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這麼發達,為什麼電視臺方面卻不如湖南臺,沒有那麼多精彩節目可看?

中山汽車資訊


電視臺也就是一個企業,電視行業只是其中一個產業,搞得好不好既有地域性也有偶然性,湖南或浙江臺,剛好有人願意在這個產業上撈一把,也剛好遇到這方面人才,於是這個產業發達了。不只電視產業,還有很多產業廣東都落後於其他省份,也有很多產業領先於全國,根本不必大驚小怪。

還有歷史原因,香港早期電視產業發達,廣東人大多都是看香港電視臺,在廣東搞電視產業直被香港壓著,也就少人願意投入。

最後也許是廣東的文化底子不及內地省份。內地省份文化思想更易為大多中國人接受。

所以廣東經濟雖發達,但在電視產業無法做到大影響。


無痕連接


這個問題就要說怎樣理解,廣東衛視雖為省第一頻道,但並不是省內主力,珠江頻道才是主力,珠江頻道,廣東話(粵語)播音,全國地面頻道十強,影響力除省內,還波及廣西等鄰省區,以前原創劇《公關小姐》丶《情滿珠江》、《過埠新娘》,收視火爆,短劇《萬花簡》更不用說,現在,《外來媳婦本地郎》達破3000多集,新聞欄目《今日關注》(21點)電臺(珠臺頻道和省內多個地方頻道)同步直播,是廣東人每晚必看的節目,堪稱廣東《新聞大聯播》,大家說,影咱力大不大。在劇集方面,黃金時段每晚兩集連播,讓劇迷過足癮,而且是廣東話(粵語),配上字幕,使非粵語人們都能看明白,你們說,廣東電視影響力大不大。


其鋒17


發展電視行業,非常重要一點就是要解放思想。湖南雖然經濟水平相對廣東欠發達,中國經濟發展其實很大因素是國家政策決定的,廣東經濟發達並不能說明廣東人發展經濟的能力強些,湖南人發展經濟的能力也並不會比廣東差,但是湖南的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張力還是比較突出的,湖南人思想也開放包容,非常願意接受全國各地各種文化,也能到全國各地適應各地文化。反而廣東由於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領先優勢以後,老百姓思想有很強優越感,思想上變得保守,很多方面有體現:1.當全國人民都在努力講普通話了,廣東地區還在講粵語,粵語畢竟是一個地方方言,流通行差;2.廣東人去中國其他城市走走看看了解的人不多,缺乏打開眼睛看世界,與時俱進的態度;3.廣東人崇尚香港,學習香港文化,但是香港文化畢竟也是小眾文化。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文化多種多樣,做電視這類文化行業要做好必需解放思想,跳出地域限制,主動去了解學習各地文化


華山論劍0731


廣州部分廣州籍家長放棄對小孩子粵語教育,認為粵語無用處。其實廣州人為什麼要放棄讓孩子學粵語?當孩子們長大遠走它鄉,介紹自己來自廣州但卻不會說粵語那種身份上的缺失感無法彌補。廣州人不說廣州話?哪說什麼?其他城市的家長都沒有放棄讓自己孩子學說方言,那憑什麼先放棄的是我們!!!


深度四射V


有個臺一直播72家房客,還播一個講不同故事的系列短劇,好像是十幾二十年前拍的播放過了的(看裡面的手機啊服裝什麼),再就是一個臺只有外來媳婦本地郎,實在沒什麼好看的。哦,還有一個嘉賓和觀眾答問題的節目也好老[捂臉][捂臉][捂臉]。深圳的電視臺節目就非常豐富啊!


我愛小蓋子520


務實!好廣東人的基本特徵,大家不愛搞太多花裡胡哨的的節目和猴戲!



JERRYDENG497


其實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廣東三大語系勢均力敵,各自有地方語系電視臺,講普通話的廣東電視臺觀眾被分流,這很正常。湖南臺的文娛節目確實不錯,但未必符合廣東人的胃口,例如以前李湘十分火爆,但廣東人並不追隨。一己之見,未必正確!


何瑞麟1


作為廣東人,告訴你什麼臺都一個樣

[靈光一閃]廣東有三大方言,看電視一般老人小孩,小的不說,老人看本市方言臺,都民生天氣為主,大爺大媽要麼喝茶跳舞了,要麼麻將館去了!年青人還看毛線電視,忙完工作有時間都出去喝酒唱K了,開電視也只是為了電視開著就行!!!

[捂臉]廣東臺不如湖南臺?電視都成擺設了,還臺什麼臺!!!


A醉嘆年華A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理解 ,廣東被人稱為文化沙漠,所以文化產業的起步基礎本來就差。湖南和江浙地區歷代都是盛產文人的地區,看看今天的高校排名,和高考情況,這些地區都是遠遠領先廣東的。文人多,文化產業自然就發展。珠三角雖然也吸收了很多人才,但想改變這種狀況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的。


最愛大豬嘜


湖南臺節目平心而論,都很垃圾,不看好,誤導整代年輕人青少年的人生價值觀!平庸,膚淺,沒有主流價值!當代社會戲子當道,若是豐富了百姓的生活娛樂,可相對而言,更是荼毒了一整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