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他汀类食物都有什么?

13851888876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喜欢天然的食物,因为大家认为天然的就是无害的,天然就是最好的。很多高血脂患者也不例外,因为担心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肌肉痛、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希望能找到一些天然他汀类食物来食用,这样既可以养生又可以降血脂,堪称完美。但是,真的有这样的天然他汀类食物吗?别说,还真的有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物,就叫红曲。今天笔者就跟大家来聊聊红曲的那些事。

红曲有哪些功效?

红曲又名赤曲、红米、红曲米、福曲,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菌丝体及孢子,经人工培养使菌丝在粳米内部生长,最终整个米粒变为红色所得到的食品添加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产。因菌丝体生长在粳米内,使粳米变成紫红色,故称红曲,以红透质酥,陈久为佳。传统医学认为,红曲性温,味甘,入肝、脾、大肠经,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化痰祛湿、温中止痢功效,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适用于脾虚痰瘀阻滞症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食少纳呆等症。

有学者从众多红曲菌种中筛选出一株红曲菌,在它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天然他汀类物质。经过了大量的工作将野生菌种变异为生产菌种,使之能产生高含量、稳定的、适合制药的天然他汀类物质(如洛伐他汀),同时还能产生许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红曲具有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清三酰甘油、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显著综合疗效且服用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并能有效的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与高血脂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脂肪肝等。

可以用红曲代替他汀类等调血脂药物吗?

从笔者上面的描述来看,红曲确实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可以用红曲代替他汀类药品吗?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血脂高,最好在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服用他汀类等药物治疗,绝对不能以红曲替代他汀类等调血脂药物。有理由二:首先,红曲的发酵工艺存在差异,不能保证药效;其次,红曲里含有的调血脂物质其实也是他汀类物质,而不管是药品他汀类还是红曲里面的他汀类物质都会有肌肉痛、肝损害等不良反应,不存在哪个更加安全。比如有一个中成药叫血脂康,由特制红曲发酵而来,每粒胶囊含洛伐他汀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适用于轻-中度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轻度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水平边缘升高或不高的冠心病患者,高危患者的调脂治疗,以及其他他汀类不能耐受的血脂异常患者。但是这个血脂康就不见得比他汀类药物更加安全。


总之,红曲确实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绝对不能以红曲替代他汀类等调血脂药物。

关于调血脂,笔者认为最靠谱的做法是:首先,要坚持服用他汀类等药,用药期间定期做相关检查(肝功能、肌酸激酶等检查),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其次,饮食中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小于总热量的7%)和胆固醇摄入(每天小于200毫克),补充可溶性膳食纤维(每天10到25克)。第三,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此外,要戒烟、限盐、限制饮酒,禁烈性酒。


药师方健


很多朋友喜欢“纯天然”,觉得纯天然的东西就是无害安全的,但实际上这种认知并不完全正确。比如说有些朋友发现有高血脂的问题,根据病情需要,医生要求服用他汀类药物来调节控制血脂水平,却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脏、肌肉痛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风险,不敢吃药,于是就到处去找一些食疗偏方,希望能够找到类似于含有“天然他汀”成分的食物来降血脂,这种食物有没有,还真的有,但对于明确有高血脂问题和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朋友,李药师还是劝您:该用药时就用药,期望有一种食材来替代药物,其效果往往是很难达到的。

在谈含天然他汀的食材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说一下他汀类药物的发展史,他汀类药物最早的发明发现,并非是合成出来的,而是一种提取物,最早发现具有抑制胆固醇合成作用他汀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从青霉菌中发现了一种抑制胆固醇合成的物质,并将其提取了出来,取名叫做美伐他汀,但在后来的临床试验中,这种他汀显示出一定的致癌性,于是被淘汰了,后来美国科学家在土壤中提取到了天然的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并将其进行临床试验后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上市,这就是他汀的来源,后来药化学家们把他汀不断改构,才出现了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多种合成他汀的出现。

因此,要说天然他汀,其实他汀类药物的发现史,就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洛伐他汀提取自土壤,当然我们不可能真的为了吃“天然他汀”去吃土,但在我们中国的中医药中有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同样也含有天然他汀的成分,那就是红曲米。红曲米又叫红曲,是由籼稻、粳稻等稻米,经过红曲霉菌的发酵而得到的一种外表为棕红色或紫红色的米粒,这种红曲在中医药领域,被认为是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作用的功效,而现代研究发现,红曲米中含有天然的洛伐他汀成分,因此,对于调节血脂来说,红曲米具有较为明确的降血脂效果。

但有了高血脂问题,吃点红曲米,不吃他汀可以吗?这个还是要分情况来看,高血脂的调节,当然不是天天吃药那么简单,对于一些轻度血脂升高的朋友,如果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高,完全可以通过生活上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肥胖,避免熬夜等方式来进行高血脂的生活调理,如果通过生活调理,能够有效的控制好血脂水平,那为什么非得要服药呢?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在生活调理的过程中,每天服用一点红曲米,在不会引起身体不适的前提下,来加强和改善血脂的调控,当然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或心血管疾病风险属于高危风险的情况,在生活调理的基础上,血脂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仍然超标,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调控的情况,如果坚决不用他汀,单纯想靠吃红曲米来调节好血脂水平的做法,还是不推荐的。不推荐的原因有2个——一是红曲米中含有天然他汀的量,根据不同的发酵炮制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不能够从药效上有所保证;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不管是天然的洛伐他汀,还是合成的其他他汀类药物,只要是他汀,都有产生肝脏、肌肉痛等方面不良反应的风险,而且很多时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其降脂强度有密切的关系,降脂强度达不到,大家都安全,降脂强度高了,不良反应风险都高,不管是红曲米还是他汀类药物,并没有谁比谁更安全的说法,因此,与其选择一种效果不一定明确,而同样有不良反应风险的所谓的“天然食材”,还不如遵医嘱,在保证用药安全的情况下,合理的服用他汀类药物来的更靠谱。

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还是建议大家要科学合理的看待,他汀类药物确实有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风险,但这种风险是有一定发生几率的,并不是只要长期吃他汀就一定会出现这些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用药风险,在用药期间定期的进行相关检查,及时的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即能控制好血脂,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又能保证用药安全,这样才是安全合理的用药方式。对于他汀类药物来说,对于我们亚洲人种耐受性一般更差一些,因此,一般如果能够选择中低剂量的他汀,如果降脂强度不够,再联用其他如依折麦布等其他类型的降脂药来协同降脂,这样的用药方式,如果能够再定期的进行肝功能、血糖、肌酸激酶等相关指标的检查,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的,完全不必过分担心。


李药师谈健康


除红曲米外,其他任何食物都不含有他汀类物质。红曲霉菌能够产生洛伐他汀及洛伐他汀酸。因此,很多人靠食用红曲米来控制血脂。

但是,红曲米并不适合所有的高血脂情况,而且长期食用会有副作用。

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

单纯性血脂高,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可以服用红曲米降血脂,对应的是高胆固醇血症,而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效果不佳。

红曲米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在0~15‰左右,由于质量不一,含量亦不同,需要注意。食用时需要每日定量,以免因剂量波动较大,引起血脂的波动。对于冠心病、脑梗死等需要较为强效降脂治疗的疾病,不推荐通过食用红曲作为治疗药物。

此外,长期摄入红曲米,可产生与他汀类药物同样的副作用:肌肉疼痛、肝损伤,并增加增加血糖水平或2型糖尿病风险。

高血脂患者不宜执着于红曲米,可选择新鲜度水果蔬菜、五谷杂粮和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与药物搭配,控制血脂的效果会更好,且不易产生副反应。


纯钧LHGR


天然他汀类食物都有什么?

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其中最重要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甘油三脂即脂肪。它们不溶于水,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在血液中循环运转。血液中脂类含量与全身脂类总量相比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但它转运于各组织之间,往往可以反映出体内脂类代谢情况。正常成人血浆脂类含量相对稳定,有一定的波动范围。健康人的平均血胆固醇含量为每100毫升血中有160毫克,如超过220毫克为过高;甘油三脂为85毫克,如超过160毫克为过高;β脂蛋白为400毫克,如超过600毫克为过高;高密度脂蛋白则为55毫克,当然,这个数值是越高越好,如低于35毫克,反而视为不正常。

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脂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皆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即治疗高脂血症,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他汀类药物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调脂药物,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很多人害怕药物对身体有副作用,就想用“食疗”的方式来代替药物治疗。其实,这是不现实的,

任何食物都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效果,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效果,只能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辅助治疗。

在我们的日常食谱中有很多是对降血脂有着积极作用的,下面就对它们中的有效成份做一个分析:

1. 在血脂的组成成份中,影响血脂浓度的大多为饱和脂肪酸,这类脂肪酸比较难于在新陈代谢中消耗,往往会沉积而导致血管堵塞和血管硬化,从而引发心血管类疾病。所以我们采用食疗的方法,就要从降低食物中摄入饱和脂肪酸入手。鱼类所含的饱和脂肪极低,尤其是来自深海的冷水鱼类,含有大量的W-3脂肪酸研究证明,服用W-3脂肪酸(EPA和DHA补充剂)的人,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血液粘稠度均有降低,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尽量少食用动物内脏、动物脂肪等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

2.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有利于降低胆固醇。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有豆子、枣、草果、无花果、干梅子、花椰菜、燕麦麸等。干梅子内60%属于可溶性的果胶、黄豆及其制品也具有同样的功效,魔芋食品中也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

3. 大蒜,大蒜中含有里有益健康的活性成分——蒜氨酸。另外,洋葱也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并有降低血液粘度的功效作用,和药物阿司匹林颇类似。研究表明,每天吃半颗蒜头(整颗更好),可帮助某些人降低10%的胆固醇,而且还能降低血压。我国北方也有生吃大蒜的习俗,这些都对降血脂有着一定的作用。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高血脂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黄志艳大夫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最能左右人体健康的事物莫过于"饮食"了,所以,为了追求身体健康,我们就必须要做到"饮食健康",而所谓的"饮食健康"与"纯天然绿色食品"这一词汇密切相关,于是,人们才会对"天然"、"绿色"等词汇尤为偏爱,正如题中所问。

目前,在临床医疗中,针对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我们始终都在强调"生活干预"这一措施,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针对饮食结构的调整,所以说,合理的饮食内容确实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于是,一些天然食品的"医用价值"开始被人们所"发掘",比如黑木耳的抗血小板作用,比如大蒜的杀菌作用,再比如芹菜的降压效果,等等,我们期望这些"天然食品"能够替代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这么一来,不仅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也缓解了长期服药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可惜的是,虽然很多天然食品都蕴含着具有某种医用价值的成分,但事实证明,简单烹饪或直接食用的方式很难有效提取上述成分,更别说是利用了,即使有些能够直接利用的上,但以其含量的微小性,怕也不能给予患者多大获益,就比如题中所问;

其实,最初的他汀本就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出来的,所以,天然的他汀也是确实存在的,比如红曲米中的洛伐他汀,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中成药"血脂康",便是以红曲为主料研制而成的,其疗效上佳。

至于红曲米,也确实有着明确的降脂效果,不过,其中的他汀成分含量分布不均,正常食用无法做到定量供给,所以其疗效并不稳定,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除了降脂之外,我们还需要将血脂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更何况,他汀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来说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如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抗炎、抗氧化、稳定斑块、修饰心肌重构的作用,等等。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食用红曲米来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也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的辅助饮食,但绝不能用它作为他汀药物的代替品,否则只会得不偿失!


综合内科张医生


近年来,随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不断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高血脂有密切的关系,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源头,高血脂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出现高血脂以后,医生往往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治疗,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在降血脂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方面,确实有很好的作用,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化学他汀虽然有很好的作用,但也很多毒副作用,如转氨酶的增高、横纹肌的溶解等毒副作用。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天然他汀,天然他汀的发现源于日本的远藤章教授,从红曲菌发现天然的他汀。

红曲米当中含有天然他汀以及同系物,天然他汀和化学他汀的重要区别是,天然他汀属于开环水溶性结构,化学他汀属于闭环脂溶性结构。

红曲又分为普通红曲和功能性红曲两种,一般的红曲米天然他汀含量并不高,而且极不稳定,功能性红曲含量较高而且较为稳定,服用功能性红曲,可以替代化学他汀类药物。有很好的作用,而且没有毒副作用。祥情可参阅以下两本杂志发表的论文。


药师健康频道


他丁类的都是扩张血管里,真正高血压,脑梗,心血管疾病都是血液粘稠,药物解决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