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鲁智深的综合武力比武松高很多?

用户5870178846


在下红尘君,喜欢另类深度听水浒的客官们,还请关注哦,若是能够点赞评论转发一下就更好了,鞠躬感谢

这个问题有点主观臆断了,非要说民间传说,那也是马上林冲,马下武松,似乎没鲁大师什么事儿。

非要说鲁大师压过武松的,恐怕就是排名了,正好领先一位,但红尘君觉得更多是因为二龙山鲁大师是大当家,而武松只是三当家而已。

这两人的实力其实不相伯仲,三百个回合后武松赢,但可能要付出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作为代价。

为什么呢,且听红尘君慢慢道来。

第一,身为梁山两大步战王者,两人实力伯仲之间

这两人一人排名十三,一人十四,这倒并非他们实力不能更靠前,只是一来宋江吴用等总寨头领占据了高位,还有就是显然马军头领排名高过步军。

作为梁山最顶尖的步战好手,鲁大师和武二哥的实力是明显高出其余步军头领一截的,什么石秀杨雄都差了不少,解珍解宝这种水货更不足论。

所以论步战实力,这两个人自成一档,而且不相伯仲。

第二,两人各有所长,最后只能拼耐力

这两个人都是非常均衡的好手,论力量,鲁智深有倒拔垂杨柳这种非人类的举动,但武松也不遑多让,丢个几百斤的石磙子就和咱们丢个板凳一样轻松。

论战绩,鲁智深除了被张清丢了一石头以外,最差也是平手,而武松唯一的败绩也是被对方祭出法宝“乾坤圈”——哦不是,混元剑给斩断了一条胳膊,其实非战之罪。

所以这两人要是死斗的话,绝对是难分高下,最后只能通过耐力来算小分——换句话说,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这一点饿着肚子被张小乙等两个废物欺负的鲁大师就难免落下风了,所以我认为三百个回合后,武二哥获胜。

结论

但是,这种实力相近的人非要生死搏斗的话,就算赢的一方也要付出巨大代价,所以虽然武松会赢,但很可能也要失去一只胳膊甚至一条腿,基本是两败俱伤。

最后红尘君再多说一句,这两人乃是梁山少有的真正好汉,少了谁都是极大的损失,我的话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红尘如镜


大家对武松印象深刻,只是因为武松几件事让大家热血沸腾,其中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试刀飞天道人,这是水浒的经典华章,所以大家也就认为武松步斗武功天下第一。其实不然,武松从来就没有和一流高手打多,也没有战胜过一流高手的经历,为什么,因为武松有自知之明。

武松上了二龙山之后心甘情愿认鲁智深为老大,从此终生跟随,鲁智深在六和寺坐化,武松也在此终老。为何,武松确实佩服鲁智深,这一点,本人在闲话水浒系列里将会谈到,鲁智深是天下第一英雄,武松只是跟班小弟。

武松佩服鲁智深,主要是两个人方面,一个做人,一个是武功。鲁智深和杨志较量过,和史进较量过,和呼延灼较量过,和邓元觉较量过(此占堪称水浒中的第一战斗PK),每一个人都钦佩他的武功,水浒中除了鲁智深没有第二个人得到如此多的人的赞赏(林冲也赞赏过)。

武松专打天下硬汉,如真的如此,如他武功真的比鲁智深高,为何鲁智深在与呼延灼打得不相上下时,他不去挑战;为何鲁智深与邓元觉在拼死搏斗时,他只是焦躁,上去两个并一个。可见武松并不如鲁智深,鲁智深胜不了的,他肯定败。

武松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时,也是鲁智深救了他。

步战,鲁智深天下第一。


民航之翼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对这个说法我个人是不太同意的。什么叫鲁智深的综合武力比武松的要高?什么又叫综合武力?

不过我知道提这个问题的人想说什么。大概是想说鲁智深西军军官出身,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军事素质过硬,不像武松江湖草莽野路子出身。另外鲁智深上马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下马是横勇无敌的壮士,既可带兵冲阵又可单挑斩将,在全面性上功能性上要比武松强不少。

上面这些,我完全赞同,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但很可惜在水浒传里看不出来多少,水浒传是不太讲军事素质指挥能力的,着重突出的都是单挑能力,在这点上,鲁智深和武松那是伯仲之间,谁也说不上能稳胜另外一个。

不过我对综合武力的看法可能和题主不一样,我眼中的综合能力是生存能力,江湖经验,在这点上,武松明显要强出鲁智深不少。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孙二娘的酒店,武松很轻松的就让孙二娘吃瘪束手,而武艺绝伦的鲁智深却吃了孙二娘的亏。另外从华州救史进那节也可看出鲁智深性格莽撞,在精细方面是远远不如武松的。为什么军队里学到的本事算综合武力,江湖中学到的本事就不算了呢?

我承认鲁智深的军事素质指挥能力可能确实要比武松强,但是很可惜,水浒传不看重这个,所以看得也不明显,但是武松的精细能干生存能力确实在鲁智深之上。

所以我是不认可鲁智深的综合武力要高于武松综合武力这一说法的。


凤妖


鲁智深并不是比武松高很多,两个人都是特点鲜明风格迥异的。

记得第一次看水浒传还是本女侠上初一的时候,小说中对于鲁智深和武松的描写有几个细节。第一是武松对鲁达十分尊敬,第二是对于鲁智深用了“千万斤”来形容,而对于武松只用了“千百斤”。第三是鲁达与多位名将交手均被对手赞叹,而武松并没有过多的经历,第四是鲁智深马战也很厉害,而武松是纯纯的步军。

鲁智深是武官出身,大开大合,武功更为全面;武松擅长斗狠,还带醉拳属性,所以杀人果敢。鲁达为人和善,性格爽朗,有时急躁有时油滑;武松为人冷静,性格阴沉,有时偏执有时善于应变。鲁达有人缘、有号召力、有管理能力、有大哥气质;武松也重情义、有人格魅力、有颜值加成、但更像个独行侠。

严格一点说:

鲁智深是个将领,更擅长对阵;

武松像个杀手,更擅长搏命。


宅女美儿


没啥好比的,大概差不多,皆在五虎将前三的水准,高于秦明。武松以前的对手无和他人交手的记录,大家都以为是碌碌之辈。其实不然。特别是征方腊时武松一刀斩的马上将也有八骠骑的水平。大家可能看后来武松出手不多怀疑他的水平。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马上将单挑。施耐庵前期对其的描写太多。后面只不过笔墨稍减了罢了。另外真正起决定作用是步兵,这也是解珍兄弟排名能入天罡的原因。至于马上将单挑只不过热闹而已。


手机用户笑看风云LJ


目前 水许传还没有看完 结合多方面的知识简单说一下!

仅从结尾看二人的结局!就可窥之一二!我个人认为鲁智深是水许传里,结局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 可以说是 虽然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的! 但知道自己为什么来一趟,且知道自己怎么没滴!

某种说法 作者在水许传里,还是比较偏爱鲁智深的,很多高大上的名头 都给按到鲁智深头上了! 结局更是好到爆!

武松的武力值其实不好说! 力气大不否认 但几次出名的打斗都是喝完酒之后,有点不喝酒发挥不出来的意思! 而且实际上人品也不怎么样!

综合来说 作者喜欢的着重笔墨的人 怎么会输给一个 人品 武力 都不是很突出的人呢!


天堂咖啡厅


并没有高很多吧,水浒传中,鲁智深排梁山第十三位,武松排第十四位,两人分列步军中的前两名。可见排名和陆战整体水平接近。

鲁智深最厉害的是倒拔垂杨柳,武功最厉害的是打虎。为什么人们偏好鲁智深呢,因为他豁达豪迈,嫉恶如仇,行侠仗义,武松不善言谈,脾气古怪,经常杀人,动不动就杀人,甚至杀掉无辜者。所以,人们更偏爱鲁智深,就觉得他的武功要好很多。

其实二人也曾有过交手,两人一个用戒刀,一个用禅杖,两人手持武器,同时抓住对方武器,互相使劲全力,对方竟纹丝不动,可见力气相当。

从经验来看,我们做一下大胆推测,如果二人以性命相搏,我看好武松,因为他杀人经验丰富,技巧也要多;如果单纯比试,那得是鲁智深,天生神力不只是吹的。


追影子的蜗牛


民间有一种说法,武松是周侗的徒弟,周侗将自己的平生绝学滚龙刀和醉拳都教给了武松。鲁智深和周侗是朋友,两个曾经切磋过武艺,鲁智深比较憨直将自己独创的武功疯魔杖法全部教给了周侗。而周侗教鲁智深醉拳时,却留了一手,没有把其中的绝招玉环步、鸳鸯脚教给鲁智深。武松是江湖中人,江湖经验比较足,反应机敏,单打独斗从不吃亏。鲁智深是行伍出生,曾经在老种经略帐下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大小也是个将军,只是到了小种经略手下,不受重用,官越做越小,最后只做了个挂名的提辖使,其实提辖使的官也不算太小,我们看看孙立也是个提辖使,手下管着好几千号兵马,算是个中级军官吧。鲁智深是出家以后才改用的禅仗,在军伍中可能用的也是大刀或长槊一类的兵器,马上步下都比较在行。所以论拳脚和江湖经验武松更强,论战场上撕杀鲁智深更在行。鲁智深的辈份比武松稍长,武松对鲁智深格外尊敞,鲁智深对武松也非常照顾,两人算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武功上鲁智深更全面,武松反应更敏捷,战斗力应该在伯仲之间吧。


手机用户杀倭令


没听说鲁智深综合武力比武松高很多,相反武松要比鲁智深高很多。先说力气,鲁智深能把一棵碗口粗的柳树连根拔起,这神力确实惊人,别说是梁山,就是整个大宋朝也难找第二个人;再看武松,单手把一个五百斤的石墩抛出一丈多高,再双手轻松接回,这种力道丝毫不亚于拔树所用的力,要知道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的大锤是八百斤,第三好汉裴元庆是三百斤。所以,单讲力气两人不分伯仲。再说兵器,虽然鲁智深的禅杖比武松的双刀要有优势,但那得看对谁,鲁智深本来就是个大胖子,再拿个六十多斤的禅杖,如果和敏捷度超过猛虎的武松对阵,那就优势变成劣势了,你兵器再重,力道再猛,但你打不到武松,武松的双刀如旋风一般,鲁大师你能招架的住?至于徒手搏斗,你鲁大师半点机会都没有,跑还跑不过武松,多亏两人是好朋友,如果是敌人,鲁大师就麻烦了。最后说战绩,武松一生专打天下硬汉,交手无数,从无败绩,而且都是秒杀,包括步战对马将。再看鲁大师,在瓦罐寺,被一僧一道打跑了,说是肚子饿了,后遇到史进,吃了个大饼,两人返回一对一厮杀,各打十七八合才搞定,而飞天蜈蚣的武功远高于这一僧一道,被武松十招搞定,高下立判。


爱国者145503346


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谁给下的,反正在《水许传》里通篇看不见这个说法,作者施耐庵没说过。如果是小编所下结论那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太武断了点?因此,本人认为,准确地说,在《水许传》中鲁智深和武松在武力值谁高谁低的问题上是没有定论的。个人观点,我觉得在《水许传》中施耐庵在对鲁武二人的形象刻画和描写方面,可能对武松这个人物更偏爱一点,这从武松在整部《水浒传》中所占的篇幅中就可窥见其一二。在《水浒传》的个人传记部分,对武松的描写篇幅最长,故事也最为精彩,这一点是所有熟读过《水浒传》的任何一位读者都无法否认的。虽然说武松不是梁山108人的第一位领导者,但我却认为他应该是《水浒传》中施耐庵全力塑造的第一人,在《水浒传》这部书中,很多人物都多多少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瑕疵,但武松似乎被写成了一个完人,尤其是在体现武松力、智、勇这三个方面,武松似乎比其他人高出一个层面。在力量上,书中说他天生神力,徒手打虎,也没有说有谁的力气比他更大——当然在书中他和鲁智深没有直接比试过,也未曾说过武松力量弱于鲁智深;在智谋上他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既无林冲那样的忧柔寡断,瞻前顾后,也无鲁智深李達那样的卤莽冲动不计后果,也无卢俊义那样的愚钝和自以为是,而是能做到当机立断,吃一堑长一智吸取教训,决不在同一个坎前再跌一次跤;谁说武松没有斩杀过真正的高手?西门庆,蒋门神,飞天蜈蚣这些人难道不是高手中的高手?!在《水浒传》后半部中,武松的每一次出手都是干脆利索地秒杀对手,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高手风范。与那些惯于冲锋陷阵的武将们相比,武松的武力值更多的是体现在‘’侠‘’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清楚明白地看到,整部《水浒传》中在和所有对手的较量中,武松没有败绩,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最后中飞刀伤残左臂是个意外)。在这里,我认为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一点就是,在武松身上还能体现出一种其他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能力,那就是他越是处在最残酷最严峻生死关头的险恶环境里,就越能突破极限地发挥出自身潜能,最终险中取胜,逢凶化吉,绝境得生。飞云浦一战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武松这种个人潜能的发挥。这一点,在所有梁山英雄好汉中我以为是无人能比首屈一指的。所以,最后我个人的观点就是:我看好武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