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這一輩子最不快樂的是四十五到五十五這十年?你怎麼看?

土土隨播


也許對吧,我五十歲母親因病去世,五十二歲父親去世,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失去親人的悲傷,這期間兒子大學畢業,但他個人又不求上進,一直沒有穩定的工作,本人又沒有追求,本來不錯的家庭也因此逐漸走向低潮,好歹後來兒子結婚,添了可愛的小孫子,才讓我心裡重新燃起希望。


永遠的懷念8003


或許是吧,當你在45-55歲之間,發現世界空落落的,心裡空落落的。往回看,無甚成績,往前看,還有多少歲月等待著自己,如何辦呢?
青少年時,為作業為成績,為大人的認可愁壞了心,但這個時候,成長過程中不斷有新奇的事情發生,有新鮮的事,新朋友,有以前沒體驗的情緒等等,沖淡了自己的愁悶。

談戀愛開始,就是另一個20年的衝擊與掙扎了,談朋友,成家,生孩子養孩子,等孩子長大了, 這些新鮮勁過去了,就是45-55歲的年齡。

終歸是回到自身,向內看的過程終究是無法逃避的。為他人活著,按照社會和身邊環境所期許的樣子活著,中年時期的苦悶就因為發現之前缺少主心骨,或者所謂成長主心骨,都不是自己的自願選擇,身處懊惱,身處懷疑,不知所措,這就是最不快樂時期吧。

中年危機,就因為不知道怎麼轉型,不知道轉向何方,日子按原有路徑重複,自己不滿意。日子如果重新打破,自己沒勇氣也沒自信。前怕狼後怕虎,更要命的是,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允許我們中年人折騰了,因為身體上的疾病不時的發生,老人和孩子的事情不時的發生,真的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了,這就是無底洞的無可奈何。

當然,解決此困境方法也是有的。

痛下決心是第一位,勇於面對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遮掩問題,這是最基礎的基礎。

然後怎麼辦呢?每個人都知道答案,自己不願意施行而已,自己老用各種理由逃避而已。

早上起來時,照鏡子的時候,你敢說不知道自己怎麼創造新生活?錯,你知道怎麼做,不想去做,不敢去做而已。


財經作家邱恆明


45到55歲,就是我們通常所定義的中年期。

首先,需要先了解一下,這個時期都具有哪些特點:

1.事業發展的瓶頸期:

經過忙忙碌碌的30多年,大多數人在這個階段事業已經成型,即將進入退休,屬於一個上不去下不來的狀態。



2.家庭精力消耗期:

父母年事已高,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看護問題、生病問題、養老問題、甚至死亡問題,開始一件件擺上意識日程。大部分的精力開始向家庭轉移。

3.生理健康下降期:

人過四十天過午,40歲以後,身體狀況開始明顯得大不如前。45到55歲,女性開始進入更年期,情緒出現較大波動,容易產生不安和急躁。



由此可見, 45歲到55歲的年齡段,是人的生理狀況開始走下坡路的轉折點。會不會因此而不快樂,並不見得。

原因有二:

第一點,45到55歲,家庭和事業都相對穩定。

有固定的收入和積累,孩子也成人了。除了可能需要給兒子準備婚房,其他的壓力並不大。

壓力越小,情緒越穩定。和35歲到45歲的高強度壓力相比,生活要開心很多。



第二點,45到55歲,是思想、知識、閱歷的高峰期。

正因為原來既有的工作和圈子已經進入了瓶頸,所以有些人在這個階段會尋求突破。

而曾經積累的資源,和成熟理性的思維方式,會幫助他們打開另一片天地。



人是否快樂,與實際年齡段相關性並不大,而是取決於他內心的穩定性。

一個情緒穩定、思維成熟、內心飽滿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會是開心的。



【我是諮詢師欣然,為大家解答問題,分享知識,如果某些話題引起您的思考和共鳴,請關注我,歡迎留言討論】

諮詢師欣然


心理學家說的很對啊,我自己對此深有體會。上有古稀老人,下有高中學生,事業不成,壓力山大卻不敢言表。45歲那年大事頻發,首先是賣掉北郊老房子,湊了錢在南郊買了新房子,接著是公司倒閉,也正好有時間陪陪摔傷住院的母親。46歲在郊縣買了套房子(主要是郊縣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西安的開發商都不讓用公積金貸款),為了公積金貸款的事情折騰半年多,直到47歲那年辦完手續,開始每月揹負兩千多貸款的壓力。而這幾年孩子初中到高中,正是叛逆期,有時候感覺孩子都不是自己的了。揹負壓力的同時,也要看到好的方面。我的父母和岳母都已是75歲以上,雖然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身體整體狀況還行,我們幾個子女都很孝順,有時間就陪父母出去轉轉感覺很不錯。兒子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也還不錯,今年考上本校高中部,中考分數到達免費線,給我們每年省了2萬多學費。南郊的房子也交房了,雖然精裝房問題也不少,但是自己不用花大力氣裝修也算省了不少心,不然再讓我去經歷裝修還真是要把身體累垮了。房子出租也能緩解一些經濟壓力。還得考慮自己做個啥,還在打工不是個長久之計(2000年下的崗)。


終南山主


心理學的總結,總是有一定道理的。那為什麼人的一生中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的時期,是最不快樂的呢?

人到了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的這一時期,大部分孩子都十幾歲,正好青春期;父母也已經老了,自己體力和精力也大不如前了,再加上工作的壓力,多少會有應接不暇的感覺。在四十五歲之前孩子小,父母的年齡不算大,還可以幫忙照看孩子,父母的生活一般也都可以自理,所以四十五歲之前還算輕鬆。五十五歲之後,孩子大了,自己退休了,自然就感覺輕鬆多了。

熬過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這段時間。退休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了,可是也漸漸老了。唉╯﹏╰



心情不錯樂得清閒


正體味著中年人的滋味!兩孩子都畢業出來工作了,他們算是長大了,但父親母親身體狀況不好,爸爸帕金森,風溼腳痠痛,走不了路;母親心臟差胃不好。兩位天天吃一大堆藥,還總是不舒服!

每天起床後就想著他們昨晚睡得好不好,牽掛擔心著!

自己身體也常常不好,看醫生熬藥是常事。

中年人,沉重,無奈!


用戶50517810785


恰恰相反,這應該是最快樂的十年,身體沒有徹底衰老,有經濟實力,孩子成人,無需父母照服,長輩都過世了,無後顧之憂,自己最要做的就是保重自己,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本錢,投入時間和精力最大的就是鍛鍊身體,而且這個年紀的人已經看人看事很通透,不會被諸事纏繞耗神,很多事情處理起來更自如,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年歲越大的日子裡,保證生命依然有質量,保持好體力和活力。


魅金絢彩


我今年56歲了,我感覺45到55歲挺快樂的,父母還健在,感覺有個家裡人說說話,有歸屬感。孩子上大學,工作,取媳婦。好事多磨。生活逼著買了兩套房。現在自己和媳婦的身體還好,這就是最快樂的事了。自己規劃和媳婦60到70歲開車全國走走。到感覺70到80歲會是多病,孤獨的時光,應該是最不快樂的,但如果能活到70到80歲,也是賺到了!


用戶20333253645


當你處在45-55歲這個年齡段,正是人生壓力最大的時期。這個時候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齡已大,陸續進入需要陪護階段;孩子也處於求學就業階段,正是花費金錢最多與耗費精力最大的時期。

在這十年裡,也是人生經歷分化最為嚴重的時期。對於那些事業有成官運亨通的人士來說,這個時期正是他們呼風喚雨飛黃騰達的鼎盛時期。對於他們來說,這十年不但不是最不順利的時期,反而是他們最快樂、最有成就感的十年。困難對於他們來說都不算問題,親朋好友都可能隨著他們一起享受著社會上的最好資源,那些貪官汙吏我們就不提了。

然而,更多的是那些生活在重壓之下的普通人群。對於他們來說,45-55歲這十年,才是他們人生最不快樂的十年。這也是令他們非常尷尬的時期,想往上發展沒了希望,生活的重壓令他們目接不暇,顧了老的顧不上小的,婚喪嫁娶,求學就業,都會在這個時期發生,如果企業效益不好,還可能發生自己下崗失業的囧境,想再就業那就難上加難了,幹也只能幹那些工作時間長工資低的崗位,形容他們所過的日子只能用度日如年了。

改革開放在一天比一天深入,祖國繁榮在一天比一天變好。願改革開放的紅利多多惠及這些艱難度日的群體,使他們一生中最不快樂的時光能夠過得更加有滋有味。


睡亦笑1


有句話講,人到中年不如狗,說的也正是這個年齡,所以為什麼人四十五到五十五這十年是最不快樂的十年,也正是因此。

這個事兒得分幾個方面來說吧。

1, 壓力過大。

這個年齡段的人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家裡老小都需要他去照顧,卻很少有人去照顧他,這種壓力會讓他喘不過氣來,生活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如何去應對生活狀況百出的結點上,過大的壓力讓他們沒有閒情逸致去豐富個人的生活,壓力也很難得以派遣,所以整個人會表現得非常抑鬱沉悶,少有生機。

2, 希望磨滅。

對於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講,到了四五十歲,生活幾乎已經定性,身體的機能等各方面的衰退讓他們很難提起鬥志,再去成就什麼人生夢想,而來源家庭老小的負擔和壓力,也讓他寸步難行。所以生活在他們面前幾乎成了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每天過著幾乎和前一天一模一樣的日子,快樂就成了件很難的事情。

3, 接受衰老。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因素,人到了這個年紀,身體機能開始衰退,不管你怎麼不服老,年齡還是一天天增加上來,個人還是一點點虛弱下去,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的。因此,身體方面的衰退對一個剛剛經歷精壯年的人來說,確實是個不小的打擊,但是這個打擊你改變不了,只能接受,這無疑於讓一個人承認我不能,我不行。這真的是件蠻痛苦的事情,所以接受起來有點兒難,也很難變得樂觀起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您能滿意。我是大花,喜歡的大家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