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揚州市未來的發展潛力如何?為什麼?

劉燕媚


我是土生土長的揚州人,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揚州的發展還是比較喜人的,聯動淮鎮揚,江都扯市變區,外來投資也變多。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口,這塊確實是一個硬傷,房地產投資再多最終也只是一個不動產,得益於中國的大環境。

沒有人口,既沒有創業,沒有創業就沒有核心產業,也不能產生區域性的產業鏈,不能長久性的拉動經濟。一旦出現弊端,地產公司終將退出。

未來長遠的情況還需要看未來揚州做出什麼樣的規劃,或者說揚州有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如何放大自己的優勢。

現在在做的是擴大城市範圍我認為這是有必要且一定要做的。作為我是土生土長的揚州人,還是蠻自豪的,至少這座城市符合我對生活的追求。


揭秘金融信息差


揚州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又是聞名的旅遊城市,在全國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又有了機場、鐵路,高鐵又即將開通,基礎條件還是不錯的。

多年來揚州經濟在江蘇排名都在前四名,自從1996年泰州、泰興、泰縣、靖江、興化從揚州劃出單立後,揚州的經濟排名,在江蘇排名只能處於中游位置。

近年來,揚州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了城區的範圍,在城區大力建了很多城市公園,讓揚州更加的美麗。

揚州對產業結構也進行了大幅調整,關掉了不少汙染環境的企業,將城區的工廠向外延遷移,城區更加環保,空氣更加清新。

揚州目前產業結構調整不太清晰,在招商引資中,引進的行業太零散,沒有能形成集聚效應,沒有能形成規模效應,對於存在的這些問題,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

現在的揚州,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力度明顯不足,應加大招商引資的強度和力度,重視揚州經濟建設的發展。

揚州如果在引進項目中,避免小而散,注意引進項目的規模性,集聚性,讓項目形成行業規模,提升行業知名度,從而提升經濟的規模,才能形成拳頭產業。

揚州完善的基礎設施,為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只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花大力氣招商引資,引進一些拳頭產業,並形成規模效應,揚州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


劍過留香2


我是揚州人,也希望家鄉發展好,但實事求是來講。

未來的發展潛力啊,鐵定有,但說句實話,不大。

曾經“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曾經的“揚一益二”,曾經的“天下之盛,揚為首",曾經的輝煌,那些早已褪色繁華三千,那些早已逝去的過眼雲煙,靠什麼?

1.坐擁全國最好的地理位置——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

2.鹽商鹽業的暴利。

3.朝廷背後極大的支持。尤其是隋朝和清朝。

1.交通

自從近代海運及鐵路發展起來之後,最大的地理優勢靠海,沿海港口,如上海、寧波等,其次是鐵路交通樞紐,如鄭州、武漢、南京。綜合來看,近代以來,地理位置最好的非上海莫屬,坐擁長江入海口,背靠江浙自古繁華富庶之地,經濟腹地廣闊,說實話,全球也難再找出三個。

而揚州,以上一個不佔。甚至這麼多年,連高鐵都不通。

不過還好,馬上北沿江、京滬二線、連淮揚鎮一通,會有一定發展。

2.國家政策

今天中國享受政策最好的只有北京、深圳兩個,揚州,一三線城市,現在搞寧鎮揚一體化,小揚州淪為大南京的附庸,別說帶動,不被吸血就不錯了!

3.科研、教育、人口、企業、基礎設施、政府效率自己看吧!咱們還是安心建公園吧!


潮過廣陵半江愁


既然問到揚州的發展潛力,那我們就看看揚州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絕對的排他性)?

過去:農業經濟發展依賴河運,揚州又處在運河和長江的交叉口,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讓揚州獲得了其它城市無可比擬的發展優勢,再加上鹽業資源的繁榮,所以從唐朝至清朝中期揚州的繁華獨步天下!(揚州經濟第一,成都排第二)

工業經濟發展起來後,揚州的優勢沒有了,揚州開始沒落了。這不是個案:建國初期的東北工業也繁榮了一段時間,當碰上工業的轉型和精細化發展後,優勢沒有了,衰落開始了。山西煤老闆失去了煤資源的優勢後,光芒也弱了許多。

現在:揚州有什麼?公園?(就一個瘦西湖有點名氣,但算不上完全的排他性資源,而且一個點也沒有形成氣候)與經濟的發展要素有半毛錢關係嗎?

未來:靠什麼?大家幫揚州想想(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優勢資源跟經濟發展的要素強相關性 二、優勢資源有強排他性,獨特性 )


用戶7498971653814


深圳是個漁村,有個人去畫個圈,就圈成個大城市。事在人為,天時地利人和很重要,揚州、安慶、洛陽都有機會。揚州畢竟有歷史文化底蘊,只要有口氣,從哪裡摔倒的就從哪裡爬起來,武漢改革開放後逐步衰落到十多名,只用了十年左右就又進前十了。

一個城市的發展,除了政策因素外,主政者和市民都要有信心,有作為,有擔當,齊心協力,才能幹成大事。象武漢,聽說有個“滿城挖”的書記,全市一萬多個工地,塵土飛揚,但市民支持,陣痛期過了,現在就好了,聽說今年又要通四條地鐵,幾年時間,十一條地鐵了,了不起!我前些天去武漢,市內很通暢,也很繁華。所以,揚州也應該派人去學學別人是怎樣重新崛起的,不能甘於現狀,總覺得家底不錯,環境也好,無慾無求,是沒出路的。想保是保不住的,人家在大步前進,你不跟上,就會越甩越遠。

要我說,揚州最缺的是“敢為人先”的精神,缺少拼博向前的勇氣,圖安逸,怕吃苦,不去市場找項目,找資金,找資源,等、靠很容易失去凝聚力,失去信心。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更是管理者的城市。如果堅持努力,如果不斷爭取,總會覓到機會。機會只要一次,抓住了,就成功了。


無語石1


揚州的發展總體上還是可圈可點的。如果連淮揚鎮高鐵.沿江高鐵、寧揚城際鐵路、京滬第二通道、河南三門峽至海邊的鐵路以及寧鹽高速和市內交通網絡的建成,揚州的交通真正達到輻射周邊,通達全國,快行快通,暢通無阻,揚州的發展格局將會有根本性的變化。但是,揚州要加快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優勢,挖掘歷史文化傳承,主線要圍繞歷史上的輝煌做大做強規劃,突出運河文化的主題,應該規劃建設一個巨型的運河文化公園,高起點,大手筆,敢為天下先,打造世界級的可以歷史傳承的世人嚮往,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風景名勝。更要加大力度招商,主要領導還是應該多出去走走,招大商,建大項目,要跟上南京、南通、泰州大項目快步發展,並且力求在速度上超過他們,那麼揚州的發展就很期待了。


運河之楊


揚州有過輝煌的過去,唐朝時揚州、成都是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有"揚一益二"之說,揚州之盛可見一斑。

明清之時,又因大運河的便利,鹽商雲集,揚州又再度繁華。


現在的揚州卻已經是一座不能和成都相提並論的城市了。在江蘇省十三個城市中,揚州的經濟排名第八,在全國的位置並不靠前。近些年,揚州的GDP增速也是呈現一種逐年下降的情況。

工業發展方面,產業發展也相對比較傳統,在經濟轉型方面並沒有太多的亮點。

地處長三角的揚州,長三角一體化的加速將會給揚州未來發展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希望揚州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吧。


駑馬小卒


對揚州不瞭解,道聽途說的消息不敢在公開場合胡言亂語,所以對揚州就不做評價了。

城市發展的趨勢一定是強者恆強。大型中心城市因為佔據了多方面的優質資源,對企業和人口的吸引力一定比三四線小型城市大的多。看一個城市的發展前景,一個是看這個城市的人口淨流入數量和速度,一個是看科技和產業的發展前景。

生育率的降低,老齡化的加速,人口向資源優勢城市集中的趨勢,將越來越明顯。現在表現弱勢的城市,以後崛起的難度也會非常大的。例如,大城市可能幾所高校的人口,幾所醫院的就診量,就等於一個四線城市的全部城鄉人口總量。一個大型企業的產值,就接近一個小城的GDP。這種強弱對比之下,大部分人口流出的小城市只會在衰落的路上越走越遠。

必須聲明一下,以上看法不是針對揚州哦。揚州的發展潛力如何,看一下這裡的教育醫療水平,一二三產的現狀,人口的流出流入情況,老齡人口的比例,瞭解這個城市的本地人可以很容易判斷的。



聚擊手



小丸子9098


寧鎮揚就好比三棵樹,南京最肥。種樹的人都知道的。不要在大樹旁邊種小樹。寧鎮揚一體化喊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最近有那麼點動靜了。是因為南京要擴張,要打造特大城市。政策啥的都對大哥照顧,小弟們以後要靠大哥照顧的。你說有沒有前景呢?當然有,只是到時候大家都富裕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