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家现在有些丈人丈母娘非要孩子叫他们爷爷奶奶是什么心理?正常吗?

苏陇园


:我认为这是计划生育后的独立子女的女方心态!只有一个女孩,生下小孩后叫姥爷,姥姥,感到没有了子孫,香火续不上,所以让叫爷爷,奶奶,得到心灵上慰藉!


河洛书蠹1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实社会问题。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或听到,本应该叫外公、外婆的外孙子,却改口称呼爷爷、婆婆。进入眼帘的老辈人和小辈人天伦之乐的幸福情景,让路过的人们都羡慕不已。

不知道原由的过路人,哪里知道,眼前被孩子称呼的爷爷和婆婆,实则是名符其实的外公与外婆。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将外公、外婆称呼为爷爷和婆婆呢?我觉得,先顺其自然,后无论老辈人所处的称呼位置怎样,按现代人讲究礼貌的说法,都一边倒的称呼爷爷、婆婆,格外显得亲近些、舒心些、荣光些……

可是,有的人则认为,爷爷、婆婆就是爷爷、婆婆,外公、外婆就是外公、外婆。这个观点也对,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还有人说,千百年来的习惯、伦理纲常不能轻易更改,要传承下去。我想说的是,往事越千年,国家进入新时代,人们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和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思想、新事物、新风尚已成为社会主流。我们不说更改那些传统习惯、伦理纲常,只说不搞一些不必要的争议能行么?

外公、外婆,爷爷、婆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来称呼,都改变不了一个铁的事实一一一一生一世的亲情与血脉关系。既然如此,那我们就退后一步天地宽,不分称呼一家亲吧。我们只图老一辈人心情舒畅,尽享人生的天伦之乐;只图下一代人健康快乐的成长;只图家庭和睦兴旺;家事顺利、平安……


天边彩云274


现在这种称呼很普遍,农村人这样称呼的较少,城市人这样称呼的比较多,有这样称呼的丈人丈母娘家,他们是生了一个姑娘,没有生儿子他家的香火没有人延传了,在她们的心里始终有一种孤独恐怖感,等他们老了香火没有人替他们传下去了,没有孙子替他们到坟上烧纸了,佛教上讲外孙子烧纸收不到,只有孙子烧纸能收到,称外孙子为孙子能抚慰他们心中心的忧伤,等他们老去的那一天,到坟上烧烧纸他们能收到,你们做亲家的就不斤斤计较了。

作为你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人家养了一个二十几年的大姑娘给了你家,都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号召,所以就没有生儿子,现在没有孙子延续香火,借你的孙子名份叫孙子,你也不能这样自私吧,孩子必尽是他们的外孙子,他们这样称呼也无关紧要,也不会改变你们家爷孙子的性质,凡是都要换位思考,让人三分处事,上前一步待人,他们是你们的亲家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都应该好商量,他们家有了什么事,还是你儿子的事。

从提问上看你也是斤斤计较的人,与亲家关系搞的这么僵,说明你平时处事也有问题,你平时处事也会占别人的便易,自已从来不能吃亏,你做事从来不为别人作想,作为是亲家他们没有养儿子,现在没有孙子延续香火,称你家孙子是他外孙子,改称呼为孙子也无关紧要,无非是抚慰他们没有儿子,没有孙子那份伤痛的心,做亲家要理解,不要计较,也不要去伤他们的心。

如果你坚持要自私到底,不准孙子喊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你会自找苦吃的,你媳妇会跟你有矛盾,会给你小脚鞋子穿,就是现在治不了你,老了肯定让你活受罪,古话讲的好,与人方便,与已方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的苦果你自己受。



鹏献舞


当爷当奶责任重,上学来回担不轻,

丈人丈母为亲名,怎么称呼都能行


一帘幽梦一安永连


我们村里就有一对夫妻要求外甥叫爷爷奶奶的。没必要去评判他人的心理,评判是否正常,多一些理解,满足一下老人未了心愿!

这老夫妻这样做的原因:终其一生没有生个儿子。传统的文化意识里,无后为大不孝。在农村没有生儿子是往往被人看不起、甚至遭欺负的。另一方面就是小农意识所谓的养儿防老、家里有劳动力。


可以肯定的是她俩因为没有生儿子是他们的心病、是内心的痛处,痛到成了嫉恨。我父母生了我兄弟俩,本来我和他们女儿童年时期玩得挺好的,由于住所隔的近,父母之间总闹矛盾。农村一骂架,就拿儿女说事,什么恶毒污秽的语言都有!后来我结婚头胎是女儿,我就正巧听她在背后议论:你看他家不也是生女儿没后了!😂😂不过我老婆二胎就是男孩,我本不想要二胎,老婆执意要生的。我老弟还没结婚成家呢!

她两个女儿长大出嫁后,老大在外挣了钱,她们盖了一栋三层的大房子,十五间房。两女儿生的孩子都带过来,改口叫爷爷奶奶!尤其是二女儿由于嫁得近,女儿一直没让住婆家,所以女婿只能经常两头跑,多数住他俩这边了。

现在农村也没有多少人,我们一直住城里,小孩从小带在身边。她们的外甥一直称呼爷爷奶奶,其实这样也挺好的,只是小孩长大了由于学习的需要以及回归自有家庭,慢慢的离开了他们。山村里一对老夫妻守着个大房子,老了,都祥和了!


卿城笑


我是两个外孙的外婆,我从来没有什么内外,因为俩亲家关系好,孙子两也来往频繁,有时外孙会叫走觜,叫我奶奶,但我会立即纠正,正确称呼是尊重,有道是疼外孙,帮女儿,因为爱女儿才爱外孙,凡事不要自欺欺人。幸福生活靠心情,靠智慧,称呼只是文字。


丁宁小粉


我的独生女儿让外孙叫我们爷爷奶奶,我不干,我说:“姥姥就是姥姥 干嘛叫奶奶 这不是混淆视听嘛!”我认为称谓是中国最清晰的伦理传统 是常纲 是规矩 是命脉,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多年以后就乱了常纲!我非常自豪我是外婆 非常喜欢外孙孙 总是大声对外孙说:“叫姥姥[捂脸]”! 对于“奶奶”这个称呼我是刻骨铭心的亲和爱,我小时候就是跟着奶奶长大,妹妹一出生 我两岁就完全跟着奶奶生活 奶奶护理我成长,慢慢地牵着奶奶的手 拉着奶奶的衣角 ,再后来能帮奶奶去磨面 烧火啦,直到奶奶去世[流泪]……奶奶去世44年了,我记忆犹新 曾经的生活片段历历在目 我想我的奶奶!


大漠一路歌


我觉得叫什么都正常。看具体情况吧!我的女儿就叫我岳父、岳母为爷爷、奶奶。因为我没结婚时,就父母双亡了。孩子叫岳父岳母为爷爷奶奶,不会混淆啊。

至于别人,我建议还是不要这样叫,因为容易让小小年纪的孩子,分不清楚。那么,孩子将妻子的父母,叫什么呢?我不支持我们兰州老习俗,叫“外爷、外奶”。因为这样显的太见外了。尤其现在是独生子女,已为人父人母的情况下。我也不支持叫“姥爷丶姥姥”,因为这是东北丶山东一带的风俗,西北人叫起来,总觉得怪怪的。


清水6039


我觉得,对家人的称呼,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很少有孩子能分得清楚了。而我恰恰喜欢让女儿了解这些知识。

比如我家,我一说二姑姥姥,女儿会知道是我的姑姑,我爸的二姐姐。我一说二姨姥,她会知道是我的二姨,我妈的二姐,我一说二舅姥姥,她会知道是我二舅的老婆,二姥姥是我二伯的老婆,而一说姥姥,她就知道是自己的亲姥姥。

而每当说起奶奶和舅奶奶,她会知道是她爸爸这边的亲戚。

不叫外婆姥姥,是因为这个词不够亲切吗?

亲不亲,真的不是一个称呼就能改变的。

在我的记忆里,姥姥是春风中跟着我逛一下午江沿的那道身影,是夏夜里为我打扇的一缕凉风,是秋日里拍打蚊子的一双起了茧子的大手,更是冬夜里炕头上那双棉鞋里的温暖。

嫁到南方以后,基本上都是我们回家,妈妈很少过来,去年春天来了一趟,去接女儿放学时,女儿高兴坏了,自豪的告诉小伙伴说,这是我姥姥。因为这边都叫外婆,所以这个称呼显得那么独一无二。

这样一个美丽的称呼,难道就因为某些人的虚荣心,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吗?


雨妈3


我总结一下,现在男女婚姻中男方处于的局面,女方口口声声“1.我父母养育我20多年,嫁到你家,给你们生孩子,给个几十万彩礼还多吗?”2.我找对象必须有车有房有存款,谁结婚不买房子?房子必须加我名3.我就这么一个弟弟,父母生我养我不容易,我要帮他买房结婚,这也是报答我父母的养育之恩4.今年去我家过年吧?生俩孩子得有一个随我姓;这周带孩子去我家吧?给我父母多买点东西

嫁过来以后呢?男人就是一坨屎,没用的男人,男人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要创造好的生活;男人有钱男强女弱天经地义岳父母一家也高兴,女人有钱女强男弱男人没法活,而且公婆一家人被压的抬不起头来;婆婆就应该带孩子,不给生活费,而且不给孙子孙女买东西也会落不是,带孩子带不好也不是;不带孩子更不行,哪天不讲究卫生或者有些情况没注意就会被嫌弃,哪怕就是出去拼死拼活挣钱贴补儿子儿媳也没人心疼,还得被人说婆婆没帮忙带孩子,姥姥看孩子就是帮忙,婆婆看孩子就是天经地义,还得忍气吞声。越来越想不通所谓的男女平等到底是怎么说的,花大价钱娶回来的媳妇,婆婆还得哄着她,而且自始至终人家都是靠娘家近,舔着一张逼脸整天说娶不起别娶,公婆在沙发上躺着看会电视就发抖音嫌弃,给公婆买点东西心里记着那是公婆欠自己的,岳父母把钱全给儿子后,生病没钱治,没法养老还得靠女儿孝顺,岳父母带一会孩子就说父母不容易要孝顺,公婆带一辈子孩子都是理所应当而且还不孝顺,说是男方家的孩子其实孩子跟谁近?公婆能指望孙子孙女养老吗?十岁以后的男孩子跟父亲总是有点隔阂,媳妇想带着孩子回娘家,老公能不跟着去吗?难道要一直分开?男的要养家糊口难免会做一些危险的工作也不会太注意身体,男方去世后公婆都面临老年丧子的痛,还没钱养老,因为都给儿子了,以后能不能见孙子一面都不好说,所有财产及补偿款都会留给自己和孩子,有些人会说女人不也一样吗?绝对不一样,因为男人有担当男人就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