈉(NaHCO3)等輕瀉藥,搞好床房的清潔衛生,創造適宜的環境,並注意防暑降溫, 及時治療母豬各種原發疾病,如陰道炎、子宮炎、尿道炎等。 細心觀察母豬精神狀態,勤察體溫,保持產仔清潔衛生。產時將胎水加紅糖讓母豬喝下,可加快產仔,促進胎衣排出和排儘子宮內惡露。 母豬產前產後飼料添加小蘇達(每噸料3千克)。 也可以在母豬產前產後用“豬健素+小蘇打”拌料,對母豬產後不食症的發生率可大大減少或產後 喂服“益母草紅糖水”或“生化湯”,活血化瘀,淨化子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