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文|福林媽咪

這兩天都在家宅著無聊,朋友之間視頻聊天說說家長裡短,視頻沒一會兒,朋友那邊就亂起來了,因為朋友摟著老二,在跟我視頻,邊上的老大在自己玩兒,老大回頭看到這一幕之後,立馬蹭到朋友懷裡也非讓她摟著,老二偏不走,就這麼倆人打起來了。

我聽著哭鬧聲,腦瓜子嗡嗡的,她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吐槽自己家老大就是“東北醋王”,自從有了老二就和老二“爭風吃醋”,其實很多二胎家庭都是如此。

之前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奶奶在哄家裡老二睡覺,老二看還沒滿月,所以一直用襁褓包裹著,晚上也需要跟大人睡在一個房間裡。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但是家裡人發現打從媽媽跟老二出院會到家,老大就不是很高興,就在姥姥像往常一樣哄老二睡覺時,老大終於憋不住了,吵吵著也要睡襁褓裡,也要哄睡,於是為了滿足孩子,爺爺負責用襁褓包住老大進行哄睡,老大還是不是抬起頭看看奶奶哄睡弟弟的樣子。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這個視頻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錄製的,覺得又氣又好笑,本來照顧老二已經夠累了,現在老大還來添亂,得虧家裡有公婆幫忙,不然要是自己在家照顧時,出現這樣的情況還真不知道咋辦。

其實,這是孩子的心理推行,所以孩子出現了行為倒退。上面說的這一家算是典型的,還有一些比較嚴重的。

之前看一個新聞,說一位寶媽發現自己6歲的女兒視力突然下降,連走路都受影響。後來帶女兒去檢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常視力範圍在0.8-1.0之間,而這個小姑娘的視力僅有0.15,但是醫生用更準確的驗光手法去驗,發現女孩兒的屈光狀態是在正常範圍內的。

最終通過心理測試瞭解到,這跟女孩兒的心理有關,而問題的根本就是家裡來了一個新成員,她的弟弟,這讓她得了“癔症性眼盲”。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01

孩子的行為倒退,其實是在向你傳達信號

所謂行為倒退,其實就是孩子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為了從“競爭者”手裡奪回母親的關注。多數情況下,就是通過哭鬧、沉默、睡眠失常以及模仿嬰兒的行為。比如:早就可以自己上廁所了卻還尿床,明明以前自己吃飯很好現在卻要餵飯,甚至變得不講道理。

孩子的倒退行為概括為三方面就是運動、社交和語言技能的退步。

教育學家簡·尼爾森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孩子是異常聰慧的,他可以敏銳地捕捉到家裡的變化、媽媽關注的轉移,他很想找回之前受關注的狀態,但因為思維能力有限,才會選擇成人看上去不可理喻的方式。

孩子的倒退行為其實就是在告訴媽媽:我希望被愛、被保護、被關注,渴望被公平對待。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這不能說明孩子不接受弟弟妹妹,而只是因為他察覺到了不平等,想爭取一樣的待遇。

02

請理解老大給你添的麻煩,他的不懂事是因為愛

有的二胎家庭在媽媽懷孕期間就會告訴老大,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還是一樣愛你的,提前對老大進行說教,也有的爸爸媽媽會訓斥老大不懂事,要他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

但不管爸爸媽媽是哪種方式,家裡的那個老大始終會覺得不安、失落,因為在他的視角看來,有了老二之後,爸爸媽媽陪他的時間確實不如從前多了,爸爸媽媽再怎麼努力地一視同仁,跟過去的獨享父母寵愛也是不一樣的,說到底,老大隻是因為愛媽媽,也希望媽媽多愛一下自己,變成以前那樣。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03

與其想辦法一碗水端平,不如花時間讓老大接受老二

一、事先讓老大有個心理準備

不要跟老大保證“有了弟弟/妹妹後爸爸媽媽還是和以前一樣愛你”,很多媽媽在有了二寶之後變得很累,大多數就是因為這一句話搗的鬼。因為現實就是,有了二寶後,寶媽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照顧老二,老二能感受到這跟當初承諾的不一樣。

所以,寶媽不如跟老大實話實說:“媽媽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弟弟/妹妹,但如果你能跟媽媽一起照顧的話,媽媽也很很感謝你。”

提前告訴老大可能陪他的時間或減少,但是這不代表不愛他了。寶媽在有了老二之後,要跟老大做更多的肢體接觸,比如抱一抱他、親一親他,摸一摸他的臉,這些肢體動作是孩子可以感受到的愛,而不是隻在嘴裡說“媽媽愛你”或是“爸爸愛你”。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二、正視老大的行為倒退,不罵不指責

即使前期給老大做了再多的心理工作,但是老大可能多少還是會出現行為倒退,可能會給你找更多的麻煩,但是這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正視孩子的這種行為,因為這時候越罵,孩子會越不安。

他會覺得“憑什麼弟弟/妹妹尿床,媽媽就會笑嘻嘻的去給Ta換尿不溼,而我尿床就會被罵?爸爸媽媽一定是不愛我了。”

老大的安全感會在你罵出口的那瞬間減半,越罵越嚴重。

爸爸媽媽這時候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安撫孩子,嘗試告訴孩子一個道理,弟弟/妹妹這樣是因為還小,當你的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這樣照顧你的,現在你長大了,讓媽媽更省事兒了,這次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語調要柔和,給老大更多的理解。當他的心理被滿足後,你會發現老大的行為倒退問題總是會有出路的。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三、滿足大寶的爸爸媽媽專屬獨享時間

媽媽照顧二寶已經很累了,那麼這時候爸爸就派上了用場,帶老大玩兒,陪老大做遊戲,給老大做心理工作,都是爸爸的工作。待寶媽哄老二睡著之後,寶媽去陪老大玩兒會兒,哄老大睡覺,這樣的獨享時間,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滿足老大的心理需求。

四、引導老大的同理心

讓老大明白老二現在是弱小無助的,且需要被保護的,也拿出一些以前照顧老大時的生活照讓老大看看,讓他明白自己小時候也是被這樣照顧的,爸爸媽媽並沒有對誰偏袒,這是激發老大同理心的最好方法。

當爸爸媽媽跟老大一起回憶著以前的照片的時候,別忘了告訴他,爸爸媽媽一直都是那麼的愛他,只不過老二現在就處在和他小時候一樣的狀態,需要被照顧。

五、邀請老大照顧老二

有了二寶,老大又重新回到“襁褓”,他們的奇葩行為事出有因

當老大有了同理心,適時邀請老大一起照顧老二。在老大幫忙照顧老二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做不好而出現差錯,爸爸媽媽不要過度解讀,而是試著理解、體諒老大的行為,並適時去誇獎。

我們可以讓老大做些簡單的照顧,比如幫媽媽把老二的襪子遞過來,拿一片尿不溼,大一點的可以讓他幫忙給孩子穿襪子。這會讓老大重新獲得歸屬感,甚至擁有成就感。

一個家庭選擇生二胎,我希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因為,生二胎並不是意味著1+1=2,更多時候是1+1>2,為爸爸媽媽帶來更多的麻煩和負擔,但是爸爸媽媽如果可以教育得當,那麼日後的幸福也會是大於2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