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教孩子说:“你在学校被打,你一定要打回去”,这句话是否合理?

教育知识汇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小学生在放学后被其他几个同学拦住,并将其带到一个工地,强迫他吞下长达十几公分的螺丝钉。孩子最后被送到医院紧急手术。

人类天生就喜欢欺负弱者,如果第一次欺负你的时候你不反抗,他会觉得你很好欺负,下一次会变本加厉。

孩子不知道保护自己,我们家长不求孩子将来能够大富大贵,但是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安全的长大。

第一,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

不要教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但是一定要教会他保护自己的能力,那么孩子在没有我们的监护的时候,他也能保护自己。家长可以每天带孩子做好锻炼,增强孩子的体质。

第二,要让孩子学会反抗。

不要让调皮的孩子感觉到你的孩子好欺负,不会反抗,成为他们惹是生非的对象。时常引导孩子,在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要勇于反抗,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爸爸妈妈一直都会在你身后支持你。

第三,不要过多的渲染。

家长不能因为担心孩子可能会受到欺负就每天教育孩子反抗,从而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暴力,得不偿失。毕竟孩子还小,需要接受正能量的教育。

第四,和老师做好沟通。

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负,家长一定要理智对待,向老师了解清楚情况,明白事情发生的真实原因和真正过程。千万不要冲动起来,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去找别的孩子家长去理论。毕竟老师最有经验,也最了解孩子,让老师来处理可能会更恰当。

我觉关于这个问题,家长朋友们不能过于夸大影响,也不能掉以轻心,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问题。





铭花爸爸


大宝两岁上早教时,有次被一个孩子打了,他不懂得还手,只是一个劲儿在那里哭。回家的路上我问他:如果下次小朋友再打你,你怎么办?他答:哭!我气急败坏地说:哭什么呀,以后有人再打你就给我打回去,听到没有?他睁大眼睛错愕地看着我,没有回答。

后来,当小朋友又打他时,他没有像我教他的那样打回去,而是继续哭。

所以,当你时刻教育孩子“被打要打回去”时,并非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并“打回去”。反击需要勇气、胆量以及心理上是否有足够的准备,如果家长一直对孩子强调“必须打回去”时,除了会给孩子带去压力外,有时还会把孩子推向一个更危险的境地,比如,对手太强,打不过等。

作为父母,我们担心孩子被打,尽可能地希望孩子坚强勇敢,但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忌盲目鼓励“打回去”。而在“孩子被打”应如何处理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不妨这样做:

1.区分对方打人的真正本意;
2.不主动打人,如果被打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3.教孩子懂得自我保护。

一、告诉孩子,如果在学校被打,先区分对方打人的真正本意

很多父母因为心疼孩子被打,总是不断强调“被打就要打回去”这一观念,让孩子产生定向思维,也就是“只要被打了,打回去就对了”。其实很多学生在一起经常会打打闹闹,有些是不带“敌意”的“攻击”,这时候,就要教孩子学会识别,如果单纯只是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你较真了,反而会影响他的交际与对集体的融入。

【建议】应该教育孩子,如果在学校被欺负了,要先区分对方打人的真正本意是什么,是恶意攻击还是只是普通打闹,做出判断后再决定处理方式,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如何冷静处理,同时也可以避免让孩子养成鲁莽的性格。

二、告诉孩子,不主动打人,如果被打了,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比起教育孩子被打的问题,我认为更应该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打人,这社会上为什么有很多熊孩子,就是因为背后站着无条件纵容孩子的熊家长。比如,常教育孩子“我们不能被欺负”、“只要被欺负我们必须反击”、“让别人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等等。

孩子一旦接收了父母传递的这种信息,性格上就会变得盲目自信,并且“牛逼哄哄”,稍一不顺意就大打出手,认为只有“武力”才能解决一切,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判断问题的本质,也容易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建议】父母应告诉孩子,我们不主动打人,但如果被打了,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比如在学校,可以向老师求救,让老师出面解决,或者用坚定的语气“警告”打人者,告诉他,如果再出手就对他不客气了。

三、以其教育孩子“被打就要打回去”,不如教育孩子学会如何自我保护

现在校园霸凌极为普遍,父母担心孩子被欺负是很正常的,但以其教育孩子如何“打回去”,不如教育孩子学会如何自我保护。因为现实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多人打一人的场景,如果鼓励孩子盲目“打回去”,那么势必把孩子推向一个更危险的境地。所以,“打回去”不应该是“一定的”、“必须的”,如何自我保护才是最关键的。

【建议】应教育孩子,一旦被打了,应先判断对方的实力,如果实力悬殊,那不要盲目逞强,可以选择逃离现场,假如被控制住了就要大声呼救。如果实力相当,可以先用语言震摄对方,大声呵斥对方停止出手并警告,通常这时候,对方会有所顾忌与收敛。所以“打回去”不是首选,因为“武力”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总结】总之,不要很单纯、片面地教育孩子“打回去”,而是教育孩子遇到事情后如何冷静处理,如何明辨是非,如何用最佳的方法保护自己,这才是父母更应该做的。同时告诉孩子: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必须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父母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这样避免孩子遇事后不敢回家汇报,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我是熊妈,两男娃的妈,这是我关于“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不知妈妈们关于这方面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是支持打回去呢?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探讨。


熊妈碎碎念


这个事我的孩子前几天就遇到过,对方孩子的家长在群里和我说,他家孩子被我家孩子打了,等我问了自己孩子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两个孩子一起放学回家,打打闹闹的,那个孩子用雨伞打我儿子的小腿,我儿子一直没还手,直到把伞柄都打弯了,我儿子才扯了他的书包,打了对方几拳,还补充说没有打到脸上。我也是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是一个惹是生非主动攻击别人的孩子,甚至有些懦弱窝囊废,我平时都教育他说,一定不要动手打人,但是要讲道理。当时看到孩子受委屈,我却说不出你不该还手的话。但我妈妈却说,谁要是打了你,就要打回去,不要这样任人欺负!

我不想支持孩子用暴力解决问题,但也不希望孩子在学校受人欺凌,我觉得还是要管教引导好自己的孩子,让他经常参加锻炼,强身健体,当你的身体很强壮的时候,别人自然不敢惹你,你也就不会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我们看过《少年的你》这部电影,被欺负的胡小蝶、陈念都是懦弱的,忍气吞声的,所以还是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性格,这是最重要的!





单亲妈妈周小白


你好,我是空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打回去”的教育是否合理,空妈觉得还要看家长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以及目的是什么,来分析比较好。

首先我们会告诉孩子“打回去”的出发点,多半都是出于——害怕孩子养成懦弱性格。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性格”这种东西,其实是一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的结果。

孩子的性格塑造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某个具体事件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绝不可能会造成根本上的改变。

那么什么才是决定孩子性格的主要原因呢?

其实就是我们的家长,在日常生活的相处中,对待孩子的态度。

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专家,都曾经不止一次地列举过这样的实例。

比如:一个孩子性格暴躁,那么他的父母中必定有一个人的脾气就不是很好。

再可怕一点,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冷漠、非常不耐烦,那么这个孩子的性格中就会有非常冷酷,甚至阴暗的一面。

所以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才是决定孩子是否会成为一个软弱的人的关键所在。

认识到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父母这样的言论到底对不对。

其实告不告诉孩子“打回去”,这个语言本身,空妈觉得都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点在于,家长事后对孩子的引导跟沟通,或者说家长在事后有没有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有效地教育。

作为家长,没有愿意看着自己孩子受欺负、受委屈的,所以告不告诉孩子“打回去”,都无可厚非。

但能够在这个事情上,做到让孩子成长,并且慢慢学会如何跟不同的人相处,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很多家长都是采取,告诉了孩子要“打回去”这个话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不管孩子打赢没打赢,都不会跟孩子来分析、建议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以后碰到类似的事件,应该采用什么态度。

这都是没有把这个教育做到位,没有帮助孩子在这个事情中获得应有的成长的不良做法。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每个人都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各种情况下长大的,没人能够做到一帆风顺,所以教不教“打回去”都不是事情的重点,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才是家长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是空妈——育儿是个繁琐长远的事情,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空妈是个处女座


我们常教育孩子,不要打人,要有礼貌,要大度。

但却忘了教孩子,当别人侵犯他时,只有勇敢地反击,才能保护自己!

一、打回去,指的是什么?

  1. “打回去”,不是以暴制暴,也不是斤斤计较。
  2. “打回去”,是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坏人。
  3. 为人父母,我们理当让孩子拥有不伤人的教养,但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

二、不伤人,也不被伤害

美国电影《美国狙击手》中男主角小的时候,他的弟弟被人欺负了,他毫不客气地选择了打回去。

他的父亲对他说过一段话,我印象深刻。


有些人认为邪恶是不存在的,当邪恶降临时,他们不懂得保护自己,这些人属于羊。

然后,掠食者出现了,他们使用暴力、掠夺弱者,这些人是狼。

还有一类人,他们拥有强大的攻击力和保护羊群的天性,他们是稀有的、能和狼对抗的人,这类人他们是牧羊犬。

首先,我们家里不需要羊,如果你变成狼,我会揍扁你。我希望你们是牧羊犬,你们需要保护自己。如果有人要打你,或者欺负你的弟弟,我允许你尽全力去解决他!


电影中父亲的这一席话让我心里无比的敞亮,让我知道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要教会孩子: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

三、如果孩子被打了,家长该怎么做?

我要告诉我的孩子: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一定要保护自己,必要的时候这样的保护可能是躲避,也可能是还击,但我们的还击行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绝不是为了造成二次的伤害。

无论发生什么事,爸爸妈妈都陪在身边,让你可以无惧风雨,勇往直前。


番茄妈说育儿


这就好比,有国家来欺负中国,把你打了,你觉得我们该不该打回去,还是坐下来,给他讲道理,你打我是不对的!慢慢的感化它!

假如说,孩子被欺负了,不打回去,后果就是孩子有心里阴影!没有一点脾气!假如是男孩子以后懦弱的还不如女人!而打人的呢!这种人以后只会是社会败类,而且是欺软怕硬!只懂得怎么欺负弱的,遇见比他更恶的,就夹着尾巴做人!所以,我支持必须打回去!


123人生何求


我觉得是不对的,不过这样的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是一个关于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打了要不要打回去或者告诉老师这个问题,有个家长是这么做的,当时回家是他孩子告诉他被某同学打了他,爸爸第一时间是问他的孩子打到哪里了,有很疼吗?他孩子告诉手上被打疼了。爸爸又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打回去或者告诉老师呢,孩子说打不过那同学,如果告诉老师,老师骂了那个打他的同学。那同学以后还会再打他。所以这里他爸爸帮着分析,你没有打回去是因为你打不过他,你没有告诉老师是因为你知道老师会骂这个同学,而这同学被骂了还会继续打他,如果下次再告诉老师还是骂同学,久了老师多烦他们了,他也会成为老师眼中的烦孩子了。所以不想被别人打就必须要自己变的强大。而小孩时间的强大就是锻炼力气,好好学习让同学和老师多喜欢他!从那以后他叫他爸爸给报了个跆拳道,还有补习班。


李家二姐生活记录


说不合理的也不知道有没有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欺软怕硬的,如果打顺了一个孩子就总是习惯性的去打这个孩子,以前我也会给孩子说不要主动打别人,如果被打了就告老师,可是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总是被同一个孩子欺负,之后告诉他打还回去,而且还要狠狠地打回去,从那以后就再没被打过[捂脸],所以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不要主动挑衅,但是被打了就一定要还回去,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以后就不会被欺负了。


迷迭香文


这个方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

实际上,敢还手的孩子不需要家长强调,而多数孩子是不敢还手,这个不敢可能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怕老师批评;

第二个、怕打不过对方、怕对方报复、怕对方人多势众;

第三个、怕被父母骂;

而其实被打的孩子,是有心理压力的,害怕再次被打,害怕对方,如果家长用“一定”的命令式来要求孩子,孩子就会再次承受来自家长的压力:“如果我不打回去,爸妈会责备我;如果我打回去,我又打不过他...”

你说,这让孩子如何是好?你说,凡是被欺负的孩子家长都这样教是否合理?


在遇到孩子被欺负的时候,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为什么孩子不敢还手。

这里还涉及一个谬论,经历过霸凌的人才知道,被选为欺凌对象并不会因为你是自卑的还是自信的,理由真的可以很荒谬:你看我干嘛?你长得好丑;你长得太漂亮了;你的鞋子比我白!你刚刚挡我道了。

如果孩子只是单纯怕家长骂,那么明确告诉孩子可以还击,这当然是最有效的,让孩子得到了“令牌”;

如果孩子是害怕老师批评,那么请明确告诉孩子,打回去有什么事爹给你撑着;

如果孩子害怕打不过对方,怕对方报复,怕对方人多势众,简而言之孩子胆怯,那么我想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是怎么样培养出一个胆怯的孩子来的?”,在日后的生活中去修复这个问题;对于孩子被打的解决方式,相信我,这样的孩子是处理不了的,家长还是直接干预为佳。


淅爸育儿记


如果一味地和孩子强调,你打我一拳,我必还你一脚的方式,我觉得这必不是太好的选择。如果人人都这样,老师如何能够实现文明教育,整个学校也会充满了暴厉之气。

但是,也不能冷处理,如果孩子常常被欺负却一味地忍让,家长也不介入处理。这样恐怕会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一个懦弱怕事的性格。

亲戚有一个孩子,从小性格就偏内向,在学校的时候常常被欺负,老师找到家长了才知道,他也害怕不敢还手,因为妈妈说过不可以打架。所以只好被打,然后也不敢说。好在,还是处在低龄的儿童阶段,家长还可以慢慢介入,改善孩子胆小的性格。

所以平时就要和孩子灌输,如果被欺负,第一时间找老师,然后告诉家长。被欺凌,首要负责人是学校,然后家长需要和学校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借用一句话: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

首先,如果孩子还处于低幼阶段,这个时候,孩子的交际能力还不成熟,出现冲突的时候也相对比较多,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小孩子就这样打打闹闹,并在其中学会更多的交往能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长大,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处理问题的能力。通常这个时候家长不必过多的干涉。上周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在游乐场玩,因为看到一个小朋友抢了自己孩子的玩具,随即就冲上去把孩子甩开了几米远,最后警方介入,被带走。可想而之,因为一个玩具,孩子完全可以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吓坏了自己的孩子,也给别人带来了伤害。

其次,如果孩子比较大了,在学校被霸凌,打架。一定要第一时间和孩子沟通,并和学校一起找到欺负孩子的同学,必须让他知道,你打了人你就必须要付出代价。家长也必须给到那个孩子一定的教育。

这样自己的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地也会更有自信,也会学到更多的文明反击办法,而不是以暴制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