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是山药栽培面临的严重病害,如何识别防治呢?

笠翁话农村


炭疽病是山药栽培需面临的严重病害,山药发生炭疽病害时,病情较轻的地块,其减产率高达20%~30%,病情严重的地块通常是绝收。&目前防治山药炭疽病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选用抗病的品种、选用无病的种薯,同时避免重茬,通过科学施肥来培育壮苗,必要时采用药剂进行防治。



山药发生炭疽病害症状

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分: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围小丛壳发、无性态属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

炭疽病在山药种植上主要为害山药的叶片、叶柄和茎蔓。为害叶片时,发病初期在叶脉上产生凹陷的褐色小斑,随着病菌扩散,发病病斑会转变为黑褐色,病斑也逐渐扩大,并散生许多黑色颗粒状分生孢子盘;为害叶柄时,病斑初为暗绿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长条形斑,褐色至黑褐色,多发生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的交界处,极易造成大量落叶;为害茎蔓时,多在靠近地面的部分,发病部位产生黑褐色病斑,略凹陷,危害严重时叶片脱落,茎蔓枯死,直至植株死亡。空气潮湿时,炭疸病病斑处常产生浅红色、黏稠状分生孢子块。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寄主在病株上或者潜伏于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在翌年气候条件适合时菌丝体或者分生孢子便会萌动,借助风、雨、昆虫、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适宜炭疽病菌滋生的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在80%左右,高温多雨季节、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和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栽培山药的农民要特别注意7月中旬~8月中旬这段时间,这时是炭疽病的发病高峰期,发病的田块在8月下旬病情会开始趋缓,至9月上旬时病情基本停止。



防治措施——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良好的耐涝品种、种薯不带病害;实行轮作,避免重茬;收获后将发病株集中烧毁,冬季深翻、晾晒土壤,降低病菌基数;尽量搭高架,以利于通风透光;合理密植,及时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增磷补钾控氮,培育壮苗,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防治措施——种薯消毒

选择健壮无病的山药种薯。用栽子作为种薯时,伤口处蘸生石灰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然后在太阳下晒2~3天,以促进伤口愈合。



防治措施——药剂防治

山药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可预防炭疽病,每10天喷洒1次,连喷2~3次。

发病后可选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70%炭润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者77%可杀得500~600倍液,或者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每7天喷药1次,需连喷2~3次。


防治提醒

在山药炭疽病发病初期,应及时摘除病叶,拨除病株,如果出现急性落叶,可轻轻晃动架子,使病叶脱落,然后扫净落叶,将其移出田间深埋或焚烧,以减少炭疽病的再次侵染。秋后要清洁田园,集中深埋或焚烧残体。在山药生长期防治山药炭疽病,一定要尽早,用药越晚,防治效果越差。


关于山药炭疽病识别防治的问题就解答到这,希望本条内容能帮助到山药栽培的农民朋友们,感谢大家的阅读!!!

南粤新农人每天分享各类农业种植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一起探讨农业种植经验,喜欢本条内容的朋友记得点赞鼓励下,谢谢大家。


南粤新农人


山药田

山药炭疽病首先会对山药的地上部分,叶片以及秧蔓产生危害,病害发生初期,在山药的叶片上,有不规则的水渍状,暗绿色,下陷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规则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斑点的中部出现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褐色或黑褐色,从外观上看,整个斑点有同心轮纹出现,空气潮湿,在病斑处出现有黏状物分泌出,呈现淡红色,然后病斑变为黑褐色,干燥后,病斑处开裂穿孔,受害的山药叶片常常连片脱落,藤蔓受害后,出现干枯,生长不良,地下部分根茎不开个。

山药

1,山药炭疽病的防治,主要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除了将使用的教材,每年都要进行采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将山药种植在地势较高,不容易出现水渍的地块,将山药的秧蔓,不能匍匐在地下,适当减少氮肥的使用,增加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磷肥,钾肥的用量,使山药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害的能力。

山药苗

2,化学药剂防治,在阴雨天气到来之前,就应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预防,而不能等到发病后,再进行喷洒农药,一旦出现发病之后,使用的药剂会更多,被迫使防治病害的成本增加。因此,早期预防要引起注意,并进行实施。在山药的生长期,早期可采用6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吡唑醚菌酯+3000倍液爱多收,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夏季到来雨水增多,这时可采用1000倍液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水乳剂800倍液+6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芸苔素内酯+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在雨季一般7~10天喷洒一次,下雨之前一天进行喷洒,喷洒农药,宜选择在下午5:00之后进行陪喷洒,避开中午高温。也可以使用阿密西达,或者是拿敌稳等进行防治。喷洒农药要做到均匀周到,不漏喷,宜早使用农药。


木雨听风


山药炭疽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茎蔓部位。 主要症状:发病时叶片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期着生黑色轮生小黑点,呈同心圆圈状,即一圈一圈的。

叶片症状: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至褐色或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间为灰褐至灰白色,有轮纹,上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发病部位变硬变脆,雨水冲刷后容易出现穿孔破裂。 叶片发病有慢性型和急性型,急性型发病快,若不及时用药防治,没几日田间就有大量落叶,俗称“落青叶”,导致严重减产。急性病斑多发生于叶片与叶柄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病斑较小,不规则形,褐色。 茎蔓症状:初生梭状或不规则斑,中间灰白色、四周黑色,严重的上下病斑融合成片,导致部分茎蔓枯死,严重致全株干枯,病部长满黑色小点。 发病规律: 高温(温度25-30℃)、多雨、高湿(相对湿度打80%以上))是发病流行的决定因素。从田间发病情况看,6-7月是雨季节,气温适宜,雨水较多,山药藤蔓生长迅速,能看到零星叶片有黑色小斑点。6-7月是炭疽病流行蔓延的主要时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发病高峰期,9月份后会减轻。据观察,大面积山药始见病株一般在大雨后4-6天。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抓好关键时期,重点在发病初期施药保护,可选用咪鲜胺+百泰、信生+碧杰、世高+阿米西达,稳腾+安泰生,根据病情隔10-15天再防治1次。




嗨又是你啊


山药炭疽病是山药种植期间一种常见的病症,该病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和茎杆,该病主要起初危害山药叶片,可以发现叶片有不规则黑褐色斑点由小逐渐变大增多,病部叶子呈下陷状,病斑部叶子出逐渐干枯,颈部生长不良,后期可导致整株枯黄落叶。治疗可用代森锰锌,甲托,百菌清,异氰脲等药物防治。


三农创业者巨俊福


对这些不是很了解


桂林阳朔欢迎您


还在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