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觀音山上觀山水”,一句看似簡單的上聯,面向天下徵求下聯,獎金高達70萬。

觀音山徵對聯活動鬧得沸沸揚揚,聲勢不小。我此前也在頭條文章中發表過自己應對的兩幅對聯。現在,在即將揭開徵對面紗的前夕,我忽來興致,再來分析應對一次,也算踴躍參加了一回徵聯活動,只是我的這兩幅對聯並未向觀音山徵聯組委會投稿,發在這兒,供網友玩賞討論。

一、如何理解“觀音山上”這四個字和“觀山水”的關係

我對“觀音山上觀山水”中“觀音山上”這四個字有兩種理解:

1、可理解為“觀音山/上” 。意思是“人們來到觀音山上”觀看山水,觀音山是指一座具體的山。具體讀法為:“觀音山/上/觀山水”;

2、可理解為“觀音/山上”。意思是“觀音菩薩來到山上”觀看山水,觀音具體指觀音菩薩。具體讀法為:“觀音/山上/觀山水”。

二、如何理解“上”字的讀音

我對“觀音山上觀山水”中“上”字的讀音也有兩種理解:

1、作為方位名詞,讀shàng,指上面,與“下”的方位相對。如果讀shàng,那麼整句話的平仄聲調就是: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這樣讀的壞處就是,上聯犯了孤仄的毛病;

2、與“山”連讀,在“山上”這個具體語境中,“上”可以讀成輕聲,不注具體音調,輕聲字在具體語境中可以默認為平聲。如果“上”讀作輕聲,那麼整句話的平仄聲調就是: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平平平仄),這樣也比較符合出聯規則。

三、如何準確對出下聯

1、如果按照第一種對文字的理解和第一種對讀音聲調的理解,試對下聯如下:

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

轉世佛/前/轉佛經(仄仄仄平仄仄平)

釋義:轉世佛是指佛尊轉世,是佛教的一種理論。轉佛經是佛教的一種儀軌。

2、如果按照第二種對文字的理解和第二種對讀音聲調的理解,試對下聯如下:

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

悟佛/道里/悟道人(仄仄仄仄仄仄平)

釋義:悟佛指了悟佛理,亦指覺悟了的佛。道,既可指某一條具體道路,也可泛指人世間所有道路,又可指人心裡的求佛之道,悟道可以指正在參禪悟“道”,亦可指已經覺悟了“道”的人。此處如果一定要說“上”是仄聲,那麼,對句可改為:悟佛/道中/悟道人。

我覺得,這兩個對聯,平仄對仗還是很工整的,意義也比較深,內容也比較貼切,我自己是比較滿意的。

在此,我把之前對的兩條對句也一併轉發到這裡,供有興趣的朋友把玩。

第一聯: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笑面佛旁笑佛人(仄仄仄平仄仄平)

第二聯: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臥佛寺裡臥寺僧(仄仄仄仄仄仄平)

第三聯: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轉世佛/前/轉佛經(仄仄仄平仄仄平)

第四聯: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平平平仄平平仄)

下聯:悟佛/道里/悟道人(仄仄仄仄仄仄平)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興致忽來,再對“觀音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