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如何防治虾病?

水乡小蝌蚪


你好,我是晴格格,南方养虾的人比较多,下面就让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虾病都喜欢在天气变化以后爆发,特别是在雨后,最容易发生虾病,会给整个虾的养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近期台风暴雨活动比较频繁的时候,更应该引起注意,做好虾饼的防治工作,减少虾的损失。

雨后防治虾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避免池外的雨水进入虾池:要及时的疏通虾池的排洪沟,却保不让沟里的水流入虾池。

2. 暴雨以前保持一定的水位:从水体的盐度的整体变化来说,虾池的水位过低,虾池里的水体就小,暴雨对水体的影响就越大。

3. 对虾池使用增氧机:通过增氧机的搅动,解决水体的水温与盐度分层现象,加速雨水的混入,使虾池的表层水的水温和盐度变化幅度减到最低。

4. 排去虾池里的上层水:在没有增氧机的虾池里,如果没有风力的作用,表层雨水很难被溶解到到整个虾池里。这类虾池可以先提高虾池的水位到溢洪高度,使过多的雨水被排除到虾池以外。

5. 要及时对虾池进行消毒:经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二溴海因或者溴氯海因等消毒剂。雨水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虾池,由于有些死亡的浮游生物会产生毒性,或者虾的死体分解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还要在虾池里增施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按照水质变化的程度来确定用量,并在消毒药效消失以后,加施10毫升/立方米的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

6. 强化饲料的营养成分:在虾的饲料里可以适当的添加VC、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或者中草药等,用来增强虾的体质,并且根据虾的活动情况,还可添加PVP-碘等防止虾病发生。

7. 加强对虾池的巡视和观察:通常在雨后的1-2天内容易爆发虾病,所以,在养虾的管理中要加强对虾池的巡视,随时对虾池里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排查。对水质的变化,个别虾的死亡等,都要认真观察,寻其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比较多非正常死亡的虾的时候,先要检查水质,看看有没有氨氮、亚硝酸盐等偏高的现象。对浮游生物大量死亡的虾池要特别注意,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以上就是雨后防治虾病的方法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吧!祝大家养出来的虾都健健康康,活蹦乱跳!


晴格格在东北


答:雨后一般会引起虾塘水质的盐度和酸度变化。虽然虾对盐度变化有很强的适应度,但在适应盐度的变化过程中,要付出大量能量,增加肌体消耗。造成免疫力下降诱发疾病。阴雨天气压低,水中溶解氧减少,也会造成缺氧问题。引起大面积死亡。

因此阴雨天气的管理就显得相当重要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具体管理办法。

1.加强营养,提高虾体体质。

阴雨天气减料不停料。保持虾体活力。定期搅拌药物,增强体质提高抗应激能力。

2.缓解水体和虾体应激

雨后及时泼洒应激宝等调节水质的物质,维持水体平衡,防治应激脱壳。

3.多增氧改底

多开增氧机,两天用一次水质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低脂,保证水质。

4.调控水质PH值

雨后要尽量多的检测水质PH值,如果过低,撒生石灰提高。

5.注意解毒

雨后晴天会加速水体有毒物质的释放,虾容易中毒,及时泼洒解毒剂,防止应激中毒。

以上就是阴雨天以及雨后养虾的注意事项,希望能给你带来一定帮助!


乡村李鲜生


1、及时排掉雨水,稳定池水盐度

半精养土池或盱眙龙虾集雨面积较大的虾池,在雨季或者暴雨时需要控制闸门正常水位,以便下雨时将表层的雨水及时排去,同时要疏通虾池周围的排洪设施,尽量避免雨水或者淡水进入虾池,防止盐度、PH、溶解氧、水温等突变,保持虾池水质稳定。

2、开足增氧机

在暴雨或者大雨后,应及时开起增氧机,增加池水氧气,加速雨水溶入池水中,打破水体盐度、水温分层现象,使水体上下层有充足的氧气,满足对虾生活对氧气的需求,减少对虾应激反应。

3、使用石灰调节池水PH值:雨后特别是土池易发生池水PH偏低,要及时测定虾池水的PH值,根据水体PH情况,每亩可使用石灰5~10kg,使虾池保持PH值7.7~8.8.

4、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虾池水质:雨季或者阴雨天,光照强度较弱,浮游植物生长不佳或者死亡,使虾池变清或者白浊,可施微生态制剂,使用化能异养细菌,如利生素、EM菌、活生素、等改良水质,消除水中亚硝酸盐、硫化氢、有机酸等有害物质,促进浮游藻类生长,抑制水中有害细菌繁殖。

5、施低改良剂

根据虾池底质和水质的具体情况,适量选用沸石粉、底质改良剂等改良底质和水质,改善底质环境,有利对虾生长。

6、调整饲料投喂

阴雨天要适当减少饲料用量,暴雨后停止投料一天。

7、适当使用对虾保健药物

在对虾饲料中适当加入维生素C、虾用多维、免疫多糖、微生态制剂等,以增强对虾体质。

8、注意防治对虾治病

雨后要加强巡池,详细检查虾的健康状况和水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益动而巽


每年多雨季节,特别是暴雨过后,对虾容易发病,如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疫病蔓延而死亡。

一、为什么暴雨容易引发虾病

1.暴雨后,池塘pH值下降,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幅度大。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对虾出现应激现象,导致死亡。

2.暴雨发生时,附在池塘堤基上的细菌随雨水进入虾池,这些细菌碰上合适的位置,就会大量繁殖迅速感染对虾,导致对虾容易出现黄鳃现象。

3.暴雨过后,由于池塘水质变化大,纤毛虫碰上适合条件,也会迅速繁殖,感染对虾。同时,还可能诱发其他细菌病和病毒病。

二、如何防治暴雨对养虾的危害

1.平时尽量培养池塘水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即维持一定的肥度。这样,即使出现暴雨,池塘水质也能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少对虾应激现象。

2.暴雨过后,迅速调整水质。具体措施包括:

(1)尽快排出部分上层水,由于水比重的关系,暴雨水一般分布在池塘上层。因此,应尽快排去该部分水,减少池塘水质变化。

(2)加入适量生石灰,防止pH值大幅下降。一般每0.067公顷泼洒生石灰水5公斤左右。

(3)开动增氧机,一方面增加水库氧气,减少氨气;另一方面加快池塘水质混合,避免出现海水分层现象。此外,还应防止工业污染物侵入池塘。

3.雨后适当投放消毒剂,不仅可以及时杀灭水中细菌病毒,还能有效维护水色,将黄鳃等现象降至最低限度。

4.适当减少投饲,避免浪费,同时抑制氨气的增加。一般暴雨后,由于水质变化,对虾大量蜕壳,食量骤减,适当少投饲料也是正确的措施。


壮乡石头


一、为什么暴雨容易引发虾病

1.暴雨后,池塘pH值下降,盐度降低,温度变化幅度大。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对虾出现应激现象,导致死亡。

2.暴雨发生时,附在池塘堤基上的细菌随雨水进入虾池,这些细菌碰上合适的位置,就会大量繁殖迅速感染对虾,导致对虾容易出现黄鳃现象。

3.暴雨过后,由于池塘水质变化大,纤毛虫碰上适合条件,也会迅速繁殖,感染对虾。同时,还可能诱发其他细菌病和病毒病。

二、如何防治暴雨对养虾的危害

1.平时尽量培养池塘水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即维持一定的肥度。这样,即使出现暴雨,池塘水质也能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少对虾应激现象。

2.暴雨过后,迅速调整水质。具体措施包括:

(1)尽快排出部分上层水,由于水比重的关系,暴雨水一般分布在池塘上层。因此,应尽快排去该部分水,减少池塘水质变化。

(2)加入适量生石灰,防止pH值大幅下降。一般每0.067公顷泼洒生石灰水5公斤左右。

(3)开动增氧机,一方面增加水库氧气,减少氨气;另一方面加快池塘水质混合,避免出现海水分层现象。此外,还应防止工业污染物侵入池塘。

3.雨后适当投放消毒剂,不仅可以及时杀灭水中细菌病毒,还能有效维护水色,将黄鳃等现象降至最低限度。

4.适当减少投饲,避免浪费,同时抑制氨气的增加。一般暴雨后,由于水质变化,对虾大量蜕壳,食量骤减,适当少投饲料也是正确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