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IPV6对普通用户有什么好处,求详细?

团结就是关机


1

从很多年前开始,互联网行业就一直在谈 IPv4 地址的枯竭、IP 资源不够用的问题,别说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了,早在国内家用宽带全面普及的时候,IP 资源就开始不那么够用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接连到来加剧了 IP 资源的枯竭,IPv4 地址资源已经越来越不够用,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全面升级到 IPv6 这件事在近几年被提上了日程。

一个新标准从提出,到确定,到试验,到开始普及,到最终的全面应用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定义 IPv6 的 RFC 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存在了,IPv6 的测试网络 6bone 在 2003 年建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2011 年,所有适用于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均加入了对 IPv6 的支持,从那个时候开始,IPv6 正式做好了「发车」的准备。

2012 年 6 月 6 日,全球 IPv6 网络正式启动,全球各地开始着手使用这个全新的标准对现有的 IPv4 进行升级。由于 2012 年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庞大的程度,而 IP 作为互联网中最最基础的东西,想要将其全面升级到新版本是相当困难的。

即使 IPv6 网络启动了,想要真正让它能用,各地的运营商、各种服务的提供商、互联网企业还需要对现有的系统进行繁杂的升级和调试。

2

起初在国内,只有教育网是支持 IPv6 的,教育网的用户基本上是在校的师生,用户量很小,因而用教育网试点这样的互联网新标准是非常方便的。

清华大学相当早就实现了全校网络 IPv6 的改造,他们是全国最早建立 IPv6 试验网的,这件事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其中 CNGI-CERNET2(现有的教育网)在 2010 年就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纯 IPv6 试验网。

在全球 IPv6 网络启动(2012)之后,清华大学很快就完成了全校对 IPv6 的升级改造,后续两三年的时间里,全国有不少的重点高校陆陆续续接入了新的 IPv6 教育网,并且开设了一些纯 IPv6 的资源站点。

在当时绝大部分普通公众都不能直接使用 IPv6,有一些想尝鲜的极客基本上都是通过 6to4 隧道实现的 IPv6(当时流行的技术还有 ISATAP,但笔者个人印象中 6to4 更为盛行)。6to4 是助力现有 IPv4 网络过渡到纯 IPv6 网络的一个关键技术,基于这项技术,IPv6 的数据包无需进行显式的隧道配置就可以在 IPv4 网络上流通。Windows 系统在经过正确地配置后就能通过 6to4 隧道访问 IPv6 网络。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些高等院校曾经为了测试这样的隧道有公开地开放过这样的服务,目前大部分 6to4 隧道已经都无法正常使用了。

在笔者印象中国内高校的 6to4 隧道速度很慢,而且即使配置好了也并不一定能通过这些高校的测试隧道接通 IPv6 网络,相较而言当时一些海外运营商提供的 6to4 隧道服务相对稳定一些,但是同样的,这些隧道都速度奇慢,体验非常不好。

3

2015 年下半年,电信悄咪咪地对现有的网络进行了一次升级,一些电信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6to4 隧道的方式连接 IPv6 网络,笔者有幸成为了当时能够通过电信 6to4 隧道访问 IPv6 网络的一员。

(笔者翻出自己在 2015 年的一张截图,当时 IPv6 的 Google 可以直接访问)

在当时 IPv6 测试明确地显示笔者拥有一个 IPv6 公网地址,但是这个地址并不是原生的,而是一个 6to4 隧道。

6to4 隧道的带宽并不高,访问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网页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使用当时的 6to4 隧道来看视频或者是下载文件,体验是非常糟糕的,速度奇慢无比。由于当时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布局 IPv6 网络的升级,强制 Windows 使用 IPv6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所以笔者在体验了一把 IPv6 的「先进」之后就放弃了 IPv6。

直到 2017 年,电信面向普通用户提供的 IPv6 网络连接一直是受限的,或者是基于 6to4 隧道的。

在 2018 年,电信才开始逐步地给用户分配原生的 IPv6 地址。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只有北京等地区的宽带用户能够分配到原生的 IPv6 地址,全国大部分地区仍然还在继续使用 6to4 隧道,而且用户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相应的配置才能使用 IPv6。

单从宽带来看,IPv6 这个新标准的推进速度仍然是非常缓慢的。但不是要忘了,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4

其实,IPv6 这个新标准的普及目前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只是你可能没察觉到。

就笔者个人的经历来说,从去年开始,电信就开始为 4G 用户分配原生的 IPv6 地址,注意,分配到的地址是原生 IPv6 地址,这是目前很多普通宽带用户都不能享受到的待遇。

电信 4G 用户获得的地址是 240e 开头的,根据 v2ex 上一些水友的帖子,全国部分地区的联通和移动用户也能通过 4G 获得原生 IPv6 地址。

这意味着在使用 4G 网络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在用 IPv6 访问一些互联网上的资源了。因为这一切升级是在运营商和互联网上的各类服务提供商方面进行的,作为处于网络边缘的我们并不能明显地感知到这一切的变化。

然而事实表明,在被分配到原生 IPv6 地址后,我们确实已经接上了 IPv6 网络,而且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已经在使用 IPv6 访问一些资源。

正是因为运营商已经先一步在移动互联网上率先升级了 IPv6,以至于很多面向移动互联网开发的 App 在去年也陆续添加了对 IPv6 的支持,例如阿里。

去年 6 月,阿里宣布阿里云正式全面提供 IPv6 支持,对于这个全新的标准,阿里已经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同时他们和运营商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合作。在阿里云正式启动对 IPv6 的支持后,阿里旗下的应用也开始进行了 IPv6 的升级改造。

对于阿里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在 2025 年实现「IPv6 Only」这个目标,将旗下所有的产品、业务彻底切换到 IPv6。

不得不说,阿里对旗下产品的 IPv6 改造还颇有信心,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IPv6 是一个涉及到互联网基本通信协议的新标准,改造过程中,从底层到高层的每一级应用都需要做相应的改造。全面升级到 IPv6 对任何一家如此大体量的互联网企业来说都不是一件易事。


-Athene-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根本没用。我们的现在用网络其实就是一个大局域网,叫NAT。每个人都是临时ip。17年我家里换用电信宽带,我打电话问电信公司,独立ip需要多少钱,电信公司告诉我100m独立ip的宽带要2500/月。于是我只能死心了


怕瓦落地789


IPV4除了本身有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它的长度只有32位。简单一点来比喻,可以理解为一个32位的电话号码。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上网的终端少,大家也就无所谓。但是随着上网的终端多了,IPV4地址就不够了,

地址不够了,怎么办呢?治标的办法就是一个是搞动态IP,这就好比你要打电话的时候,才分配一个电话号码给你,不固定你的电话号码。但是不管怎么动态,能够提供电话号码也只能那么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个就是搞内网。这就好比,一家公司或者一个小区,只给一个电话号码,给总机用,打电话时,需要先播总机,让总机转。这样做,的确节约出一大片电话号码,可以这样做对总机要求比较高,它需要不断的把打进来或者打出去的电话进行转发。而且内网终端越多,总机负担就越重。

既然治标不能解决问题,那就直接治本,IPV4不是因为地址长度只有32位,导致地址不够吗,那我们直接给他升位,升到128位,这些够了吧。就像前面说的,32位的电话号码升级到128位,这下电话号码够用了吧!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IPV6的好处是啥,最直接的好处是,我每一台上网的终端都能拿到公网IP。这就好比,我每个电话都能有一个电话号码,往外打电话时,不需要再让总机转了。

事实上有了公网IP,我们就可以自己搭建各种服务器,不需要再做端口映射(端口映射需要运营商在路由器上设置,普通用户显然没有这个能力),或者也不需要做内网穿透(内网穿透都需要给钱钱的)。比如你要做一个http服务器,搭个网站,只需要把IP地址:端口,给朋友,他们就可以访问了。


小月雨田


IPv6的流行说法是第六代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第四代互联网(IPv4)。随着互联网的浪潮,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IPv4经历了快速发展。我们的视频,游戏和付款均基于此。联网发展得太快了。每个人现在都可以访问互联网。但是,第四代互联网无法承载这么多的人和设备。第四代互联网可以容纳有限数量的设备现在已经接近饱和。 因此,为了容纳更多的设备,第六代互联网(IPv6)即将到来。第六代互联网(IPv6)并不是新的,它于1995年发布,仅仅因为人们认为IPv4已经非常有用,它已被忽略。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IPv6确实是一件好事。

IPv6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1:可以有更多设备连接到Internet。 “IPv6可以让每一粒沙子都上网”。“将来会有更多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冰箱,微波炉和手镯上。”甚至桌椅。

好处2:你可以拥有更快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从专业角度来说,人类无法感受到的轻微速度提升,但仍然很快。

好处3:它更安全。在过去,每个人在木马或病毒中经常会莫名其妙。这将在IPv6中显着降低。当然,不要只浏览一些网站(你知道)是防止它的最好方法。

普通用户对IPv6的升级非常小,但IPv6升级是一项庞大的国家项目。在幕后,有许多网络工程师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的在线生活而日夜升级。


嗨电影吧


根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人口统计,世界总人口数已达75亿左右,但第四版互联网连接协议(IPv4)能提供的有效IP地址仅有43亿个。当IPv4地址资源逐渐耗尽,下一代互联网连接协议的升级已成当务之急。

目前来看,IPv6是互联网演进的必经趋势,国内不少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提前布局,比如阿里巴巴在去年的天猫双11,就开始向IPv6全面转型,数千万淘宝APP用户通过IPv6网络参与其中,用户体验实现了无缝切换。这也是IPv6技术在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这次应用不仅实现了端-管-云-应用的全线贯穿,同时也为中国互联网向IPv6的大规模迁移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随着数字经济兴起,物理世界将会进一步被数字化,城市大脑、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等智能终端数量将会迅速增长。这更需要IPv6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赋予一个网址,让每一个消防栓和路灯都能够变成一个智慧终端。

IPv6的大规模应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短缺的问题,同时还能打破多种智能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向前发展。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知的。但当IPv6技术变成全社会能够共享的普惠基础设施后,整个社会的创新成本会降低,IPv6生态也能推动中国互联网加速迈向下一代互联网。所以,包括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也会越来越普及,最终改善普通人的生活。


互联网科技观察家


对我来说就是重新拥有公网ip地址。

Ipv4公网地址不够用,现在一般默认分的内网v4地址。主动要公网的话,各地各运营商情况不一样,有的打电话就给,有的要签协议备案,有的打死都不给。

把ip地址看成手机号码,公网相当于一人一个外部号码,全球唯一。内网相当于先给你分配一个内部号码,nat转换后一群人共用一个外部号码对外联系,限制比较多。

内网ip可以主动联系公网ip建立连接,公网没办法主动联系内网。两个不同区域内网也没办法直接建立联系。

具体表现就是p2p下载,你的下载是别人的上传,你和别人都是内网,两人见不到面,导致下载连接数少。基于p2p连接的游戏可能也会受影响。或者家里nas之类的服务没有公网,在外面没办法直接连回家里。

目前分配的Ipv6直接给动态公网,而且数量多,连一个设备分一个。我这边现在4g和宽带都有v6,随时能连回家里。


printHelloW233


全球:美国IPv6发展领先

  鉴于IPv4地址的不足,世界各国已经将推广IPv6作为重要工作。在政府层面,欧盟指定旨在推动IPv6的行动计划,政府部门网络转换IPv6为先。美国要求采购的所有设备都兼容IPv6。日本要求所有运营商在2011年4月推出IPv6服务。

  在商业层面,目前国际上的大型网站已经全面支持IPv6:Google、Facebook、Youtu、Yahoo!、Bing、Wikipedia等等,AlexaTOP1000排名中超过10%的网站也支持IPv6。

  在推广IPv6方面,美国走在世界的前面。苹果公司对applestore的应用提出了IPv6强制性支持的要求,同时,苹果手机将采用原生支持IPv6的方式实现IPv6的演进。美国CDNAkamai已全面支持IPv6,已经在95个国家的1500个服务节点部署了IPv6连接。

  中国:发展落后,需调动产业链积极性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IPv6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全球ICP的IPv6支持率为25.4%,中国仅为5.0%。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赵慧玲表示,应用是推动IPv6发展的关键,而我国IPv6内容源相对缺乏,国内主流应用几乎不支持IPv6,国际出入口还未开启IPv6,无法引入国际优质内容源。另一方面,终端支持还需大力推进,社会化固网CPE基本不支持IPv6。这些掣肘导致我国IPv6用户渗透率不高,IPv6用户活跃度不高,IPv6业务流量不大。


天天抓涨停


比如移动宽带用的是局域网。。没有公网ip。就好比我给你拉了宽带。再用一个路由器分给几十户人家用。这几十户人家其实只有一个公网ip。没有自己的公网ip

联通和电信就有公网ip。每一户都是一个公网ip。但公网ip地址十分稀缺。电信有时也会把你改成局域网ip。你只要打电话说监控在别的地方看不了,说要改成公网ip,马上就给你改成公网ip

主要是服务器根在老美那里。老美分配给我们的地址又很有限。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建我们的根服务器。


用户4504799897485


ipv6的服务器在中国也有,完全可以自己操作,不必担心收到美国遏制,IP地址还多,可以说比较自由更加安全

之前的网址服务器在美国,IP资源也爆满了,所以ipv6就诞生了,如果说之前全世界IP受美国遏制,那么现在一些国家自己有自己服务器了,一定程度上可以不用那么担心美国断网了


取舍有度有去有取


作为普通用户,其实你并不需要了解ipv4还是ipv6。

就好像你家里地址一样,不管是长一点还是短一点,你只要把完整地址抄给别人,别人就能找到你。


而ipv4和ipv6的最大区别就是地址长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