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大寶二寶和諧相處?養2胎後,我總結了5個體會

自從二寶出生,到現在已經有一年半了。期間,總有朋友問我,生完二胎後悔嗎?大寶和二寶相處的愉快嗎?

因為以前二寶還是嬰兒,也沒什麼好說的。現在他已經能跟哥哥在一起玩兒了,總體相處的還不錯,今天剛好有空,就說一下我引導兩個孩子相處的體會吧。

第1個體會是兩個孩子差3歲以上很重要

我家的兩個孩子相差接近5歲。

按照發展心理學來說,0~3歲是孩子情感依戀建立期。這段時間孩子非常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而且親密關係的質量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時,如果要了二寶,必然會分走爸爸媽媽對大寶的關注,讓大寶的內心產生失落感。

所以如果兩個孩子間隔4~6歲,把這個階段錯開,競爭的感覺就不會那麼激烈。

從我自身來看確實是這樣,生二寶時,大寶已經幼兒園快畢業了。他有自己的同學和老師的社交圈。爸爸媽媽對他來說已經並不像小時候那麼重要。

所以,在以後也確實沒有出現太黏人的表現。

另外,我覺得還有一個好處是,現在普遍情況是爸爸媽媽都要出去工作,等老大上了幼兒園再要二寶,確實能夠為父母騰出很多精力。

第2個體會是要給大寶充分的尊重

我看到網上有很多的信息都說,父母徵求老大的意見,問可不可以要二寶時,得到了激烈的反對。

其實,以我自己的例子來看孩子都是善良的。

當二胎真的降臨時,只要中間做好引導工作,他們並不會真的反對,沒準還會很喜歡。

我在要二寶時,也問過老大想不想要一個弟弟或者妹妹?

當然,我問的有一點小心機,不管他怎麼選都會得到一個要的答案。

他當時回答我說,想要妹妹。

後來,等到二寶出生時,是個男孩。

聽了這個消息後,他很不開心。

他想了想,最終可能還是出於好奇,就跟我去了醫院。

等到真的看到弟弟時,立刻就表現出了孩子的善良,拉著弟弟的小手看個沒完。

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不斷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打消他受到威脅的顧慮。

只要孩子能夠感受到在要二寶這件事上,他總有發言權,還是很容易接受二寶的。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必須要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氣秉性,而且要保持對大寶足夠的重視和關愛。

第3個體會是讓大寶參與二寶的養育中來

這條我覺得也很重要。讓大寶參與到養育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讓大寶喜歡上二寶。

在媽媽的懷孕期間,我們就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時常摸摸媽媽的肚子,聽聽胎動,或者是領著他一起給小寶寶購買出生用品。

等二寶出生後,也經常會分配給他一些任務,比如幫著拿紙尿褲,扶著奶瓶等等。

在朝夕相處中,能感受到他們的同胞感情日增。尤其是二寶慢慢會說話了,慢慢能站起來和他一起跑時,這種感覺更加明顯。

這種伴隨另一個生命成長的經歷一方面讓大寶感覺很神奇,另一方面也讓他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在他們的和諧相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4個體會是有衝突先聽大寶的意見

中國是一個講究兄恭弟悌的社會,我們習慣性的覺得老大應該犧牲和隱忍,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這種觀念在父母一輩中更加深入。

隨著二寶可以跑動,他開始不斷的干擾哥哥。尤其是兩個孩子一起玩耍時,經常會因為玩具起衝突。

有時候奶奶總是習慣性地對大寶說“你是哥哥,你得讓著弟弟”或者是“他還小,他不懂事兒,你讓著點兒他”。

為了這事兒,我沒少跟父母私下溝通,希望在家裡營造出公平的環境。

後來全家基本上都能夠做到有衝突先徵求大寶的意見。

比如,有些玩具如果他不喜歡弟弟碰,就可以拿回自己的房間。

如果他不想跟弟弟玩兒了,也不需要他哄弟弟,可以自行活動。

現在老大在家基本上還是自由自在,而且還是剛才說的那個觀點,孩子都是善良的,當他發現不需要爭奪父母的愛,而且在兄弟之間發生爭端後,自己能夠做主,他反而會表現出大度的狀態。

現在大部分時候,只要不是特別喜歡的物品,都不介意弟弟來搗亂。

第5個體會是要給大寶留出單獨陪伴的時間

說實話,家裡突然多了個二寶,因為他還很小,吃喝都不能自理,所以我們必然會給予他更多的照顧。

這很容易讓老大產生自己不再受到重視的錯覺。

我看到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退行的現象,比如又開始尿床或者是故意找事兒不再聽話。

我家孩子也有一段時間表現出了這種傾向,他會有意無意地說起自己也想變回小寶寶。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放學後,我們又給他報了兩個他感興趣的武術班和科學課。

我和老婆輪流接送他,這樣晚上就會多出很長一段時間跟他單獨在一起,趁機我們也能瞭解一下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通過這個方法,最後讓他覺得自己依然很重要,沒有失去爸爸媽媽的關注。現在看,他已經基本平穩度過了這種負面的情緒。

以上,是我協調兩個孩子關係的一點兒心得,給大家借鑑。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有兩個孩子後,確實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如果用一句話總結的話,我覺得重點不在技術,而在於把他們健康養大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