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感觉年味一年比一年淡,你记忆中过年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享下吗?

逆袭命苦


记忆中最好的年就是给在医院工作的母亲送年夜饭啊,有时她忙到没时间回家吃饭,有时她选择值班,让同事回去吃年夜饭,如今她退休在家,倒是轮到我在外忙了,无论多远多忙,我也一定每年跟母亲吃上年夜饭。


木偶快跑


我记忆中的过年应该分几个时间段。

三年困难时期,因为父亲身体不好,记得有一年过年妈妈包了一点儿饺子,爸爸和小弟弟小妹妹吃饺子,我和妈妈还有大弟弟吃玉米面的菜团子。

文革开始了,因为父母都失去了人身自由,已经不记得那些年我们这几个独自在家的孩子是怎么过的年,甚至可以说从来就没有过过年。

作为知青去兵团了,有一年过年连队给我们吃忆苦饭,好像是用胡萝卜和小麦磨面后的麸子蒸在一起,但是没有盐。后来有人去伙房偷出了点儿盐撒在里面,反而觉得口感还行。

在兵团期间,我去商都县参加支农,春节后回到村里吃派饭时,每家老乡都把特意留给我们的黄糕拿出来,那份情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我和小弟弟从兵团返城后,大弟弟也从部队复员回家,那时父母还没有重新分配工作,那个阶段是我们家多少年来团聚时间最长的一次。那时粮食还是定量供应,分粗粮百分之多少细粮百分之多少,母亲会把白面存起来,过年终于一家人全都吃到了白面的饺子。

后来我们兄弟姐妹都陆续的参加了工作,又都陆续的结了婚。父母重新分配工作后回到了省直机关去了石家庄。

记得从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过年的饭也弄得越来越复杂,家里人口越来越多,年夜饭的桌子从一桌改成了两个桌子拼在一起还被菜码的满满的。那时觉得过年好像就是在吃饭,从婆家吃到娘家,从年夜饭吃到初二回门再到破五,然后回保定上班。记得有一次我曾经跟父亲讲,我不愿意这样过年,太累了,父亲问我那你想怎样过年呢?我说给我一本书一把香蕉最好了,父亲说你什么都不懂。

后来母亲去世了,每当春节父亲带着我们去外面年夜饭。

后来有一年我们在大弟弟家吃年夜饭,那么多的菜,那么多的人,大家先拍全家福后吃饭。在家吃年夜饭的感觉真好。

后来父亲也走了,过年再也没有了原先那种热闹的气氛,我才终于懂得爸爸当年为什么说我“你什么都不懂”。

现在过年越来越平淡,但是我喜欢这种安静的过年方式,可能和年龄有关吧。好在现在有两个孙女,看到她们欢快活泼的样子比怎么过年都高兴。

现在物质供应丰富了,想吃什么有什么。那满大街的红灯笼,那夜晚闪烁着的漂亮的霓虹灯。这样过年不错。



旅行途中11


还记得小的时候天天都盼望着过年,因为一过年就会有肉吃!哈哈!

在想那个时候,能吃上一大碗热气腾腾得蒸猪肉,那滋味那个美!回想着都感觉嘴角在流油。

如今过年回到家里,还是少不了那碗蒸猪肉,可是现在的我只会说,老妈我在减肥不能吃肉。

在妈妈眼里我还是小时的我,那个喜欢吃肉肉的小女孩,我为了保持身材现在很少吃猪肉了。

长大了的我,却缺失了那份纯真,体会不出那碗蒸猪肉的真实的味道!

老妈心里一直都记得我小时候,多爱吃肉,那时候的我大口大口吃,妈妈还会说少吃点,少吃点。

长大了的我们,和父母聚少离多,而老妈得嘴里说的却是,多吃点,多吃点!

还是那碗热气腾腾蒸猪肉,还是妈妈那两句唠叨,我的体会却不同了,年少的吃的猪肉是美味,如今我却吃出了,老妈浓浓的爱!

闭上眼睛还能闻到想香喷喷的味道,其实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爱!贯穿老妈一生,不求回报,只愿你安好!安好!


哈喽v岩小姐


主要是现在生活好了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春节的期待感大打折扣,现在的互联网发达了,网上拜年串门也是一个方面。说一件记忆中的过年记忆😁

记得说上小学时候放寒假帮助妈妈排队买副食本上的带鱼 四点起床去排队,实话啊那个时候天气比现在冬天要冷,小嘴巴冻的红红的而且就是一个棉袄没有防寒服的。一人半斤鱼五口人买二斤半带鱼,0.27一斤,渔尖淹了炸了,大的红烧,一人一顿吃二块说奢侈的,那个感觉叫过年😁所以小时候是天天盼着过年的,解馋啊😁哪位朋友记得啊😁



麦穗儿天津99229922


记忆中的新年,有几个场景很难忘却。那大概是2005面前后,农村还很穷苦。

一个是,新年前会买新衣服。大概需要几十块钱,每年都会买。还会买枪,不过我家穷,基本买不起枪。

一个是,过年去外婆家,下雨天就在路上有十几里路,到了外婆家,她给我们把裤子上的泥土铲掉。现在她早已归去。

一个是,过年回会在路上找未点完的炮竹放。一般都是一个两个。


思无邪随笔


记忆中的过年都是非常热闹的,一般来说就是买新衣,吃美食,贴春联,送祝福,收红包,去外婆家亲戚家拜年等等。

最开心的就是买新衣穿新衣了,虽然小时候买的衣服都是比较丑,但是那个时候一定是最美的。

另外大年初一时候就是收红包了,虽然红包不多,但是收到红包就非常开心。一般都是买玩具,跟朋友一起玩的。

过年时候,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晚上就是放烟花,凌晨两点放鞭炮,到龙王庙和土地庙上头柱香,祈福来年的健康快乐等等。

大年初二开始就去外婆家,亲戚家拜年。一年不见,自然是从早吃到晚,因为很多的亲戚,一家吃一餐,那真的挺多的。

除了这些常规的地方。在我们那里,还有一些游园活动,对山歌,耍花炮,舞龙舞狮等等。都是非常的热闹。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风俗习惯,让我们更加开心快乐。


驴子自驾游


记忆中的新年一定是要买新衣服的,并且在没过年之前一定要拿出来试穿n多次。还有就是打扫院子里的卫生,跟着爸爸去给奶奶上坟,每年一定要蒸两大锅馒头,炒花生,洗衣服。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赶年集了,年集比平时的集要多了很多新鲜的玩意,妈妈也会因为过年不吝啬自己的荷包,给我买上那么一两样,直到正月十五我爸给我买完烟花,我才觉得算是过完年!(现在想起来,虽然那时候家里很穷的但是每年正月十五,爸妈都会给我满满的仪式感)



小可可的妈咪


记忆中快乐的过年也就是工作之前。当孩子当学生的时候过年总会兴高采烈的,有新衣服穿,有许多的东西吃,还有红包领,多爽啊!!!!而且最主要的是过年时无论在外面疯多久,回家时,父母不会责骂和拿棍抽。要换平时,一顿打是免不了的,而且还可以睡懒觉!哎~~~多想回到从前,多想回到小时候!


冰冰31144184


我也感觉这两年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曾经过年的时候自己一定要穿上一件新衣服,要不然都不出去,哭着喊着要买一件衣服才能过年。然后过年的前几天就准备着和父母去贴对联之类的,特别开心。然后过年当天自己拿着小灯烟花蹦蹦哒哒的去找小朋友玩儿,当时真是觉得特别有年味儿的感觉。然后再做一桌子特别美味的菜,觉得特别幸福,过年可能是这一年当中最快乐的一天了。因为父母常年在外,就过年的时候才会回来,所以过年的时候是真的很幸福。


能吃苦的小玉


记忆中的年味,是那时奶奶👵和爸爸👨都还在!爸爸平时有听粤剧的习惯,年初一时放得更大声,我们小乡镇过年🈶️爬山烧香祈福的习惯,我们家是上山经过路段之一,许是让大家都也听得见吧!记得那一年绑两小辫和奶奶在山上合影,照片找啦很久,都没找见,但是这么多年过去,脑海里记得分外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