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过元宵节与北方人过元宵节有什么不同?

简十一读文史



南方人过元宵节与北方人过元宵节有什么不同?


元宵节,即正月十五日,自古以来一直是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和“春节”相接。又称“花灯节”,“上元节”,又是“三元”之首。正月十五日又是“天官”的生日。正有十五元宵节民俗有玩龙灯,舞狮子,观灯,测灯迷,吃汤圆等等的习俗。我是北方人,没去过南方,我想这些南方和北方大概都是相同的。听说东北有冰灯的。民俗都是根据当地的流传,南方和北方存在差异,不足为奇。


我国有一年“三元”之说,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道家”也有“三元”之说,即天官,地官,水官。西汉《史记一一乐书》就有“夜游观灯”的记载。古代的灯节虽不像我们现代的电子声控之类,但盛况却不亚于当今时代。唐睿宗先天二年,元宵节作的高20丈的灯轮,燃灯五万盏,还有千余踏歌少女,盛况空前。所以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开始并不是因为吃元宵而得名,而是因为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顺祝大家“元宵节”快乐!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不忘初心136533244


何为元宵?元是开始即一年的正月,宵是晚上。元宵节为什么定在正月十五呢?

在古代,人们夜晚打火把驱鬼邪,又祭祀天神以求庇佑平安。这是最早的元宵节活动动。到公元前(175一一157)汉代,汉文帝为庆祝周勃在正月十五日勘平诸吕之乱,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后来每年正月十五都出宫游玩 他便把这天订为元宵节。后来历朝历代沿袭便成为现在的元宵节。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夕,灯节等名称,是汉民族过春节的最后一个节令。中国南北方过元宵节习俗有所差异。

北方人在这天吃浮元子,称为是元宝,就是吃汤圆,代表日子红火,生活圆满。主要娱乐习俗有耍龙灯,玩狮子,猜灯谜,踩高跷,跳秧歌,划早船。还有送花灯,娘家给新嫁未生育的女儿送花灯,或者亲友给已婚不育的少妇送花灯,以祝贺来年生子送去喜讯。这些活动可以持续到正月十八。北方少数地方在元宵节还有迎紫姑和逐鼠习俗。相传某大户人家小妾在正月十五被害死在厕所,为纪念冤死的这位小妾 ,人们在正月十五夜到厕所的猪栏边烧纸祭祀,叫迎紫姑。古代农人多栽桑养蚕,但鼠多偷吃蚕。人们在正月十五晚上用米粥喂鼠,鼠就不会再来偷吃蚕。这叫逐鼠。

南方过元宵,习俗有吃香丸,汤圆,油团子,表示圆满平安。活动有树元宵,就是把兔子形状的灯挑挂在竹竿上,也叫兔子灯。做瓦子灯,就是用瓦片垒迭高起,中空点上灯,光从瓦缝问透出的灯。还有舞火龙灯,高跷会,讨红包等活动。

过元宵节,不管南方北方都离不开吃汤圆,都离不开火如都要有灯有火龙之类,可见对火的崇拜和专承。由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在的元宵节各地的花灯更是千种百样,绚丽多彩,大气灿烂,喜气洋溢,在欢庆的同时期许美好幸福生活的到来。

汉民族过元宵节的习俗,这些传袭的活动无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善良淳朴友爱的美德,更是显示民族文化的悠久渊源和民族魂的固守。


存铭岁月1


#元宵节#

不少人就会认为元宵就是汤圆,煮出来都是白白的一个,里面包着甜甜的馅。可是,它们真的不一样!元宵有口感要粗糙一些,而馅料多为甜的、一般是白糖、芝麻。煮过后不会像汤圆那样清澈,水会有点浑浊,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

汤圆的特点就是软、滑,而且馅料可以是火腿、肉丁等咸料。除此之外,汤圆的外表看起来也比元宵细腻得多。


正月十五,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看看个头大、粉团状的元宵,再看看个头娇小、光滑发亮的汤圆,你就会觉得它俩的区别着实不小。实际上,元宵和汤圆的区别也并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它们的做法和口感也都很不同。

北方元宵

北方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随着糯米粉裹到到馅料表面,元宵就做好了。元宵馅料一般是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枣泥、白果、果仁、杏仁、山楂等甜味素馅。

南方汤圆

南方汤圆的做法与元宵完全不同,说起来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几小时。汤团馅的含水量比元宵多,也不需像做元宵那样分成小球,而是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包汤圆的过程也像包饺子,不过不需要擀面杖。用手揪一小团湿糯米粉,挤压成圆片形,用筷子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搓成圆形。汤圆的馅料有甜有咸,有荤有素,可以吃到用猪肉、火腿、虾米等做馅的汤圆。


游呓


  不同的地方过节的习俗自然也就会有不同,各有特色之处,北方和南方的元宵节过法更是迥异,你知道南北方元宵节有什么差异吗?小编精心收集了南北方元宵节的习俗,供大家欣赏学习 南北方元宵节的习俗

  1、南北方元宵节代表食物

  元宵和汤圆并不是一种食物。相比之下,元宵原来在北方更为盛行,而汤圆原先则盛行于南方。

 汤圆

  做法:糯米粉加入温水搅拌均匀,澄粉加开水拌匀后加入糥米粉中,多揉几次至面团柔软光滑,静置10分钟备用。黑芝麻炒熟,炒熟的黑芝麻放入搅拌机磨砂碎,加入糖粉和半融化状态的猪油拌匀(如果使用砂糖与黑芝麻一起磨碎),做好的馅料冰箱冷藏半小时后,取出团成大小一致的黑芝麻团。

  糥米面团同样均匀成大小均匀的小齐剂子,取一块糥米面团揉圆,压成面皮,放入馅料,包紧收口,全部做好好之后,坐锅烧水,水开后把汤圆下锅煮沸,汤圆浮起再煮两三分钟就可以享用了。


赏星ing


南方的元宵节没过过,我只能唠唠东北的元宵节。先说说北方元宵节的灯。在农村的小院,过元宵节了,家家都会展示出自家最拿手,贼啦漂亮的灯。最有特色要数冰灯。用围罗(一种口大底小圆台形桶)元宵节的前三两天把围罗装满水,把水里面放上红色染料,再放上图案,用粗柳条弯成弓形插入桶中做把,放在外面冷冻。这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冷冻的时间,冰壁太薄了,冻不成,太厚了,灯不亮。冻好之后在上面开个洞,把水倒出,再把围罗在火上烘烤,把围罗化下来,就是个完整的冰灯了。到了元宵节,在院中立一高杆,把灯挂在上面,远望小村一片通明,近瞧,满院红光,那过节的气氛嘎嘎足。之后,就是撒路灯。把草木灰拌上柴油,用锹铲一小堆一小堆,从屋门口直排到大街上,然后点燃,从院内到大街一片通明。这个由于不防火,又污染环境,现在的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撒路灯的越来越少了。然后就要去坟茔地祭祖送灯了。这时候,茔地最热闹,人头攒动,灯火通明。各个墓碑前都放上各式各样的灯。鞭炮齐鸣,天空中,大礼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这时村子里秧歌队又出发了,地蹦子,踩高跷。猪八背媳夫,跑旱船,秧歌头又唱起了东北那古老的歌谣。那高吭嘹亮的歌声,盖过了鼓乐声。家里的菜,酒还是一大桌,煮一碗元宵,每人吃几个,己经不把它当成美味,只当成一种传统,一个记忆。


高兴不高兴6


沒感觉有实质差别,都是吃汤圆,闹花灯。南方花样更多些,东北人正月十五要包饺子吃。


手机用户山丁子


元宵节。南北方人都认同,这是相同点。不同点是叫法不同。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汤圆。做法不同,北方人的元霄是滚的,也适合机器来滚动制做,方便快捷。量大速度也快。也可以家庭人工滚动。也是乐趣,也是参与。南方的汤圆多是人工包的。现在是否是机器操作,不清楚,不想妄自乱猜。这是我的理解。其它的有网友说的很清楚了,不在浪费网友时间。谢谢。


陈殿江1


做为一个在南方生活的北方人,对于南北方过元宵节这个问题我来说两句!在习俗方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处:首先讲吃,‘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其实是同一个食品的不同叫法而以;其次谈灯,花灯宫灯齐竞艳,灯谜诗谜共同猜!南北同灯不分你我。【特别提一下哈尔滨,玩的是冰灯】。最后说一说不同之处,那就是如何闹元宵。北方是锣鼓喧天,龙灯翻飞,秧歌信子,杂耍高跷,一路喧嚣!南方是花团锦簇,雄狮斗技,载歌载舞,小丑马戏,齐聚一方!😊😊😊😊


篁品蘭馨


可能最大的区别在:南方元宵节家家户户吃湯元、北方吃饺子。这习惯可能与南北出产有关系。另外可能都几乎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