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時候人大多活不過60歲?

用戶傑


在人類歷史上,現代人類的壽命比古代人類的壽命長,再加上古時的醫療,導致壽命時間短,加上早夭人群嚴重拉低平均壽命水平,以及戰亂。


繁峙下芻狗


為什麼古時候大多人活不過60歲?:應該是以下幾大原因,1災害:自然界風雲變幻喜怒無常,據考證我國黃河流域有過多次改道,古時人們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無可奈何,只能聽天由命,幾千年來無數次洪澇災害,不知害了多少百姓生命。據記載1931年中國長江大洪水,7月連續降雨近一個月,長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大洪水,致下游54個縣受災,受害人幾2855萬人導致4OO多萬人死亡。近代如此,可見古代,上古時代可想而知,此其原因之一也。2疾病:自人類誕生以來,疾病幾百萬年來就伴隨人類一起走來,可以說人類就是一部與疾病爭鬥史。據記載幾百年前1348年一1350年人類歷史可查最致命瘟疫之一“黑死病",普遍認為是一種鼠疫細菌,造成2500萬歐洲人死於此病。公元541一542年的查士丁尼瘟疫,是地中海世界第一次大規模鼠瘦,致死亡人數過半或1/4使東羅馬帝國元氣大傷。美洲瘟疫(16世紀)歐洲人帶去的麻疹,天花,霍亂致美洲原住民400萬一5OO萬人在幾十年間死亡。多麼可怕的記載,人類的生存可為是驚心動魄,此其原因之二也。3飲食:自有人類似來,飢餓始終伴隨著人類走來。在古代其農耕太落後,全靠人類手共工作,落後而緩慢,糧食產量單一而量少,人類食不裡復,流離失所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唐朝文人墨客如孟浩然51歲而終,柳宗元46歲而亡岑參55歲歸西他們都是食來張口之輩,可想鄉民勞作之幸苦,何來飽復之事,更談不上長壽之說,此其原因之三也。總上之說,古代人類經歷之堅難,生活之清貧,疾病之氾濫故而長壽難也!


用戶傑


有些人認為,古代社會沒有現代工業的汙染,沒有假冒有害的食品,青山綠水、桃花田園,按道理應該個個身體棒棒,活得長久才對啊。但是事實上就像題主所問的那樣:古時候人大多活不過60歲。俗話講:“五十知天命,七十古來稀”。如果古時候的人能邁過六十歲活到七十,那都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了。


古代人的壽命其實很難統計,大多史書中所記載的都是帝王將相的生與死。普通老百姓的壽命到底是怎樣的,有些學者通過推算得出了從秦漢到明清古人壽命的大致數據。

顯然,從表中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出來,隨著歷史的演進,古人的壽命呈現一種波動狀態,但總的來看都在60歲以下。那為什麼古時候人大多活不過60歲?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導致的。


一、環境因素:天災與戰亂

天道無常,在古代幾乎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皇帝在位時期,都發生過天災或者戰亂。

比如在明朝嘉靖皇帝時期曾發生過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場地震——華縣地震,據《明史》記載:“華嶽終南山鳴……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這場發生在陝西華縣附近,波及五省二多個縣的地震,直接造成了近百萬人的死亡。除此之外,戰亂也是造成古人命短的重要因素。比如我們熟悉的三國時期,從黃巾之亂開始到三國鼎立,人口總數由6000多萬萬降到了2300多萬,超過60%的人因為戰亂而死!


二、社會因素:醫療條件差

古時候的中國沒有先進的醫療水平,主要依靠中醫治病。但是很多貧苦老百姓沒有錢看病,即使有錢看病也不一定能治好。比如古時候霍亂、天花等傳染病多次爆發,當時的醫療水平是無法救治大多數人的。所以可以說醫學水平落後、醫療條件差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古人壽命的延長。


三、生活因素:生活條件差

古代中國基本上可以說是過著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生產工具簡陋,生產方式單一,從而古人的生產力相對我們現代社會是極其低下的。我們的一頓飯可能就等同於很多古人三天甚至一個星期的口糧。大多數古人生活在承擔各種賦稅的壓力中,沒有人身自由、更談不上什麼經濟生活了。在這樣惡劣的生活條件下,人的壽命當然不會很長了。


總結

反觀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沒有好的環境、社會以及生活條件,我們的壽命也不可能比古人長久。所以,我認為這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古時候人大多活不過60歲”。


予知君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這是我國古代針對人生不同年齡階段的一個說法。

其中,七十古來稀代表著七十歲高齡的人不常見,也指享高壽不易的意思。

曾經有人做過統計,中國古代戰爭時期,死於戰亂地區人士的平均壽命大概在20-30歲之間;和平時期,平均壽命大概在30-40歲之間。而排除早夭的情況時,明清時期人們的平均壽命也就在60歲之間。

古時候各個朝代的普通百姓的平均壽命都沒有超過40歲,適逢一些戰亂較多的時期,這個數值會更低,甚至能降到30歲左右,除去戰亂、醫療、瘟疫災難這些外在的因素,單從古人的婚姻習俗來說,女子剛過豆蔻年華(13歲)就到了結婚的年紀,這時女孩的身體根本沒有張開,再加上那時候沒有計劃生育之類的政策,連續的生育就對身體產生不可逆轉的傷害,進而大大縮短了本來就不多的壽命。

普通百姓命不長,那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皇帝、王侯是不是都長命百歲呢?中華五千年曆史,到目前為止一共誕生了八十三個為人們所承認的王朝,歷經五百五十九個帝王,這其中壽命最長的皇帝是乾隆,活到了89歲,壽命最短的是漢殤帝劉隆,兩歲不到就沒了,綜合所有的帝王,其平均年齡經過計算是39.2歲,這樣看起來和普通人也沒多大差別嘛!

簡單總結一下:古人壽命短的原因

從歷史的宏觀角度來看,古人之所以活不長久與多方面因素有關。

1、戰爭

人類歷史自記載以來,幾乎每一天都有地區在發生戰爭。戰火紛飛的時期,人命就顯得不那麼收到重視了。

2、經濟落後

在歷史的長流之中,即便是康乾盛世期間,還有許許多多因為經濟落後而餓死的人。一旦田地受到了自然災害,那麼就只能形成饑荒。

3、醫療條件不佳

古代因為消息的不流通,所以導致很多的治病良方和醫師都不能起到授教的作用。在針對一些疾病的治療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困難。經濟困難的家庭,甚至無法請到醫師救治。

4、其他綜合因素等等...


吾愛分享資源


古人之所以活不到60歲,有多種多樣的原因存在。最主要還是食物的管理和醫療系統的不夠完善,所導致壽命的長短,還有更重要的是大環境的動亂。

病從口入。

古人對淨水知識的普及還不太完善,淨水系統設備的處理更是知之甚少。一旦如果出現水汙染的現象的話,很難說去加以處理,而且古人對食物材料的驗證也不像現代科學這麼發達,可以有一定的機構認證檢驗。除了貴族講究用銀針做實驗,普通家庭通常不會對自家的食物或者是水源進行定期的檢測。

現代的話,還有個冰箱能保證食品有一定的延長期限。但是古人的話,連最起碼的冰箱都沒有,所以他們的食物容易變質。如果是平民百姓捨不得扔掉的話,吃進肚子裡就容易引發各種問題,變成病從口入

應對自然災害,古人時常無能為力。

古人在動亂的年代,可能會受到戰爭的壓迫和朝政賦稅的壓力。勞作農務時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古人時常連最起碼的溫飽問題有時候都變得很難解決。所以說一旦有了長性的乾旱或者戰亂,百姓就變得苦不堪言。

交通不便導致醫務不能及時救治。

古代由於交通比較不便,在求醫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時候會延誤,導致病情拖沓。

不能得到及時的醫治。而且有些平民百姓為了省下銀兩,還會運用一些偏方,導致身體更為不適。因為有些偏方,根本沒有什麼科學認證。如果是現代,中國治不好的你還可以去國際上尋出路。但古人的交通工具有限,對外國言語溝通也是一定難度。

古人的清洗產品不夠健全。

現代化的清潔生產多種多樣,人們對自身的清潔觀念日益加強,但是古人的清潔產品認識卻不是那麼的健全,而且古人的生產設備也不夠完善。對於公用的餐具清理上,有時也會有處理不當的時候。

結語: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好處,現代化的信息會比古代來的快速而且發達,現代的醫療設備也會比古代更為先進化,搶救會比較古時更為及時和有效。

原文盜搬者必究其責。

在下:“寫紅塵作夢語”,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寫紅塵作夢語


活六十不活埋相傳 秦始皇下令燒燬天下史典之書,活埋方士和儒人四百六十以後,還不放心,以為老年人知古通今,大多懷戀先朝舊制,痛恨他的殘暴苛刻,又下一道聖旨:六十還甲。無論仕庶男女,活到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

都是封建迷信 再有就是古時候雖然中醫醫術高超,但也沒有現在外科手術和藥品這麼多和先進

年紀大了 腿腳不好 免疫力不好 容易生病 這也是一大方面的原因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我是《歷史鑑論》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在古代不同時期,人類的壽命是不同的,現在人們的壽命為什麼比古代人長很久,在人們印象當中,古人壽命一般不超過60歲,活到40歲算是比較不錯的,其實不然,古人也有長壽的,比如孔子75歲,墨子99歲,莊子80歲,孟子90歲,扁鵲99奶長,歲等等,以上都是根據歷史記載,有些帝王將相壽命也很長,但這都是極少數,根據記載,長期戰爭和瘟疫,主要是生活質量低下,衛生和醫療水平低,古人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在古代民間風俗,六十歲生日就可過大壽,男人一過35歲,女人一過30歲就算中年人了,可見古人壽命很短。


歷史鑑論


古時候的人的壽命長短主要取決以下幾點:

其一、醫療、醫學條件的限制,很多未知疾病患者根本無法得到有效治療,很多炎症類患者也只能眼睜睜看著病情加重而束手無策;

其二、生存、生活環境的惡劣,社會地位優躍者則境況稍顯好一些,而絕大多數人則只能堅強的忍受著苦難,長久以來,自身身體機能嚴重受到摧殘,自然各方面的體質不會太好;

其三、徭役、戰難頻繁的因素,封建時代當權者為一己私慾,不斷的對基層民眾進行各種徭役的盤剝以及連年不斷的戰爭、自然災難等等,讓人們苦不堪言,也導致古人壽命較短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諸如此類因素導致古時候的人多活不過六十歲,而我們現在隨著科學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醫療衛生條件愈來愈完善,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各種惠民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國家相對安寧祥和等等,我們現代人的平均壽命都比古時候的人要高出很多;因此,我們應當好好珍惜眼下的每一天,感恩生命,感恩新時代!


價值投資思維智庫


導讀:


中國現在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老人所佔的人口比例已經超過了10%。對於現代人來說,65歲並不算高齡,依然是可以遊山玩水、發揮餘熱的年紀。不過在古代,65歲絕對算是高齡了,古人的平均年齡只有40歲,能活到65歲的人屈指可數。

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古代人的壽命一般都不高,那麼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呢?

其實想要知道中國古代人的平均壽命,基本上得不到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並不是所有人都記錄了他們的出身時間。只能通過推算,得到一個比較客觀的數據。不過有一個很明顯的規律就是,從古至今人們的平均壽命是在不斷上漲的,但明朝到清朝又出現了一個明顯的下降趨勢,整體壽命少了十幾歲,這也跟當時的戰爭還有疾病有關。

下面有兩張表格,第一張大致描述了各個朝代男女的平均壽命,還有平均身高。

第二張是生活養尊處優的皇帝壽命

不難看出,同現代人來對比壽命的話,古代人不管你是哪一個階層的,平均壽命都比現代人低。

為什麼古人的壽命這麼短呢,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嬰兒夭折率高

我國法律規定,男子滿22週歲、女子滿20週歲才可以結婚,古代可不一樣。古代統治者們為了鼓勵生育,結婚年齡都非常低。拿漢朝舉例,女子最低結婚年齡為15歲,如果15歲還不結婚,就要受到制裁。

對於這個年齡的女孩子來說,發育還不完全,生孩子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當時的醫療技術也不發達,能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完全聽天由命。所以嬰兒難產的幾率非常高,很多時候孕婦的命都保不住。

第二、生活水平低

就算是孩子能平安生下來,養大成人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大多數家庭,人們首先要解決吃飽飯的問題,根本不可能考慮什麼東西健康營養。同時還不敢生病,生病沒錢治,有錢也不一定能治好,一場大病過後身體機能已經大不如前,壽命自然不會高。

第三、戰爭

戰爭是自古以來人口降低最直接的一個原因,在戰爭來臨之際,符合年齡的男人要應徵入伍,在戰場上九死一生。一場戰爭下來,成千上萬的人失去了生命。他們能做的,就是祈禱生活在一個和平年代了。

總結:

以上這些都是導致古代人評論壽命不長的原因,好在這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均壽命得以大幅提升,此時不得不感嘆,還是活在當下好!


流金歲月號


古代人士壽命短的原因

從歷史的宏觀角度來看,古代人士之所以活不長久與多方面因素有關。

1、戰爭

人類歷史自記載以來,幾乎每一天都有地區在發生戰爭。戰火紛飛的時期,人命就顯得不那麼收到重視了。

2、經濟落後

在歷史的長流之中,即便是康乾盛世期間,還有許許多多因為經濟落後而餓死的人。一旦田地受到了自然災害,那麼就只能形成饑荒。

3、醫療條件不佳

古代因為消息的不流通,所以導致很多的治病良方和醫師都不能起到授教的作用。在針對一些疾病的治療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困難。經濟困難的家庭,甚至無法請到醫師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