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走亲戚饭不吃水不喝、抽根烟就离开,“走场演戏”是为什么?

柳双龙


在农村,走亲戚饭不吃,水不喝、抽支烟就离开,“走场演戏”是为什么呢?其实在人们现在居住的单元楼就可以看的出来,人的感情都淡化了,人与人之间都没有乡亲们那个味道了!



相对来说在村里还是比在城里更好一些,小的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就试穿新衣服,高兴的在床上翻滚这,大年初一早早的给父母磕个头,就开始爷爷奶奶,叔叔家跑转,到了那家也是抓糖吃,喝糖水!磕头领压岁钱!和小伙伴一起放鞭炮,说一说压岁钱,说一说好吃的糖葫芦,汤米蛋,哈哈真是回忆满满的!

现在的人工作忙了,感情淡了!以前的那些礼仪全都该省的全省了,少了好多传统的东西!现在的物质是丰富了,但是精神上缺感到失去了亲情,人活的好淡好累!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淡的,没有了人情味!人与人之间就剩下认识了!现在的年越过越没意思,好怀念以前的“年”,虽然穷苦但是快乐的童年是有的!让我们放下网络去回归现实,没事多和家人聊聊坐坐,朋友多多沟通!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冷”,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


雷子园林艺术


现在农村走亲戚,有些人是前脚刚进门,转身就要走了。农村走亲戚,可以不留下来吃饭,但如果果盘都没上,就要离开会被认为没有礼貌。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进门后主人都会上果盘,倒茶,递烟。这几道礼仪到了,就说明主人是比较热情好客的。在当地农村有句话叫“到他家,茶都没得喝”,就是主人不热情,不懂礼仪。客人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喝茶了,会抽烟的人接了主人发的烟就代表客人的礼仪也到位了,来拜访过了。茶水比较烫,比较赶时间的人,一般不喝茶,更不会吃饭住宿,接了烟也代表客人的礼仪到位了。现在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赶场子”式的走亲戚也很常见了。

1、春节假期有限,走亲戚就像赶场子一样。

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大年初一要到同宗同族的人拜年。在我们村50多户都是同一个姓氏,都是同宗同族的人。按照当地农村习俗,大年初一要给同村的人拜年。现在农村的自建房比较散落,先不说拜年要多少时间,单就走路每户都要走遍都要两三个小时。如果到邻居拜年,进门后一起坐下来聊聊天,最少要五六个个小时。现在在本村拜年大部分是进门问好后就离开了,时间短,户数多,又是散居不集中,开车又不方便因为每家每户都要去拜年,一般都是走路去。在大年初一同村人拜年都是不吃饭、不留宿、会抽烟的人接了烟就算来拜年了,也就是农村老人常说的“礼数到了”。这种赶场子式的拜年,当地农村叫“点火”,刚来就走,匆匆忙忙。走亲戚也一样,大年初一到村里拜年,初二回娘家,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初四初五就要开始踏上返回城市的路程。短短四五天,农村的七大姑八大姨,母舅老表都要登门拜访走亲戚,时间很紧迫,只好像赶场子一样才能每家每户都去拜年。这不是“赶场演戏”,的确是时间来不及,无奈之举。

2、在有些亲戚拜年是不会留下来吃饭。

一般母舅老表、七大姑八大姨的至亲,还有路途遥远的亲戚是会留下来吃饭。爷辈的亲戚,一般留下来吃饭。用句农村俗语概括“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了了”。特别是爷爷奶奶的家人,都两三代了,亲戚关系稍微弱些,一般不会留下来吃饭,甚至有些年轻人都不去走亲戚,一是时间紧没这么多时间,还有就是几代人之后,亲戚关系淡了些。

3、现在农村交通方便,走亲戚不留宿不吃饭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以前农村,到处是泥巴路,交通不便。小时候我就喜欢在舅舅和姑姑家留宿。那时交通不便,过年期间,又经常是雨雪天气。一般到姑姑家最少得住上两三天,住的时间越长,姑姑也更高兴。姑姑家住了几天又去舅舅家住,一直住到临近开学。那时的亲戚家最少会准备两三个客铺,专门提供给亲戚朋友留宿的。现在交通方便了,村村通了水泥路,很少人在走亲戚时留宿。现在很多人不但不住宿,留下来吃饭的人也很少了。

4、现在的亲情关系更淡了些。

现在很多人认为留宿、一起吃顿饭是麻烦亲戚朋友。其实在农村,很多人更愿意看到亲戚朋友留下来吃顿饭,留宿,认为是肯留下来吃饭是比较看重这份亲情。现在的亲情关系没有以前好,有些人走亲戚更像是完成任务。不走亲戚,别人会说不懂礼仪礼节。去走亲戚,就匆匆忙忙,茶水都没喝就走了。

结语:现在走亲戚,主要是假期时间短,时间紧迫,不得不“赶场子”走亲戚。还有现在的亲情关系,发生了变化,比以前更淡了。

以上是昕瑞生态的看法,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欢迎关注昕瑞生态,专注解答三农问题。


昕瑞生态


这种戏几年前就开始在农村上演了,应该是先县城,后农村。这里所谓的走亲戚,应该指的是过年时给长辈拜年,因为现在的人没什么事,除了拜年,和亲戚的走动很少。

几年前的农村,拜年几乎全是从大年初二就开始,初二丈人家,初三舅舅家,然后是七大姑八大姨。一家拜一天,上午十点之前到达,然后聊天,等吃饭,吃完饭,再小坐一会儿,就告辞。

后来,随着县城人的交通工具现代化,先是摩托车,后是私家车,县城人去农村拜年,车一发动,一会儿就到,然后再以“忙”这个孙子为由,不吃饭,顶多喝杯水、抽根烟,聊几句,然后就和贼追着似的往下一家赶,七八家亲戚,一上午就拜完。

虽说这种拜年法看似走过场,但深得很多农村长辈的欢心,试想,只收礼物不用忙饭,多好!于是,一些农村长辈便开始放风儿,人家谁谁外甥拜年,放下东西就走,也不吃饭,省了我们忙前忙后的,忒好啊!

于是,一传俩,俩传仨,很多村里的长辈都羡慕放下东西就走的拜年法,当然也传到了一些还坚持在亲戚家吃饭的拜年的主儿,于是,再拜年时也放下东西就走,有的甚至在院门口将东西递给迎出来的长辈,上车,走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觉得,基本的原因可以分开来说,第一种情况是确实没时间,比如在外工作或外出打工的,只能在家小住几日,而亲戚好几家,不可能每家分大半天,只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走过场”,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种情况是,有时间也走过场,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现在的人生活条件都普遍提升了,之前盼望在亲戚家再过一次年的想法几乎不存在了,所以,只好坐一会儿就走,否则,屁股粘着炕,即使嘴上再说,不用做饭,我回家吃,但亲戚怎么好意思不张罗饭?

第二,现在的很多人,不敬天,不敬地,不敬爸妈,只敬钱,对于亲戚,更是谈不上敬,除非那个亲戚有钱,怕哪一天走了“背字儿”求到亲戚,否则,所有的亲戚全都应该“拜拜了您哪”。无敬的拜年可不就是形式?

其实,如果有时间,还是应该将“仪式感”变弱一些,即便不吃饭,也多坐一会儿,陪长辈多说几句话,因为,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也许今年你同他们说的话,想明年拜年时再去说,人已经没了。

而这些我们必须要去拜年的人,应该都是父母的至亲,虽说处得有远近之分,但因着血缘,他们是这个寒凉的世界里,真心希望我们过得好的人,所以,当珍惜啊!

大家觉得我说得在理吗?欢迎下方留言!


暖玉


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现在过年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别说城里了,就算是在农村,也远远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现在过年去亲戚家拜年,感觉就像走过场一样,进屋就喊过年好、拜年了,然后主人家放一挂鞭炮,结果屁股都没坐热就要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确实赶时间

先不说有些人大年28/29才从外地打工回来,然后初七初八又得出去。就单论走亲戚可是个体力活,有车的还好,没车的还拖家带口的真的是要老命。人家一天不是只走你一家亲戚,走完一家还有一家呢,七大姑八大姨都在那等着呢。所以很多人基本上都是在主人家坐一会,抽根烟喝杯茶就走了。

2、感情越来越淡薄

有些亲戚之所以还能一直维持着,是因为老一辈的人还在,不得不走。一旦老一辈的人去世了,子孙之间可就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了,有些人惦记着老一辈的感情还跟你走一走,有些人直接就不走了都有可能。所以遇上那些不是很亲的亲戚,一般都是打个照面,吆喝两句就完事了。

3、客人怕麻烦主人家,主人也不想留客人

说实话,去人家家里呆久了确实不方便,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吵闹。另外,人家做顿饭确实不太容易的,大过年的不能随便给你炒几个菜吧?总得弄几个大菜吧?所以说不是特别亲的亲戚,一般都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而且现在有这么一种情况,年轻的男人带着小孩出去拜年,留着老人和妇女在家招待来拜年的客人。甚至有些一个人都不留,让你吃个闭门羹。你说就一个老人一个妇女能给你弄顿啥饭出来?当人家问你:要不留下来吃个饭吧。你可别真的以为人家要留你吃饭,人家那是暗示你得走了,还待着干啥啊?

想起小时候过年吧,那是真的舒服啊,离过年还有半个月就开始倒计时了。买的新衣服一定要在初一才换上,然后就跟着大人去村里串门,等着拿红包,真的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现在对过年是越来越没期望了,有可能是长大了吧,感兴趣的东西不一样了,但是过年越来越不好玩了是真的。


象小姐的搬砖日常


我们家每年串亲戚,都是不吃饭的,半天开车能串4一5家,有一二天就串完所有的亲戚朋友!又快又省事,看看聊会天抽根烟就可以啦!要是去一家又吃又喝,我想亲戚要是多,过十五也串不完!我们家出门一般都是下午去,我谁家饭都不吃,好多年了看我的老妈都是下午去!省事!



任性大妈很快乐


在农村,走亲戚饭不吃水不喝、抽根烟就离开,“走场演戏”是为什么?

农夫还记得小时候随父亲过去亲戚家里拜年时,基本上都是早上很早就出门了。那个时候在农村里还没有摩托车,走亲戚基本都是步行,也有少数的家庭中有自行车。而老爸当时也有一辆二八自行车,每年拜年父亲都是骑自行车去,哥哥坐在后面,我就坐在前面的横杆上。当到了亲戚门前,如果看到我们来拜年了,亲戚会老远就来迎接了,非常的热情。

进到家里以后,东西一放下,又是递烟又是倒茶、真的是热情。在当时无论去哪个亲戚家里拜年,都必须要留下来吃完饭才走的,基本都是吃中饭,有些 在临走前还会做一顿饭吃。那时,亲戚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几杯茶水也能喝上很长一段时间。当我们回家时,临走时还会往袋子里塞进去满满一大袋子的瓜子、花生、糖果等,就这样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可以边吃边走,想想当时的快乐真简单。就是这样,一天去一个亲戚家里拜年,一直要把所有的亲戚都走一遍。

而现在爸爸老了,走亲戚基本上都是轮到我去了。不过和过去不一样了,现在一两天就能把所有的亲戚走遍了,在小车的尾箱里面装满了过年走亲戚所需要的礼物,然后就开着车,如果是顺路的话,就一路都顺带去了。一上午就能走好几个地方,再加上下午,差不多一两天所有亲戚就走遍了。好像现在过年走亲戚拜年,就跟赶集一样,每到了一家,放下礼物就准备要走。其实,不只是我们会这样,基本上现在的年轻人走亲戚都是如此。而说到原因,农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交通便利了。以前交通不发达,走亲戚只能是一家一家走,如果多家一起走,那肯定实现不了。而现在有车了,基本上都是去了,待一会就回来了。

其次,现在人都比较忙。以前都是在农村里,春节期间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可以慢悠悠的一家家的来。可是,现在春节假期就这么长,小长假一结束又要出去打工了。人都比较忙,哪有时间像过去一样走亲戚呢?

另外还有一点,当然就是亲戚淡薄了。很多的年轻人走亲戚其实是完成任务一样。因为规矩是摆在这里,大家都走亲戚,你不去的话别人会说闲话。所以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也就把它当做任务一样匆匆完成。如今很多的年轻人普遍认为,亲戚之间的关系还不如朋友牢靠了。也确实如此,现在亲戚也是天南地北,常年也不怎么联系,而朋友还会偶尔聚聚。


农夫也疯狂


现在都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放下礼物就走,这些人走亲戚只是象征性的,不去不行,就像看老舅一样,本身老舅年龄都很大了,吃饭根本不现实,不去绝对不行,所以就象征性的去看看,放下东西立即就走。

现在很多人走亲戚都这样,放下礼物说不了两句话立即就走,特别是一些老亲戚,年龄都很大了,等着吃饭绝对不现实,即使做好饭也不会吃,大部分嫌脏。

我们老家有个人在西安上班,每次春节回家他妻子孩子都是车也不下,自己带着东西,家里的东西什么也不吃,人家嫌脏,很多人说回来干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怎么嫌弃家人脏呢?我们常说子不嫌母丑 ,现在不是这样了,人的感情越来越淡了。

春节很多人一天能走10多家亲戚,放下东西就走,还有的利用晚上走亲戚,这种亲戚其实无所谓了,我侄女结婚了,春节来我家串门,她说早晨早去,我说你不用来了,早晨走亲戚都是不重要的亲戚,都是糊弄,如果你们想来,早晨吃完来,我热情招待,早来不管饭,大清早的我没有时间,大家都哈哈大笑,侄女还是中午来了。

现在走亲戚确实是一个问题,大部分人感情单薄,走亲戚也是象征性的,不去不行,去吧难受,所以就是应付差事,但是去岳父家没有一个胡闹的,都是规规矩矩,踏踏实实的,坐下喝水、抽烟、聊天,等着吃饭,现在老岳父是绝对的一等一的亲戚,剩下的都是闹着玩,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大海传媒


农村人很实在,记得小时候每到正月就跟着父母亲走亲戚,大部分亲戚都很热情,都会挽留吃饭盛情款待,那时候的光景也没有什么好的菜肴,都是一些家乡特产手工制成,比如灌肠、油麦面窝窝,鸡肉水菜等,这些都是桌上必有的,那时候的主食一般是粗粮面饭,吃饺子很是稀罕,饭菜虽然简单,但是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气氛。


近年来走亲戚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了,粮食充足了而观念不同以往了,人们之间亲情意识淡薄了,走亲戚吃饭的都是至亲的兄弟姐妹之间,除此之外去一般的亲戚家都不吃饭,甚至连口水都不喝,放下东西就走人。

为什么造成走亲戚不吃饭呢?第一,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时的生活与过年没有多大区别。第二,走亲戚一般是晚辈看望长辈,不愿给长辈增添麻烦。第三,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经济虽然发达了但是人们之间的感情疏远了。欢迎大家留言互动。


三农张老师


说实在话我非常不喜欢这种走过场的走亲戚当时,用农村方言说“亲也亲不得,假也假不得”,是亲戚不去不行,去了走过场感觉又很疏远,其实双方都感觉很尴尬。我们家亲戚之间还是不错的,每次去了就是一大家子,玩一天吃完晚饭再回去,来我们家的亲戚也是在我家玩一整天。


爱生活琼开心


我认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根本原因,大家困难时,到姑家姨家姥姥家吃顿好饭,特向往一年才一次。再说那时都是自行车,骑到那己经很累了,吃顿饭,些些脚,聊聊天,然后回家。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鱼大肉不爱吃了,人们也不在在意那顿饭。再说开车很快,一天四五家,然后回家想吃什么吃什么,双方都不觉的累。

所以特向往,小时候姑姑到我家一住就是好几天,亲情特浓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