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露出什么思想?

资深人士说文史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就是苏轼,苏东坡,这是林语堂先生对东坡先生的评价。林语堂一生酷爱苏轼,极度的崇拜苏轼,为把苏轼介绍给西方,用英文写下了《苏东坡传》。林先生崇拜苏轼,以至于认为自己就是苏东坡转世。

实际上岂止林语堂喜欢苏轼,苏轼之后,中国的历代知识分子可能都喜欢苏轼,尤其是那些人生路上走的不是很顺的人更加热爱苏轼。每每想到苏轼,可能人们心头会涌起一股暖意,嘴角会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这就是苏轼,那个永远打不到的快乐的知识分子。

苏轼在诗、词、古文、绘画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诗在宋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他的词,改变了整个词史,开创了豪放之风;他的古文让他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绘画开创了文人画的先风。但李泽厚先生说,苏轼的伟大不在于他的文学作品多么的出众,相比于屈原、李白、杜甫,他可能都要逊色很多,但苏轼的伟大在于他的精神,他找到了一条面对儒家困境的解脱之路。他之前的知识分子没找到,所以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彻底对“入世”绝望,归隐田园;要么始终对入世耿耿于怀,心力憔悴。前者有陶渊明,他是正的放下了,而且放下之后不会再想起,如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种地一般,陶渊明真的在田园中获得了宁静。后者最典型的就是杜甫,不管受什么挫折都不会改变对朝廷的忠心,对天下百姓的忧虑,他是知识分子中“最儒家”的一个,那种固执让人钦佩和感动。还有一种人是在这二者之间徘徊,“入世”的路走不下去,就选择放下,但到底是意难平,甚至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官场和归隐之间犹豫不决。像李白、孟浩然、柳永都是如此,李白看起来很洒脱,但心中一直放不下儒家入世的一面,表面上不羁,但听说被征召入朝,也会“仰天大笑出门去”,但他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诗人,终究不适合官场,“翰林待招”这类应制文人并非李白所期望。孟浩然表面归隐山水,但诗中终究有一丝放不下,那时知识分子心中的一份不甘。苏轼是一个儒学境界不那么高的人,在他身上儒、释、道,融而为一,他对儒家的困境不执著,他也不会进入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空”的境界。他以一颗出世的心态做着入世的事业。他的寻找着心灵永远宁静,他也求得了这份宁静。

这首《定风波》就是苏轼在风雨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在政治风波中求得精神安定的一首哲理小诗。


趣味俱乐部


苏轼的定风波,除了表现出乐观的态度,还透出什么思想?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言外还隐含了一层不惧政治打击的倔强性格。

另外一首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还透露出赞颂歌女柔奴,不仅美丽、歌声动听,而且坚韧豁达。


陈年往事1222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不光是个文人,还是个奇人,更是个完人。他精通诗文书画,通晓释儒道。他在不经意间的随手一捻,便能让你惊艳叫绝。这已经是你望尘莫及了。但更让你五体投拜的是他那份淡定从容,超逸旷达,情旷豪放,脱然凡尘的气度。

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因鸟台诗案,被 贬谪到黄州后苐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他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纵观全词,一种真幻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处世态度便呈现出来。让人感觉到一种宠辱不惊,旷达潇洒的境界,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宋词的璀璨星空里,有太多的倚红偎柳的画面,又有太多的华丽婉约的情景。可唯苏轼一派豪迈狂放。但他偶尔诙谐一下,便叫人看到一种超凡脱俗的不一样风景。

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天道自然。

不管人生是风霜雪雨,还是艳阳晴空,都视其淡然无物,超脱自在。这样的人生不管是高入云端,还是低到尘埃。都能坦然自若,无为处之。

这便是苏东坡《定风波》所给于我们的启示与慰藉。

:一


龚彦生


我经常读这首词。很多人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因为这句很好的诠释了苏轼豁达乐观的态度。但我更喜欢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而且作为收尾之笔,这句更能够体现苏轼写下这首词时的心情。

这句乍看甚是怪异,是真的即无风雨也无晴吗?词的前半阙都在描写雨中徒步,而后半阙‘山头斜照却相迎’表明天已然放晴,那为何东坡非要违背事实写出“也无风雨也无晴”呢?依我看来,这正是由于苏轼受朝堂派系之争连累而被流放数年,自己已然卸下对朝廷,对政治的热情。由此时的他看来,下雨也好,放晴也罢,对他来说又有何干?被朝廷召回委以重任,或被贬穷乡僻壤悠闲度日,对他东坡而言,有甚区别!再往深层次说,东坡从政期间经历了王安石变法,以及司马光铲除变法的全过程,可不管是变法派主政,还是反变法派主政,他苏轼都未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不管是变法还是反变法,折腾的还是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东坡居士早已悟道,再也不愿关心朝堂之事,只想一门心思做个隐士,耕种于山野之间,隔离于是非之外。所以这首词最重要是表达苏轼自由自在,与世无争的态度。


陪你看看世界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元丰五年,是苏轼到黄州的第4年。在去沙湖的道中遇到雨。风穿林,雨打叶,大自然的突然变化铺天盖地而来。苏轼这时是吟啸徐行,表现出他豪迈的胸怀,达观洒脱的性格。在政治风浪中无忧无惧,自然自在的形象。结尾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切又都归于无。这里有哲理,有禅意。苏轼自号为"东坡居士。"居士"就是在家修行的学佛者。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 ,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书)意思是静而达是可取的,流于懒散和放诞就不好了。看来苏轼在佛老中取其所需,以保持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



木山文


一、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二、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如《水调歌头 怀子由》。

三、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如《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

即不能以“豪放”一词囊括,也不能用“婉约”一语标称,就风格而言,苏词是又能豪放,又能婉约,两种风格非但不相互排斥,而且是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

后人认为苏词风格豪放,目之为豪放之宗,主要是指的是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辞驰骋,意境超脱,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的“法度”常规,并非专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建。

毫无疑问,这也确实是他的一种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的的确豪气逼人。

但苏轼同样有不少言情咏物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喋恋花·春景》是其代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读来确也婀娜委婉。故苏词风格多姿多彩,确具大家风范。





奋斗的小蜘蛛


从简朴中见深意,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政治斗争的给他心里带来的波澜已经渐渐散去,当年直言上书的愤愤青年已经成长蜕变,心中渐渐淡然,能够寄情山水,感受当下生命中的岁月静好。


艺海综述


苏轼的定风波中表现出了乐观主义精神,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久经风雨后的自然主义气概!

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泰然自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久经历练后的人生感悟与觉醒!


马到船头直


不破不立,经历过乌台诗案的生死考验,苏轼心中已经没有难事!


长铗归来72


自由自在 与世无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