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攝影拍風光和人像作品,你帶那兩隻鏡頭出行?

攝影微談


首先,外出我會帶半幅機。

其次,鏡頭肯定帶變焦。帶兩個頭我會選佳能10-18拍風景,還馬50-100/1.8拍人像。若只帶一個頭,那就選佳能17-55/2.8。


石頭80645


不用糾結:一廣變、一長變。不建議定焦,出個門本來就挺累的,再弄個定焦,能把腿跑細了。哈。

廣變。建議14-24這個大燈泡。成像銳利,題材廣泛。可以星空,可以風光,可以人文,可以環境人像等。

出外在外,這隻鏡頭應該是用途更多些,拍風光、風景嘛!

這隻鏡頭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大燈泡,不用的時候,一定要把蓋給扣上,別嫌麻煩,稍不注意給刮花了哭都來不及。還有那個鏡頭蓋,沒有絲扣,很容易脫落,所以要多加小心。

長變。長焦肯定是70-200了。有了這隻鏡頭,彌補下廣變在人像花卉等題材方面的不足。除以上題材外,用70-200拍一些風光局部或特寫等,也是非常不錯。

70-200這隻鏡頭如果用來打鳥或拍月,或許稍稍短了些,有些遺憾,哈。

兩隻鏡頭是大三元里的兩元,是畫質的保證,小三元就算了,如果小三元,24-120就夠了,一鏡走天下了,哈。

噢,上邊是按尼康家說的,佳能家也差不多,也有大三元,只不過廣變成了16-35,選擇方法是一樣的。

我是南方之南,歡迎之南。


南方之南


外出攝影拍風光和人像作品,你帶那兩隻鏡頭出行?

外出攝影,我們不能帶太多的攝影器材,過多的裝備會造成出行的負擔,能減就減,以更少的裝備完成拍攝任務為最好。

一般來說,本人外出攝影,一般只帶三個鏡頭,一個是廣角,一個長焦,一個35定焦,35的頭小而輕,不佔地方並且重量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一定要兩個鏡頭,那麼建議一個廣角再帶一個70-200最為好。

廣角可以拍攝風光作品,並且可以客串拍攝環境人像或是到此一遊的照片,長焦可以拍人像及風光的細節局部。

因為我們是以攝影為主,所以建議帶廣角和長焦最為理想。如果我們以旅遊為主,那麼可以帶一箇中焦段的鏡頭就行了,簡單又不佔地方。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個建議,歡迎各位朋友補充。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劍舞影像


兩個,一個16-35/2.8,一個70-200/2.8,足夠應付外出風光和人像拍攝!前五是16-35,後四是70-200!











有山紀實影像


外出攝影拍風光和人像作品,如果只挑兩隻鏡頭的話,我會選擇70-200和24-70。

這兩隻鏡頭是大三元鏡頭裡面利用率比較高的兩隻。大三元鏡頭被攝影愛好者們稱作是全畫幅鏡頭裡面的經典款,性價比高,出片率高。所以如果讓我挑選鏡頭的話,我就會挑選大三元鏡頭當中的70-200和24-70。

外出攝影拍風光和人像作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長途旅行。

第二種,是短途外拍。

長途旅行的時候除了需要帶上拍攝裝備,還得帶著行李。所以,應該以輕便為主;

短途外拍雖然不用考慮行李,但很有可能一拍就是一整天,甚至需要揹著拍攝裝備翻山越嶺。因此,應該挑選利用率最高的鏡頭攜帶。

大三元鏡頭當中,廣角鏡頭一般是用於拍攝風光攝影當中的大場景;偶爾也會用來拍攝創意人像。但是總體來講,我們拍攝的畫面還是以遠景、中景、近景為多。廣角畸變的效果,相對而言,應用率不算很高。70-200拍遠景,24-70拍中景或者近景,無論是風光也好,或者是人像也罷,有這兩隻鏡頭差不多就夠用了。


柳侍墨


手裡鏡頭只有兩隻,佳能EF 70-300/4-5.6 L IS USM 紅圈白炮,和EF 24-70/2.8L II USM,感覺拍自然景觀和人像還是夠用的。

佳能EF 70-300mmf/4-5.6L IS USM(以下文章簡稱70-300mm),稱“胖白”。作為一支非恆定光圈的長焦大變焦鏡頭,70-300mm有著獨特的優勢。

70-300攜帶輕便,價格也不是太貴。70-300鏡頭焦段更長,遠射更具優勢。70-300擁有超強的防抖能力(相當於四擋快門的補償效果),不管在手持狀態下拍攝或是弱光的環境下拍攝,均能獲得高質量的照片。

所以這隻鏡頭非常適合自然風光風光、生態體育,都市建築、新聞紀實等題材的拍攝。

佳能EF 24-70/2.8L II USM鏡頭應屬於高端鏡頭,很受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人青睞,是非常適合掛機的經典焦段鏡頭。

鏡頭實用的焦段,橫跨24,35,50,70四個經典焦段,一鏡在手,行走天下。

鏡頭變焦2.8頂級光圈,讓你在各種場景下都遊刃有餘。

鏡頭最大光圈就很接近最佳光圈了,客觀來說,可以一直開著2.8來用,稍微收到4-5.6那絕對是銳不可當。

鏡頭輕便小巧。適合拍風景、小品、人像等等。

所以,有了這兩隻鏡頭,拍攝風景和人物也應該是夠用了。


思想的園丁


外出攝影拍風光和人像,以前我用全畫幅相機的時候,主要帶的是17~35mm/f2.8(佳能老一代超廣角變焦鏡頭)和70~200mm IS ‖/f2.8鏡頭。

隨著年齡的增大,到高原地區揹負全畫幅器材,體力漸感不支。2017年9月置換成殘幅的富士相機,外出拍攝就攜帶12~24mm/f4和55~200mm兩支鏡頭。

對於我來說,外出攝影,全畫幅或者殘幅相機分別按以上規格即超廣角變焦鏡頭和中長焦變焦鏡頭各一支,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風光和人像的拍攝的需求。





草根光影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出門之前要想想自己要去哪裡?是白天還是黑夜?是拍攝人像還是風光?因此本次拍攝的目的、拍攝場所環境怎麼樣是非常關鍵。出門之前好好想想,

簡而言之,35mm適合街拍、風光。50-105mm適合拍攝人像,如果你的拍攝場景中有太多雜物、人流,導致你和拍攝對象之間的距離不會太遠,那可以考慮50mm,反之則選85或105mm。反正,我覺得35mm應該是必帶的,50-105mm根據情況再選擇。這樣可以兼顧街拍、人像攝影,

70-200mm焦的機動性比定焦強太多,有的時候重要的可能不是畫質,而是拍到和拍不到的區別。大三元的紮實的做工也比較讓用戶放心使用,對於平時常在影棚裡拍攝的攝影師來講,24-70絕對是最常用的鏡頭,大型影棚會用到70-20,在戶外也能夠拍攝到足夠遠的景物,以上就是我覺得出門帶的鏡頭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我的家鄉呼倫貝爾大草原這裡一年四季都很美,如果喜歡敬請關注我謝謝了











呼倫貝爾駿馬包車谷哥


外出旅遊拍攝,拍來拍去,最後只帶16—35和70—200,風光人像都能勝任,24—70什麼都可以拍,但感覺拍出來的片子太過於平淡,當然了,如果只帶一顆鏡頭,必須24—70。另外就是濾鏡、腳架,一樣都不能少。











鳳凰印象


我就帶Sony RX10MX 24-600。第一張和第二張同一個地方拍攝,第三張、第四張同一個地方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