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夜行者——地铁线路成千上万个“神经元”的专职医生

遍布在列车以及全线轨道区间里的信号机、计轴、和道岔等设备,就像是人体的一个个“神经元”,构成了复杂又精密的地铁通信信号系统,它实现了列车的自动运行、监督和控制。京港地铁通号维修部室的员工郭真真,就是这些“神经元”的专职医生。凌晨十二点半,几趟跑完末班的列车陆续回到位于4号线马家堡车辆段。此刻,不少上班族也已经沉沉睡去,郭真真则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

地下的夜行者——地铁线路成千上万个“神经元”的专职医生

京港地铁通号维修部室的员工郭真真

熟练地避开钢轨和列车轮,钻入列检库的检修股道,郭真真开始对列车定位天线进行日常的检修工作。她拿出测试信标及钢角尺,测量定位天线的感应距离。正线运营的列车就是通过定位天线对轨道里信标的感应来确定位置。定位天线的感应距离是判断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若超出标准范围就可能导致列车位置丢失, 严重则影响行车安全,退出运营。

在某次运营时段,通号人员通过查询报警,发现一列车的通信状态存在故障隐患。为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保障乘客的正常出行,郭真真和同事查询列车当前所在位置,准备应急备件,联系行车调度员,在公益西桥站登车处理故障,及时恢复设备状态,确保信号设备时刻保持最优的性能。

地下的夜行者——地铁线路成千上万个“神经元”的专职医生

除了应急抢修工作,为保障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营,对设备周而复始的维护保养也是通号人员的工作日常。每天深夜地铁运营结束,列车回段,他们便开始了对信号设备的检修工作。数千根的信号线缆,从每一根信号线缆输入电压、绝缘性能的测量,到整个信号控制图纸的分析,通号人员对设备的维护质量严格把关。“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的性能指标,从最直接的外观确认,到复杂的性能测试,最小的指示灯异常都必须要引起警觉。”

到今年9月,4号线开通就已经整整十年,它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公共交通运输责任,高峰时段的运行间隔也缩短至两分钟以内,接近了行业内的极限水平。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这些地铁“神经元医生”的日常工作也正在从“治疗”向“预防”转变。在运营时段,他们每小时都会进行列车报警信息查询,及时跟踪列车的运营表现。一旦发现隐患或故障,各站值守的通号维修人员将立即登车处理,以高效、严谨的专业态度,为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