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出现楼市“断供潮”,你怎么看?

用户3030473447


“断供潮”这三个是有点夸张了,过去两年楼市飞涨,很多原本买不起房的人借了钱硬着头皮交了首付,生怕以后更买不起,但是却未曾考虑到长期的月供能否扛得住。

有的外来务工人群,夫妻俩加起来月收入才六七千,就敢背负每月七八千的房贷,加上生活所需等必然开销,每月再省也得上万的开销,那么剩下三四千都要靠家人帮扶,然而他们的工作多是临时的,一旦遇到失业或者换工作,就要面临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真空期,如果父母刚好还是农民,没有固定经济来源,那么这一两个月2万块的真空期怎么补?借的首付都没还完,更没有积蓄能贴补,那么断贷就是必然了。

还有一种是炒房客,他们在调控之前入手多套房产,想等价格飞涨之后出手,结果价格是起来了,但也被限售了,升值了却卖不出去。结果今年各地房价普遍冲高回落,炒房客拿着毛坯房既不能租也没法卖,硬生生被月供拖垮了。他们此前惯用手段的是快进快出,这回进去出不来了,每月月供还得照样交。其中有人限售解禁赶紧出手一两套缓解压力,但也有的距离解禁还很久,还不起月供就只能断贷了。

一般来说当地人买房,尤其刚需自住的,基本上很少出现断供的现象。


城市发展报告


前两天和一个银行做信贷的朋友交流,目前各个银行出现断供的情况确实比较多,这些客户群大多是一些做生意的人士,梳理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经济形势不好

这几年,不光是我们国家,放眼全球经济形势都不好,这一点用不多说。

2、生意难做

一个朋友是做汽车生意的,每年到了第四季就是他们最乐呵的日子,挣钱了,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而年底也是车辆销售的旺季,以前上半年可能亏损,到了第四季度肯定能赚个盆满钵满,今年不行了,营业额刚好够本,就连隔壁的宝马4S店,以前这个季节都是车水马龙的,不穿名牌进店都不会有销售人员接待你,现在一向高傲的销售人员也开始站在门口打望顾客了。

3、资不抵债

这些突然断供的人群,大多联系不好,还欠了一屁股债,什么二次抵押、小额贷款、网贷平台,能借的全都借光了,对于他们来说,抵押给银行的这套房早已资不抵债,维持偿还贷款的意义不大。而一些因为失去收入或家中变故而断供的普通人士,会积极的和银行联系,争取理解,然后主动卖房归还银行的贷款,这类人群并不多。

4、不存在房价大幅下降的可能

目前看来,楼市刚刚大涨之后的降温,确有小幅回落,至于很多人看到断供就想到房地产崩盘,这是不存在的,国家也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你想想,一旦崩盘,最先倒下的肯定是银行,银行倒了,中国的经济得成什么样?


男人更懂男人


大部分都是工作原因断供的吧!年轻人别以为拿了2-3万的工作就高枕无忧了!看看自己单位有几个老员工超过45岁的。在看看有几个企业会招35岁以上员工的。



陈华强1118


潮涨潮落是常有的事


用户7508407557372


不要危言耸听,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一般来说买一手新房的都是当地户口老房东,新生低收入人群一般买的是二手房,价格没有那么高。断供潮还谈不上,但是不排除个别人发生断供,只要经济一直在发展,断供了,给一定缓冲,还是能缓和过来的。

真正的可怕的是,楼市价格下跌,没有人接盘,主动故意断供,这样对经济有损害。


方舟云成人高考咨询


按揭二三十年的房产,按照还款协议,购房者要每月按时向银行还款。 那么这就要求购房者有稳定的收入和成熟心态,还按揭的这几十年家中不能有重病不能出现入不敷出等等,还款者对未来一无所知,对房屋的希望就是它可以增值,如果房屋出现贬值那么投资者的心态就会发生严重的不平衡。

房屋的断供原因就是以上这些。


睿成爸爸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抄的!如果部分地区出现断供,银行一定是拿出法律武器来保护好存款人的利益。中国更不会出现什么断供潮!所有的买卖房子政策都是国家在掌控着,所以,老百姓不要再去讨论这个不可能发生的伪命题,买进房子的人会更努力工作,没有买进房子的人要去更拼命的去工作,


哈哈娃嘎嘎


实体经济不好做,创业也难,大部分是炮灰,那这些人贷款购房的出现断供也很正常。好多创业的都是才毕业没多久的,创业买房都是找父母借钱或者要钱的,创业失败没能力还贷款也就正常了,不过要成断供潮还是不会的,国家也不会允许大面积滴这种情况出现。



数据说房


楼市断供属于个人投机诈骗的犯罪行为,只要是买来住的,那么无论楼市涨跌都无所谓,因为我是买来住的。但是对于炒房客而言,他们只能接受楼市不停的涨,跌了就怨天尤人的耍赖断供。既然选择了投资,那你就应该承担风险。所以对于炒房客的断供,这个行为就是违法犯罪行为。


一叶知秋wzj


南口农场去年楼价每平三万多,现在每年两万,有一家在网上挂一年了,还没卖掉,可房价已经掉了百万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