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一开始就做很大的梦


不要一开始就做很大的梦

不要一开始就做很大的梦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

1988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并在校任教两年。曾加盟过苹果公司、SGI公司等,曾任微软全球副总裁、谷歌全球副总裁等职。

2009年9月在北京创立创新工场。

不要一开始就做很大的梦

创新工场最近几年投资的项目 构成巨大的估值“金字塔”

遗憾错过互联网金融

Q:2009年你做创新工场时,大家还不是很明白。现在车库咖啡、创业空间、3W咖啡等追随者接踵而至。当时你是怎么想到做这件事?

李开复:当时我在谷歌,看到下属不断离职创业。我就想能不能用互联网思维,在创业这件事上,帮助年轻人看得更远,少走弯路,让成功概率更高一点。

Q:你当时预期的效果现在达到了吗?

李开复:已远远超过预期。当时硅谷有非常开放的平台,有投资孵化加速器在内的完整生态系统。当时我们还看到中国的青年虽然创新比美国差,但更勤奋,认为中国会成为硅谷之外世界最棒的创业平台。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工场能帮助小公司快速长大。我们做到了,但意外的是,中国整个生态链都快速起来了,速度超过想象。

Q:截至目前,创新工场投资过的最成功的项目是什么?或者说是你最欣赏的项目。

李开复:太多了,过去半年左右,“一台钢琴”是我们非常惊喜的一个案子。项目创始人叶斌是一个连续性创业者,我们很熟悉,他出来创业的时候,我们基本是无条件支持,做什么都愿意投。但让我跌破眼镜的是,他要做钢琴。

当然他给我们描述了他的想法,要做一个可以让任何人一小时之内可以弹一首曲子的钢琴,可以无师自通。未来除了卖钢琴,还有一些教学内容。这个模式是成立的,我们就投了。

但没想到这个市场这么大,短短的两年之内,它就发展成为网上销售最多的乐器。已经可以达到数亿的规模,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发展。

Q:创新工场错过的让你最后悔的项目是什么?

A:比如互联网金融,我们初期的判断是这个领域会有一些法律风险,所以我们是观察的态度,但后来这个领域起来得很快,那些风险没有发生。我们也在反思学习,但不会再去投一个P2P的贷款,因为这个已经是红海,或者变得太贵,变得不适合我们了。

不要一开始就做很大的梦

创新工场已经投资了比较火热的暴走漫画、有妖气、糗事百科、二次元、SNG48以及《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的工作室等90后内容。


要找特别的切入点

Q:你们比较在行的领域有哪些?

A:O2O领域,尤其是房地产、教育、汽车、招聘等都花了很多工夫;智能硬件;数字内容。

Q:你们在数字内容最近有很多投资,为什么看好这个市场?

A:我们认为这是国内发展的大趋势,好的内容创业者,包括动漫、视频、笑话漫画等,会有一个独特的价值链,中国会比国外更能快速推动网上数字内容。比如说十万个冷笑话,他们做了十万个冷笑话,得到一定粉丝量后,转化成手游,后来转换成电影。今年春节推出,三周内就带来可观的收入。把握住95后的需求是非常关键的优势。

Q:这些看上去异想天开的产品,会发展成为大公司吗?

A:比如说糗事百科,5年前你也不会想象,一个在上面谈自己糗事搞笑的产品,也有数百万活跃用户,而且能很快盈利,甚至不需要融资。然后一个好的CEO就不会满足整体讲糗事,会推出新东西,完成一个跳跃式增长。

再比如暴走漫画,刚开始是看创作,慢慢成了社区,然后有暴走大事件。Facebook一开始也就是大学生彼此看照片的东西,光靠这一点确实没什么,但要看CEO有没有运作能力。把它一层一层地往上推进,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

千万不能在第一天就做一个特别大的东西,因为你抓住用户定向需求的能力有限,反而做一个特别的切入点,让小批人爱上你,然后慢慢滚动,找到下一个成长点。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一个看起来很狭窄的用户产品,如果能达到一个用户的强需求,是可以向下一步跳跃的。

不要一开始就做很大的梦

“只有创意没有执行力必然失败,只有执行力而创意欠缺,还是有机会成功。”


执行力比创造力重要

Q:你曾说过,对于像Facebook这类高科技顶尖企业创业,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你眼中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

A:我们特别重视是执行力、对产品的理解、专注、对产业链深度了解。再就是创业者本身的这种魅力和抗压能力。

Q:你最近多次强调创业者的执行力,为什么不是创造力?

A:因为现在国内有太多的创业机会,每一个传统行业的弊端都是创业机会。机会来了,很多人都会跳下去,就看谁能最快做大,形成壁垒,然后再往下走。这种机会和剧烈竞争都存在,意味着成功胜出的创业者一定是执行力非常强的。

只有创意没有执行力必然失败,只有执行力而创意欠缺,还是有机会成功。当然有一天机会被占尽,一切变得扁平,那时候创意会更重要,就像现在的美国。

Q:现在的创业者都希望能颠覆传统,创造一个新的行业的规则,这种思维本身也是有风险的?

A:我希望中国有更多更颠覆性的创业者,但他们要有一个自我的认知,对行业判断要有经验。初期的创业者就抱这么大一个梦想,做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我觉得是不好的。

颠覆式的东西往往有更多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用户风险,每一个风险都把成功概率乘以了一个系数,如果你有十个风险,即使每个风险都不大是0.9,但最后乘下来成功概率就变得非常低了。所以创业的时候,一开始就梦想颠覆BAT,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