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为什么要备案,现在有多少家P2P完成备案了?备案后可以做什么?

雪之道理财


P2p备案还是必须的,首先你要了解什么是P2p。简单的讲p2p就是点对点网络借款,它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形式。是把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给有需求的那些人。其实这个属于民间借贷,通过接触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为人们提供金融服务。

1、P2p为什么必须要备案?

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如同你出生了,为什么要给你落户办身份证?要不然你就是一个小黑孩儿。为什么企业要进行工商注册登记?说白了就是为了好管理,好统计。为了好落实自然人或法人的应尽的义务。想一想很多公司都自己开了,可是没有进行注册登记,国家是不是会少收很多税呀?这得造成多大的财政损失。所以p2p完成备案,一方面是方便国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管理和规范。另一方面,p2p这些金融平台往往流动的资本非常庞大,也关乎国家金融安全。说白了也是为了防止金融风险。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平台频频爆发新很多问题。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断爆雷,我国金融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甚至有很多不合法的p2p金融互联网平台,如之前的e租宝,钱宝网等等。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流动资本动辄上百亿,多的上千亿。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防范金融风险就变得非常棘手和困难。

民间借贷涉及的民众数量庞大,这关乎到民生问题。最近几年,尤其是2018年以来,仅上海地区,P2p违约规模就超过2000亿。更不用说全国其他地方这种p2p融资平台,一旦这种金融风险集中爆发,就会引发全国群众性事件爆发。

2,个人投资者如何防范

随着支付宝等各种宝宝产品的推出,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长起来。这也给传统的银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传统的银行等金融企业发展的时间比较长,非常规范。国家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宏观调控上都非常得心应手。所以银行业很难发生金融安全风险。但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就不一样了。国家很难看得清管的着这样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非常隐蔽,资金流动非常频繁,数量也非常庞大。所以相当多的个人投资者都很少把自己放在银行,而是放在P2p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因为这些平台提供的利润非常的大,具有很强的诱惑性。

但是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利率高风险也很大。甚至有一些违法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利率高达40%。这哪里是投资,这是明显的诈骗。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不小心,或者是因为自己的贪婪买了这样的p2p金融产品,最后连本金一分都不剩。所以投资者一定要考虑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天下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上天也一定不会掉馅饼,只要你不贪婪,谁都骗不了,谁都坑不了你。


勤奋的小牛


P2P为什么要备案?首先你要了解 P2P是什么,P2P是做网点对点的网络贷款,是金融行业,社会的运行依赖于金融业的支持,一旦金融业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正因为金融业如此重要,所以国家对于金融业的管控一直都非常严格,实行资本严管。对于这样一个行业,如果不备案,让他像一个幽灵一样存在于金融行业当中,影响金融业,但又不记录它存在,不是非常的危险吗?

第二,我国的法律规定,从事经济活动要是一个法人主体并承担责任和义务。对于P2P这样一个从事经济活动当然要有法人资格,缴纳税,并遵守相关的法律。

第三,民间的资金需求非常的旺盛,一个是有钱的人投资渠道比较窄,一个是需要钱的人通过银行去借贷,如果没有资源,根本借不到,所以民间借贷非常的活跃,但也经常出现非法集资,高利贷,老板跑路等问题,让投资人血本无归,P2P的出现正是一种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资金的需求。

所以,与其这样不如进行登记备案,引导P2P走向正规合法的经营,接受国家的金融的监管,这样更能够预防风险。

如果P2P能够进行备案,从事 P2P的都会进行登记备案,人人贷陆金所等等这些,都会备案

备案后,P2P将会进行规范化的经营,并且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管,大家才会更放心的把钱放到 P2P上面, P2P公司也能更好的展开业务。


我是小白多学习


P2P黑板报了解到,监管有意争取在2019年下半年在部分发达地区开展试点备案工作,完成少量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并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防范重大风险三年攻坚战的总体实现要求,在2020年完成全国范围内存量网贷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

行业企盼已久的P2P备案工作,或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启动试点。监管拟将网贷机构分为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经营平台,并提出了数千万元和数亿元起的资本金门槛。此外,监管也在酝酿要求平台需计提不同层级的风险准备金和风险补偿金。

一是P2P平台自己组织自查,108条《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下发后,已经有很多平台积极行动组织高管一起逐条学习,也有平台已经启动律所、会计事务所、信息披露等合规工作的对标,对这些积极拥抱监管的平台应该点赞,既是身先士卒积极拥抱监管,也是在当前形势下对行业的一种积极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85家(不含暴雷平台)P2P平台已完成自查或已提交自查报告,不足正常运营平台的一半。

二是金融办启动行政核查,108条《P2P合规检查问题清单》和“1+3”(即“一个办法三个指引”)监管文件由国家级机构发布,但负责检查落实执行工作的部门还是各地方金融办,108条和“1+3”法规文件是标准,地方金融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平台在合规检查的启动时机、节奏以及标准上还要和地方金融办保持高度一致。


立马财经


PZP必须取缔。一是产利货二是非法集资。报雷就是集资诈骗。就等着吧。于备案无关


用户14337362359


P2P现在真是既奇葩又尴尬的存在,但是不能说他的存在没有意义。先回答楼主的问题吧。

1.为什么要备案?

先看看备案的定义吧。

P2P备案登记是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申请对辖内P2P平台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公示并建立相关机构档案以备事后监管的行为。备案制通过放宽事前准入,强调信息收集与存档方面的功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手段,逐步构建和完善市场主导、政府监管的局面,保护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

纳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办等)以后,P2P就拥有了一定意义上的合法性,也就是有些某种意义的金融(类金融)牌照的意味。都知道金融牌照是值钱的、稀缺的,当然也是合法的。要不然这个行当很容易游走在非法集资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灰色地带,发展业务也是提心吊胆。况且自古人们讲究个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则大家都不认可你是正规的金融机构。

备案以后P2P才拥有了合法合规性,便于以后的长期开展。

2.多少家完成备案?

0家。

为什么?备案监管政策喊了好几年了迟迟没有落地啊。各个地方的金融监管部分还是足够审慎的,知道这里边的水深如马里亚纳海沟,填个喜马拉雅山都盖不住的……如团贷网,没出事之前,平台够大吧?够有名吧?老板够励志吧?那又怎么样……

今年以来出事的够多吧, 到最后陆金所也熬不住了要良性退出了。P2P的龙头都要退出了,可见这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了。

就目前来看,政策层面的精神为积极引导良性退出,或者转型为助贷平台、小贷公司或消费金融公司。后两者作为金融牌照资源,也不是这么好拿的。备案则很难推出或者压根就推不出来……(此处李白同学哼起了小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3.备案以后能干么?

真要能备案,就纳入了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某种程度政府承认了该P2P业务的合法性,P2P机构可以大张旗鼓的发展业务了而不是现在配合监管的“三降”甚至转型、退出。

P2P,这种诞生于草根金融的金融模式,这几年本质上还是一种较为有益的金融探索。但是在野蛮生长之后,回头看来,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游离监管之外的真实资金用途、不良逾期率、期限错配、资金挪用、信息不对称都是实实在在的风险存在,并且导致了风险事件频发,透支着行业的未来。这样的行业前景并不乐观。


落墨财经观察


P2P应该取缔,而不是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