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为什么说是顾大郎的女儿娴姐儿保全了自己的生母后半生?

姒莞萱


回答基于原著

明兰即将临产阿圆之时,顾廷烨奉命带兵出征西北,同时清除圣德皇太后娘家在东北的势力,但圣德太后一系也不是坐以待毙,趁大军出征之时,对内勾结宠妃对外拉拢五军兵马司将官(大郑将军是粽子)宫变,宫变前扣押朝中武官家眷为质,明兰聪慧,识破骗局,逃过入宫为质。

在这混乱的局面下,小秦氏撺掇顾廷炜,勾结亡命之徒攻打侯府,小秦氏绝对是个人物,她要的是怀孕的明兰和团子的命,除了正面攻打外,又策反了邵氏原来的丫鬟现在的姨娘姐妹,带人绕过围墙,穿过山林直扑后院。

再来说一下邵氏,在侯府被攻打时,明兰对邵氏一干人都做了妥善的安排,包括藏身地点的选择,与自己和团哥这两个明确目标的分离,主房燃灯吸引爱财匪徒等。但邵氏并不信任明兰,再加上耳根子软,听信姨娘妹妹的话,认定团哥的藏身地点才最安全,最终重金贿赂碧丝,套出了团哥的藏身之地,自私的将团哥置于危险之中。

为什么说娴姐保住了母亲的下半辈子,邵氏前往心目中的安全之地——团哥藏身之处时,只是带着娴姐,是娴姐非要带着蓉姐一同前往。千钧一发之际,小小的蓉姐以命相博,才争取到时间救下团哥。设想一下,如果团哥有失,明兰这个做母亲的,会放过间接凶手吗?更不用提性如烈火、算不得什么好人的顾廷烨!邵氏只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寡妇,娘家地位又不高,那时候,死可能都是奢求,失子之痛不仅报复到她身上,娴姐也定不好好过!


鸿066


娴姐儿是个聪明的孩子,小小年纪便知明哲保身的道理。

顾廷煜,也就是顾大郎,顾廷烨的同父异母哥哥,如果不是体弱多病身子骨不好,顾廷烨恐非他的对手,这一点后来连顾廷烨自己都承认了的,51集,顾廷烨就曾感慨,顾廷煜果然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一个人,算的事从来没有一件不中的,若身子骨不这么弱,自己怕是没有翻身之日。

(上图:杨智迪塑造的娴姐儿母亲邵氏)

顾廷煜将顾家的事得明明白白,他认为自己的姨母兼继母小秦氏终究难以成事,绝非二弟顾廷烨的对手,而二弟妹盛明兰也不是刻薄之人,所以不但将自己的妻女托付给顾廷烨夫妇,还一再告诫妻子,不可节外生事,大娘子惯会把别人当靶子,今后二弟妹和大娘子(小秦氏)如果有什么不对付的,千万不要掺和进去。

但顾廷煜的妻子邵氏虽然不坏,却是个耳根子软、没有主见又有点是非不清的糊涂女人,一方面她慑于婆婆小秦氏的淫威,一方面看不清形势左右摇摆,所以几次差点着了小秦氏的道,成为小秦氏的帮凶,幸亏她有一个冰雪般聪明的女儿娴姐儿,牢记父亲临终嘱托,及时劝阻母亲不要介入二叔二婶和祖母之间的冲突,更不要听任祖母摆布,这才使得母亲邵氏没有选边站错队,否则,纵使顾廷烨和盛明兰再宽宏大量,不追究她的过错,又怎能全心待之呢?

原著中,还有很关键的一个细节,顾廷烨将兵在外,侯府遭遇匪人攻击时,顾廷烨和盛明兰的儿子团哥儿差点被歹徒砍死,之所以幸免于难,一方面是得益于蓉姐儿拼死相护,另一方面,却是得益于娴姐儿冥冥之中竟然间接救了团哥儿。

原来,原著中这些匪人是小秦氏的儿子顾廷炜带来的,其目的就是杀掉团哥儿让顾廷烨绝后。邵氏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但她身边有小秦氏的内线,而且她还纵容这名内线套问出了团哥儿的藏身之处。匪人杀进来后,邵氏认为团哥儿藏身之处比较安全,就带着自己的女儿娴姐儿要躲过去,娴姐儿与蓉姐儿素来交好,便拉着蓉姐儿一块去躲藏,结果匪人顺着邵氏身边人留下的线索跟了过去,这才有了蓉姐儿舍命救弟的壮举。

所以这一层逻辑关系是:娴姐儿叫去了蓉姐儿,蓉姐儿救了团哥儿,这里面娴姐儿不但无辜,而且表现得非常善良,关键时刻没忘了自己的姐妹,这才使得明兰对娴姐儿更为喜欢,等于间接救了娴姐儿母亲邵氏的处境。

(上图:娴姐儿)

明兰曾对邵氏说过一句话:“大嫂子放心,只要嫂嫂今后不再犯糊涂,我会把两个姑娘全当亲生闺女看待。”这两个姑娘,一个是蓉姐儿,一个便是娴姐儿。

所以,邵氏能安度后半生,还真的是得益于自己女儿娴姐儿,否则,她早就深陷家族内战,被嚼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红枫文史娱


娴姐儿就是另一个明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