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这句话蕴含着什么处人处事哲理?

农人李哥


仁慈+止欲。对应的是寿长多金+情和有权。其实是对人好的一句话。让人守道德不行恶,知惜福不极端


月宫嘴子


1:我村的孟家与邻村的李家结下冤仇。

在土改时期我村姓孟的偷了李家的麦子,那是晚上,被姓李的发现,追了半里路,不再追赶,口里说:你跑吧,我反正认得你,天明再说!谁想到这姓孟的用铁枪头子转回来将姓李的扎死,从此姓孟的再无音讯,客死他乡,不了了之。

2:也是土改后,我家栽了二亩红芋,那天栽红芋的时候韩二秃子从地旁过。我爸知道韩二秃子是惯偷,告诉我二伯父:只怕他夜里偷咱的红芋秧。二伯父不以为然:谁家偷!可是,我伯父咀里这样说,可心里细到何种程度,是我难以描写出来的。

半夜里,二伯去了地里,借着月光,远远见一人猫着腰正在拔山芋苗,几乎拔了半亩多。由:于离庄子远,他可能早就来。他见来人,拔腿就跑,二伯父追了上去。

当年二伯父二十多岁,韩二秃子四十多岁,跑了三里多路,韩二秃子不撑,跪下来求饶,并要求回村不要说此事。二伯父也要求他不得再偷。双方达成协议。

拔了那么多山芋秧,全村人都知道了,都问二伯父这事是谁干的?二伯父从来不说,只说不知道,不过人们也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三十多年过了,我问二伯:你为啥不说,整他一顿。二伯父说:你们不懂,当时如果说了,韩二秃子有可能被赶出村子,他去哪里?会恨咱,会做坏事报复咱。可以解当时之恨,不解祸害之根。


欣赏3O\n


我的老家有句俗话叫做:让人不算痴,过后得便宜,这句话我的感觉和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有共同之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谁能保证没有过错,但是一但碰到有人犯错了,就要以包容宽大的胸怀去对待。

爷爷活着的时候和我讲过这么一个他经历的事。他年轻的时候正逢乱世,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有一年,村里的一个无赖到家里来偷驴,被爷爷给抓住了,爷爷一看这个人是同宗族的人,就把他给放了。爷爷知道,他家里肯定又揭不开锅了,才出来偷的,于是临走的时候还给了他一包袱地瓜干。

这个无赖按辈分叫爷爷叔叔,走的时候跪着磕头谢罪。

到了第二年,日本人来了,这个无赖当上了二鬼子的小头目。那时候,日本人经常到各家各户派粮,每次派到爷爷家里,这个无赖就对日本人说,爷爷是良民,还拉着驴给皇军干过活呢,这样爷爷就能少交点。其实呢?根本就没干活,无赖在撒谎。


后来这个无赖在和鬼子一起扫荡解放区的时候,叫地雷给炸断了一条腿,日本人见他不能为他们效力了,就把他给赶出来了。无赖回到村里后,爷爷见他可怜,经常资助他,后来这个人在60年代闹饥荒时饿死了。

通过这个事说明一个道理,人只要宽宏待人,总会有所回报的。尽管这个无赖不该为日本人做事,但是他的人性从骨子里还没有全部泯灭,无赖也是有良心的。

董青岛供稿。


京漂追梦人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得理也须饶人,对别人的过错,既往不咎,不去计较!更能显示你胸怀宽广,包容心强!大仁又大量。也就是你尊重别人,别人反过来更加敬重你!得放手时须放手!不要抓住别人的小辨子不放,若是你喜欢抓别人的小辨子,别人会明显的看出你也不过是個小人!


飘忽田园尘埃落定


这句话我经常听,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教育,如果这样教育下去,会给社会带来和协团结的局面。

农村的父母对孩子教育是很严格的,从小在外边玩,被别的小朋友欺负,哭着回家还要被父母再教育。父母问你为什么惹别的小朋友,我没有惹是他欺负我,父母还要说人家怎么不欺负我的。大了以后知道了,人老实就会被人欺负。社会上欺软怕硬,鬼怕恶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也这样。如果儿子孝敬父母,父母还想着法提出无理取闹。那个不孝敬父母的儿子儿媳妇,父母不敢去惹,惹不起,不惹都得给你闹翻天。这个社会就这样,你饶了别人别人不以定饶了你。所以社会上为了不受欺负,就有各种团体,拜把子结兄弟。有的结拜几十人,这样的群体很容易发展成黑社会。人多势众,私欲彭涨,就会给社会造成危害。所以有事要经过民事调解,经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三亚天漄海角SbI3203


“得饶人时且饶人,该放手时须放手。”这两句话是劝善之语,道德感化之举,浅显易懂。劝说人们对于那些伤害了自己的人,教训适可而止,不必过分,更不能一直揪着不放。或根本不与计较。

这两句话虽然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确实不易。做到这一点,需要人们较高的道德素养,具有君子之道。它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做人要纯厚善良,宽容忍让,不要把事做绝,要留有余地。给别留了一条路的同时,也给自己铺平了更宽广的路。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原谅了伤害我们的人以后,他们有的会非常感动,甚至给予厚报。

当然,如果是深仇大恨,或严重违法的罪恶,就不能随便饶恕和放手了。

让我们少点斤斤计较,多多友善沟通。做一个心胸开阔的快乐人!


悠悠子民


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意思就是人做事不要做绝了,必须留有余地,这句话和另一句俗语:杀人不过头点地,基本上都是一个意思。那么这句话蕴含着什么处人处事哲理呢,我们今天把它分开来说。


得饶人外且饶人出自于古诗巜唾玉集·常谈出处》: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只看字面来讲,自出洞来无敌手更加霸气,但和得饶人处且饶人连在一起,拿到我们今天来说就是:不管你是多么霸气的人,做事时不要做的太过份了,要给自己和别人都留有一点地。

比如说,无论是你的朋友还是对手,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感情上,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中,他伤害了你,只要他不是触犯了法律、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在处理过程中,你都要抱着宽容、宽恕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而不是一味的抓住别人的错事不放,不肯原谅别人的错误和缺点。


得饶人处且饶人,有时还能起到化解矛盾、治“病”救人的效果,比如说你的一个很有能力的属下,他在工作中犯了一个低级错误,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个时候你如果抓住他的错误不放,不但损失挽不回来,而且他可能破罐破摔,最后结果就是人财两空。如果你换个方式,在批评他错误的同时,原谅他的过失,他一定会尽全力去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的宽容和理解。
得放手时就放手,今天一般都说成是:该放手时就放手,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对待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一味的以自己的想法和方式,去要求别人去做事。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一个溺爱孩子的家庭,不放手让孩子做事,什么事都替孩子包办,有的甚至是孩子早晨刷牙的牙膏,都替孩子挤好,结果就是孩子走到社会后,什么事都不会,或者是什么事都做不好。

现实生活中有的夫妻形同陌路,当有一方提出离婚时,另一方说什么也不离,一拖就是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即苦了自己,又害了别人。

因此,审时度势,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就放手,在人的一生处人处事中,是宽容和包容,更是智慧和能力。


晓草之歌


这句老话意在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任何事情都不能做绝不留余地和后路,做到相互谅解,得以和气生财。其实这都是与人与已的好事,千万不能当耳旁风而不予看重。过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也有着异曲同功劝人效果,与此相反的老话也很多,象杀人不过头点地;你给我初一我给你十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很多都是助人不服输,广开杀界,以雪前耻的囚徒之路。其实若是在对侍国家与民族的敌人有此思想信念将不愧英雄之举,但是关起门来的自家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和气甚至于走向犯罪就是德不倘失!最后一句话还是不听古人言吃亏在眼前!


95568269130


农村“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老话是劝生气打仗双方有理的一方常用的话!这句话一说,首先肯定你有理,但你不要抓住理,一再地指责对方,需要宽容包容对方!即饶人!生活在现实生活的人,私心是人之常情,发生矛盾在所难免,谁也不是圣人!这就是“人非圣贤岂能无过"的道理!农村“得饶人且饶人"处人处事的哲理!

下面再说农村“得放手须放手"这句老话。这句话是劝年老之人与子女间,因事、因权、因钱、因物等发生争执时,外人劝年老之人的话。意思是,中了,老人,该省心了,等你百年之后,这些还不都是孩子的…人哪,好说不好做,老年人总认为,手里有些钱财,心里有底,我认为老年人手里适应有点,可以理解,但不要啥都留,啥都管。要恰到好处,要利用这些财富调动儿女的积极性为好!这句“得放手须放手"的老话,说的是想的开放的下,死时啥也带不走!

农村这两句老话意味深远,包含着处人处事的哲理!


平安幸运10


“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这句话蕴含着的道理是宽容与舍得。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难免磕磕碰碰,一方给另一方造成伤害,但是事后伤害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此时受害方就要放下姿态。常言说 杀人不过头点地,人家已经主动了,你还不依不饶得理不让人,大家就会对你的同情转化给他,去指责你。所以任何事情要适可而止,不能得寸进尺要见好就收!不知对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